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原创]话说阿三(21):阿三选择民主是历史的必然?(下) |
 |
金唢呐 [个人文集]
.gif)
加入时间: 2007/06/19 文章: 1504
经验值: 61256
|
|
|
作者:金唢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话说阿三(21):阿三选择民主是历史的必然?(下)
金唢呐
英国人作为第三者,有些问题可以很超脱,而且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发生了什么民族冲突,一句“阿三,老鹰来了”,就可以搞定。但如果印度人自己治理国家,这些优势将不复存在,而且强势民族总是想欺负弱势民族,即使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弱势民族总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欺负,时刻有民族要独立,要当家作主的冲动。所以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印度独立也意味着点燃暴力冲突的火药库。之所以到现在这个火药库还没有被引爆,不能不提在印度实现独立和民主宪政的历程中的两个政治领袖:甘地和尼赫鲁。是这两个人开拓了独具特色、符合印度国情的印度道路。没有甘地,印度很难逃脱二十世纪的激进主义洪流,早晚会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而没有尼赫鲁,印度也不会按部就班地迈入民主宪政的轨道。甘地是印度全国的精神领袖,而尼赫鲁为印度提供了可操作的发展模式。
先说几句甘地。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甘地为印度独立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有没有甘地,英国的殖民主义者都要撤出印度,只是个早晚的问题。我认为甘地的最大贡献是给印度甚至世界做了个示范,有什么事和平解决,再不行折腾自己的肚子(绝食),千万别杀人放火。这次你占了便宜,下次倒血霉可能就是你。甘地最后的胜利正是非暴力运动所力图达到的效果:通过展示自己的苦难,揭示不公,焕发对方的良知,从而变革社会。甘地的做法虽然效果出来的慢了点,但作用持久,今天还有意义。尽管甘地在具体做法上有很多毛病,他本人是个虔诚的教徒,所以常常将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扯在一起,动辄直接运用绝食、祈祷等宗教方法解决政治问题,并且经常引用宗教词汇,一再提起上帝、罗摩等,强调运动在宗教方面的意义,从而使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带有强烈的宗教复兴主义的色彩。但毕竟他的手段还是非暴力,这种非暴力思想将会永远影响印度社会。
瘦弱的甘地不知道哪来的能量,经常一个人遏制所有政党及整个国家的暴力或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几次出现动乱苗头,人家都是一个人拿下。而且只要看谁有暴力倾向,倔老头一撂挑子就能拿下。对待英国殖民者就不用说了,对待党内的激进分子也是一样。30年代末有个叫鲍斯的左倾分子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此人一向坚决主张反帝斗争和激进改革,后来的发展也表明其思想中存在强烈的暴力争取独立的倾向。甘地二话不说,带着所有的人退出了国大党,弄得国大党就剩下了鲍斯和他弟弟,所以只好辞职了事。后来鲍斯也要玩“以夷制夷”,寻求同德日法西斯合作以争取印度摆脱英国统治,也因甘地抵制遭到失败。
印度的宗教仇恨由来已久。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陆本土形成的宗教,而伊斯兰教是随着穆斯林进人印度的。一些激进的印度教徒认为,伊斯兰教是入侵者的宗教,它在次大陆的繁衍,是印度教的耻辱。所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曾发生几次大规模的教派冲突。甘地本人是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可贵的是他超越了民族宗教,他告诫印度各派教徒说:最大的错误观点,莫过于认为印度只属于印度教徒,或认为巴基斯坦只属于穆斯林。虽然要改变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意识是件艰苦的事,但只要我们齐心合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办成的。这才能使全印度都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他用各种方式,包括用自己的生命相要挟(尼赫鲁当时有句话:圣雄甘地的生命就是印度的灵魂),清除所有印度的纷争,让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兄弟般和睦相处。
可以想象,在印度这样一个宗教、种姓、种族、部族、语言都异常复杂的国家,如果没有甘地及其非暴力主义的控制,不知道会出现多少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多少平民百姓为了信仰、利益在内战、暴乱之中丧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是需要英雄或屠夫而且英雄或屠夫辈出的时代。在这个血与火的百年中,民族独立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战纳粹日寇的屠杀都是亘古未有的,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结果都是大规模的流血死人。印度能摆脱激进主义、理想主义的洪流而不致陷入大规模的暴力冲突或者内战,总账算下来整个20世纪就没死几个人(恐怕连中国的零头都到不了,当然我们一定会找出各式各样的理由),不能不说有甘地的功劳。
印度光有甘地不行,他那些东西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很有限,甘地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英国佬不敢滥用暴力,国内那些穆斯林、锡克族可不管这一套。例如旁遮普邦是锡克族的故乡,经济落后,再加上印度斯坦族与锡克族之间的宿仇,使旁遮普成为印度最不安定地区,有印度“火药桶’之称,真的把火药桶点爆后谁绝食也没用。印度建国后,尼赫鲁制定了一部议会民主政体的宪法、建立了自由选举制度、实行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西方文官制度以及政府、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三权分立制度。印度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文化水准低下,加之复杂的宗教、种族和种姓矛盾,堪称世界上国情最为复杂的国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独立五十余年来选举按时举行、议会民主从未中断,即便英•甘地采取紧急状态法有专断之嫌,但也始终未脱离宪法轨道,这不能不说是个世界奇迹。巴基斯坦比印度的国情简单的多,自己国家分裂赔出去一个东巴不说,可至今还是文官武将们换来换去,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地瞎折腾。
尼赫鲁的东西都很实用,印度宪法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世界上最长的宪法,为印度各民族、各宗教信仰、各地方力量提供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基本框架。还有像印度民主制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十年的时间一直是一党独大多党并存的局面(1948-1988),但印度宪法和法律并不限制其它政党的存在。以后时机成熟后,再过渡到理想的两党制模式。这为印度独立以后长期保持政治稳定提供了条件。否则会像几乎所有的亚非拉国家一样,只要两党选票相差差不多,落选的一方一定会指责对手选举舞弊(而且几乎肯定是事实),不承认选举结果,全国爆发骚乱,然后由一个武夫军棍出来收拾局面。巴基斯坦就是这么干的,民主的结果就是国家分裂,把个东巴变成了孟加拉国。
依我看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是在民主与法治的框架下,你拜你的,我磕我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英国留下的方法就是这样;
二是你也别拜,我也别磕,这些统统都是封建迷信,要把封建主义思想转移到无产阶级革命轨道上来,咱们都是革命战友、阶级兄弟,一起拜领袖去,那才是人间正道;一般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这样干的;
三是谁的人数多、势力大、拳头硬谁就是老大,一切以老大为中心。弱势民族服从强势民族,弱势宗教服从强势宗教,不服者铁拳伺候。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各国好像都是这个状态。
第二、三种方法见效快,效果好,操作简单而不需要任何磨合。短期内也是民族空前团结,国家空前强大。只是时间都长不了,早晚要出事。中国在历史关头的种种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什么事情都要求“立竿见影”的思维方式。像现在我们搞科研也是一样,从上到下的要求都是搞点“短平快”、“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像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在当时看都解决的很好,可到头来都是后患无穷。
宗教信仰是这些民族生命的一部分,不让拜、毋宁死(最近王蒙出了本书《不奴隶、毋宁死》)。外来民族可以占领国土、掠夺财富、焚烧庙宇、屠戳人民,却无法改变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像印度人,曾经容许无数民族统治者君临其上,像入侵印度的有较大影响的游牧民族可举出雅利安人、塞种人、鲜卑人、贵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等,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大在意什么人来统治剥削他们——无论是本地人或异邦人,因为对他们而言要紧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古代印度落后挨打,屡被征服却未被同化,而且其文化还在亚洲广大地区内广泛传播而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宗教上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印度人引以骄傲的。甚至那些最强有力的统治者也领略了宗教的力量:像建立孔雀王朝这一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的旃陀罗笈多皈依了耆那教,孙子阿育王成了佛教圣徒;希腊人国王弥南陀、残暴的游牧民族首领迦腻色伽王最后成了虔诚的佛教信徙;莫卧尔帝国的阿克巴大帝也几乎皈依了印度教。
像今天的西藏问题也是一样。很多牧民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帮助他们废除了农奴制度,分给了他们土地,给他们办学校、建医院、修“天路”,这些确实都是事实。但他们人生最高的目的是摆脱轮回达到解脱,要紧的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世而非暂驻的今生。因此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背叛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的宗教领袖,至少在还没有实现“同化藏人”的现阶段还是痴心妄想。对于我们汉人来说,哪怕毛委员只是在瑞金给我们打了一口水井,我们都会吃水不忘挖井人,从此跟着毛主席。但对教徒来说,如果这么要求人家,让他们为了这些眼前利益就背叛自己的宗教信仰,这岂不就是“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权”么?
啰嗦了半天,自己也觉得该收场了。本系列原来想介绍些印度在外交领域尤其是和中国有关的外交事物处理上的一些“大智慧”,看看人家是怎么拿了我们这个谋略王国的冤大头,没想到说起来就没个完,把很多乱七八糟的也扯了进来,一下子写了二十多集,以后也搞点短平快的题目。
总起来说,尽管印度的经济成就引人注目,但它的国内的问题和矛盾也还不少,面临多项挑战,像人口膨胀、环境破坏、贫穷以及种族宗教冲突,另外还有印度独有的种姓问题等等。再者,印度是个联邦制国家,地方邦国权力很大。很多邦国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印度二十个邦中,有七个有独立诉求,各个要求独立的邦都有武装力量,分离主义猖獗,零散的恐怖活动无处不在。印度独立以后实行的国策也走了很多弯路:强调计划和国有企业使经济发展缓慢、效率低下,腐败严重等等。
有些问题,眼下阿三还没有解决的办法。像人口膨胀问题,恐怕光靠宣传“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还不行,还要靠“上吊不夺绳,喝药不夺瓶,拼死也要把计划生育搞上去”的强硬手段。而在印度,既没有发达国家那种家庭观念和社会福利保障(在我接触的很多家庭,养孩子不如养只狗已经是共识),还是东方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思想;也不能实行中国这种强制手段,还要受宗教的种种约束,民主的各种限制。
所以,我认为印度成为发达国家还遥遥无期。这类国家,眼下还谈不到什么为人类做出多大贡献,先考虑怎么用不到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10亿多的人口,少给世界找点麻烦就已经不错了。
(全文完)
作者:金唢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金唢呐于2008-7-14 周一, 下午4:2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