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原创]话说阿三(8):没有阿三,就没有西藏问题国际化(上)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创]话说阿三(8):没有阿三,就没有西藏问题国际化(上)
金唢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7/06/19
文章: 1504
经验值: 61256
标题:
[原创]话说阿三(8):没有阿三,就没有西藏问题国际化(上)
(1450 reads)
时间:
2008-6-15 周日, 上午10:30
作者:
金唢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话说阿三(
:没有阿三,就没有西藏问题国际化(上)
金唢呐
众所周知,1935年10月19日,“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朱毛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后又在直罗镇打了个胜仗 “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直罗镇一仗尽管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战役,却赢得毛泽东如此高的评价,看来老毛对它的特殊而深远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很看重,简单说就是红军终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记得文革的时候看批判高岗的文章,说高岗和刘志丹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后来高岗野心膨胀(主要是不服周恩来,尤其是不服刘少奇),口吐狂言说出“没有陕北就没有中央红军,就没有中国革命的今天”。而我看这句话对今天的西藏问题也很适用:没有阿三就没有达赖流亡政府,就没有西藏问题国际化的今天。当年尼赫鲁接纳达赖和流亡藏民,等于是“给达赖把藏独大本营放在达兰萨拉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从此便可“阿三达赖手携手,走向世界闹独立”(改编自《长征组歌》,虽然现在达赖的主张不再是西藏独立了,而根据政府的观点,这头“披着僧袍的狼”实际上还是“假自治,真独立”)。
从一开始,人家阿三的头脑就很清楚,牢记中国古训“远交近攻”,知道该怎么对付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印度政府于1950年4月1日与中国建交,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尼赫鲁当时思路很明确,他说:“印度承认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控制了中国,而不是因为印度赞同共产主义或中共的政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入朝参战。中国参战后,尼赫鲁呼吁美国同意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会议,以便实现停火并在朝鲜半岛划定非军事区。但美国决策者婉言拒绝了尼赫鲁的建议。从现在来看,这些都是富有远见的做法。这也是几十年以后老邓才悟出的那个道理:谁也不得罪!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把南亚政策的重点放在巴基斯坦,1954初,艾森豪威尔公开宣布美国军事援助巴基斯坦的决定。这么冷落阿三,不是拿武大郎不当神仙么。但阿三并没有“强烈抗议”、“严重关注”,而是把“印度的不结盟政策逐渐走向亲苏的不结盟政策”,1955年尼赫鲁访问苏联,美国《新闻周刊》评论说,尼赫鲁正在带领印度直接投入苏联阵营。这实际上是给美国脸子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一招果然奏效,为了拉拢尼赫鲁,抗衡苏联,美国随后加大了对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印美关系渐渐进入蜜月期。印度目的终于达到,成为游离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香饽饽,从中印边界冲突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世界也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两头凑,赢不够”,以后金家父子在中苏翻脸后也是这么干的,也非常成功。我记得那时候金日成要么是结束对中国的友好访问前往莫斯科,要么是从莫斯科到北京,利用中苏矛盾赚了个盆满钵满。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开始也很好。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后认为,中印两国将“世代友好下去”, 但他后来意识到印度和中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他说:“自从中国革命以来,我们自然不得不考虑新中国将以何种面目出现。我们认识到,这次革命在亚洲和全世界以及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强大的中国一般来说是崇尚对外扩张的,考虑到中国一旦强大就会产生内在的扩张动力,我们已意识到印度面临的危险,这种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益显露出来。如果有人以为我们在推行政策时没有认识到这种危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讨论国际问题,人们动不动就说“捏住了XX国的睾丸”。中国手里捏着别国的几个睾丸不知道,依我看目前连根屌毛也没有,将来“海外华人大游行”、“网民抗议”有没有可能起到这一效果还有待观察,反正现在朝野上下都很看重这两招,认为靠这两招就可捏住世界各国的睾丸。而且睾丸捏在群众手里远比捏在政府手里更方便,捏起来也更爽快、更随意,人多力量大,捏起来让对方更疼痛。起码人们现在已经达成共识,用这招收拾个CCN节目主持人、好莱坞明星、世界500强之类的纸老虎很奏效。
中国的两个睾丸确实捏在别人手里。台湾算一个,捏在了美国手里。高兴时就松一松,重申“三不一没有”,顺便多卖几架波音飞机;想牵制中国时就手头紧一紧,让阿扁走走红地毯,逼得中国大搞军事演习,然后老美再趁机倒腾点过时武器,侃个高价,敲阿扁一个冤大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经济上捞了实惠不说,还确实把台湾打造成了美国在中国海域里“不沉的航空母舰”,对中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和威胁,我认为这才叫“下一盘很大的棋”,称得上是世界外交史上经典之作,投入最小最小,收获最大最大,有永恒的研究价值。
中国的另一个睾丸是西藏问题,好像阿三和西方各国都捏着一点。1959年,就在中印关系发展最好的时期,阿三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想办法拿住中国。1959年西藏叛乱失败后,十四世达赖和他的追随者辗转经历了一年多的亡命生涯,最终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山区小镇达兰萨拉(Dharamsala)安定下来,随后便重整旗鼓,收拾整顿起陆续前来投奔的流亡藏人,于1961年在达兰萨拉宣布成立“岗钦吉雄”(大雪国政府)、国旗为雪山狮子旗,流亡政权的元首就是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称为“披着僧袍的狼”的十四世达赖喇嘛,拉木顿珠-丹增嘉措。现在看来,整个逃亡过程和背景和当年朱毛红军差不多,最后到达达兰萨拉,意义就和红军长征到了吴起镇一样。尼赫鲁实际上就是给达赖提供陕北根据地的刘志丹高岗。
在1959年镇压叛乱时,国际社会除了美国、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象征性地表示了“遗憾”以外,其他国家对于西藏分离运动都持冷漠态度。在印度尼赫鲁政府的默许下,达赖及其追随者以印度的达兰萨拉作为海外流亡活动的大本营,开始发起旷日持久的西藏分离运动(或曰藏独、西藏高度自治),时至今日,这场运动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整个世界经历了东西方冷战、美苏争霸、苏东剧变,中国也经历了大跃进、大饥荒、四清、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六四、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巨变,而达赖喇嘛和他的西藏分离运动却像当年的朱毛红军一样,谋生存图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地实现了西藏问题国际化,争取到了各种国际力量的同情与支持,从默默无闻的一群丧家之犬到今天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达赖本人也成了大多数藏民和西方白领们心中真正的活佛,获得了西方世界一边倒的支持。随着同时代风云人物与他们事业的纷纷终结,达赖喇嘛凭借藏传佛教格鲁派首席精神领袖和诺奖得主的特殊身份,依然活跃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绝对称得上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棵常青树。
在印度的支持下,达赖流亡政府的活动在全世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流亡政府的影响活动终于在国际社会形成燎原之势。其成功不说是绝后,至少是空前。让西藏问题引起世界舆论和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不说,人家还在五、六十年代促使联合国通过了三项有关支持西藏自决的决议。八十年代,达赖喇嘛又发表了所谓西藏地位问题的“五点计划”,在认为西藏历史上即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基础上,提出“使整个西藏成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一个‘和平区’和‘缓冲国’”的方案。后来又提出了有名的“斯特拉斯堡七点新建议”,宣扬在西藏变成缓冲国之前,“西藏应当成为一个由它自己支配的民主自治的政治实体,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联盟’的关系”,“中国可继续负责西藏的外交事务,并在西藏保留有限数量的防御性军事设施,直到召开一次地区性和平会议使西藏成为一个中立化和平地区为止”,也就是后来“中间道路”的雏形。九十年代达赖又提出了“人民公决”的设想──即由全体藏人对决定西藏前途命运的四种主要方案进行投票表决,为西藏确定一条未来道路。四种方案分别为:“西藏独立”、“中间道路”、“自治道路”和“正义事业运动”。所有这一切的提出,是否和阿三幕后操纵有什么关系不知道,但所有的提案内容都对阿三有利。
过去中央政府对西藏流亡运动的态度异常鲜明,就一个“剿”字。为什么三十六计一招也用不上,还是故意不用,叫人费解。1973年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访华期间,毛泽东就一再催促尼方尽快肃清其境内的西藏流亡运动的军事力量。1974年7月尼泊尔政府军开始包围进剿木斯塘营地,俘虏了大批西藏流亡运动追随者,最后一任木斯塘叛军司令旺堆嘉措也在突围去印度途中被尼泊尔军队击毙。前几天尼泊尔又逮捕了一批藏独分子,估计和中国有什么利益上的交换。
而印度的尼赫鲁根本不理老毛这一套,不但不“剿”,还专门和老毛对着干,一开始是默认流亡藏民的武装活动,1960年9月,达赖集团在尼泊尔木斯塘重新组建了“四水六岗卫教军”,在中国边境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事袭扰活动,其首任总指挥在其回忆录《四水六岗》中写道,“组织了一系列向中国哨所的进攻”,“有时,一二百人的西藏游击队的活动深入中国占领区达一百英里”。1962年,尼赫鲁干脆在印度建立起了基本由藏人组成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见小资料:印藏边境特种部队),从此流亡藏民有了自己的武装,也给醉心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藏青会那帮小子们吃了一粒壮阳丸。
小资料:印藏特种边境部队
在印度陆军的编制中,有一支主要由流亡藏人组成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是西藏流亡政权可资利用的武装力量。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结束后,印度政府开始酝酿组建印藏特种边境部队。1962年11月14日,西藏流亡政权在印度内政部调查分析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正式组建了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由西藏流亡政权负责兵员来源,美国负责提供武器装备和部分经费并协助训练,印度负责组编、供应和直接指挥。这支印藏特种边境部队以印军“第二十二建制”闻名于世。印藏特种边境部队隶属印度内政部保安局,现有81个连队,其中藏人连队69个,廓尔喀连队12个,实力约有1万人,其规模相当于印度陆军师的建制。编为总部(设总监和副总监)、建制司令部(设司令和副司令)、防区和训练中心。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最高编制为营,每个营辖六个连。连为基本战术单位,各战斗连的编制人数一般为120人,多数连队缺编,不足百人。连、排基本上是“四四编制”,即连下辖四个排,排下辖四个班。营长都由军衔相当于印度陆军中校的藏人担任,连长由藏人少校或上尉担任。女性也可加入印藏特种边境部队,但一般在通信和医疗部门服役。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总监(准将军衔)由印度人担任,副总监及其以下军官多由藏人担任,但部队实权掌握在印度军官手中。
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总部设在新德里,建制司令部设在距北方邦达拉顿市以北100公里的恰克拉塔。恰克拉塔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座小镇,也是流印藏人聚居区之一。那里有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大型训练基地,此外,在萨哈兰普尔、加拉顿和加尔各答都有小型的训练基地。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多数部署在印度边境特别是印中边境一线,少数部署在克什米尔锡亚琴冰川地区。部署在印中边境一线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共划分有五个防区,五个防区司令部的驻地相对固定,但所辖连队不固定。防区内各连队每三年和后方基地的连队轮换一次。目前,印藏特种边境部队不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安置高灵感度的侦察设备监视中国军队动向,而且经常对中国实施有限的越境侦察行动。
这支部队还多次举行以中国边防军和西藏纵深地区交通线等重要设施为袭扰破坏目标的演练,有时还参加印军举行的各种实兵演习。此外,西藏流亡政权还经常向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宣传组建部队的目的是为了“西藏人民的利益”,为了实现“西藏独立”,煽动官兵仇华反汉的民族情绪,竭力培养他们的“藏独”意识。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藏特种边境部队被投入战斗。同年10月底,该部队主力被派往米佐拉姆。在一次代号为“鹰”的进攻战斗中,藏人副司令(准将)亲自指挥了整个作战过程,得到了印度政府的高度赞扬。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印藏特种边境部队被赋予几项重要的作战任务,包括破坏卡普台大坝和其它的重要桥梁。在此次战争中,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曾成功狙击了一支企图向缅甸逃窜的东巴基斯坦部队,并且迟滞了巴基斯坦第九十七旅和第二突击营在奇塔贡山区的作战行动。截止1971年12月17日印巴停火协定签署时,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有56人阵亡,190人受伤。由于作战英勇,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有580名军人获得了印度政府的“现金奖励”。在1977年印度国内大选期间,印度安全部门领导人派500名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突击队员前往萨拉沙瓦应对危安分子可能发起的骚暴乱活动。印度总理甘地被刺身亡后,印藏特种边境部队也用来保护印度总理。
看到加人网友反复提到共舞台,我去那里看了一下,才知道人家正在发动组织“反扫荡”,个个壮怀激烈。下面是几个题目:
◆ 芦笛发动对”虚怀若谷“的批判最无聊。 爱国老伯 [1184 b] 2008-06-09 17:23:53 [阅读:108] (63900)
谢谢爱国伯网友。谈谈芦笛为什么总拿金唢呐当成打人的工具。 虚怀若谷 [1359 b] 2008-06-10 03:25:01 [阅读:76] (63924)
金唢呐就是芦笛本人,他自弹自唱自吹自摸,快活的紧啦。Veritas [0 b] 2008-06-10 11:19:26 [阅读:12] (63934)
作者:
金唢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笑死了,真有你的,确实是这么回事,一点没夸张。阿,原来虚怀若谷还说我总拿你当成打人工具,而不是他拿你当打我的工具!
--
芦笛
- (71 Byte) 2008-6-15 周日, 上午11:54
(484 reads)
金唢呐就是芦笛本人?
--
xilihutu
- (37 Byte) 2008-6-15 周日, 上午11:44
(52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6613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