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他们的分析式思维,和我们的捆绑式思维 (1) |
 |
小小衲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7/08/18 文章: 6016
经验值: 188261
|
|
|
作者:小小衲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刚才算了12个其复杂无比的积分,算的晕头脑胀,TNND还都算错了。还得重新再算。(北徒有时间应该帮我一下啊,给钱的。呵呵)。 于是溜到这里来,就看到了芦老的洪文。哈哈,这个题目正是这些日子正在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芦老的认识正是现代科学中的障碍。小衲我准备写一系列文章来阐述我的观点。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我没有芦老的本事,写长篇系列,还能有条有理,文思不乱。我可能会说些车轱辘话。
先借用一下芦老“奇肱国飞车”的例子,来说说我对中国人思维的认识。
“有时我异想天开,幻想如果外星人在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分别来到东西方,开着小车兜了一趟风,然后扔下车走了,当地人的反应又会如何。老英们的反应是不用说的:他们一定会老老实实地把那玩意儿一点点拆开,一个元件一个元件地研究过来,然后又把它们拼装起来,最后琢磨出它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他们拿手的‘分析’和‘综合’。
咱们的老祖宗们的反应也可以猜出:他们不会把这飞车拆开,但是会不断的试着搬动各个杠杆,按各种按钮,试着去使用它,目的是发现这个东西的功能。一旦发现了这个东西的功能,我们老祖宗的研究任务就完成了。 因为这就是李泽厚所说的中国人的“实用理性”。 好用就行。“
中国人研究事物是完全出于实用的目的。他不关心一个复杂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的具体细节,而是从宏观上,由上而下去的发现这个系统整体的性能。
这种思维方式,更接近于工程学和艺术,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拿中医为例。中医不是科学。它不像西方分子生物学那样去关心,了解,探究,发现细胞,组织,各个器官深层的秘密,机制。 中医的唯一目的是调控疾病,不管用什么手段,把病治好了就行。所以很多人说中医是”糊涂医治糊涂病“。 病治好了,但是说不出个道理。 这就和工程师,工匠做工很像。很多时候讲究个”存乎一心“。 心念一动,灵感一出,糊里糊涂的就把东西做成了。你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
这种方式有好处也有不好处。 好处先不说了,(这是批驳芦老的重点,以后再说)。 不好处就是,完全取决于个人,不能普及。
所以中医有上工,下工的说法。 对个人的悟性,才能依赖性很大。 不像西医,相对地来说,能搞出个标准化方案,然后按图索骥,不管医生是谁,只要是同样的症状,天下的西医的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相对来说)。
这个话题再扯下去,就会牵扯到,人治,法治。 也就是河边老前两天说的问题。
人治就像中医,没有一个标准化方案,完全看个人。 如果遇到圣人,清官 (上工,良医),那是你运气特别好。
法治就像西医,有一套硬性的规则,可以普及。但是问题是,社会是复杂的,人体是复杂的。在硬性的规则所能覆盖的范围之外,存在着许多特例。 一旦遇到这些特例,就会出现冤案,(或者会耗费大量金钱,时间),就会出现误诊。
上次在那个地震引起的困惑的帖子中,我说:
”中国人讲的是宏观的看问题,从上而下的控制 (Top down)。西方科学正好相反,他们注重细节,注重由下而上的理解问题(Bottom up)。 举几个例子:
中医,西医。中医讲宏观调控,他没有病菌病毒的概念,没有细胞的概念。他讲的是调整阴阳的平衡。而这个阴阳倒不是很多西方思维人士所认为的,是个泛泛的概念。他具体有八纲辨证,三焦辨证,营卫气血等等。 什么证状应该调整什么,他是有一套具体的说法的。它不注重具体的单个的每一个细胞,而重视的是整体和谐。中医的整个哲学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整体和谐了,大的系统稳定了,那么通过人体这个高度自组织系统,各种病菌,病毒,邪气,就会自然被杀灭。这也就是邓铁涛老先生(名老中医),所说的,中医治病不需要知道敌人是谁。(没有冠状病毒的概念,一样可以治疗 SARS。)西医,相反。就不废话了。
历史研究。TNND 西方人研究历史,按照唐德刚的说法,王二婆婆的裹脚布,李四大爷的挑粪篓,(不是原话啊,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都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一本书。研究中国哲学的,像文子这么偏僻的题目,可以作为博士论文(他老人家是哪朝哪代的,我至今还没有搞清楚)。西方史学家们收集资料,每一幅individual的照片对他们都极为宝贵。 我妹妹的博士论文(她的导师是美国这个领域的绝对 number 1),作的居然是三十年代的出版发行的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的杂志。 而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相反(从统计意义上来说)。具体的以后再说。
一个心理学研究,前些日子看见一篇报道,心理学家(美东的哪个大学) 找来一批亚洲人,和一批西方人。头上戴好了fMR之后(一种可以探测神经元放电区域的仪器),给他们看相同的图片。具体的过程不讲了。结论是,当一幅图片显示出来之后,中国人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背景,宏观的图像,或者大的 objects,而西方人首先注意的是细节,局部的东西,小的 objects。
中国人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 “要学万人敌” (楚霸王), 庄子和惠施之争,(惠施琐碎,攻击庄子大而无用,可是后世有多少人知道惠施,又有多少人推崇庄子?),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中国人给朋友描述一件事情,注重大的图像,(除非是讲笑话),具体的人名,地名,时间,如果不影响他的 points 都可以忽略”。
芦老(or 芦老-like people) 是绝对鄙夷这种他称之为“捆绑式”思维的。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人的能力,智力,可以(potentially),或总可以,将来可以,某一天可以,把复杂系统的各个元素的细节特性,机制都搞清楚。他相信,法律细到某一程度后,就可以覆盖整个的人类行为。他相信医疗仪器发展到22世纪(或32世纪)就可以把复杂疾病的基因图谱全部画出来,然后有的放矢地治疗。
竖起了靶子,下面我就来批驳之。
作者:小小衲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小小衲于2010-12-20 周一, 下午12:05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