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电视剧“国家干部”观后感 | 
		    
  | 
	 
		
		 
		随便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4019
  经验值: 64 
 		 | 
		
		
					  
					  
  | 
					   
			
			
			 
			 
				
  | 
			 
			
				
					
					  
					  
					    作者:随便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该电视剧是讲官场斗争的。剧中的国家干部分为三类。
 
 
一类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是现代圣人,理
 
想主义者。二类干部是“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主义者,
 
另外一半的心,用于为自己和为其他干部服务。人民的死活他是
 
基本不管的 -- 除非问题影响到了他自己的利益。三类干部是全
 
心全意为自己服务的,这类人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从哲学上看
 
是实用主义的。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干部是二类干部。共党领袖中,毛泽东,彭
 
德怀是一类干部。他们的亏,都吃在过于理想主义上。邓小平大
 
概算一点五类干部,江泽民是二类干部。
 
 
毛泽东早就看出了官员的二类和三类性,预见了今天的腐败,并
 
且提前二十年采取了措施,那就是文化大革命。其根本目的,是
 
通过经常性的运动,实现对干部的广泛监督。并且,用允许民众
 
定期造反的办法,限制精英层的财富和权力。
 
 
如果说革命是社会的核爆炸,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就是一种受控核
 
反应。他探索的,是一种相对和平的办法,将腐败消灭于萌芽态
 
。对此探索,他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智力上,这的确是远比杀官造反更有挑战力的活儿。杀官造反,
 
古已有之。在智力上的挑战很平常。不杀官造反,难度则极大。
 
正如爆原子弹容易,建受控反应堆难。
 
 
领袖的比较适当的类别应该是一点五类。既有理想,也照顾现实
 
。没有理想不足以领导平均类别为二的干部,但没有现实主义,
 
不给足全党成员利益,也不足以凝聚执政所需要的力量。毛泽东
 
在文革的后期对全国局面失去了控制,原因很简单,他跟电视剧
 
中的理想主义者夏中民先生一样,过分侵害了干部层的利益。
 
 
执政毕竟还是要靠精英集团。精英集团瓦解之时,就是统治瓦解
 
之时。
 
 
故毛泽东迅速采取措施,恢复老干部权益,适当压制四人帮等理
 
想主义者,重新控制了局面。做法上他采用了二类,但是,他老
 
人家的心仍然是一类的。他从来没有失去理想,失去激情,失去
 
对未来的信心。但问题也就在于此,他身材太高大,看得太远了。
  作者:随便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