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如果李文和在中国---改写一篇上官天乙的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如果李文和在中国---改写一篇上官天乙的文章   
看好戏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如果李文和在中国---改写一篇上官天乙的文章 (514 reads)      时间: 2002-1-18 周五, 下午12:3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李文和在中国---上官天乙文章的中国版



看好戏





看见网上贴的上官天乙关于李文和的文章,深有感触。不过感触的不是美国对华人

有多么坏,反而觉得美国才是我愿意呆的地方。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有不公正的事

情出现。在其他国家中,受冤枉的人常常难有出头之日。在中国如果有李文和这样

的冤案,当事人被枪毙了我们都不会知道。而李文和冤狱不但一两年就得雪,还因

此有出版社和他签下六十多万美元的合同,出版他的真实纪录,使他因此名利双收。

所以作为对比,我改写了上官天乙的文章,从一个虚拟但却有绝对真实的李武和以

及他儿子角度看看如果李文和年纪大一些又回了中国可能会是怎样的遭遇。上官天

乙的文章附在后面。



---------------------









李武和儿子的觉悟 --- 下民地丑





出狱沈寂了15个月之后,李武和的儿子希望能让外面的世界知道发生在他和他父亲

身上的一切。共产党令他家破人亡的真实纪录《我的国家杀了我的父亲》使他重新

成为中国政府的镇压对象,他因此失去了工作,房子和所有的一切。



“在被囚禁的无比孤寂的日子里,我经常想,我父亲李武和也许犯下了人生中最大

的错误,不该在1950年从美国回到中国,他一定是做了一些特别糟糕的事情,使他

自己和家人沦落到今天的局面。狱中面壁,我不得不得出一个惨痛的结论:无论怎

么改造自己,无论如何勤奋工作,像我父亲和我一样的归国华侨、像我父亲和我一

样出身的人,永远不会被共产党政府所接受,永远是‘阶级敌人’。”



这竟是一个父亲李武和曾是中国著名大学核物理学家而自己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的精英科学家的自白。在中国一所著名大学,他父亲李武和曾经生活和工作了17年,

在中国科学院,他自己曾经生活和工作了5个春秋。在那片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土地上,他作为一个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一个和资产阶级思想决裂的科学工作者,

一个把共产党当做母亲的党员,他曾经如鱼得水。然而以后到来的共产党对他父亲

和他的格外关爱,终于促使他幡然猛醒:归国华侨毕竟是归国华侨,归国华侨就是

与原汁原味的中国工农兵不一样。



讨论思想改造问题的时候,常有人告诫出身不好的人放下包袱,“思想脱胎换骨”。

话是不错的。但是究竟能否“思想脱胎换骨”,不仅要看各人自己决心大不大,努

力够不够,更得了解人家愿不愿意接受你。否则要求过份,动作过大,不但会自找

苦吃,更可能性命不保。像李武和和他的儿子,已经进入中国精英科学家行列,按

说“思想脱胎换骨”是毫无疑问的了。但不幸这只是他们自己的错觉,或者我们同

类出身不好的人的错觉,至于“思想先进”的一些人士,感觉就不一定也是这样。

由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导致不一样的行为,李武和向他的同事看齐,随随便便谈论了

他对资产阶级科学和科学家家的看法,红卫兵发现了这阶级斗争新动向,于是出现

李武和被打死,儿子被抓的大惨剧。



由李武和及其儿子事件,我得到两个启发。第一,到甚么山上唱甚么歌,到了共产

党领导的中国就该努力在思想上脱胎换骨,但是究竟能“脱胎换骨”到甚么程度,

自己要心里有数。作为出身不好的人,任何涉及国外的事情最好躲开点,万一有幸

沾上了边,也得格外小心从事。不可得意忘形,自以为彻头彻尾“脱胎换骨”了,

一切方面都跟工农兵同样大大咧咧起来,直到最后栽个大跟头。



其二,不管出身不好的人如何全心全意要思想“脱胎换骨”,“脱胎换骨”到何等

深入的程度,在正牌共产主义者眼里,永远还是狗崽子。有鉴于此,某些出身不好

的人仿佛为了充份表现思想脱胎换骨的决心和诚意,平时在家里天天读毛选,禁止

看旧书,在外则故意少跟同样出身的人来往,听到人家用以前的称呼称他也极不高

兴,诸如此类“改变出身”的努力,实在大可不必。因为反正不管你怎么努力,你

永远还是狗崽子嘛,何必多此一举呢?





1/18/02





----------





李文和的觉悟 --- 上官天乙





出狱沈寂了15个月之后,李文和再次成为新闻人物。美国联邦当局令他蒙受的的离

奇冤屈使他的新书《我的国家告了我》畅销市场,他因此得到几十万美金的意外收

入。



“在被囚禁的无比孤寂的日子里,我经常想,我也许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错误,不

该在1964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我一定是做了一些特别糟糕的事情,使自己沦落

到今天的局面。狱中面壁,我不得不得出一个惨痛的结论:无论多么睿智,无论如

何勤奋工作,像我一样的华裔、像我一样的亚裔人,永远不会被美国社会所接受,

永远是‘外国人’。”



这竟是一个曾经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工作的精英科学家的自白。在洛斯

阿拉莫斯,他生活和工作了20多个春秋。在那片超出海平面2280米的高地上,他作

为一个爱好足球的父亲,一个野外活动爱好者,一个特殊科学世界的积极分子,他

曾经如鱼得水。然而随后到来的联邦司法当局的格外关爱,终于促使他幡然猛醒:

华人毕竟是华人,华人就是与原汁原味的美国人不一样。



讨论移民问题的时候,常有人告诫新移民放下包袱,“融入主流社会”。话是不错

的。但是究竟能否“融入主流社会”,不仅要看各人自己决心大不大,努力够不够,

更得了解人家的接受能力如何。否则要求过份,动作过大,便会自找没趣。像李文

和,已经进入美国精英科学家行列,按说“融入主流社会”是毫无疑问的了。但不

幸这只是他自己的错觉,或者我们同类华人的错觉,至于“主流社会”的一些人士,

感觉就不一定也是这样。由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导致不一样的行为,李文和向他的同

事看齐,随随便便处理过时的机密资料,联邦调查人员则用另类的猜疑眼光看待这

同一行为,于是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大误会。



由李文和事件,我得到两个启发。第一,到甚么山上唱甚么歌,到了美国加拿大就

该努力融入美国加拿大,但是究竟能“融入”到甚么程度,自己要心里有数。作为

新移民,太敏感太涉及核心机密的事情最好躲开点,万一有幸沾上了边,也得格外

小心从事。不可得意忘形,自以为彻头彻尾“融入”了,一切方面都跟西人同样大

大咧咧起来,直到最后栽个大跟头。



其二,不管华人如何全心全意要“融入”主流社会,“融入”到何等深入的程度,

在正牌西人眼里,永远还是华人。有鉴于此,某些华人同胞仿佛为了充份表现融入

主流社会的决心和诚意,平时在家里禁止说华语,看中文节目,在外则故意少跟华

人来往,听到人家称他“华人”也极不高兴,诸如此类“去华人化”的努力,实在

大可不必。因为反正不管你怎么努力,你永远还是华人嘛,何必多此一举呢?





1/16/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817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