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海外反共份子寄希望于李克强扮演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海外反共份子寄希望于李克强扮演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海外反共份子寄希望于李克强扮演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340 reads)      时间: 2007-10-17 周三, 上午12:29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海外反共份子寄希望于李克强扮演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李克强会是新型领导人吗?
2007.10.16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共十七大星期一正式在北京召开。海外一些媒体关注可能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新面孔,而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引起了一些特别的关注。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 听报道
* 下载声音文件

图片:李克强会见奥运会女网双打金牌得主孙甜甜(法新社照片)

李克强,很有可能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甚至成为政治局常委。路透社星期一发表的长篇报道说,现年五十二岁的李克强,因为出身团中央而且工作能力很强而受到胡锦涛的青睐。1977年,中国文革后恢复高考,李克强考进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为文革之后首批中国的法律系学生。

报道说,李克强在北大期间,在教授的指导下和其他学生合作翻译了一部英国的法律著作,对西方司法体系有非常充分的了解。

美国中文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读硕士,他表示,虽然李克强在北大时是学生干部,但当时他们对大部分关于民主和自由的认识基本相同。

“我的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北大这些学生干部的学习,人缘,工作能力都应该是相当不错才可以。但是我当时对他们一直是有成见的,我们一直是两号人,所以,我倒是很意外地发现,这么多学生会团委干部还那么认同我,还感到很高兴。”

不过胡平强调说,作为一名中共体制内官员来说,多年的从政经验会教给他们如何和现行制度妥协。

“第一,当时那些人都是那个样子的。除了看你的工作能力,为人处世之外,主要还是看认不认同这个体制?如果哪怕你有些不同想法 ---不同想法人人都有---没办法拿这个做标准,但是他在重要的时候还是站在这一边,那就可能觉得这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路透社的报道还采访了李克强当年的同学,现在北京的法律学者张祖桦,和目前在新西兰作访问学者的王军涛。报道说,他们两位也都认为,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北大自由学术气氛浓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那个时候形成了基本的政治观点。

他们认为,1989年六四事件,使得许多团派官员受到很大冲击,有些因此被撤职。胡平表示,李克强在六四期间正好调离北大。

“刚好在那个关键的时候,因为他不在第一线上。在第一线上就比较难了,要不就明显表示站到这边,有明显表示后那就没有这么运气了;或者明显地站到那边去,那群众就会对你非常不满了。我想他因为种种原因,反而使他模模糊糊地过了。”

1979年入学的张伟国表示,李克强肯定比老一代的官员更容易接受现代化观念,然而在专制体制下,个别官员的见解并不重要。

“作为新鲜血液总会有他新的地方。经过北大这个熔炉,有一些现代社会的意识。但是他之所以有今天,我相信他在中共官场里面有他的适应能力,或者某种角度讲中共的政治机器相当程度地同化了他。”

张伟国分析说,胡耀邦、赵紫阳,朱\x{9394}基都是中共内部非常有思想深度而且很有魄力的官员,即使李克强有非常开明的思想,他对中共的影响也无法超越三者。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914071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