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当代中国道路的儒学解释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当代中国道路的儒学解释
LS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26
文章: 284
经验值: 2788
标题:
当代中国道路的儒学解释
(756 reads)
时间:
2007-8-24 周五, 下午11:51
作者:
L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按:此文载于华夏时报2001-8-7(编辑:秋风),改革开放30年,前20年自然分化居于主导地位,最近10年,经济高速发展,民众感觉却大不如前,而富豪榜上个人财富数字则大幅上扬,显示二次分化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关于二次分化目前有两种理论,一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另一为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剥削(wage exploitation)理论(详见 note for 孟子通功易事章)。
因反对二次分化而抑制取消自然分化,是为苏联模式,入于墨道(参考墨子-尚同篇);因赞同自然分化而无视二次分化,是为美国模式,入于杨朱。儒家斥杨墨,赞同自然分化而抑制二次分化,其传统表现就是耕者有其田及抑兼并的政策,在儒学的现代创造性转化中,反对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的“拒斥新杨墨”之儒家中庸之道政治哲学首创于毛(反帝反修),邓(邓小平模式鼓励自然分化,抑制二次分化)是这一道路的卓越继承者。当前,主张纵容二次分化者可能误入杨朱歧途,主张抑制自然分化则可能误入墨道,都偏离儒家中庸之道,而确立拒斥新杨墨为儒学新道统,正是当下之所需。
马太效应与上帝之手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很多与此类似的社会现象,人们因此称之为“马太效应”。在个人社会财富的占有上,也即所谓“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两极分化。从历史上看,私有制的确立,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学者刘军宁将其称作“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国社会实在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则认为正是对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保证了资本主义最初在荷兰,英国的兴起。
资本主义从西方兴起,并向全球扩张,在20世纪90年代以苏联在冷战中崩溃,美国海湾战争完胜及随后的经济强劲增长为标志而达到其全盛时期,历史也被宣布就此“终结”。资本主义的样板美国从1991年开始的持续经济增长,创下美国历史最长的持续增长纪录。在这10年中,美国经济共创造了1400万个新工作,失业率达到了30年来的最低。然而,处于经济黄金时期的美国人是否都越来越富了呢?2000年,美国首都华盛顿预算及政策优先中心和经济政策研究所同时发表报告,指出在90年代,美国最富的和最穷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了,而且这一差距超过了80年代,也超过了90年代。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调查,美国最穷的1/5的家庭在过去的10年中收入增长不到1%(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而最富的1/5的家庭收入跃增了15%。 世纪之交的美国蓦然发现,在一片繁荣的喧嚣中,两极分化的幽灵正缓缓走来。
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他社会问题一直为很多人所诟病,在左派人士看来,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经济的不平等是不正义的,需要通过社会或国家的干预加以调节,“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右派人士看来,只要财富的来源是正义的,两极分化也是正义的。诺齐克在其名著“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指出,左派强调的分配正义恰恰是对个人权利的巨大伤害。他在书中关于球星的说法则进一步说明了“分配公平”的不可维持性:即使在我们的社会里达到了“分配公平”状态,每个人都有同样多的财产——球星也得到和其他人一样多的财产,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愿意出两毛五分钱来观看球星的表演,那么在一百万人付了两毛五分钱来看他表演之后,他得到二十五万块钱。没有人抱怨出两毛五分钱来观看球星的表演是不公正,但是球星的富裕则正表明了财产上的不平等。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每个人的天赋,努力程度,个人选择以至社会机遇等原因,即使是人人平等的财富占有状态都将迅速出现分化,我称其为自然分化,当今世界计划经济国家的转型过程无不表现出类似的现象。在财富作为资本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因为资本获得利润而使社会更趋两极化,我将其称为二次分化,而美国的新经济十年则成了一个完美的注脚。二次分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的剥削。在当今左派和右派的争论中,一方批判财富的二次分化,而另一方则以财富的自然分化过程应战,倒颇有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在财富的自然分化过程中,起作用的正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而在财富的二次分化中,却正是马太福音中所说的“上帝之手”。
2001.8.4
------------------------------
1
作为道统传人的毛泽东
儒学需要一个“创造性的转化”为众多新儒家的共识,转化后的面目却为人所不识:正是毛泽东对儒学做出了“创造性的转化”,而成为儒学道统的传人。
2
作为(政统)政治领袖的毛泽东,为人所熟知,
1)28岁参加中共一大,之前,立下一生之儒学根基。
2)28~56岁建国,探寻“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国革命之路,主要表现为与持教条主义路线党内28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斗争,超越苏联模式的革命道路。
3)56~84岁逝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反帝反修”的中国道路--超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言之,毛泽东的政治实践是在其儒家政治哲学基础上的展开,也就是在儒道统指导下进行的。
3
//以下是引用心岳在2007-9-7 22:09:00的发言:
///真是新鲜。创新时代啊!
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反帝反修,是老皇历拉。
不过,要说创新时代,那倒不假,在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一统天下的时候,毛泽东提出的这一中国道路确实是“创新时代”。
对入于墨道的苏联模式,有两个人对其做出了预言,一个是哈耶克,另一个就是毛泽东,如果说哈氏可代表杨朱一派的判断的话,毛泽东可以说正是代表儒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孟子言,“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但认为其“必归于儒”。千年以后,其承道统之传始为人认可。对于毛泽东,应该用不了这么长,期以百年巴!
作者:
L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0166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