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什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资产毒垃圾”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什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资产毒垃圾”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资产毒垃圾” (453 reads)      时间: 2007-8-13 周一, 上午8:15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败家子精英把血汗及污染了水、空气成巨毒而换来的外汇掉进美国 “金融创新”的黑洞

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8月1日,美国股市出现了700多点的大跌,由此带
动全球股市一片下跌,亚洲股市全面收黑,香港股市重挫近千点,台股当天重挫
395点,外资卖超489.9亿元,成为历史上单日第3大纪录。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导致
的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已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次级房贷的违约率由三季度的12.56%升至13.33%,成为4年
来的新高。房价飙升,使美国220万“房奴”将面临失房之痛,大约2%的次级抵押
贷款已经超过60天没有偿付,而这一数字是2005年同期的两倍。次级房贷信用恶
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次级房贷如此快速盲目地扩张为日后埋下了危机的种
子;第二,从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屋价格持续下跌;第三,
美联储不断调高利率导致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迅速增大,违约现象大量出现。

随着形势的恶化,市场担心这种现象会演变成上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信贷协会濒
临大量倒闭的超级金融风暴。目前,此次坏账危机已经波及到股票市场、外汇市
场和债券市场。媒体舆论出现大哗,各种文章铺天盖地而来:“房贷问题恶化可
能令美国楼价跌10%,导致经济衰退”、“ 美国房市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传染全球金融市场”......

加上前些日子爆出的美国“资产毒垃圾”事件,人们已经开始怀疑:美国是否是
全球金融危机的肇端者?

一.我大笔外汇已掉进美国 “金融创新”的黑洞

家底折腾光了靠什么打仗?又如何能避免恶性通货膨胀?

近日惊闻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以下称汇投公司) “将于近期推出超过1000亿美元的
金融组合投资,据悉,这些投资中的绝大部分将通过选秀的方式外包给机构投资
者。” [注1] 又据曾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
地美(Freddie Mac)高级咨询顾问的宋鸿兵先生撰文披露:2003年-2006年,中
国已买了1070亿美元已是坏账的债券――“资产毒垃圾” [注2] 。

如此巨大的损失不仅未能成为即将成立的汇投公司前车之鉴,相反却不顾惨痛的
教训要再将1000多亿美元进行此类肉包子打狗式的金融投资。

“此前,针对中国战略性资源短缺的现实,有专家建议应大量购买战略性储备,
有关政府部委也持类似看法,但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汇投公司筹备组组长楼继伟否
定了这类建议,最终确定汇投公司主要进行金融组合的投资。……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说,持此建议者大多并不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现状,不了解华尔
街前沿的金融创新。据其介绍,当前国际顶尖投行和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发出种类
繁多的大宗商品交易金融工具,与直接购买大宗商品相比,进行这些金融工具的
交易,不仅方便,成本也低得多。” [注3]

但宋鸿兵在其文章中却充分揭露了所谓“不仅方便,成本也低得多”的 “华尔街
前沿的金融创新”不过是投资银行勾结资产评级权威机构,想方设法使具有最高
风险(也因此才具高回报)的债务(坏账)都能评上“AAA”的最佳等级,从而都
变成“低风险高回报”的“标准化”债券品种以流通变现的欺诈游戏。这种欺诈
游戏内藏有“炸弹”(陷阱),且其价格是华尔街的银行家和对冲基金们以其内
部公式 “推算”的“进入价”而非真正市场价,一旦上市拍卖,“人们将会看到
这些泡沫资产的实际价格非但不是财务报表公布的120%或150%, 而很可能是50%
甚至30%。” [注4]

100多家次级贷款机构被迫关门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赶到北京求援

目前,这3万亿美元的华尔街最火“资产毒垃圾”已原形毕露面临崩盘,“从2006年
底到现在, 已经有100多家次级贷款机构被迫关门。这仅仅是个开始。美国抵押银
行家协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最终将可能有20%的次级贷款进入拍卖程序
, 220万人失去他们的房屋。被穆迪、标准普尔等资产评级公司严重误导的各类大
型基金投资人, 以及监管部门纷纷将评级公司告上法庭。2007年7月5日, 美国第
三大退休基金――俄亥俄警察与消防退休基金(Ohio Police & Fire Pension Fund)严
重亏损的消息爆光, 它的投资中有7%投在了MBS(按揭抵押债券)市场上. 俄亥
俄州的检察官马克.德安(Marc Dann)怒斥 “这些评级公司在每笔次级贷款MBS生
成的评级中都大赚其钱。他们持续给这些(资产毒垃圾)AAA的评级, 所以他们实际
上是这些欺诈的同谋。” [注5]

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们也早已人心惶惶。到7月19日, 此“金融创新”的急先锋,华
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通, 其旗下的两只基金近200亿美元的庞大资产已 “
没有什么价值残留了”。而这还仅仅是拉开了一个序目而已。[注6]

深陷这场“资产毒垃圾”泥沼的除对冲基金外,主要还有美国的许多退休基金、
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作为生力军的外国投资者(其中中国最多)。

因“巨额亏损将再也难以掩盖, 横扫整个世界金融市场的空前风暴必然降临。”
于是“国际清算银行强烈警告世界可能会面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在火烧
眉毛的时候, 满头大汗的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于7月13日从
消防第一线赶到北京. 喘息未定的部长大人避而不谈火灾灾情, 而是极度真诚地
为中国多余的美元出路献计献策。部长先生先是大夸中国朋友够意思, 从2003年
到2006年短短3年的时间,中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MBS债券总额就由不足30亿美元
狂涨了30多倍,到现在拥有了1070亿美元,中国投资者比任何其他国家的投资者
持有的美国按揭抵押债券都多。然后部长先生又热忱地期待中国朋友进一步慷慨
解囊,继续将友谊的热度推向新的高峰。” [注7]

不可思议的是:美国部长7月13日刚跑到北京求援解套,21日《经济观察报》就登
出了楼继伟等1000多亿美元金融投资组合,并且还是选秀外包给外国投资机构运
作。

这么明显的牺牲自己巨大的国家利益去为华尔街救火,只能说明我们这些大员太
爱美国太不爱中国了。

由于我们买进这些“资产毒垃圾”不是以市场价而是以其内部公式计算的“进入
价”,一旦上市拍卖,这些东西就只值原买入价的一半,甚至30%。我们收回这
些投资的希望已十分渺茫。

已经陷进去的1000多亿美元,加上即将再搭进去1000多亿美元,这2000多亿美元
合16000亿人民币,摊到全国13亿人头上,每人合1200元,相当于庚子赔款全国人
均负担一两银子的12倍(现一盎司(约旧制一两)白银约合人民币100元)。即使
这些坏账能收回一半,人均摊损失仍是庚子赔款6倍。庚子赔款是因打了败仗,我
们现在还没打败吧!?

二.关于外汇储备经营的安全性原则

我们某些精英大员这样解释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原则:过去外汇稀缺,因而重视其
安全性。现在外汇已不再短缺,应主要考虑投资盈利。这就是我们精英的“睿智
”!外汇是粮票、布票吗?少则有益多则无用?谁家只重百元存款安全而不重万
元存款平安?

本来我们不再将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是为避免我美元资产因美元贬
值而缩水及中美关系破裂遭美政府冻结的风险。但目前我巨额外汇储备的经营运
作不是买美国股票(黑石)就是买美国“资产毒垃圾”,仍是美元资产。不仅持
有美国国债所具有的贬值及有可能被冻结的双重风险依然存在,而且还大大增加
了持有美国国债所没有的破产和坏账风险。我们为何要以比购买美国国债更糟糕
的方式破坏性运作巨额外汇储备?

我在评论关于入股黑石的文章中对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做过较系统的论述,现再简
要陈述如下:

由于作为国际货币的外币具有世界范围的流动性,因此只有外汇财富才能很方便
地瞬间大量流失到国外去;又由于外汇与国内商品也存在(间接的)等价关系,
大量流失外汇财富累计到一定程度必导致本位币汇率的大幅跌落,从而大大改变
外汇与国内商品之间(间接的)的比价,因而将再流失其它国内物质财富。所以
流失外汇财富比丧失其它形式的财富更容易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和银行挤兑风潮,
并由金融危机发展为全面的经济危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经济灾难一般都是因
外汇出了问题。如:拉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外汇问题搞不好就会造成一个民
族的大失血,甚至经济实力彻底崩溃。

因此,外汇安全,应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首要问题。

在我国,过去十几年来已有约五千亿美元的非法收入转移境外。加之我还存在一
个因10年经济紧缩而形成的损失四万亿人民币的财富黑洞,这两年又因外资对我
国企及各行业的大规模兼并控制,以及金融业大量廉价参股,以及境外投机热钱
赚走和我外汇运作本身的失误,我又进一步流失了大量财富。因此,届时因人民
币汇率大跌而引发的恶性通货膨胀及银行挤兑风潮将更加猛烈。外汇安全无疑因
我特殊国情而具有比一般国家更大得多的战略安全价值。

外汇储备作为国家最宝贵的战略储备精华,若有闪失,国家就无力外抗强权,内
济民生,而必分崩离析。什么学费都能交,就是这个学费交不起!

因此,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资金本身的安全,而且是国家经济、军事、
政治安全生死攸关的重大战略问题。其经营运作无疑应将安全性置于首位。

三.如此破坏性“拓宽外汇使用和资本流出渠道”将与抑制通货膨胀之初衷相悖

我政府宏观调控一向高度重视通胀问题,以至于千方百计要“拓宽外汇使用和资
本流出渠道”,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因此而产生的外汇占款的通胀因素。

然而,须知我巨额外汇储备正是人民币所对应的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外
汇储备折腾光了,再怎么调控也难免恶性通货膨胀和银行挤兑风潮。当今世界所
有发生过恶性通货膨胀和银行挤兑风潮的国家(如:俄罗斯、东南亚、阿根廷等
),又有哪一个不是因为大量流失了外汇财富而引发的呢?

四.唯进口紧缺战略资源方能实现“拓宽外汇使用和资本流出渠道” 之初衷,

有效消除通胀因素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其实,不要说以此大量消灭外汇储备为目的破坏性“拓宽外汇使用和资本流出渠
道”将导致恶性通胀,就是可稳定盈利的海外正常投资,如果其流回的利润不能
用于进口商品以平衡外贸出超,也仍对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抑制外汇占款的通
胀因素于事无补。因为其对外汇的继续流入及因此而放款(外汇占款)的继续增
加不产生什么影响。

只有扩大进口以平衡出口方能有效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外汇占款的通胀因素问
题。而进口紧缺的战略资源(包括黄金)既是增加紧缺资源的战略储备,同时也
是增加一般价值物之储备(因大宗易保存的紧缺物资会经常排挤、替代货币(包
括世界货币)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因此进口紧缺战略资源对我具有最为重大的
战略价值和意义。

五.台海枪声未响,我支持战争的财力储备已先遭重创。

打仗在某种意义上打的就是钱粮。因此,以军事打击和经济战等手段破坏对方支
持战争的经济基础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隋朝高炯利用经济战削弱破坏了陈
国经济后,便一举灭陈。

目前台独势力是否策动分裂挑起战争,以及美、日是否介入台海冲突,战争打响
后我能否速胜,全在我是否有万全的战争准备。只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准备
大打、早打、打核大战,才有可能将战争限制在局部常规范围或制止战争。只有
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才有可能速胜。战争自近代以来就已是总体战,财力的准
备(储备)无疑是战争(尤其是全面战争)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当前重
要的战争准备时刻,应立即实行经济动员,蓄积财力,储备资源,生产战争物资
,服务于战争需要。

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的战争准备似乎只是军队一家的事,政府部门仍旧
沉浸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全球化歌舞升平的梦境而未作兼顾平战之配合。台独
分子之所以敢闹分裂,美日之所以敢暗中支持台独,正是基于其对我并未做好全
面战争万全准备的判断。尤其当前战争阴云密布的严重时刻却将自己战略储备精
华的庞大外汇储备包给外国投资机构去填华尔街即将崩盘的金融黑洞,为拯救可
能的战争对手而不惜使自己遭受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台海枪声未响,我支持战
争的财力储备已先遭重创。(欲重蹈南陈覆辙乎?)我巨额外汇储备这种自杀性
的使用方式无疑对我支持战争的财力基础构成严重破坏,从而必定会严重影响到
美、日及台独势力分裂我国的决心。即便钱还未汇出,仅此决定本身就已对我国
家安全造成实质性重大损害。

六.我财力储备还不仅是遭受重创的问题,还有是否会“资敌”的问题。

把自己的家底交给外国投资机构玩,谁敢保证外国投资机构不会用这笔钱贷款给
陈水扁买美国军火!?那些投资银行家难道不是最喜欢借战争之机放贷牟利,甚
至对双方都放高利贷的吗?

难道我巨额外汇不会被外国投资银行、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用来兼并我国企,投
机我楼市,先爆炒再打压我股市、汇市,制造金融和经济灾难吗?

难道我们的外汇不会流入敌手,被其用来对我实行经济战及其它形式的冷战、热
战、颠覆、渗透吗?前不久,对汇投公司30亿美元入股黑石,鄙人曾撰文批评。
比起来,黑石真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外汇储备--我们的国之利器,看来真要都
用来自杀了。

七.关于外汇储备经营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确保安全性,兼顾盈利性、流动性、以及满足战略资源储备的需要。无疑应该是
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的基本原则。凡与此基本原则相适合的方针政策就是正确的,
反之则是错误的[注8]。

由于美元因其长期贬值趋势而迟早要退出世界货币角色,其它国际货币都还不足
以取代美元,因此供应量有限的黄金不仅必然要重回世界货币宝座,且其价格也
将长期看涨,升值空间十分巨大。

又由于其它大宗紧缺战略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铀、铁矿砂、木材
等等因其紧缺,会不时排挤、替代货币(包括世界货币)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因
此,对黄金、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既是所需资源的必要储备,也是国家经
济实力的一般价值物储备,是战略储备的保值增值。

尤其在当今国际游资(尤其是美元)大量充斥全球的情况下,资源产品是供不应
求,而美元资产是供大于求。这是最基本的供求大势。不论做何生意,顺势而为
方能盈利,逆势而为早晚赔个底掉。因此,我们外汇储备的经营方针应该是:

对资源型产品只应作多,在仓单盈利较大时可平仓,接现货与多头平仓相结合,
既增加战略资源储备又盈利。但决不能作空,否则将如前年期铜一样被逼空。

而对美元资产,却只能作空不能作多,(美国债券和股票都属美元资产,)所持
空头仓单盈利时可平一部分仓,但决不能开仓作多。目的是逐渐减少美国债券、
股票等美元资产,并在此过程中盈利。

(若仅利用现货市场,则我大量交易对期货市场所产生的(资源产品)利多逼空
和(美元资产)利空逼多两方面重大利益则完全与我无缘而只为期货、期权投机
者做了嫁衣裳。况且期货市场还有交易量大,方便,易于隐蔽的特点。因此,外
汇经营应充分利用期货、期权的利益和方便,结合现货交易进行。)

而楼继伟所确定的外汇经营方针却是一个完全逆势而为的方针,犯了商家大忌。
其否决了购进价格必然长期看涨而我又十分短缺的战略资源,却偏要全力增加供
大于求必然贬值的美元资产。即使这些美元资产不是“毒垃圾”,我们的钱也不
是被黑石等用来兼并我国企,仅将美元资产作为主要投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重大
的方向性原则性错误。

因此,先抛开楼继伟爱国心和责任感的问题不谈,仅其经营方针的方向性原则性
错误就至少说明此人缺乏最起码的市场判断和经营能力。

至于高盛那位胡祖六说什么:“购买战略性储备一方面会引起国际上的猜疑,另
一方面会抬高此类商品的价格。同时,购买大宗商品将增加运输和仓储等成本,
根本划不来。”[注9] 此人已是美国金融财团代理人,身在曹营心不在汉,他的
话只应反着听。

其它应把握的原则:除上述经营原则和方针外,还有其它一些必须把握的原则:

1.应坚持安全第一原则,禁止将外汇储备从事高风险投资。

如:对收购和参股境外企业,只应以资源型企业为目标,目的是获得稳定的战略
资源供应。即便如此也应充分权衡利益与风险。这些年来,我国企业对外国公司
的收购,其成功率则不足5%。因此决不能用我们的外汇储备去作此类无把握冒险


2. 由于对外汇储备这些国之血本的管理经营关乎我最重要之战略利益,也因此需
体现此国家根本利益之国家意志能具体落实到其实际运作中。因此决不能将其交
给不谋(甚至损害)我国家利益而谋其私利之外国人或机构去运作。

八.与外汇经营原则和方针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由于对外汇储备这些国之血本的经营管理关乎我最重要战略利益,因此需体现此
国家利益之国家意志能具体落实到其实际运作中。这首先需要管理运作外汇储备
的机构应直接受国家最高领导指挥,并受对国家安全负重大责任之部门监督,评
估其运作对国家安全及战略利益的影响。须确保外汇经营管理机构领导骨干是真
正的爱国者,而不能是以全球化和外国(及与之勾结的买办)利益为其职责的官
僚买办。总之,必须首先从制度、机构、及人员组成上确保我外汇储备是为我们
自己的战略利益需要而使用,而不能是为他人的利益需要而使用。

由于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利益,因此应是国家最高机密。再者
,为避免我巨大的市场影响力造成我自抬买价,自杀卖价,其具体运作方式也应
隐蔽秘密,如成思危副委员长所说“外汇储备应分散投资”。因此其组织形式也
必须与其分散隐蔽机密的运作方式相适应。

九.如此精明之官员!如此精练之机构!

楼继伟因不具备起码的市场判断和经营能力,无法面对“年回报至少要在10%左
右”(人民币年升值5%+ 特别国债不低于4.4%的年息)的局面,本来嘛!逆大
势而为焉能盈利?此君等痛感“规避汇率风险的责任不应当由汇投公司单独承担
。” [注10] 于是想出一个简单高效两全其美的高招,将巨额外汇外包给“无所
不能”的洋大人,既满足了美国人的求援渴望,又卸掉了自己“单独承担”的责
任。真是太有才了!只是此等“才华”于其政府大员职责相悖。

此大人既无爱国心,也无市场判断能力,唯一长处是能以最快速度最大规模给洋
人送钱,这一点古今中外无人能比,连李中堂李大人都难望其项背。汇投公司还
未正式成立,2000亿美元就快造光了,效率如此之高!对此筹备组内部也颇有微
辞,如此经营模式国家要汇投公司干什么?外汇管理局外汇投资中心不也干的这
些事吗?[注11]

十.问题出在哪里?恳请最高层能费心亲躬巨额外汇储备问题。

目前汇投公司还未正式成立,就急着造光全部家当。不管楼继伟等用心如何,客
观上已对我国家安全造成巨大战略损害。但问题是,怎没人管他呢?如此军国大
事竟如同儿戏,由楼继伟一人作主?

任何一个公司或机构,重大的财务支出审批都应是老总财权份内之事。国家更是
如此。为何我堂堂大国数千亿美元经营支出却可放权给一部级干部任其胡造,而
没人对其约束。对其要求仅“保值”(不低于4.4%的特别国债利息)而已[注12],
却无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方面的任何要求。(好像外汇储备不是国家的战略财力
储备而是多余的无用之物。) 如同公司老总将自己的财权下放给部门经理,任其
支配公司钱财而不问其用途,甚至这些钱可能转到对头手里用于吞并或搞垮自己
也不管,而仅要求其“保值”。这样的公司能“保值”吗?

何况我们这位手握重大财权的部级干部如此爱美国又如此不爱中国。

毫无疑问,在此方面我们存在重大的制度和组织缺陷。存在着官员爱国心和责任
感的问题。存在着国家意志的严重缺失。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整天忙于国家大事,为国为民辛苦万分。这人们有目共睹。还
望我们的最高领导层能于百忙之中,费心过问考察一下巨额外汇储备的经营使用
情况及所托付之人是否能使自己放心。因为人均摊损失是庚子赔款的6-12倍,不
论从哪个方面说,都实在不能算是一桩小事。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9898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