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域中有四大,人与道同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域中有四大,人与道同尊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域中有四大,人与道同尊 (312 reads)      时间: 2007-6-01 周五, 上午6:32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域中有四大,人与道同尊

儒家对道家持一定的批评态度,但都局限形下的层面,对其形上之道毫无异议。这是因为儒道两家对道体的认识都出于《大易》,不仅都能穷高极深,而且在“心物不二”的认识方面颇为一致。道家对形上本体之道的理解是非常精彩深刻的。例如《老子-二十五章》对本体的描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下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域中四大”之说,把人与天、地和道放在同样的位置,认为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非常深刻。不过,更准确地说,人比物质的地、自然的天更大,因为道是超越心物和天地二元的“混成之物”,是“天地母”,人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同尊。

要注意的是,域中有四大,并非天地人外还有一个道独立着。道在天、在地、在人、在天地万物、在瓦石屎尿之中。就形上之道而言,天地万物皆是本体的现象和功用。熊十力最喜欢把体用关系比喻为大海与众沤的动态和整合的关系,本体如海水,功用如众沤.众沤是大海的表现形态,大海是现象功用的本来存在。

道法自然,也并非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的东西。道就是自然,自然者,自然而然,法尔如此,没有理由,不可究诘也,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通玄真经》卷八《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题注称:“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

这些话都很容易引起误会,另外,“寂兮寥兮”,单独看这一句,它遗漏了道体“生生”的特征,好在后面“周行而不殆”略有所补。不过与儒家相比,就根源处而言,道家对本体的理解仍有偏,过于虚静柔弱无为不争了,不如儒家富有“大生广生之德”,充满了无穷的活力生机和能量。

儒家认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悟道,证道,行道,改造世界、主宰天地、作用于道,。所以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能弘扬、扩大道的尊严,道有赖于人进一步的创发和完善,并不能自动地使人得到提升。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 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王肃、朱熹都注得很精确。

人与道同尊,因为人的本性是道体在宇宙中最圆满的呈现。

本文选自《本体二论》,首发《自由圣火》网址:
http://www.fireofliberty.org/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31310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