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帝罪己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帝罪己诏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芦帝罪己诏 (1153 reads)      时间: 2007-5-26 周六, 上午8:12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度假闭关三周,今日进来看了一眼,看见小爱的安民告示,顿时如中雷击,汗下如浆:我最怕出的就是这种错,最后还出了,而且完全彻底地是我的责任,老狼讲义气,大无畏地出来为我顶缸,可惜他知我知,天知地知,这事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是我的过错。这联络图乃是小炉匠编的,跟三爷没什么相干。如果我不出来承认,那就是错上加错,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昂──昂──昂──(调寄《智取威虎山》,由现在正在美国开店的童祥龄演唱)。

这错是这么出的:签名题词之先,钟声先生给我来信,告诉了我他的真名,并说明题词随意。虽然他没有明确说明要写“XX惠存”字样,但我揣测他大概是这个意思,否则没有必要告诉我名字,因此在题词前特地去信征求意见,说明我将题上他的真名,他回信认可,于是我便在随意写了诗经上的一句话后,同时写了“XX惠存”字样。

不幸的是,我只是把所有的网友来信都编好存档,却没有逐项记录我实际为网友写了什么话。题词扉页寄走后,我根本也就记不住写了些什么,存档的只有网友来信,它成了本小炉匠后来编写联络图的唯一依据。该联络图是一份表格,分为“本数”、“题词”、“地址”三个项目。寄书的朋友就按这一目了然的表格操作。可因为我没能记住实际上写了些什么,在填写钟声网友的“题词”那栏时,我只是根据他的第一封来信,填入“题词随意”一句话,彻底忘记了自己曾同时写下了“XX惠存”字样。表上既然没有这条,当然按表寄书的朋友就决无可能知道谁是“朱XX”,应该把那本书寄给他,以致造成“朱冠爱戴”。

说来可悲,此类错误乃是我从一开头就最忌讳的:网友把真名实姓告诉我,意味着人家把隐私交在我手上,如果张冠李戴,岂不成了变相传播他人隐私?可惜毕竟成了老朽,再怎么注意还是难免百密一疏。当时只想着有网友来信作为依据就够了,用不着把每条实际题词都如实记录下来,以致酿成大错。干出这种事来,老芦实在无颜以对信任我错爱我的网友,唉。

好在不幸中尚有大幸,那就是朱冠落到了小爱同志头上。小爱同志是我党忠实的老党员(典出《列宁在十月》),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深受资产阶级香风毒雾、糖衣炮弹的侵袭多年,深通文明规矩,早就进入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比老芦更可靠万倍。如果她不能信赖,这世上也就没有可信任的人了。

为今之计,我看只有请小爱把那本书寄给钟声网友。此文我当同时以妹儿形式发给钟声网友,如果您同意,我就把您的地址告诉小爱,请她把那书寄给您。钟声网友多余收到的那本书,就算是我为了弥补此错奉送的小礼物。至於小爱缺的那本,则由我请负责寄书的朋友再寄一本题词相同的给你。不知两位对此处理办法有何意见?还请来函赐告,盼盼!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本来说是自己掏钱买10本书,但后来某位网友觉得不过意,慷慨解囊,送给我20本。我趁机实行“麻雀请客请到谷堆上”,用这不劳而获的所得去转送他人。朱冠爱戴既然是我一手造成的,那当然只能由我自己来弥补,所以,补寄给小爱的那本书,应该算在我的那20本书里。至于她为此蒙受的经济损失,待我日后到她家去蹭饭时,再以麻雀请客的方式(当然最好还是请在谷堆上)偿还。

借此机会,我还想对老狼表达由衷的谢忱。咱们中国人的规矩,乃是越亲密的关系就越不兴客气。在我所认识的一切网友之中,老狼和我往还最多,风雨同舟达6载之久。或许就是因为这原因,我很少和他客套过,更没有在公众场合向他表示过感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心中无数。实际上,这世上大概只有我知道他为此事花费了多少心血,算尽了多少机关,碰了多少钉子,蒙受了多少冤枉,真正做到了节省每一个铜板为了基金会增产节约。而且他做事责任心之强,连我这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同志都时时觉得不耐烦。例如我在最后校对蓝样时发现自己忽略了若干错误,心想这本是我的责任,赖不到印刷商头上去,马马虎虎睁眼闭眼算球了,反正读者多是大陆人,未见得会敏感到此类简转繁出的错,但这小子还是坚持改了过来。就连封面设计他都非常当回事,生怕印刷时色彩失真,影响原设计效果,为此居然动念去亲自验收,让我觉得他也过分认真了些──买书的人谁会注意到封面颜色如何?老实说,就算是我自己来张罗,也绝对做不到这个地步。

如今听小爱说,该书的质量不错,老狼的心血总算没有虚掷。可惜就算是再成功,出了这家论坛,又有几人知道老狼的付出?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老芦上网7年,尝遍了人生百味,人性的善恶两极都痛快淋漓地体验过来了,既遇到新海船那些翻脸不认人、把前朋友往死里整 、凿沉了大船还不许咱们募捐打造救生艇的心狠手辣的歹毒辈,更结识了老狼和其他许许多多素昧平生却能肝胆相照的道义交。或许,正是这两者的强烈对照,构成了网络生涯的特殊吸引力。

最后还要谢谢没文化的小爱对本人墨宝的谬赞。不瞒你说,我那两下子,只能糊弄俗眼如你者,嘿。

我发蒙时练的是赵孟頫的字。赵体是最好看的,也易于速成,但容易堕入媚而无骨(老赵是我大宋皇家之后,他家的人似乎有书法基因,专出书法家,但笔力都比较弱)。其时我年幼无知,哪懂这些名堂?只觉得赵体美极,反倒是为人盛赞的颜体如苏东坡所说“头大如蒸饼”,难看至极。直到上高中时才渐悟什么是大巧若拙,体味出颜体那无比雄浑的笔力来。不过颜体的贤良方正如太师椅的风格离我这风流才子的天性太远,本人实在没那耐性去舍赵从颜,于是就这么媚而无骨地混下去。

后来文革爆发,开头天天在教室里枯坐,肃容聆听伯达同志撰写的《人民被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以及高炬、何明《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帮开火》的大块文章,无聊到三焦火出。幸亏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扔了一本柳公权的帖。那是书法研究社编的“分类习字帖”,无法组成任何句子,自然也就无法上纲上线,非常安全。于是我便日日读帖,时时书空。一来二去,愚钝如我者,竟然也悟出了若干书法的道理。可惜这玩意不能光看不练,而我的天性实在不容许我如同王献之一般,去写干几大缸水,因此终生也就只能是这不良不莠的熊样。用书法家罗雀门的内行话来说,我只会硬笔书法,靠赵体的间架结构取胜,以此去糊弄如你这般没文化的小同志的俗眼,倒也绰绰有余,哈哈。

最最后答隔壁诸门神的“大鱼大肉”。诸位的门神对中,我觉得常委同志的最好也最深刻,若论形式,以“分道扬镳”对“同流合污”,堪称绝对(如果“污”字真可如万能的胖门神强辩为仄声字的话)。若论内容,它一语破的,道出了一个必然现象──我党从来是破坏的天才,建设的白痴,其唱衰一切的能力举世无双,谁也抵挡不了。我等决计不是对手,还是认命闭关吧。有谁若是实在打熬不住,那就到文化论坛上嘲风弄月,看看小尼“齐头并进”的奇对大笑一番吧。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11058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