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李劼在“阿钟诗歌朗诵会”上的发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李劼在“阿钟诗歌朗诵会”上的发言   
草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02/13
文章: 2510

经验值: 12437


文章标题: zt李劼在“阿钟诗歌朗诵会”上的发言 (628 reads)      时间: 2007-5-01 周二, 上午10:42

作者:草根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诗歌有适于朗诵的,有适于阅读的,有适于默念的,阿钟《昏暗我一生的主题》是不适合朗诵的,它是适合默念的。但是我听的时候一点都不感到陌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体验我都有过,他的感觉我都有过。我在农场五年半,就这个感觉。一种荒凉的、无奈的、有时是绝望的、孤寂的、无可奈何的感觉……都有。艾略特《荒原》里写的意像,这种意像,艾略特能感受到,其他人也能感受到,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里面。诗歌其实最有力量的不是阅读经验的积累,是生命体验本身的一种深入。因为阅读经验的积累只是知识性的,虽会给人一些启发、一些灵感,但最终要打开的还是你生命本身的体验。这就是诗。不是因为读了相同的书,而是有了相同的感觉和相近的体验。

我非常遗憾的是在此之前我对阿钟的诗歌了解很少。他的诗集《拷问灵魂》的排列是从05、06年倒着往后排的,但读者若要阅读他的整个诗歌里程,就得从后面倒过来往前读。我个人感觉,他的《昏暗我一生的主题》,第一个,是他很重要的个人内心独白;第二是他整个风格的一个转折。因为他的早期的诗歌相对来说比较焦灼,有时候是情不择词。一种很复杂的意绪流露出来的时候,语言本身也是纷乱的。这首《昏暗我一生的主题》,里面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心灵冲击,一种生命能量的爆发相对来说就比较强大,由于这个原因对语言的把握相对来说比以前就自如多了,也就是说语言和他灵魂深处的吟唱就有一种吻合性了。所以这首诗歌确实对诗人内心的写照,是非常有力的。

最近几年的诗歌,在语言上相对纯粹了,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他通过这样一个冲击以后,通过《昏暗我一生的主题》这首诗以后,他进入了另外一个诗歌空间,焦灼的东西相对就少了很多。在这些诗里面,好像也写到了他一些打坐和静心这样的经验。这时期他内心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但内心的平静不等于他诗歌的风景也一样平静,诗歌的风景也是不平静的。但那个风景是用另外一个方式表达出来的。他的诗歌这时不是以情绪来主导,而是内心直接和外面自然之间的一种触摸。所以他最近的诗歌,往内走得比较深,比《昏暗我一生的主题》更深。第二,对自然的感应比以前更敏锐。以前在《昏暗我一生的主题》里面,他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书本的痕迹。我个人的评判是书本的痕迹越少越好的。对这一点我觉得也可以理解。因为中国长期的闭关,八十年代国门突然打开以后,很多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好奇,他们阅读了大量西方翻译的诗歌。西方的翻译诗歌对中国诗人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从语言上说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诗歌,无论他是现代派的还是非现代派的。

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没有来得及关注上海地下诗人的诗歌活动和他们的诗歌创作。一直到现在我读到了阿钟的诗歌,我是感到非常欣慰的,也就是他让我发现在我们上海也有这样的野花野草。二十五年坚持这样的诗歌写作确实不容易。因为在中国,诗人和乞丐是同义语,诗人和乞丐是一模一样的。我当时偶尔也碰到一些地下诗人,或是一些民间的画家,他们随便租一个房子,住在上海市郊农民的房子里,我有时也去。我当时想,要我过这种生活,我怎么办?就是说,在物质上几乎是绝望的,在物质上绝望的境地里面进行这样一种精神的活动。诗歌写作是一种非常贵族的精神活动。古代的那些诗人都是大贵族,杜甫整天哭穷,但他也没有穷到我们今天这样的地步。像这么一种高贵的灵魂探索,要建立在一种非常贫瘠的物质生存之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十五年写成这样一本诗集,而且我们知道诗歌绝对是无名无利可图的。诗人要出名比歌星出名不知道要难多少倍。在一个毫无诗意的国家你怎么能指望有人倾听诗歌?!根本诗歌就是一种奢侈!对这个民族来说,诗歌太奢侈了!这个民族就需要暴君,只配暴君!它怎么会要诗人呢?根本不需要诗人!所以诗人要在这个生存空间里面,求得立足之地,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所以我对二十五年坚持写诗的阿钟,我是非常佩服的。

我在美国流亡九年,我已经深有体会了。他要二十五年,而且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面。美国或者纽约,不管怎么说,它还是一个有自由的地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诗集,不管它有多少页,它里面所蕴含的生命能量,是很不一般的。因为中国诗人经常出的问题是写到后来就变成一种生存手段了。在这种背景之下,你要坚持灵魂本身的吟唱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学,更不应该有诗歌!这个国家什么时候尊重过诗人?什么时候尊重过思想家、文学家?!

作者:草根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草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972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