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枭文点击率为何不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枭文点击率为何不高?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枭文点击率为何不高? (218 reads)      时间: 2007-4-17 周二, 上午7:48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枭文点击率为何不高?

小渔翁网友在自由中国论坛装大老喝斥老枭: 小枭,有一点你大概不是很清楚,你的文章发在公共论坛上,点击率极低,这点你应该好好自醒一下,明白吧。
答曰:此话小渔翁说得太迟了。老枭“落网”不久就有人这么说,一直到今天。可笑的是,有的嘲笑枭文没人点击的话,就跟帖在该坛点击率最高的枭文之后。

古今没有任何人能象老枭这样,把在一般人眼里枯燥寡味的传统文化谈得这么生动活泼风生水起的。难说绝后,堪称空前。不过,枭文在一些中文网站点击率不算高(当然也不“极低”,整体而言还是偏高的),也是实情。原因很复杂,姑举数例:

其一、发表扩散的渠道和欣赏阅读的平台相对多些,不象某些“网络名家”,只拘于一个或少数坛子(某名家独踞罕见论坛,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晾干你”,似乎世界就“罕见”那么大!)我自己就多次收到素不相识的网友荐来的枭文,常发枭文的一些刊物也是定期发送的。黄喝楼主说:“在论坛上,我打开他那些满是口水沫的帖子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才不断给我寄过来。论坛上不屑于读,是因为深知他无学,读他的帖子等于浪费时间。邮件却一般应该读,因为这是一个人对你的尊重。连对方寄来的信都不读,就是不把对方当人看了。”此君对枭文仇恨满腔,却无意中透露了他枭文必阅,呵哈。

其一、论道文章“质量”太高,难以消化(如dck所言“真理往往握在少数人手里,当时不被大众欣赏”),一般人除了插科打浑根本插不上嘴,久而久之,难免影响阅览的积极性。另外枭文产量太丰,有些人来不及阅,只能有所选择。

其一、国内大站大多发不了,注册不久就被封或干脆注册不了,个别网站如“猫眼”,也只能发些温柔敦厚乃至风花雪月的文字,就这样也被封十几次了。有些中文网站本来就不景气,枭文驾临其地,矮子群里相对算高了。

据“不完全”了解,不仅中共,国内外多个“组织”对枭文是专人研读或专题研究的。所以“有时,枭文在民坛刚刊发不久,我自己还没看到或转贴呢,就有同道、朋友乃至特殊朋友问起该文相关情况了。”(《八年心血,一座丰碑!》),出现这种“状况”就不奇怪了。

据“完全”统计,2007年4月14日,博讯之独立中文笔会之东海一枭(余樟法)专栏接待来访已逾两百万人次,成为博讯中第一位浏览量超过200万者,远远超出其他作者(据说最高的也就几十万,没有超过100万的)。与八卦新闻当然没法比,作为思想性文字,算不错吧。

另外,多维博客东海一枭开博不到一个月,常上浏览排行榜,在明星博客(一天点击排行)、焦点博客(一周反馈排行) 中居高不下。)这些都可以从侧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枭文还是有一定的眼球吸引力和潜在影响度吧。

对于点击率,不是太看重,也不是毫不重视。因为我不是单为稿酬写作,不是纯为后世写作。东海之道不是系而不食的瓠瓜。如果点击率太低,影响度太微,我的付出意义就太小,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值得了,或者就得别寻弘道的途径了。就目前情况来看,网络这块“阵地”,还不到放弃的时候。
2007-4-16东海一枭
首发《民主论坛》2007-4-16 http://asiademo.org/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98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