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鄢烈山在拐弯抹角的批习近平博士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鄢烈山在拐弯抹角的批习近平博士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鄢烈山在拐弯抹角的批习近平博士 (265 reads)      时间: 2007-4-01 周日, 上午2:16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鄢烈山:别拿“博士”唬人

拿“博士”开涮不新鲜。比如说什么“穷教授,傻博士”,我猜是高知准高知们自己编的段子,在发牢骚;说什么“研究生分三种人,男生,女生,女博士生”,将“女博士生”贬为“中性人”,意在劝谕女性学历越高越难嫁。

我这里说的拿“博士”唬人,是指许多媒体在报道官员任职消息时,不仅标明获官职者有一顶什么样的乌纱帽,还要特别夸示他有一顶博士帽。我不知道获官职者与他是否博士有多大关系。做行政管理的官员一定要高学历吗?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从里根到小布什,包括克林顿,都没有博士学位。世界范围内的博士多如牛毛,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不是博士,而只有一个硕士学位。博士并不表示他的知识多么“博”,只表示他的知识在某一领域比较“专”,而“专”并不是从政的基本素质。当今之世,一个人不专,可以借助专家库的智慧;一个人再专,一旦离开专业从政,就不可能仍然置身在科研前沿。

博士有什么好吹的?何况是中国当下的博士。

当下中国的博士学衔怎么啦?像教授职衔一样“不值钱”,太容易到手了!我很佩服一些博士。前几年中山大学有几个中文系的博士生在《南方周末》打工做助理编辑,我感觉他们的智商真的很高。但我也知道不少博士、博导是滥竽充数的。这些年,关于党校滥发研究生文凭的报道已有不少。还有一些官员身任要职,按说工作够繁重了,但他们不仅“考”进了名校读博,而且与全脱产的年轻学子一样三年就搞定了博士学位,真是“天纵英明”呀!

上世纪40年代,作家张恨水写过一篇杂文,讥讽当时的高学位者是“鸭博士”,意谓能飞飞不高,能跑跑不快,能游游不远,能叫叫不响。如今的“鸭博士”比50多年前只多不少。

我们的大学媚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2年,我读到一篇题为《马英九副教授与黎子流教授》的文章。说的是马英九当过台湾“行政院”的“法务部长”,挂冠回政治大学法学院教书,给他的头衔是副教授。几年历练,直至国民党想夺回台北市市长宝座,征召他出山竞选,还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副教授。马英九是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没有当上教授的唯一原因是教学年限不够。这就是校规也是校格。而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虽然声明自己是初中生而辞谢,还是被聘为名校的政治学系客座教授。谁都心知肚明,大学看重的是他手中的权。孔老二说:“惟名与器不可假(借)人”,他老人家的话在我们这个“务实”逐利的时代当然过气了。在“官本位”甚嚣尘上的当今,当官似乎可以通吃,实权与虚名就该当仁不让地括于囊中。

我意识到说上面这些话的偏激和不公。因为官员的博士学位,不一定是在职读的;在职读的也不都是倚权仗势混的;不能一篙子扫倒一船人。然而,当今的博士,特别是在职官员读的博士,被众人不当数乃至“戳脊梁”也是事实。所以,我劝博士官员不要炫耀学位了,凭政绩讲话才能服人。或曰,又不是我自己在夸耀!那好,请媒体不要炒官员高学位,比学历高消费了;若是有关部门想借此夸耀干部知识化,我看还是不要夸过了头吧?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47317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