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讲道理慎言诽谤,仰龙象略为遗憾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讲道理慎言诽谤,仰龙象略为遗憾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讲道理慎言诽谤,仰龙象略为遗憾 (274 reads)      时间: 2007-3-17 周六, 上午9:07

作者:东海一枭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讲道理慎言诽谤,仰龙象略为遗憾
-----东海草堂答客难(之十三)

湖湘先生:
所谓胜败原非吾虑,然吾与东海居士既为护法宏法而论,便不可流于轻事。于此邀东海居士订约:若吾能证东海居士于佛法根本处未曾圆融,则东海居士自弘儒学,但十年内不得复以熊氏之说诽谤佛法,以及去诸一切于佛门不敬轻佻之词。反之,是吾护法能力不及,则吾当十年间于东海居士所行不置一词。何如?

东海一枭:
交手数合,双方驳难文章已尽数发表,道理正误,公昭“江湖”。如有不服,可接着再来,只要言之成理,我自当拱手受教-----纵我有眼不识金镶玉,难道天下全都是瞎子吗?有理说理,何必又是“不敬轻佻”,又是“诽谤佛法”?貌似堂堂,实则一付小眉小眼没出息的模样,与中共动辄冠人以“煽动”、“破坏”之罪异曲同工-----但毕竟是现代社会了,中共冠人以“煽动”、“破坏”之罪时也要利用一下法律的,不敢象湖湘那样随手乱扣帽子!

释氏当年悟道之后,与老枭一样“打遍江湖”破尽外道,那真是雷鸣狮吼,绝不容情!用湖湘的标准,岂非更是“不敬轻佻”,到处“诽谤”吗?湖湘许多言论,于熊师,于儒家,于东海之道,一无所知戓了解不深,便信口贬斥,何尝不是“不敬轻佻诽谤”?

岂有佛法论不得?岂有真理怕辩驳?你可以站在佛家立场上贬儒,我就不可以站在儒家本位上谈佛?湖湘前言曰“若是所乘之筏本非佛法,却妄论大圆满,不过徒增戏论而已。”可知释氏悟道之后不再修外道,并对各种外道的“六十二见”尽数予以驳斥,难道可以说“释迦牟尼所修之筏本非婆罗门法,却妄论六十二见,不过徒增戏论而已”?

古人尚且知道就理论理,不及其它,对于义理批判,现代人更应有一个宽容、开放的正确态度,那就是:只重义理之是非对错和优劣高低,不王顾左右。比起“口气”的谦狂,这才是更高的文明。靠鼠肚鸡肠的小家子气,靠给对方乱扣帽子,不仅护不了宏不了法,反而遗笑大方、遗羞佛门。

况且,我之论佛,唯依正理,一凭良知,目的是为了汲其妙处融通儒佛,以从整体光大中华文化,哪有丝毫不尊重的表现?不错站在儒家立场上看佛,固然略有所偏,略为之憾,但是,在中华文化立场上,对佛学、对佛门龙象却是极尽维护尊崇之能事----当然是发自内心的!

另外,我宗儒,但并不一切唯孔子之说为准;尊熊,更并不一切唯熊师之说为准。我说得很清楚,“吾爱吾师更爱真理,他日有暇重读熊著,于熊师不足处当一一揭破之。”岂仅于“熊氏之说”如此,我对古今中外各种学说包括儒家经典及历代大儒言论都是如此,如要“说”之,必先“学”之,然后一一印证!

凭什么印证?凭“大法印”也(详枭文《儒家三法印》),执堂堂正正大仁大义而又圆融无碍的法印,印遍古今,以证正理,以彰正道。老枭批人析理,一切唯印(法印)“唯心”(良知,法印之一),对者是之,误者否之,是者尊之,非者破之,绝不苟同苟异。如果枭文“诽谤佛法”,便是“东海之说”,岂可让熊师代为领罪?

湖湘君连发多文,何尝中的?倒是被我一一破尽(详见东海之道答客难数文)。“证东海居士于佛法根本处未曾圆融”之类豪语说得不少了,要“证”什么是要拿出“据”来的。老是大言炎炎,羞也不羞?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任何人也无法“证东海居士于佛法根本处未曾圆融”的。儒家发展到今天,开神明,悟幽旨,微妙广大,体精用宏,已非复孔子时代不言“性与天道”矣。

与我所证得之儒门至正无偏、至高无上之大道相比,佛法于根本处未尽圆融(非“于佛法根本处未曾圆融”也)。对此我识之全、证之真、见之透、论之深矣。对佛法所偏之处,我已于多篇文章中阐析,言之有理有据,据以佛理,焉敢妄语?兹再进一步略论之:

佛擅观空破相(法相,宇宙万相),深之又深,破而又破,皆极为彻底。世人以此为妙,佛门中人以此鸣高。憨山大师认为,孔子之道未离分别,仅是静定工夫而已;老子以虚无为妙道,以无为为宗极、比孔子进了一步,但仍未打破生死窠窟云云。

其实,人生并非空寂得越彻底越好,形上之道(宇宙本体)亦并非完全彻底地空寂。佛家证“空”而未证“生”,知寂而不知变,与儒家相比,仍有欠缺。唯有于此再进一步,从佛家的空境再探下去,证知本体不空不寂,充满生生不息之机、新新不已之意,始得“道体之全”。故我说,如果说佛家的道如一潭湖水,澄明透澈微波不起,那么,儒家的道就象无涯大海,呼吸风云吞吐日月,雄波奔涌气象万千!东海草堂有联赞儒曰:千秋事业数三家,儒家最善;万物乾坤原一体,本体归仁。

有人说一些宋明理学家转佛向儒,原因当是“于此再进了一步”,这倒也未必。从一些理学人物狭隘小器、严于排佛、禁戒弟子阅读佛经等表现看,虽于佛法有所了解,对其高妙之处未必尽皆领悟。(又,宋明理学从禅佛中有所得益,虽未必尽皆领悟其高妙之处,但一样可以超越之,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宋明理学偷师佛学”,就一定低于佛学)但熊十力师援佛入儒,作新唯识论,将佛家唯识的最高境界圆成实性转而为生生不息的易道,创立儒家本体论,原因必在于,是百尺杆头更进一步,终于证得“道体之全”。

欲从佛教的角度以驳“东海之说”是无法驳倒的了,纵释尊重来,也是枉然。不过,倘真的释尊重来,必以枭言为然,并为当今佛门之凋敝而叹,奋起改革佛教,重振佛门!(拟作《本体初论》,在熊师《体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贯中西深入论述有关各家形上之道的异同。已发枭文中论及儒佛之差异者已有多篇,有人不服,可先细细驳来。至于订约什么的,没听说过败军之将要与对方订约的哈。太忙,恕不陪玩了,还请正面出招为荷。)
2007-3-15东海一枭
首发《民主论坛》2007-3-16 http://asiademo.org/




作者:东海一枭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596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