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毛泽东是怎样炼成的(二)──张戎《毛传》读后断想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毛泽东是怎样炼成的(二)
──张戎《毛传》读后断想
芦笛
三、毛泽东的成长过程
这个标题一定使得愚昧的国民错愕万状:毛泽东也有成长过程?
咱们不但善于“倒放电影”,用我党后来捏造出来的那个伟大领袖的神话形象,去“一以贯之”地图解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据说这就叫“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事物的辩证思维”),而且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怎么可能不“生而知之”。只有在这种愚昧的国度,鲁迅那“哪怕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号哭恐怕也和平常婴儿没什么两样”的废话才会成为名言,而且永远不可能被愚民们活学活用,起码不会用在伟大领袖身上。
不但愚民如此,学者们似乎至今尚未意识到这个重大课题,去全面探索毛的成长发育过程。在我看过的所有党史著作中,只有高华和张戎-哈里代接触到了这个问题。
高华在其巨著《红太阳是怎么升起来的》中,披露了斯大林编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毛泽东的启迪。毛自称看了四遍该书,从中学会了斯大林如何伪造党史,发明了“党内路线斗争”神话,把布尔什特党(the Bullshit Party)的历史篡改为以斯大林为代表的无耻阶级为一方,以他的所有权力斗争对手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间谍”为另一方的生死斗争,由此发明出中共“两条路线斗争”的神话来,令手下“秀才”胡乔木辈写出了中国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构成了党的七大确立毛的不可挑战的绝对权威的理论基础。高先生的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长期为人忽略的斯-毛之间的师承关系,遗憾的是其重大意义似乎尚未被学术界全面认识到。
类似地,张-哈也在其巨著中接触到了这个问题。遗憾的是,和高华不同,他们似乎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触及到一个意义相当重大的课题,因而没有作充分探索便失之交臂了。
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白一个常识,那就是理论与“工艺”的分工。
以“数理比喻”来解释吧。众所周知,无庸置疑,整个机械工业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是经典物理学。但经典物理学不过是理论,并不能直接用于工业制造。用来直接指导后者的,乃是各种技术学科,它们的功能是把原来毫无实际用途的科学理论转变为具体的制造工艺。有了这种学科,人类才能造出飞机火车轮船来。
革命其实也如此。“经典物理学”的工作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这俩狂想白吃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独裁,进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空想(fantasy),但这不过是大而无当的理论,根本无法直接用于实践。列宁那伟大的“革命工艺师”因此应运而生,把一种fantasy化成了具体的可以实际操作的工艺。尽管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毫无建树,但发明了这一威力无穷的工艺 、使得一种革命空想得以化为可行实践本身,就足以使得他成为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
愚民们常说我党取天下乃是获得了人民支持,这话其实也没错到哪儿去。张戎在其巨著中提到了电影《车轮滚滚》的史实(她当然没提那电影名称,这是我加上去的):
“毛毫不留情地利用平民为战争服务。‘解放区’大多数青壮年男子被
征入中共不断扩大的军队,或当为前线服务的民工。后者数字尤其巨大,
在辽沈战役中,直接支前的民工达一百六十万,二夫一兵。平津战役中
的民工数是一百五十万。淮海战役中高达五百四十三万。这一支庞大的
队伍在前线修工事、运弹药、抬伤员、送饭菜。
农活归留在家里的妇女干,帮她们的只有小孩、老人跟残疾人。她们还
得照料伤病员,洗补军服,做无穷无尽的军鞋,给军队和民工碾米磨面
做饭。家家户户都要出粮,在淮海战役期间农民出的粮达到二亿二千五
百万公斤。(芦案:此处省略注解)为了提供做饭的燃料,农民拆掉自
己的草房。大军搭的桥、铺的路上,有不少农家的房梁。
在中共‘解放区’,人们的全部生活都成了战争机器的一部分。这就是
毛的‘人民战争”。
中共是怎么才使得人民心甘情愿地付出这种史无前例的巨大牺牲呢?张-哈的答案是系统实施的恐怖,亦即农村土改:
“一九四八年初,中共占领地区拥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
都经历了土改。中共政策是百分之十的人口是‘地主富农’,这意味著
仅就这两种人,还不算康生新加上的斗争对象,起码一千六百万人成为
受害者。死亡难计其数。
土改的结果,据给毛的报告是‘人人都害怕’,‘农村极度紧张’。同
情中共的美国记者杰克贝登(Jack Belden)在河北看到土改后说:‘恐
怖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人口中相当一部分被消灭。’‘在中共地区的农
民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谨小慎微。’
毛泽东的目的达到了。中共要农民出兵、出夫、出粮、出钱时,他们大
都一句怨言也不敢发,还得表现积极。
山东农民负担决定性的淮海战役。毛嫌那里的土改制造的恐怖气氛不浓,
于一九四七年底派康生去搞第二次土改。康生对斗争对象采取‘不管有
无罪恶一律予以肉体消灭’的政策。有一个镇,康生到来前没有什么暴
行发生,来了以后一百二十人被打死。有的罪名是‘同情地主’,其中
两个年仅七岁,被儿童团的一帮孩子折磨死。正是山东的第二次土改,
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人力物力基础。”
这当然是颠扑不破的历史事实,但这答案并不全面。我党从来没隐瞒过他们的成功诀窍,那就是“革命的两手”,而外国观察家也同样注意到这正是布尔什特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个共同点,正如R.G.Suny教授(芝加哥大学)在分析斯大林主义的论文中指出的,恐怖与宣传是斯大林政权惯用的两手,两者结合起来之后,就能发挥出空前强大的协同作用。
这就是我党革命和历史上一切痞子暴动的根本区别。可惜这并不是毛想出来的,而是从苏联人那儿学来的。而老毛子之所以会这套,全靠一个从未接触过工人农民、终生在书房度过的贵族出身的知识分子列宁同志发明出了它。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工艺”上,毛泽东其实对马列主义都没有什么贡献,根本也就谈不上什么originality。
我已经在旧作中反复介绍过了,列宁的“革命工艺学”的要旨,乃是组建一个集地下黑帮会与军队于一身的革命政党。该政党内部严格实行身份等级制,实行铁的纪律,如在军队中一样,下级对上级只能绝对服从,而上级则享受下级根本不敢梦想的政治特权与物质待遇,由此形成了一种战斗力无比强大的政治军队。这个军队再分散到民众中去,以仇恨嫉妒鼓动煽惑贫苦民众,以无限美好的诺言引诱他们,并将原来是一盘散沙的民众按党自身的模式组织成类似的政治军队,结成一张无所不包的天罗地网,把每个个体变成那张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再发动这只军队投入暴力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有明确意图地屠杀“阶级敌人”,制造恐怖气氛,起到一石数鸟的作用,首先断了革命队伍成员们的后路,使得他们从此义无反顾地干革命,其次是震慑住不够坚定的三心两意者,最后是以惨绝人寰的后果彻底摧毁敌人的斗志,让他们放弃反抗,乖乖投降。
这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其实联共(布)在当时的俄国绝对是一小撮人,夺取政权完全是孤注一掷侥幸成功,而在随后爆发的全面内战中,布党始终以寡敌众,居然还能以弱胜强,荡平全民反抗,维持住了政权,让人不能不承认这是历史上并无二例的奇迹,比我党靠强大外援夺权难度大多了。
布党之所以能做到这点,靠的就是列宁的发明:以党为核心,去把松散民众组织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政治军队,以便最大限度地榨取人力物力资源,对人民全面实行资讯管制与思想统治,让强制进行的欺骗宣传成为社会上唯一流通的信息,以崇高的革命理想诱导蛊惑热血愤青,以后患无穷的贼赃笼络收买良民,并以“地上天国”的美好生活吸引鼓舞所有的人,与此同时将大规模屠杀制造普遍恐怖当成根本政治战略推行。列宁在内战时期曾亲自命令要在叛乱地区大规模处决人质,并命令部下一定要把他们的尸体吊在人烟稠密的城市和村镇中心,以期收到最大的震慑效果。红色恐怖与既往农民暴乱的恐怖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不是后者那样,只是仇恨与盲目破坏欲的简单释放,而是革命家冷静计算后推出的有效战略。
这一套古人其实早就懂了,在西方称为“胡萝卜加大棒”,东方则称为“恩威并用”,列宁的前无古人之处,乃是他的建党学说与藉此组织、发动、控制、监视人民,最大限度地利用群体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榨取人民的人力物力的“革命工艺”。这可是他的前辈们谁也想不出来的,即使是后起的纳粹主义也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而如果我党不是莫斯科训练出来的高徒,则中共革命也就绝对不会胜利。这还不光是我党沾了毛子恩师的光,国民党也一样,只是他们没有学彻底而已。
这一事实已经在张戎书中提到了:
“在莫斯科的指点下,擅长组织的周恩来把国中之国建成一个斯大林模
式的极权社会。每个村子都有几十个名称各异的委员会,如‘扩大红军
委员会’、‘土地委员会’、‘没收委员会’、‘户口委员会’、‘赤
色戒严委员会’,不一而足。人们从小就被组织起来,六岁参加儿童团,
十五岁参加少先队,青壮年参加赤卫军。
毛泽东观察到这一切,赞许说这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从前他管辖
的红区还有点土匪习气,对老百姓还没有组织得这么严密。夺取政权后,
毛把这一套极权机制完善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对社会的严密控制远
超过瑞金,甚至超过斯大林的苏联。他用周恩来作总理,直用到周的最
后一口气。
………
在这个国中之国,老百姓是金钱、粮食、劳役、士兵的源泉。为了打仗,
为了维持政权,中共用各种名目榨取农民。其中之一是逼著农民买‘革
命战争公债’。为此政府‘号召’妇女剪头发,把头上的银发簪‘献’
出来,终身积累的首饰银器也一步步被拿走。买了公债后是‘退还公债
运动’,把所购的公债无条件退还给政府。有的不怕事的人说:‘共产
党发行公债,比国民党苛捐杂税还恶。’
粮食也是一样。虽说农民分了田,不必缴租,但得交公粮,还得‘借’
粮给政府。一九三三年三月,毛泽东发布训令,要农民‘自己节省食用,
借出谷米,供给红军’。但‘借’出的从来没还过。 成年男子大都被征
入红军,或征去做劳工。共产党统治三年下来,乡村里十几岁到五十岁
的男人所剩无几。
妇女成了主要劳动力。依传统她们只干轻活,但现在大部分农活落在她
们肩上,还要为红军做各种杂事,像挑担子、照顾伤员、洗衣补衣、无
休止地做军鞋--布料还得自己负担。毛泽东年轻时就认为女子能跟男人
干一样重的体力活,现在更是说:‘生产绝大部分是依靠女子。’
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不在计划之内。有的地方,老百姓连休息的日子也没
有,代替假日的是开会。毛说:‘每人每月平均约有五个整天(许多次会
合计起来)的开会生活,即是他们很好的休息时间。’
健康水准没有提高。红区里最好的医院原在汀州,是外国传教士办的,
为一般老百姓看病。毛在那里住过,很喜欢它,回瑞金时就把它搬来了,
变成为共产党服务的‘中央医院’。毛本人很注重健康,旅行时总是自
带茶碗。他搬去沙洲坝时,发现喝的水来自池塘的死水。为了有干净的
水饮用,毛下令打了口井,村民们也都跟著沾光。后来这口井成了共产
党宣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圣地,要人们记住毛泽东无意中施与的恩
德。有了毛的开头,共产党机关兴起了打井热潮,没住共产党干部的村
子无此福分。
毛通过斯诺向外界宣告,红色政权下的‘某些县,共产党人在三、四年
内达到的人民识字程度,超过了中国任何其他农村地区多少世纪来所取
得的成绩’。事实上,从前的中学大多关了门,成为办公场所。教育仅
限于小学,名为‘列宁学校’,教学生识字,达到看宣传品的程度。孩
子们组织起来站岗放哨,还成立‘耻笑队’,去羞辱那些不愿参加红军
或当逃兵的人。十几岁的孩子有时也被鼓励向‘阶级敌人’挥刀行刑。”
熟悉历史上的读者都能看出,中国历史上从无这一套,毛更不可能从他熟悉的游民文化经典《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廿四史》那阴谋诡计百科全书中学来这些高招。作者在这儿已经指出了,这完全是从苏联学来的“列宁革命工艺学”(只是他们把这完全归结于斯大林主义,对此我不能苟同,其实发明者是列宁,斯大林不过是进一步完善了它)。毛其实是再传弟子,是从莫斯科毕业的高才生们(倒不一定只是周恩来一人)那儿学来的。就连造反那种下烂勾当,中国人也没有原创发明能力,还得从白种人那儿进口,思之令人黯然。
张-哈这发现,本身就是党史研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当然是重大学术成就,如果不是看了该书,在我脑子里积淀已久的思绪也不可能形成眼下如此清晰的脉络,我不明白陈院士为何看不到我这个票友一眼就看到了的智慧的闪光。
更难得的是作者为我们初步勾画出了毛在早期的成长轮廓,虽然不过是粗线条,但仍然是言人所未能言。
作者告诉我们,早期投身革命的毛不但对马列理论没什么了解,也没有多少献身的激情,主要还是当成一种简便谋生职业。他本人也缺乏具体组织才干以及干具体实事的兴趣与耐心。和斯大林以及周恩来完全不同,他不是个天生的组织者,倾向于天马行空的大手笔,强项在于战略思考而不在于做具体工作。这种人在我党初创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出人头地的可能,那时需要的是作具体工作的组织者。
这并不是作者的偏见,完全符合真实的毛泽东。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