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简评陈永发的书评 |
 |
冷眼过客
加入时间: 2004/09/23 文章: 353
经验值: 2128
|
|
|
作者:冷眼过客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陈永发对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的书评,迂研腐究有余,人性公正不足。
一、角度
评价历史人物有两种角度:一是以人文本,站在千百万受其影响者的利弊、祸福立场,来评定历史人物的是非成败。二是超然于人性之外,理智到不感伤痛,冷静至失去热血,枯坐于学院书斋之内轻言得失,妄论功过。无疑,陈永发属后者。
二、标准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当然差异极大,故而结论也各不相同。综合归纳起来也是两种:一是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共识标准;二是少数“学者”、“精英”高深超脱的纯理性标准。前者依据的还是人性,后者则可能已经得道成仙、失去人性了。陈永发当然还属后者。
三、认识
历史常常被歪曲,因为准许写史的总是历史人物中“成则为王”的当权者,他们多把于己不利的事实掩盖抹灭,留给我们的很少是全面真实的史实。因此,对当权者的评价决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误导,沿袭谬误。可惜陈永发对毛泽东和马列主义的认识仍然摆脱不了数十年学院派的浸淫,真正缺乏在毛泽东的“运动”、“学习班”、“隔离室”、“牛棚”、“劳改营”中体验历史的经历。我们相信:当陈永发“低定量、瓜菜代”三年,每天饿得两眼冒金花时,他绝不再会写出“(毛泽东)全心全力缔造一个迥异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国家,彻底消灭私人财产为基础的竞争性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之命运。”这样轻飘飘貌似中性的昏话了。
我们被骗得太久了,很需要把被歪曲的假史推翻,更需要把“伟大领袖”、“英明导师”的伪善嘴脸揭开,不这样不能还历史以真面目。当人们在推翻、揭露的时候总会有一点自己的主观看法,只要对主要史实的描述没有重大的歪曲失误,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历史当然会有公论,何必现在求全责备?
作者:冷眼过客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