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邓小平: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
贾悲文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其实永远没有“盖棺论定”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习惯了“党对XX的决议”,往往就把它当作论定盖棺的终结,其实这是帝天下、党天下的传统遗毒而已:奴才或奴隶惯了,总要由最有权的、嘴最大的拍板决断。
邓小平过世十周年,因官方“和谐”为主题的政治正确与邓小平倡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理念有较大的冲突,于是,“邓小平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尴尬与低调中,静悄悄的完成。对比于去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官方的高调和张扬,简直是天差地别。
这当然也折射了官方的实用主义驭民理念,跟老祖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掌国思路别无二样,当下的官府,还真不愧是他们常常宣称的“龙的传人”。
有人曾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所有的历史人物评价其实也都折射了当代人的心态和文明水平。邓小平在中国大陆的尴尬,和孙中山在台湾岛上的“去国父化”,无不映照着这个时代海峡两岸官方及民众对历史人物认知的细微改变。
这也就是历史人物不可能有“盖棺论定”的原因,因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时时刻刻的在更新改观着每个人、每代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或殃民祸国,在一代又一代后来人变化着的价值观“有色眼镜”看来,必然也会相应产生变化。
至于去世十年、刚刚没入历史深处的邓小平,在未来社会的历史评价,只怕也会随着中国人社会文明和价值的变迁而改变,“黑猫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六四镇压”,“思想解放、走出毛共”等等,都会最终成为这个历史阴影黑与白的素描线条。
而当代的观众,看这个千人眼中的“哈姆雷特”,自然也会有一千个不同的邓小平:六四遇难者家庭和六四后政治流亡者眼里,他无疑是“屠夫”的形象;而因镇压后政治稳定经济进步的受益者心中,他不蒂于“人杰”的光辉。
同一时代的不同心灵,因利益差异或价值评判的不同配比,邓小平,就或者是魔鬼,或者是天使。
跟所有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巨人们一样,邓小平带着中共高官所共有的原罪,踏着同事和政敌的白骨,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既有力挽文革狂澜、带领中国回归文明的卓着贡献,也有长街喋血、丛林淹没文明的臭名远扬,更有南巡讲话、再造改革的丰功伟绩,还有贫富分化、贪腐加剧的始作俑者的丑陋。
历史的荣耀榜上,历史的耻辱柱上,会同时刻着一个相同的名字:邓小平。
而其实,历史截至到今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崛起的政治巨人们,又何尝不是与邓小平相同:
荣耀是他们的墓志铭,耻辱是他们的通行证。
--------------------------
原载《议报》第292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此文系本刊首发,欢迎其它各类刊物转登转发,但是请注明出处和本报网址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