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衰败巨人症候群(diminished giant syndrome)”----《纽约时报》书评中国 |
 |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
|
|
作者: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衰败巨人症候群(diminished giant syndrome)”
不少洋人专家学者皆预测了,中国未来将以世界强国之姿崛起,主导世界经济,在这样几乎一面倒的理论中,仍存在不同的声音,呼吁世界各国正视中国境内缺乏自由以及共产党专政的情况,《纽约时报》日前的书评中,便提出了反驳此理论的观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与法律学教授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本身着有《为全球化辩护》(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一书的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日前於《纽约时报》发表了对哈顿(Will Hutton)的着作:《凶兆》(The Writing on the Wall:Why We Must Embrace China as a Partner or Face It as an Enemy)一书的评论。
美国杞人忧天?
巴格瓦蒂在评论中表示,距日本国力开始跃进,逐渐对美国构成威胁,不过是20年之间的事;日本的崛起,让美国人担忧21世纪将成为日本的世纪,就好像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而美国则主宰20世纪一样。
当19 世纪的大英帝国面对德国与美国以新兴势力国家之姿崛起时,曾因惧怕失去宝座地位而紧张担忧,在20世纪尾声来临之际,美国似乎也产生了与过去英国曾有过的相同反应,对於这样的情绪变化,巴格瓦蒂称之为“衰败巨人症候群(diminished giant syndrome)”。巴格瓦蒂另认为,如此的“症状”,在现今美国社会中明显得令人吃惊。当日本在过去10年间开始从泡沫经济中复苏时,美国便展现出这样的担忧,害怕原本强势国家的宝座,最终将会变得黯淡无光。
不过,美国人现在惧怕的对象,似乎从日本转向中国。只是,目前中国已经将21世纪的龙头宝座拿到自己的脚下了麽?或是,尽管中国在过去15年中,整体成长率每年可达到二位数,但中国在未来将会带着本身受限於各方条件的经济状况,加入由世界各国均叁与的人类竞赛中麽?又,中国有无可能像日本一样,将强而有力的火车头转换另一个方向行驶呢?
巴格瓦蒂认为,的确不少受欢迎的作者都相信中国将会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力量的世界领头老大,几位经济学家,如傅立曼(Richard Freeman)以及布林德(Alan Blinder)都同意这样的观点,不过英国报《卫报》(The Guardian)前经济主编哈顿(Will Hutton)则持相反意见,哈顿认为这只是未深入探讨的普遍看法,在哈顿於2006年底出版的《凶兆》一书中,他提出了不少有趣的观点,将目前对中国的普遍认知推翻。
然而,提出“反对中国崛起之说”观点的,恐怕只有哈顿一人,因为几乎所有的汉学家都曾对“中国的光明未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看法提出异议;而这些汉学家也同时列出了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遭遇的坑洞。
但哈顿却不像部分汉学家一样,在看见坑洞后仍对中国的未来抱持正面看法。中国所遭遇的困境并不难发现,标准经济分析指出,中国最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在交换汇率政策、经济方面,以及国有企业的缺乏效率上。哈顿对自己提出的经济理论有明确的了解与逻辑,每位读者都能从他对这些议题的看法中获益,不过,他的中心论调为,中国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专制经济的不恰当,而是在共产主义统治下,对社会发展的限制。
号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团主义
《卫报》於今年1月的报导中也介绍了哈顿的着作,报导指出,世人误以为中国经济成长快速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扬弃了共产主义,北京政府也自称正在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外界误解了中国已投靠资本主义,以为中国拥有自由财产权与企业自主权,但仔细探讨后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其实仍是高高在上,掌控了政治、经济与媒体,由共产党垄断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
因此实际上,北京当局所实行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也不是资本主义经济,而是遵循列宁式的集团主义(Leninist corporatism)。
的确,当哈顿详细解说了自己的理论后,读者便会发现,中国确实因为缺乏民主而面临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卫报》的介绍也支出,中国社会中绝对的权力将会导致绝对的腐败,使得整体社会制度变得不稳定与不平均,工作效率低落,贪腐滋生。
哈顿以汉学家依康纳密(Elizabeth Economy)为例,依康纳密的研究,显示出在一个缺乏秩序的环境下,中国社会所遭受到的破坏,能让中国从世界地标变成垃圾场。这样的破坏结果,可让中国的年成长率在预估的标准之下。更重要的是,可能像俄国过去的经验一样,中国社会环境的破坏腐败,将可能使得中国在未来产生戏剧性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将不乐观,会使得中国变成一个跛脚国家,因为目前在中国没有一个让公众提出反对意见、或抒发己见的民主机构,也没有一个独立自由的媒体可以与北京当局对抗与制衡。
相对的,中国因为施行专制政治,因此无法获得资讯革命所带来的优势,於是阻碍了科技发展,然而科技却是今日国家成长的核心要素,哈顿提出,在中国,PC (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无法与C.P.(共产主义,Communist Party)共存;如此的情况让其他国家有迎头赶上并超前的机会。例如小说家奈保尔(V. S. Naipaul)称做“百万叛变(million mutinies)”的印度,其境内的民主虽然动荡,却显现活力的一面,而目前印度的电脑科技已急遽超越中国。
哈顿指出,从1981年到 1995年,中国每一百万人中就有537名做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及工程师,然而印度只有151名;此外,比起印度,中国境内有多出三倍的个人电脑,以及对印度四比一的网路使用者。但这样的数据却不代表中国的优势,据统计,在2001年之前,印度生产出比中国多四分之一的软体,大部分销往海外。因此,哈顿写道:“尽管中国拥有大量的贸易,整体表现却远不及印度。”哈顿也认为,中国试图控制与扼杀中国公民学习与提出意见的权力。
“雅虎、微软以及谷歌是全球化催化剂的一部份,但这些催化剂在遭遇中国这道网络防火强的审核后,都吃了闭门羹。”哈顿如是说。
巴格瓦蒂认为,中国政府的极大权力制造了政治的不确定性,而此不确定性则等於为社会制造了问题。民主政府利用修改法令来促进并配合社会的发展,共产党则不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者可能被要求要相信历史决定论,被要求需了解历史事件没有偶然性,但是实际上共产党并没有因为信奉马克斯主义,而比其他国家少遭遇意外事件。几年前经济学家海伯勒(Robert Heilbroner)曾向研究苏维埃的学者德赛(Padma Desai)请教中国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德赛答道:这全取决於是毛泽东还是周恩来先过世。
作者: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