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春风著物原平等,那得工夫有浅深-----“东海之道”的平等观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春风著物原平等,那得工夫有浅深-----“东海之道”的平等观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春风著物原平等,那得工夫有浅深-----“东海之道”的平等观
(160 reads)
时间:
2007-2-17 周六, 上午8:52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春风著物原平等,那得工夫有浅深-----“东海之道”的平等观
一
平等是东海之道的核心要义之一。
东海平等观筑基于儒家人性论。儒家认为,人道通于天道,人性本于天性。王阳明言"自其形体者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者谓之心"(《传习录》)伊川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近思录》)。
熊十力在《新唯识论》中依据体用不二的本体论,直接推论出“平等”准则。体用不二,自然万物同源、万物一体。万物从一体派生,且分享本体之全,故平等是先天规定了的准则,是人类社会最确当的伦理关系。
人之性皆禀之于天,人人都有良知,人皆可以为圣贤,在“性与天道”的层面人人平等,即人性本源平等,此乃东海平等观的形而上学基础。
人人平等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大学》中“平天下”和《春秋》的“太平世”的“平”字,皆可深长思。只不过民主社会“人人生而享有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儒家的太平大同作为王道政治的高级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平等。
何为儒家更高程度的平等?熊十力在解释《易经》“群龙无首”曰:“群龙者,全人类之道德智慧以至知识才能,皆发展到极盛,是谓全龙。古代以龙为至灵至贵之物,全人类皆圣明,故取譬于群龙也。是时人类皆平等,无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分别,故云无首。无首者,无有首长也。”(熊十力《体用论》)
儒家追求“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境界。如何“曲成”?“曲成者,乘变以应物,不系一方者也,则物宜得矣。”(《系辞上注》。“乘变以应物”体现了“变”的易理,同时“曲成”和“物宜”思想承认和尊重人与物的个性,让万物各得其宜,也体现了某种平等精神。
同时,东海平等观旁通于道家平等观。道家主张“物固有所可”的差异性平等和“人相忘乎道术”的自由性平等,同时其平等观以“以道观物”为认识根据,是宇宙范围的大平等观。《秋水》篇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无贵贱”意谓没有价值意义上的高低差别,明确表述了万物平等。这里的物指一切事物,包括人文社会性的物。在《庄子•马蹄》篇描述的道家理想社会“至德之世”中,“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不仅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人与动物、人与万物也和平、平等相处,比儒家的大同更加“理想”(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其次,东海平等观旁通于佛教平等观。平等为佛教要义,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佛教认为众生平等、诸法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秉持一种最广大全面的平等观,“平等者为一切佛法之根本,一切学行简言之,致平等而已矣。”(吕澂)。
二
平等不是平均主义。
道家的平等是差异中的平等、多样性地并存的平等;佛教的众生平等、诸法平等是就佛性而言,众生因业力和果报不同,在相位上众生依然有生老病死以及八苦的不等。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是各人在因地上具理讲的。如果只是具理的佛性,没有事修的功行,众生是众生,诸佛是诸佛,不能勉强凑合来讲平。
物原出平等,人自分品差。人人平等,是就形而上的“性与天道”而言,并不代表智力、能力、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更不指向结果的平等------东海之道反对分配不公,但不赞成以强制方式“消灭一切不平等”,特别是不赞成物质方面“均平富”的极端实践。
东海之道追求的是人格---人的作为权力和义务主体的资格---的平等,是权利、机会的平等,反对出身、性别、种族、地域、智力、学历、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权力地位等因素在决定个人价值方面的作用,反对官本位、权本位和任何形式任何意义上的特权。
爱有差等,法律不应有差等,人的智力、能力、道德、文化各有高低,但人的尊严不应有高低。每个人的自由应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应受到制度平等的尊重。在这方面,东海之道认同并融摄了西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观,即现代法治意义上的平等原则。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说得好“一般性法律规则和一般性行为规则的平等,方有助于自由的唯一一种平等,也就是我们能够在不摧毁自由的同时所确保的唯一一种平等。自由不仅与任何其他种类的平等毫无关系,而且还必定会在许多方面产生不平等”。
三
东海之道承认,等级制度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这也是因时制宜的权道。“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经”指基本原则,“权”指合理选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等级制正是反经合道的合理选择。
我在《为君主专制一辩》中指出:有学者认为,孔子提出人格道德上的平等要求,却又主张社会政治上的等级秩序,拥护君主制(君主制强调和维护等级),使得自身思想体系在人际关系中陷入矛盾两重性;儒家一般是尊君的,但孔子、孟子、荀子均具有君臣对等、从道不从君的革命性思想,使得儒家在君臣关系中陷入矛盾两重性。其实都不矛盾。孔子在《春秋》中有“张三世说”,把人类社会分为继乱世、升平世和大同世三种形态。等级制和君主世袭制都是原儒为继乱世和升平世设计的。这两种社会形态不是最理想的,却是历史的必经之路。孔子主张社会政治上的等级秩序,恰体现了儒学政治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我在《开明专制的设计建筑大师》中又指出:在现代民主制度出现之前的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无论对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无论对民众还是民族而言,开明专制都是一种最佳制度选择。三纲之说是董仲舒对法家的汲取和改造,本质上已经儒化了,因为董仲舒的三纲是与五常结合在一起,要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去规范和“维护”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用现代眼光看,固然极为反动的。但用历史的眼光看,在家天下的历史阶段,在等级社会或曰阶级社会,以五常为核心的三纲属于“善的等级制”,无疑是一种次优选择。
拥护君主专制,维护等级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时代不同了,在“今者大地既通,欧美大变,盖进至升平之世矣。”(康有为语)之时,在民主自由已成为普世价值的时代,再坚持“据乱世”的制度,那就是逆时代大潮、开历史倒车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四
东海之道遥承儒家大义尤其是易理。在仁字大原则之下,一切“唯变所适是其常典也”,“神无方而易无体(神妙而没有固定规则,变化而没有固定模式)”,主张“顺万物之情,通天下之志”(《系辞上注》)。易有《随卦》与《鼎革》二卦。《随卦》曰:“随时之义大矣哉”;《杂卦》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说的都是随时革故鼎新之义。
《礼运篇》曰:“变而从时”;《礼器篇》曰:“礼时为大。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可见礼经是以改制为随时之宜的。康有为说得好:“孔子之法,务在因时,当草昧乱世,教化未至,而行太平之制,必生大害。当升平而仍守据乱,亦生大害也。譬之今当升平之时,应发自立自主之义,公议立宪之事,若不改法,则大乱生。”(《中庸注》)
等级废,平等兴,春风著物原平等,游鱼入海自和谐。平等应该从儒家的理想领域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来了。宋释正觉诗曰“春成万物兮平等无像,海吞百川兮自然有容。”正好拿来为东海之道写照。
2007-2-13东海一枭
首发《自由圣火》2.16网址:http://www.fireofliberty.org/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0544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