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邬书林先生来访谈话纪要》看后再说几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邬书林先生来访谈话纪要》看后再说几句   
订正






加入时间: 2006/03/27
文章: 534

经验值: 11415


文章标题: 《邬书林先生来访谈话纪要》看后再说几句 (175 reads)      时间: 2007-2-10 周六, 上午10:11

作者:订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为爱书之人,一直关注“八书被禁事”,今天看到了袁鹰先生的“邬书林先生来访谈话纪要”,由于邬先生是事件的第一“主角”,从他的谈话总算看到了事件的真实情况。
1、不是“查禁”,而是新闻出版署作为行业管理机构对出版社的“违规”行文的处罚,针对的是出版社而不是作者。邬表示:“我主要是谈一些出版社违规问题,没有涉及作者,甚至没有提作者的名字,也没有说要查禁书”--这一点和我原来的判断是相符的。
2、有关书记重印再版也是可以的。本来网上流传的消息说,即便现在中共不把这些书不撤柜,也可能有另一种稍缓和的“禁止”--不给再版,我原来也认同这样的说法,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因为邬表示:“我们没有查禁书。当时我跟出版社都讲清楚了,没有查禁什么书,是你们违规了。有的出版社也承认没有履行报批备案的程序。你那本书,我也跟档案出版社负责人说过,他们要补个备案程序,以后如果想重印再版,也是可以的。 ”
3、所谓“查禁”的原因总算明朗--出版社没有履行报批立案的程序,因为这些书涉及"反右"、"文革"、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内容。我近日翻阅了《伶人往事》,再看看另几本书的书名,就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敏感”,但现在从邬先生的表示看,并非因为这些书是这方面内容而生此事,而是出版社没有因此题材而“报批立案”,到底是对书,还是对出版社这是有区别的,现在邬的表态是对出版社,至于章诒和愤然而起指责中共“因人废书”,我看是反应过激了。
此次事件源于中共出版署按照其管理规定对出版社“违规行为”的处理,但消息在流传的过程中走了样,针对出版社的行政行为变成了针对书籍甚至作者,变成了“查禁”,消息传播中会失真自然可以理解,章诒和、袁鹰等作者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的激烈反弹也是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我多日前在“再议八书被禁事”中说的,有些海外媒体刻意对此事添油加醋,歪曲渲染,拿作者当枪使,利用一事件来攻击中共。
但,中共出版署也要从此事中检讨教训,邬先生说,那些规定是必须执行的,但,出版署应该考虑,正是因为此类话题的政治敏感度高,在操作执行这些规定的时候,如何更加妥善点,如果书籍本身并没有“问题”,仅仅是出版社违规的情况下,如何在处罚出版社时避免伤及无辜?这种行业内部管理的行政行为,是否也应该增加透明度?避免不实的消息流传和被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邬先生透露,出版署正在考虑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说明实情,消除影响--早该这样做了,非等到外界都是流言蜚语小道满天飞时再公开透明,多少有点晚了。
最后,尚留存的疑惑是:这八本书是不是都仅仅是出版社未报批“重大题材备案”的问题?其中有没有书在内容的确违规出格?八本书中有没有的确买不到的?




作者:订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订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8078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