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东海一枭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东海一枭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芦笛:“东海一枭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39 reads)      时间: 2007-1-27 周六, 下午6:03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笛:“东海一枭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

作者: 各位 2007-01-24 22:19:00 (阅读:12)
一、缘起



拙作《文盲孔丘与文盲鲁迅》推出后,东海一枭先生化名“平昌老人”,自称是什么世外高人,是东海一枭的师父,以“左右互捧术”撰文赋诗,肉麻吹捧自己是万籁无声之时的唯一“大言”,是中华唯一的民族魂,是天下众流的真源,是补天的女娲,“是文化的象征、智慧的代表、慈悲的化身。斗战胜佛一身本领,大唐群雄文韬武略,其来有自”,等等。此外还对我那篇文字作了“批驳”,一再欢呼“十年芦名毁于一旦”,并反复纠缠着我要答复他的“批驳”。


对此闹剧,我本不想理会,因为我和东海先生毫无交流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我和他的区别,也就和当初胡适与旧红学索隐派的区别,后者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恶的那部分的沉渣泛起,而前者从西方学来的先进的思维方法,用来整理国故。两者当然没有什么交流余地。


更何况东海先生的本意已经表露得清清楚楚了,那就是为了他扬名立万,必须“一洗万古凡马空”,要无情粉碎一切“米粒之珠”,好让他那夜明珠灼灼生辉。要做到这点又有何难?我公开承认被他第N次“打得满地找牙”不就完了?如果我再答覆,岂不是太不知趣?


但无奈东海先生不知见好就收,非要逼我答覆。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只好勉为其难,再度鸡同鸭讲一番。好在他那些低级错误在“国粹派”中颇有代表性,铲除这种劣等智力垃圾或许会有普遍的疗愚意义。



二、“文盲”正解



这闯了祸的“文盲”我在那文章一开头就作了定义,说得清清楚楚:


“这当然是夸张之词,准确地说,应该是‘文明盲’才是,而那‘文明’自然指的是西方文明。……那公元前5、6世纪的老子孔子,用今日眼光来看,乃是绝对而非相对的文盲,什么科学文化知识都没有。以当时的原始蛮荒状态来衡量,他们当然是伟人,但时至21世纪还要把这俩死人顶在头上,甚而至于用僵尸压杀活人,那就绝对只能是????之邦的????分子才能干出来的????把戏了。这种智力笑话,请问与胡锦涛同志前往景颇山,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恭恭敬敬地把某部落的文盲智者请来作国师有何区别?”


就算是景颇山上下来的同志,也该看明白我这儿说的是什么意思吧?可惜东海先生就是不懂。我只好用白痴也能看懂的提纲重说一遍我的意思,虔诚祈祷上天千万让他福至心灵,这次能看懂了:


1、古代思想家如老子孔子等人,在当初那个时代,当然是伟人。


2、但他们的思想是在那个原始蛮荒的时代形成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然不乏智慧闪光,但彻底缺乏现代文明内容,绝大部分教导在今天根本就过时了,再没有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些古代贤人乃是不折不扣的现代文明盲。


3、所谓“现代文明”,其实就是西方文明,不敢承认这一点,不过是缺乏敢于承认事实、正视现实的学术勇气罢了。


再说明白点: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蓝图是无法从古书上找到的,因为古人不懂西学,而现代文明社会是按鬼子发明的一系列理论构建的!如果真能找到,也等不到今天这些国学盲来显身手──东海一类黑板报宣传员的“国学修养”,再深湛也超不过终生只看线装书的毛泽东吧?更不用说晚清和民国的大儒了。那些人怎么没靠国学把中国从西方文明冲击的危机下解救出来?


4、西方文明当然不是完美理想的文明,但它从美学意义上说更博大精深(国粹派死不同意这点也罢,并不影响下面的论述),从功利意义上看更强大,更富于侵略性,别的文明根本招架不住,只有挨打的份,因此它在与中国传统文明发生碰撞时,便使得中国陷入文明危机,脱出了两千年不变的运行轨道,永久丧失了祖传的最适生活方式。近现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就在于中国人缺乏日本人的调适能力,迅速调整自己,在保留原有文明的同时吸纳外来先进文明,迎头赶上。


这结果就是造成了持续至今的“文明脱位”,一方面,原来最适合国情民俗的生活方式在另类生活方式的对照下,突然给比衬得弊病百出,显得无比黑暗,使得许多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再也无法接受,再不是最适生活方式了;另一方面,中国人又无法真正领会并接受西方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习惯,改用西方生活方式,于是西方生活方式也始终无ㄐ纬墒屎瞎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322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