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认为发起“猜刑期”活动至少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格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认为发起“猜刑期”活动至少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格
根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标题:
我认为发起“猜刑期”活动至少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格
(863 reads)
时间:
2006-12-22 周五, 上午12:18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认为发起“猜刑期”活动至少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格
小刘发起的这个“猜刑期”活动,我觉得确实是一种令人悲哀的表现。
抛开什么“道德与否”的这些大道理不论吧,我觉得,谁想要发起这个“猜刑期”的活动,以此来发泄一下自己看不惯的人身陷囹圄所带来的快感,也不是一件完全不可以的事情——如果确实不在乎搭上自己的道德形象的话。但是,这种发泄,好象也得需要一定的资格,才能让旁人无话可说吧。
就象中国大陆以外的民众,看着中国大陆人民在极权暴政的高压统治之下,有同情心的可能会表示一下声援,甚至有的在与极权暴政交往的时候会提出一些严正的交涉,那么这些朋友的义举会让我们会感到一阵寒冬下少有的温暖;没有同情心的可能视而不见,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会责怪他们,因为毕竟他们确实没有这种义务;还有一些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大陆人民加以冷嘲热讽,听到了我们耳边肯定会觉得不爽,但是我——反正我的感觉是这样——也只有不爽一下,并不觉得他们没有嘲笑我们的资格。因为,他们确实拥有着我们目前既不可望亦不可及的社会稀缺品——民主和自由、人权和法治——那玩艺确实是一项足以令他们感到自傲、让他们可以放肆地嘲笑我们的雄厚资本。
举个例子:就象八九十年代不少香港出品的影视作品拿大陆人民来说事,毫不掩饰地加以嘲讽和奚落,例如影星周星驰主演的一些“无厘头”片子,就是通过各种夸张的手法赤裸裸地讥笑大陆人的,但咱们大陆老百姓还不是看得津津有味,从来没听过谁因此而“抗议”或“抵制”过周的“无厘头”影片。我认为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大陆老百姓在潜意识里认同那些享受着表达自由之权利的香港同胞们是拥有这种嘲笑大陆之权利的;被这些“有嘲笑的资格”的香港人奚落一下,并不是一件太丢人的事。
但“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这项资本,对于小刘跟对于老高却是没什么区别的——既无质的不同,亦无量的不同,都同样仍是一件极其贫乏的稀缺品。那么,小刘他们到底又有什么过硬的资格,去发起这种让诸多生活在民主自由的黄金海岸上的朋友们都愣是看不惯的“猜刑期”活动呢?!
其实我觉得,大家同在那个极权暴政之下苟延残喘,本来都是沦落于天涯之人,本来应该相互扶持、守望相助,从不同的角度使劲,合力把这座压在大家身躯之上的千仞巨嶂掀翻才是。
也许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之间政见、主张有所不同,尤其是不同的团体之间,可以因为身后民意支撑的基础不同,以致在主张上南辕北辙,但那都没什么关系的——因为在眼下肃杀的环境里,再不同的政见,但只要是以向往真正的民主自由为诉求基础的,其面临的困境恐怕都差不了多少,被封杀也只是迟早的事,再大的分歧也只能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孤芳自赏一下,到不了广大民众的眼睛、耳朵里。
惟有先把歧见放下来摆一边,合力争取到充足的言论表达空间之后,这些政见上的分歧才有机会面对广大民众,才有可能摆到广大老百姓面前去供他们选择,这些主张才会彰显出其实质性的意义,这些政见才会拥有其鲜活的生命。
我愣是不明白的是,咱们打着“自由、民主”旗号的团体和圈子,怎么长着的都是一副相同的德性——一刻不内斗就浑身不舒服似的。海外“民运”是这样,已经够让人绝望了;以为国内的民主运动会好一些吧,谁知也象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真是教人哀莫大于心死。
相形之下,国内的民主运动更让人觉得悲哀不已——仍以上述的“资格论”来解释,人家海外的“民运”至少身处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之外国社会,尽管所处的位置只是那个社会的边缘地带,但怎么说也是沾了人家外国的光,而且人家外国友人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也用不着咱们这些“民运”朋友们去争取和维护,因此他们勉强可以算得是有了内斗的资格。另一方面,摆在海外的“民运”面前确实有着不少诱人资源,但是这资源又不足以让每名投身于“民运”的人感到满足,需要通过彼此间的内斗来进行争夺,因此海外“民运”的内斗也至少存在着其一定的合理逻辑。
国内的民主运动拥有这种资格和合理性吗?!连发起个“猜刑期”的贴都非得借用人家国外开发出来的代理软件绕到海外去发,论坛服务器也被当局封杀得一改再改,至于什么“资源”恐怕就更无从谈起了,那么一再热衷于无谓的内斗又到底为了什么?
所以,除了那些极权机器里头的既得利益分子,以及那些下定决心自此之后“从良”,吃了铁秤砣要投靠极权暴政的人外,其他的人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而已,包括老高,包括小刘,当然也包括本人。
所以,抛开什么“道德”“不道德”不论,我们在目前也是没有任何资格因为不同政见而嘲笑那些先于我们落难的朋友的。说不准哪一天极权当局瞅着不顺眼,就一脚把我们中的谁踹进大牢里头去的。别以为自己已经进过去因此就不会二进宫,别以为自己曾经替当局向对手开过火发过炮落了井下了石就保准能得以豁免的。
远的不提,就说最近的——九三年以“文聿”为笔名出过批左巨著《中国“左”祸》的学者陆建华,五六年前我还和他通过电话,提起过他出这书的过程,感谢他的这本书为我撕下了极权暴政的画皮,他说出这书后没少受到过冲击。但这几年他向当局投诚了,频频出镜于官方的电视台、网站,去年还是前年他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当嘉宾时,我还向提到过上述这本书,但他却已经讳莫如深了。但即便这样,也没有为他带来绝对的安全,一个程翔案让当局看不顺眼,就给他捎去了二十载不见天日的光阴。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陆先生还是值得我同情的,就是他尽管曾在某种意义上“投靠”了当局,充当当局某种意义上的吹鼓手,但他至少没有嘲讽那些仍然在民主自由道路上苦苦追求的人,顶多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换言之陆先生至少维持了一种起码的风度。
总之,在面向极权暴政表现出大义凛然之余,让自己在面对弱者——尤其是落难同胞和落难对手时的保持一种得体的谦卑姿态,可能也会显得同等的重要。
只有那样,才会让人们确信,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体在将来获得嘲笑、打压别人的“非道德资格”之后,也会厚道地“引而不发”;只有那样,才会让人们确信,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体是可以信赖的,是真心实意地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而非口是心非地虚与委蛇,不至于扶了上去就立马再也不记得起自己原来姓什么了;也只有那样,才会让人们确信,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体在本质上是跟目前在台上横行霸道的人和团体有着实质上的区别,才会从中看到希望之光,支持他们、把他们扶上去是不会让人有“悔不该当初”之感慨的。
否则,大道理论述得再怎么严谨,前景描绘得再怎么灿烂,承诺许得再怎么动听,恐怕都争取不来更多忠实的观众和听众的。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85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