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這就英國在巴基斯坦和度150年前建的鐵路成為150年笑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這就英國在巴基斯坦和度150年前建的鐵路成為150年笑話   
飞云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072

经验值: 434


文章标题: 這就英國在巴基斯坦和度150年前建的鐵路成為150年笑話 (297 reads)      时间: 2006-12-06 周三, 上午8:34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穆哈默所驾驶的火车是一堆烂铁, 一串生锈的后备机件所组合, 在40年前出厂, 早已超过了使用年期的老旧美制发动机拖动着. 车头的档风玻璃, 早已老化得脆弱不堪, 驾驶室里所有仪表都不能正常运作, 当车速到其最高时速25公里时, 整辆列车就像一位超胖肚皮舞娘, 在跳舞摇摆动荡. 皮域士笑着说: "很抱歉, 不可以再快了, 否则火车会出轨的." 但我并不介意, 我要依靠它来完成我的横跨巴基斯坦到印度之旅, 观览令人难忘的景色, 穿过像月球表层一样地势--俾路支沙漠, 到苍翠繁茂的热带印度东北, 同时穆哈默还让我坐在驾驶室, 让我按动火车的响号.

所有从查闽到厥达的火车都是由这类衰老的火车头拉动. 车上所有个原装配件, 从衣钩到烟灰缸, 都已剥落或掉失, 或被一层厚厚的尘垢覆盖. 在印度, 女性承客有自己的分隔车厢, 所以我同车的旅伴都是男人. 车厢中有一位正在回家途中, 满手水泡的泥水工; 有一位满面胡子的青年人, 傻笑着对我说, "我来自于阿盖达", 但他的朋友说他是一位肥皂销售员; 有一位读了些马列着作的化工学生, 他自认是进步派. 还有六位手持俄制步枪, 俾路支当局委派来负责保护我人身安全的警察. 可想而知, 这个大沙洲的治安之差, 人们都是无法无天的. 查闽是一个离阿富汗边境几公里, 乱杂动荡的地方. 在路上, 见到一条满载着粮食的车龙, 正在驯流向阿富汗. 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处, 巴方守兵用鞭抽打和驱赶那些来自於阿富汗的男女老幼, 他们都带着一些破旧瓶罐和破铜烂铁, 希望能从收购废物商人手上换几个卢比. 然而这使人伤惑的场面背后, 也有令人鼓舞的趋势, 自从塌利班被推翻后, 已有一百多万阿富汗难民回去自己的家乡, 还有几百万也正准备回去. 当一股猛烈的沙漠阵风, 把难民帐蓬的帐门吹起, 看到帐蓬内是空空的.

当火车离开查闽时, 驾驶员皮域士咏诵着: "至仁至慈的主, 阿拉". 火车很快就吃力地滚动着, 并穿过一遍死寂的, 热气弥漫的平原. 西南有一地方叫查桂, 1998年巴基斯坦在那里进行了第一次核试. 核试的振荡, 至今依仍能感覺到. 在旅程开始之时,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议了半世纪的喀什米尔, 发动了战争动员令, 双方都暗示, 使用核武器是战争的选项. 在旅途中发现, 两国之间除了原有问题外, 他们内部也笼罩着分裂的阴影. 建国五十年过去, 巴基斯坦还在贫困腐败, 种族冲突, 以及陷在为政府是否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的争论中, 挣扎着找寻国家定位. 在印度, 印度民族主义者对穆斯林的暴行, 破坏了印度现世, 进步, 和宽容的国家形象. 同时, 分裂份子地也在活动, 使东北印度地区, 像喀什米尔一样充满着死亡陷阱. 当我串过这个七万二千公里的辉煌铁路系统, 慢游着这庞大的南亚次大陆时, 感觉到气氛紧张.

长期以来, 冲突与这个次大陆是同义. 由上世纪英国人建造, 从查闽到厥达的铁路, 当年用来运载帝国将士和武器到西部前线. 为达成目标, 英国人要建造壮观的Khojak隧道与路轨, 穿过三公里长的山脉. 今日巴基斯坦五元卢比能增色不少的, 就是这条由英国人所组织的世界团队, 在100多年前, 从1889年至1891年建造的世界级宝贝, 英女皇皇冠级的隧道之圖象. 当年英国人从喀布尔, 干达哈, 斯哇达, 卡菲尔, 西藏高原, 非洲桑吉巴码头等地招来劳工, 在英国工程师监督下建造. 据说, 在附近一个叫纱拉巴的车站, 是纪念当年为铁路建筑工人跳舞娱乐的舞蹈员纱拉而得名. 一位五十二岁, 在Khojak当了三十年维修工人的力格穆哈默说: "现在已经不再修建这種隧道了." 他并展示了一个非常精巧, 用来检查隧道的照明系统, 一个庞大的旋转镜, 架设在道轨上, 反射一道宽而亮, 并能照出尘沙飞扬的太阳光束, 射进了黑暗的隧道, 把一半隧道照得光亮. 我问了一个蠢问题: "如何照亮另隧道的一半呢?" 那工人回答说: "当然在隧道另一边也用同样的镜."

火车哗啦啦地穿过了乾枯的河床和越过了在远處外轮廓清晰的泥屋村庄. 观览了多个简陋的土墓, 见到尘灰遮盖了墓碑, 见证了当地环境恶劣. 过了厥达, 火车进入由"印度峡谷铁道公司", 自1880年以来不断地扩建的壮观布兰地段. 当火车在下坡时, 皮域士烂车快到极了, 它竟然可达到令人敬畏的五十公里时速. 以这种传奇性火车, 在破烂的路轨行驶, 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据说在这里的超慢火车, 慢到你可从车头跳下车, 放松自己, 悠闲地在路边喝杯一茶, 然后再跳上车尾, 继续前行, 完成你的旅程.

没有空调的车箱, 在行驶时车门大开. 我站在车门口的位置上, 超级酷热的沙漠闷风, 吹擦着我的脸, 就像被沙纸打磨一样难受, 有着微刺的感觉. 在布兰路段, 感觉上就如乘坐过着山车. 火车急速下降并转湾进入堡垒式的隧道, 隧道浮现出持续前迎的狭境; 出洞后, 见到一群由大自然雕刻出来的石骆驼, 闻风不动地站立在貌似柳条状的石丘上. 并见到一个不知名的村庄, 一座土筑的小清真寺, 和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叫做"逝水之处"; 又见突然其来的高山耸立, 与山上参差不齐的楔石, 就像是巨大的石化海浪.

日落后, 我到达了施比城. 这是一个最佳的时机; 皆因可感受到巴鲁城唯一出名和值得自豪的东西, 酷热. 在整个南亚次大陆, 它是热中之热. 次日早上10时, 在忙乱的市集买了个温度计, 在太阳照射下, 它已标升至51度. 正午时分, 市集上的人群逐渐稀疏, 他们好像蒸发了. 温度计内水银柱过了55度, 水银针管都暴了. 我站在那里, 那讨厌的汗水像瀑波般流出, 迷惑地想着, 我为什么还没有热死呢? 我租了一量辆车, 这是在施比城的主要交通工具--二轮小马车, 在英国人建造的, 曾是兵营城区, 保存得尚算完好的马路上, 开始一个注定是要失败的旅程, 找寻一家有空调的旅馆, 那当然是找不着了. 我在城内唯一的旅店住下, 房中的墙壁, 还散射着日间的那杀人热力. 但在那摇晃欲坠的天花吊煽吹助下, 总算在夜间, 温度降至谢天谢地的心凉48度.

在施比城, 主要消磨时间方法就是在蔽荫的茶店下, 观看印度翻版影片. 虽然观看印度影片, 是逃避紧逼气氛的最好方法 (一位愤怒的巴基斯坦专栏作家是这样写的), 但巴基斯坦政府最近禁止了电视台播放印度娱乐节目. 我问一位施比人, 在此时此刻观看印度电影是不是不爱国? 他说: "看看也无所谓, 但我们已准备好随时与印度人战斗."

在施比城, 唯一见到有女人的地方, 是在小镇上殖民时期建造的邮政局前, 在排队领取政府一年发放两次, 每次一千卢比救济金的寡妇. 他们主要是来自于拔地部族, 他们灰棕的头发, 被七彩围巾包起, 有时不经意地露出了穿着银环的耳朵. 听说, 拔地人的族规非常严厉, 如有不知耻的女人, 敢与丈夫以外的男人有染, 一定要被吊死. 如此不宽容惩罚, 是被视为激进回教律的伸延. 但实际上, 很多拔地传统是伊斯兰兴起之前的就有习俗, 如"火神判决法" , 若有人犯了杀人罪, 盗窃罪, 他们会被强制在烧红的火炭上步过, 如果他的脚被烧伤起泡, 证明他有罪. 我以为如此古老的习俗会逐渐消退, 但一位拔地部族酋长介绍说, "火神判决法"不仅是日常法典, 而还在巴鲁支士坦部族中流行起来. 酋长解释说: "所有案件在一周内可解决, 如果受害人想从政府法庭处寻找公义, 当他进了坟墓, 未必排到政府法庭的审判期."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7979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