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人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7096
 
 经验值: 97883
 
 
 | 
		
					  
					  | 
 |  
			
			  
				| 
 |  
				| 
					  
					  
					    | 作者:越南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般来讲,核裂变物质到达一定质量就会自己爆炸(自发链式反应),这个质量叫“临界质量”
 
 原子弹有“枪型”与“爆缩型”两种构造(见图),
 枪式又称压拢型,即把2~4块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
 在化学炸药爆炸力的推动下迅速合拢而形成超临界状态。
 例如,沿着一管子可以把亚临界的裂变材料推进到另一块
 球状亚临界裂变材料块中,也就是射进“枪管”,投在日
 本广岛的铀235弹“小男孩”就用此法。
 “爆缩型"都采用内爆法使钚239由亚临界状态瞬间压缩成
 超临界状态,美国1945年7月16日试验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投
 在日本长崎的第二颗原子弹“胖子”都是“爆缩型".
 
 枪型核构造简单几乎不需要核试验就可成功造出。
 爆缩型要求均匀压缩"球形核裂变材料"直经的约1/4到1/8,比较困难.
 
 铀235的最小临界质量为17公斤;增倍系数 K = 2约需30公斤,
 造成核弹,一般可达20千吨 TNT威力(効率約3%強)。
 
 钚239的最小临界质量为6公斤;爆缩密度倍增时临界质量为1.5公斤,
 也就是说有1.5公斤钚就可造一小型原子弹.
 
 核分裂物质钚239的制造:
 
 钚239主要来源于原子能发电站的核废料。
 1000吨的3%浓缩铀(含铀235为30吨),
 可供30基100万kW级原子炉使用一年,生成的核
 废料含有钚-239约10吨.
 
 日本有53基核发电站,多年运行下来,钚保有量为
 43.8吨.
 
 90年代初,日本首家使用钚来发电,出现了一次技术故障后,
 一直停止使用。
 
 
 
  
 
 
 注:
 1)
 降低临界质量有多种方法:一是用中子反射层作为包壳材料把裂变材料包起来,以使一部分向外逃逸的中子反射回裂变材料中,增加了中子数量以轰击重核。中子反射层可使裂变材料临界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3到1/2,也就是在正常密度下,铀235和钚239的临界质量可分别减至13~15和5~10千克,这就为减小核弹头体积和重量
 乃至制造原子炮弹提供了方便。二是压缩核材料,增加其密度。临界质量近似与密度的平方成反比.
 
 2)理论上1㎏ U-235,相当于20KT TNT当量.
 
 
 
 作者:越南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