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如有所“挟”,皆所不答!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如有所“挟”,皆所不答!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如有所“挟”,皆所不答! (483 reads)      时间: 2006-10-06 周五, 下午4:59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有所“挟”,皆所不答!
---东海草堂读经札记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尽心上》)

滕更,滕国君主之弟,曾向孟子求学。挟,倚恃、凭仗之意。仗着自己是贵族而问,仗着贤能而问,仗着是长辈而问,仗着有勋劳而问,仗着老交情而问,孟子都不回答。滕更到底是倚仗了什么,孟子没有明说,朱熹《集注》引赵氏释:“二,谓挟贵,挟贤也。”

孟子说过:“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也。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万章下》)朋友只重德行,不及其它,不宜有挟,这是儒家交友原则。那么,求学请益更不能所挟,要虚心诚意,才能修业进德,不断向上。“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朱熹《集注》引尹氏之释)。《礼记》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易经》曰:“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都是要人求学须有诚敬之心。不然,教而无益也。

孟子不答,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诲方式,让对方知错知愧,过而改之。因为孟子说过,“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

现代人在师友他人面前,可挟的东西比孟子时代多多了。富贵、贤能、长辈、勋劳、老交情等,当然是值得大挟而特挟的。但大多数人其实并无真正的贵贤勋劳可挟,那么,或当过蚊子大约官,或有点米粒大的名气,或出过几本书,或留过几天洋,等等,都挟得紧紧的。于是网络江湖上和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沾沾自喜、轰轰自炫、充塞着乡曲之见、浅薄得一踏糊涂的家伙。

老枭是多么希望幸会真正高手,那是赞来可乐骂亦喜。然而满世界尽是些嘴里大言炎炎、脑中小知间间的家伙,要不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呆子戏子傻子疯子棍子轻薄子,不知道自己胳膊下挟的不过糟泊而已。

孟子是如有所“挟”,皆所不答,老枭不象老孟那么清高,答不答,给不给予指点,全凭兴致。如碰上故人不能不理,就顾左右而言它。所以,如果见我忽然转移话题谈起今天天气哈哈哈来,或者猛夸你金项链好粗,胡子好漂亮,请不必诧异,亦无须欢喜,那是我不愿个别辅导你,呵呵。
2006东海一枭
震旦论坛---东海草堂:http://zhendanwang.com/forumdisplay.php?fid=12
震旦论坛域名zhendanwang.com(国内导向地址如下 http://zyzg.blogbus.com 无需任何代理!)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6439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