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张朴:与芦笛先生谈胡宗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张朴:与芦笛先生谈胡宗南   
张朴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5/26
文章: 268

经验值: 10599


文章标题: 张朴:与芦笛先生谈胡宗南 (1476 reads)      时间: 2006-6-30 周五, 上午5:18

作者:张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张朴:与芦笛先生谈胡宗南

苏联人和中共在国民党黄埔军校创建时,曾安插了大量红色代理人。经张戎研究发现,胡宗南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

芦笛先生转贴的胡宗南部下徐枕的文章,我早已看过,但没有搭理他。原因是,他的反驳东一榔头西一棍子,避而不谈张戎引用的关键史料。除了骂骂咧咧,没多少实货。这位老军人甚至还犯了常识性错误。比如,他硬说中共的军队有十六万,胡宗南只有八万人马。他把蒋介石发动的这场著名的“重点进攻”,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我曾在大陆凯迪网上,与一位叫费彝生的网友进行过有关胡宗南的争论。当时吸引了数千人观战,而且人数还在猛增。可惜只持续几小时,就被网管锁住了。我把它[摘要]附在下面。芦笛先生看后,如雅兴不减,我愿意与君继续探讨。

凯迪网的讨论

文章提交者:张朴
各位:在我与费网友开始讨论“胡宗南是红色代理人吗?”之前,我想说两句并非题外的话。

凡是读了我贴在凯迪网上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声明,不会不注意到胡宗南儿子胡为真的“心虚”和“失态”。

张戎的书已经出版了快一年,目前已有二十五种语言文本。胡宗南的那些事,都在书里。胡为真要是觉得他的父亲受到诽谤,张戎是在歪写历史。那么,在台湾这样的社会里,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反应,通常是:

1] 入法院告张戎诽谤,申请法院“禁制令”,以法律方式阻止这本书在台湾出中文版。

2] 自己或请人出书并写文章逐段反驳张戎。

但胡为真却采取了另一种手段,迫使出版社不得不放弃出书。曾为前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一副局长的胡为真,到底心虚什么?害怕什么?

这一切正好反证出张戎这本书的力量。


文章提交者:费彝生
在与张朴君讨论问题之前,我想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我们是在讨论胡宗南先生到底是“中共的间谍”呢,还是讨论他是“红色代理人”?
如若不然,我们就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这样的辩论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文章提交者:张朴
张戎在书中,一直使用“红色代理人”。这比较准确。


文章提交者:雲山霧罩
奸细、坐探、密探、间谍、红色代理人等。
这五个词有多大区别?
我以为不过是作用“大小”,“褒义贬义”的区别,
不过是为“金钱”与为“理想”的区别,
或者是“打进去的”与“转变的”的区别。


文章提交者:张朴
费网友:
我的打算是,先放一部分书中有关胡宗南的内容,然后你逐段反驳,提出你的见解和证据。

下面是张戎的书中胡宗南部分的一段内容。请费网友仔细读后,再反驳。

一九四七年初,當蔣介石攻不動北滿根據地時,他知道事情糟了。蔣需要戰場上的勝利,來鼓舞士氣,給人們以希望。他想出了攻占中共大本營延安這個主意,在三月一日的日記裏寫道,占領它「對於政略與外交,皆有最大意義」。蔣把這個重任交給他最信任的人:胡宗南將軍。蔣介石曾把二兒子緯國託付給胡,緯國結婚時蔣不在場,「父親」一角由胡擔任。

胡宗南二月二十八日接到蔣介石電召。三月十八到十九日,胡占領了延安。國民黨大吹大擂稱這是偉大勝利,其實毛已把延安疏散一空。在此後的一系列戰鬥中,戰事的發展和胡將軍的行為令人十分費解。毛也一反常態。

毛在陝北只留下由彭德懷率領的兩萬多部隊,不到相當於胡宗南大軍的十分之一。毛堅持不准其他戰場抽調兵力入陝增援。對延安即將失陷而惴惴不安的高級將領們,看到毛如此胸有成竹,既吃驚,又敬佩。

更令他們和毛身邊的人驚嘆的是,向來極端注意安全的毛,在胡宗南進城前幾小時才離開。胡軍的槍聲一陣緊似一陣,警衛員們催了又催,他就是不走。最後說走,車門為他打開了,司機啓動了引擎,再次提醒他,他卻背著手站著不動,眼睛凝視著延安的標誌寶塔山。

國民黨的槍聲已在近處響成一片時,毛才不慌不忙地向北動身,乘坐原美軍觀察組留下的吉普車。跟他同車的有周恩來和毛夫人江青。一貫為毛的安全殫心極慮的周恩來,這次也像無事一般,一路上和毛說說笑笑,用警衛員的話說:「好像這不是一次撤離後的行軍,而是平常的旅行。」

到了延安東北三十公里的青化砭,毛叫司機把車速放慢,凝神四下看著。行車的公路沿著一條狹長的河谷,兩邊是黃土大山,被山洪暴雨沖刷成無數崖峁溝壑,是打埋伏戰的好地方。警衛員看見毛一邊細看,一邊「情不自禁地點著頭」,覺得「很迷惑,不知道他的眼神和動作是什麼意思」。一個星期後他們才明白。三月二十五日,胡宗南的第三十一旅旅部和二千九百名官兵在這裏走進了中共設下的伏擊圈。

四天前,毛在陝北的全部軍隊兩萬餘人就已在青化砭設伏。而胡宗南的三十一旅是在中計的前一天,才從胡宗南那裏接到命令去青化砭。少將副旅長周貴昌寫到:快到時,「探知青化砭附近有不少解放軍〔中共軍隊〕,當即電報胡宗南。胡不但不相信所報情報,反來電斥責說:『貪生怕死,畏縮不前,非軍人氣概,絕對要按規定北進,迅速占領青化砭,否則以畏縮不前論罪。』」這幾千人只好硬著頭皮往前進,結果全數被殲。

這時,胡的大部隊被派往另外的方向,不可能來青化砭救援。

三個星期後的四月十四日,胡軍一三五旅在延安正北羊馬河又同樣中了埋伏,死傷加俘虜五千人。就像在青化砭一樣,可能馳援的胡軍遠在高山深峽的另一端。

中共的第三個輕而易舉的勝仗,是打下延安北邊五十公里處的蟠龍,那裏儲存著麵粉四萬多袋,軍服五萬多套,武器彈藥不計其數,是胡宗南全軍的補給基地。胡宗南只派一個團加旅部直屬隊守衛,把駐紮在那裏的兩個兵團七個半旅派往遠在北方的綏德,說是中共主力在那裏。四月二十六日這兩個兵團從蟠龍出發,兩天後發現中共大部隊正朝跟他們相反的蟠龍方向運動。他們認為「部隊不宜前進」。但胡宗南仍堅持命令他們「急進綏德」。五月二日到達綏德,等待他們的是空城一座。就在這一天,已把蟠龍團團圍住的中共軍隊開始進攻。

戰前一兩天,蟠龍守軍發現四周有大量伏兵,守軍一六七旅少將副旅長涂健寫道:「我們判斷解放軍主力確已在蟠龍地區集中,並有積極圍攻蟠龍的企圖,於是我們即刻向胡宗南報告。不料胡宗南接到這一報告後非但不相信,反認為我們是有意誇大敵情。」

蟠龍兩天後失守,胡宗南在陝北的前進補給站的武器、物資便全部落在中共手裏。天氣熱了,部隊還脫不下充滿血腥味和汗臭的冬衣。士兵沒有鞋穿,只好從中共軍隊腐屍中脫取惡臭撲鼻的布鞋。疾病蔓延,但是藥品也隨蟠龍而失去。

中共在胡宗南占領延安不到兩個月內就打了三場大勝仗,新華社向全國廣播,毛澤東依然留在陝北。這一消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毛不在延安市內,他沒有像國民黨宣傳的那樣被趕走,陝北還是他的天地。


文章提交者:张朴
最好请不要再提熊向晖。
人們常說胡身邊的中共情報人員熊向暉起了關鍵作用。但熊不過是胡的機要祕書,不可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下一系列具體命令,指揮軍隊調動。更何況熊本人在胡軍進入延安兩個月後就離開胡宗南,去了美國。


文章提交者:思公
胡在陕北,仗打得非常奇怪,但仅此为根据,下结论红色代理人,只能算猜测.


文章提交者:lyc68
个人以为张朴先生还是先把相关资料贴出来再说.不然大家很难深入到正题.


文章提交者:费彝生
根据这三场败仗不判定胡宗南指挥无能,而去判断他就是中共的“间谍”。不合情理。那陈诚的败仗就更多了,他是不是?


文章提交者:张朴
再贴一部分:
[摘自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胡宗南占領延安的一年中,胡軍被調來調去,從來找不到中共主力,反而不停地中埋伏,一場大似一場。中共牢牢掌握著陝北大部分地區,毫無顧忌地熱火朝天搞土改。毛離延安不出一百五十公里。他的隨從從八百人增加到一千四百,包括一個騎兵連,還有一組規模龐大的電臺,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跟蘇聯以及全國各地的部隊、根據地保持聯繫。每天,毛都用電報向全國各戰場發出指示。

自占領陝北以來,毛第一次在他的領地旅行。跟長征不一樣,這次他謝絕坐擔架,自己走路、騎馬,身體練得十分強壯。旅途中廚師為他預備好了他愛吃的香腸、辣椒。毛通常不在老百姓家或餐館裏用餐,怕不衛生或被人下毒。他睡得香,甚至不用吃安眠藥。他興致勃勃地遊山玩水,還讓專門從東北前來為他拍電影的攝影隊拍了好些鏡頭。江青弄了一部照相機,整天擺弄來、擺弄去,她未來的攝影愛好就此開端。毛的蘇聯醫生不時從黃河以東的根據地過河來給他檢查身體,然後向史達林彙報。

只有一次,毛差點兒遇險。那是一九四七年六月,他在一個叫王家灣的村子裏逗留了將近兩個月,住在農民家裏,頭一回跟老百姓同在一個屋簷下。他住得很愜意,每天散步、跑馬。天熱了,警衛員砍了幾棵樹給他在室外搭了個涼棚,用樹枝樹葉編織成田園風味的棚頂。毛很滿意,黃昏時愛坐在涼棚裏看書,念英文以作消遣。

六月八日,胡宗南手下的軍長劉戡帶著部隊突然出現在附近。原來,毛住地的一名小學教員逃出去向劉戡報信,說村裏有很多電臺。劉估計毛就在這裏。劉戡出其不意的到來,使毛澤東朝周恩來大發脾氣。他們爭吵著怎麼辦,往哪裏逃去。要徹底安全只能往東走,過黃河進入根據地,黃河邊停著船和汽車,日夜待命。但問題是路太遠了,他們跑不過劉戡的人馬。毛只能往西去,朝戈壁灘走。決定作出後,村裏老百姓被集中起來往相反方向「轉移」,想引開劉戡的軍隊。

那天下著大雨,山路太滑無法騎馬時,特別挑選的膀大腰圓的警衛把毛背在背上。電臺不出聲了,以防被發現。只有一架電臺在緊張地工作著,顯然是在努力要胡宗南把劉戡調開。毛在陝北時,跟胡軍中的電臺聯繫從未中斷過,管收發電報的機要人員告訴我們:「他們的行動完全掌握在我們手裏」,還說:「我們的人的身分有的直到現在也沒公開。」

劉戡真的被調走了。六月十一日晚,他就在毛的屁股後面,近到毛的警衛能聽見他的隊伍說話,能看見他們的火光。毛的警衛緊張得「頭髮都快立起來了」。正當他們準備誓死保衛毛時,毛滿面笑容地從暫住的窯洞裏出來,說敵人要退兵。果不其然,警衛們瞠目結舌地看到,劉戡的隊伍沿著山溝跑過,沒碰他們一根毫毛。

胡宗南給劉戡下了死命令:「向保安南之雙兒河集結,限十四日拂曉前補充完畢。」保安曾是毛的首府,胡聲稱「匪主力」在那裏,劉戡非得按期到達參加「圍剿」不可。結果保安又是空城一座。毛的隨從們為毛的 「神機妙算」驚嘆不已。


文章提交者:思公
那天下著大雨,山路太滑無法騎馬時,特別挑選的膀大腰圓的警衛把毛背在背上。電臺不出聲了,以防被發現。只有一架電臺在緊張地工作著,顯然是跟胡宗南聯繫,要他把劉戡調開。毛在陝北時,跟胡軍中的電臺聯繫從未中斷過,管收發電報的機要人員告訴我們:「他們的行動完全掌握在我們手裏」,還說:「我們的人的身分有的直到現在也沒公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问这段文字的原始出处,如果双方有电台联系,问题比较清楚.
后面的引用话中"他们""我们的人"说话的对象,语境,是指胡宗南或其手下吗.


文章提交者:张朴
仅就这一段来说,张戎的材料,主要来源于采访当事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说出这些具体人名。

文中提到的他们,是指胡宗南军队。“我们的人”应该理解为胡和他的手下。

在一次采访中,张戎直截了当地问:你是不是指胡宗南?对方避开,转而谈其他话题。
思公先生,请结合上下文看,是胡下的命令,调开了刘戡,在关键时刻救了毛的性命。


文章提交者:arashcactus
不管哪一派的资料都会透露很多细节."魔鬼就在细节里面".


文章提交者:张朴
费网友:
我请你再把引文仔细看明白了。我先提三个问题:
1] 打伏击战需要准确的情报,是谁告诉毛的?是谁把国民党军一次次送进中共的口袋里的?
2] 为什么明明知道中共军队要来打蟠龍补给基地,还强下命令把大部队派往远方的空城?
3] 是谁把刘戡军调走,救了毛泽东一命?
还有很多疑点,你看不出来。


文章提交者:思公
国共的分野本来就不清楚,互相关系也交叉很多,本身就是个复杂问题,说清更不容易.
张书提国民党的红色代理人,主要目的是揭示原来历史上关于毛的一些神话说法,点破一些历史真相,由于长期把一切功劳归于毛,和单方宣传结果,还原历史还很难,该书是在试着做.但书中有些观点,提出比较大胆,比如胡宗南在陕北战场的反常行为,从材料看,可疑地方很多,下结论似乎不够.
对书中某些部分的争议,不会影响全书的价值.


文章提交者:月影轻浮2
再请教大家一个问题,c c p的教科书不是一直嚷嚷“蒋 该 死”封锁抗日圣地延安吗?据苏联派驻延安的代表弗拉基米诺夫氏的《延安日记》显示:胡 宗 南的“封锁线”很少有人保守,几乎是想过就过的,所以边区“特货”出入基本自由。如果,胡宗南先生真心执行蒋的命令,那么,五十万军队能否锁死边区?


文章提交者:张朴
下面是張戎書中胡宗南部分的最後一節。

在這場虛驚中,斯大林接到緊急要求,派飛機接毛去蘇聯。斯大林六月十五日回電答應時,毛已經安全了。毛給他在黃河河東的中共領導發了封口氣輕鬆的電報:‘本月九日至十一日,劉戡四個旅到我們駐地及附近王家灣、臥牛城、青陽岔等処遊行一次,除民衆略受損失外,無損失。現劉軍已向延安、保安之間囘竄。’毛不去蘇聯了,但他下令‘即日動工修理’黃河邊上的一個飛機場,以備萬一。

劉戡不久便死在毛的手裏。一九四八年二月,胡宗南下令他帶兩個師,增援延安與黃河之間被中共軍隊包圍的宜川。此行有三條路可走,胡指定劉戡走經瓦子街的洛宜公路。劉戡是二月二十六日得到命令出發的。三天前的二十三日,彭德懷的軍隊就已經在瓦子街設伏擊圈。彭在視察地形時,看到這裡的公路兩側,山高坡陡,溝深谷狹,遍佈梢林,滿意地說:‘這真是殲敵的天然好地形啊!’

劉戡的先遣隊發現中共大軍埋伏在途中觀亭一帶,向胡宗南要求先打伏兵,‘解除翼側威脅’,‘如不先去掉這一翼側威脅,仍沿洛宜公路前進,不但不能完成解圍任務,而且解圍部隊本身必遭危險’。胡宗南回電說:‘宜川情況緊急,在時間上不允許先打觀亭,該軍仍須按照原定計劃,沿洛宜公路迅速前進’。劉戡手下的二十七師中將師長王應尊回憶道:胡宗南的命令‘使全軍官兵大失所望,憂心忡忡,但亦無可奈何。’‘在行軍中大家低頭不語。’他們就這樣明知走進‘口袋’裏而不得不走進去,‘全軍士氣頽喪已達極點’,‘劉戡十分衝動地對我說:“算了,打完了事!”’。兩天激戰,數名將領被擊斃后,劉戡在重圍中自戕身死。

王應尊師長有幸乘夜色脫逃,到西安見到胡宗南。‘他虛僞地表示惋惜,並說什麽只有這點部隊你爲什麽要去呢?我心想我的部隊都被你綏署[胡的司令部]指揮得七零八落,難道要增援宜川時你還不知道我二十七師有多少部隊嗎?’王師長寫道:‘劉戡整編第二十九軍被殲后,胡宗南集團軍心渙散,固不待言,連蔣管區的人心亦十分動蕩,特別是關中一帶,人心惶惶,一片混亂’。蔣介石想利用‘收復延安’鼓舞人心的初衷,就這樣斷送掉。

蔣介石在一九四八年三月二日的日記裏寫道:‘此一損失,全陝主力幾乎損失三分之一以上’。他很清楚這都是胡宗南的責任:‘宗南疏忽粗率’,‘重蹈覆轍’。然而,當胡宗南假惺惺地要求辭職時,蔣介石用傷感的滿篇空話拒絕了他: ‘宜川喪師,不僅為國軍剿匪最大挫折,而且為無意義之犧牲,良將陣亡,全軍覆沒,悼慟悲哀,情何以堪。該主任不知負責自效,力挽頹勢,而惟以撤職查辦,並來京請罪是請,當此一方重任,正在危急之際,而竟有此種不知職守與負責任之表示,殊非中正之所期於該主任者也。’ 一場敷衍了事的調查報告把責任都推到死去的劉戡身上。國民黨遵循的是官官相護的傳統,更何況人人都知道胡宗南深受蔣介石寵信。

蔣介石容忍胡宗南一再‘重蹈覆轍’,再清楚不過地説明了他用人的風格和判斷力。他剛愎自用,無條件地信任他喜歡的人,天塌下來也給他們撐腰。他的固執使他犯了錯誤不肯回頭。胡宗南毀掉了陝北的軍隊,蔣介石居然把別處的部隊也給他調去。美國主要軍事顧問巴爾少將說:‘蔣委員長的老朋友胡宗南將軍説服蔣介石不斷向胡的戰場增兵,後來證明,這對國民黨在華東華中戰場是災難性的。開封洛陽一帶的重大損失’,華東一些重大損失就是兵力西移的直接後果’。

在胡的鼻子下轉了一年後,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澤東離開陝北東渡黃河。渡口的河灘山坡上站滿了組織起來送行的老百姓,毛上船前還跟區鎮幹部一一握手話別。這樣聞所未聞的透明度,意在顯示他不是偷偷摸摸地溜走的,而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告別的。一個月后,胡宗南在損兵折將十多萬後,乾脆放棄了延安。毛對中共的勝利沒有大事張揚。師哲說:‘我以爲毛主席會發賀電,便等在一旁,準備執行任務,可是沒有。’ 張揚起來,蔣介石可能真會撤胡宗南的職。

從毛澤東的各種表現,到胡宗南的一系列行爲,經過多年研究,我們認為胡宗南有可能是紅色代理人。

胡宗南是國民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那時莫斯科剛出錢出師資組建軍校,當仁不讓地埋下了若干紅色代理人,經手人主要是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毛留在陝北一年,一直跟在毛身邊的就是周)。据胡宗南的部屬編寫出版的[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軍校裏,大家都認爲胡是共產黨員,原因之一是他與軍校衛兵司令胡公冕過從甚密,而胡公冕是公認的共產黨員。由於賀衷寒等有影響的人物為胡宗南說話,加上胡又發起組織了反共的孫文主義學會,他便沒有再被當作共產黨人。兩胡一直是好友,抗戰時蔣介石派胡宗南守在延安的南邊,胡宗南有時派人去延安,派的就是胡公冕。据今天的中共資料,胡公冕是紅色代理人。

胡宗南交了個親密朋友,軍統頭子戴笠。胡結婚是戴笠做的媒。戴笠的手下張嚴佛寫道,戴笠要胡軍中的情報人員把上報的重要情報都抄送胡。這麼一來,就是有人對胡有懷疑也不敢報告。

胡宗南繼續給蔣帶來一次次全軍覆沒,最後一共有幾十萬大軍喪失在他手上,連同美國援蔣武器的三分之一。蔣介石逃往臺灣時,派飛機來接胡宗南。胡想留在大陸,卻被部下一擁而前,急擁上了飛機。到臺灣后他受到監察院的彈劾,說他‘受任最重,統軍最多,蒞事最久’,‘貽誤軍國最鉅’。但胡是蔣介石的愛將,彈劾自然難成。蔣還派胡主持‘反攻大陸’的工程,包括派人潛入大陸。都一一慘敗。胡死于一九六二年。蔣介石後來也許意識到他用人的災難性錯誤。黃埔是他的基地。但是他的侍衛、臺灣後來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告訴我們,蔣在晚年 ‘對黃埔軍校的人都不願談起’。


文章提交者:费彝生
张朴君:你的这段在逻辑上通不过。
一、在黃埔軍校中,真正的共产党员甚多,后来在国民政府任职的也不少。先父的几个好友,如文强、廖宗泽、郭汝瑰等等,当时都是货真价实的共产党人。前二位就不是紅色代理人,郭汝瑰可以算是。
二、如果说胡宗南有与胡公冕过往甚密,可以认为是紅色代理人的话,那么与胡宗南先生过往甚密的賀衷寒、戴笠该不该算是紅色代理人?
三、胡宗南先生受过特务训练?他会发报?
四、如果我也去找几个采访当事人说毛泽东是蒋介石的代理人,你相信吗?
最后还要说一点,那些受毛毒害太深的人的神化毛泽东的话,你们也信????


文章提交者:张朴
费网友,我针对你的答复如下:

1] 你的第一段,只能算是叙述,不是提问。省去不答。

2] 张戎在叙述一段史实,你可以把它看作是背景。张戎并没有在这段文字中做任何结论。

3] 胡宗南身为战区长官,当然不会做发报之类的事。但有人为他做。就像卫立煌在东北做战区长官时,一直保持与毛的联系,并不需要他亲自送信或发报。
再如你提到的郭汝瑰,在淮海战役之前和之中,不断把情报送给毛,包括你提到的:是他把蒋要进攻延安的情报当天就送给了毛。这些都不需要这些人来亲自“发报”。
如果你还听不明白,我反问你一句:郭汝瑰先生受过特务训练?他会发报?

4] 我提到的当事人,并没有说胡宗南是红色代理人。

你最后的话,表明你还难以针对我讲出的史实,做出相应的“证伪”。


作者:张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张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37952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