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鸟兽不可与同群(四)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鸟兽不可与同群(四)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标题:
鸟兽不可与同群(四)
(816 reads)
时间:
2006-9-20 周三, 上午12:41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鸟兽不可与同群(四)
──答东海先生
芦笛
五、“引用《可兰经》赞美耶稣”
东海先生教导我们:
“对一个庞大复杂的学术体系,要对它整个体系根柢疏析清楚,从而提纲握领,抓住它的中心、主旨和要点,而不宜抓住它具体历史环境中一些具体的规范进行无限上纲,更不能摘其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片言只语进行恶意歪曲,象芦笛所做的那样。芦笛关于‘克己复礼’、‘去人欲存天理’(正确的说法是:存天理灭人欲)、‘畏天命畏圣人言’(正确的说法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等儒学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全都错得一塌糊涂。”
这段话的主旨倒确实不错。记得朱可夫在《回忆与思考》中痛诋断章取义的“语录战”,说如果论者不顾别人文字的上下文和主要思想,拎出只言片语来,那就可以“引用《圣经》来反对上帝”,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都不难。
可惜东海先生偏偏就是这种专打“语录战”的“学术大茶壶”,唯一的本事就是孤零零地拎出一句他根本不懂原初涵义的圣人语录,加以生硬穿凿,不是用来为自己的怯懦或鼠窃狗偷的下作行为辩护,便是愣把现代文明概念愣塞给圣人,简直是“用‘东海版可兰经’歌颂孔丘”。前者毕竟还可以忽略:用冠冕堂皇的仁义道德包装自己的狗苟蝇营,不过是他自己的私德问题,但后者就不可原谅了。毕竟,孔孟之道是全民的文化遗产,岂能听任这名教败类歪曲圣贤原意,任意奸污圣贤?!
在我看来,东海这么做,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动机先行,活学活用”,从某个具体的个人目的出发,去寻找圣人语录为己所用。我多次看见他在文章标题(那是我唯一阅读的“东海文”的那部分)用圣人语录来无耻文饰自己,或给自己壮胆:“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在这点上,东海先生得了敬爱的林副统帅的真传,其表演对智者来说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提示林副那套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的文盲本性所致,而这也有着普遍的警示意义,因为此类错误相当典型,在不懂国学者中颇常见,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解一番,则后人庶几可以避免他的覆辙。倘若此,那便是东海先生的网络存在意义的圆满实现。
我在旧作中反复强调指出,古汉语的单字乃是一种“沉积岩”,同一个汉字,历几千年传到现在,形式基本一样,内容却沧海桑田,变了无数次,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要理解古籍,先得稍知所谓“小学”,也就是知道阅读的那段古文中使用的关键词的原初文义。
例如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儿的“危言”和后世用的“危言耸听”乃至邹容的“盛世危言”根本不是一个意思,乃是“高”的意思,如同“危楼”是指“高楼”而非危险建筑一样。而那“孙”其实就是“逊”。不明白这点,用今日的“危”去穿凿那句话,必然要闹出东海式笑话来。
又如“集大成”乃是现代汉语的常见成语之一,可那儿的“成”,原义指的乃是乐曲的休止符,孟子借用这音乐术语赞扬孔子,强调的是传承始终关系,根本也就不是后人理解的意思。
那“金声玉振”更容易引起误解,现代人常以为那是用玉杵去敲击金子作的打击乐器,却不知道古文中的“金”含义极度模糊混乱,既可以泛指金属(亦即古人知道的五金),又可以指金银(所谓黄金和白金),而此处指的其实是铜铸的大钟发出的钟声引起了玉磬的共振。
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程子才会说:“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然而东海先生就是这种“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他和宋儒的区别,是那些人还真有学问,精通小学,作的注解因而具有了语义学价值,而东海先生用现代字义去穿凿古文,则绝对只有娱乐作用。
在这方面,那“鸟兽不可与同群”的笑话最有代表性。我在旧作中指出,孔教的理想世界,其实就是毛泽东的“五个统一”,最主要的就是统一国民的思想。任何一个看过并看懂儒家经典的读者,都应该能同意我这一说法。孔子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政治理想就提示了这一点,更何况他还具体给出了操作项目,那就是著名的“四不准”,不许视、听、言、动“非礼事物”,任何一个有脑袋的人都能看出来,那就是开了后世“五个统一”、“三要三不要”的先河。
可这位当代大儒却认为我曲解了老孔,拎出“君子和而不同”那孤零零的语录来反驳。我当即告诉他,不能这么用现代汉语的字义去穿凿孤零零的一句话,那“同”字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同意”、“意见一致”的意思,孔子的原话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那“同”与“和”字,则“小人同而不和”立刻就无法解释:小人之间没有什么意见分歧,却毫无和平可言,这到底算是什么白痴话语?
其实朱熹早就把这话解释明白了,他说“同者,有阿比之意”。据此,原话的意思其实是“君子礼让不争,但并不结党营私,而小人虽结党营私,却争权夺利”。作此理解,则文义圆满自洽。
证之以整部《论语》,这理解完全成立,类似的意思孔子几次重复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可见这的确是正解。这“和而不同”乃是孔子提出的个人行为准则,与他以礼乐统一臣民思想言行的政治理想毫不矛盾。世上只有东海那种“学术大茶壶”,才会蠢到以为那“和而不同”便是“具有孔教特色的民主”。
为了教育这无知村夫,我还告诉他,古文的一个致命缺点,乃是不同词性的词在外在形式上毫无区别。例如这儿的“同”乃是动词,而“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道不同,不相为谋”,“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等句的“同”乃是形容词,后儒伪托的“大同”的“同”字乃是名词,它们的意思根本就不一样。连词性都弄不明白就胡说一气,岂有不闹笑话的?
此事虽小,但也反映了西方文明盲们的先天视野缺损,任何一个懂点外文的同志都知道,在西语中,不同性质的词汇形式一般都不相同,形容词有形容词的形式,动词有动词的形式,名词有名词的形式,从外表上一看即知。英文算是最不严密的,但也只有小部分动词和名词具有相同形式,形容词与动词或名词在形式上是明确分开的。不幸,这恰恰是中文的一个严重缺陷。现代中文还由先贤尽可能作了点人为区分,古文里这问题就更严重了。所有的古代字书都不知道作词性区分。初学者若不知道这个陷阱,就注定只会变成东海一木鸟,与他的至圣先师“木铎”先后辉映:)
最精彩的奸孔案,还是木鸟“孔子圣之时者”的绝大笑话。
前段我到他当斑竹的《自由中国论坛》去,在时政论坛奉献正经文章(主要贴我自己觉得有水平的旧作),他倚仗地利人和,与著名流氓高寒联手攻我,生生把那严肃的论坛变成斗兽场。我生怕降低了该坛品位,便刻意把争论拉到学术上来。为凸显中国的文化落后,我请他不用从西方引来的无数现代观念,用古文或旧白话文写出篇政论来看看。他于是便答曰“孔子圣之时者也”,那意思就是孔子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保守政治理论的提出人,而能求新求变,与时俱进,如西铁城手表一般领导时代新潮流,那今日提倡孔教复兴当然也就不会妨碍中国融入世界先进文明了。
我当即就告诉他,作此理解乃是无情强奸老孟,人家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但他就是听不进去或是听不懂。在我被《自由中国论坛》秘密永久封杀,不得已再度返回此地后,他竟然用此作题目,写了篇烂“文章”。我一如既往没有看,估计还是发挥他那歪解吧。
为此,我在《抱瓮文》中特地以此为例,讲解了该怎么理解孟子那段话(
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2609351
),此处不赘。这里只想重申给东海先生的忠告:若您真有无法戒断的“奸圣癖”,建议您还是避实击虚,专门强奸零言碎语的孔丘算了,不要弄到论述相当详尽、“可奸度”相对甚小的孟子身上去。
东海先生强奸圣人的第三个原因,他自己已经招供了:
“对一个庞大复杂的学术体系,要对它整个体系根柢疏析清楚,从而提纲握领,抓住它的中心、主旨和要点,而不宜抓住它具体历史环境中一些具体的规范进行无限上纲,更不能摘其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片言只语进行恶意歪曲,象芦笛所做的那样。”
这儿需要纠正的只有几点:
1、孔子的学说根本称不上什么“庞大复杂的学术体系”,不过是一堆零言碎语而已。东海木鸟的毛病,乃是既不知道将原始儒家和后世儒教相区别,也不知道在原始儒家中将孔孟荀相区别。
2、孔子学说易招致误解或曲解,乃是因为他“述而不作”,没有什么对其基本思想的介绍和系统论证,与战国时代的学者完全是两回事,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博大精深”的思想。即使如此,孔子思想的主旨还是可以把握的,但那必须在通读《四书》和《春秋》的基础上,以他的语录互相印证,如上文所举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然。
3、上引东海语录,只需将最后一句话改为“……更不能摘其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片言只语,用现代观念进行蓄意歪曲,无耻吹捧,象东海所做的那样”,就“尽美矣,又尽善也”。
【要出去买菜,少歇】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挨了一位儒家老朋友一顿痛骂
--
东海一枭
- (252 Byte) 2006-9-20 周三, 下午12:29
(242 reads)
长知识啊,
--
他妹妹的
- (158 Byte) 2006-9-20 周三, 上午11:04
(206 reads)
其实这证明老芦亲自进行民主的社会实践和普及
--
他妹妹的
- (61 Byte) 2006-9-20 周三, 下午12:48
(172 reads)
“君子和而不同”原来是这个意思阿,可是大儒不能这个也不知道吧
--
常委
- (13 Byte) 2006-9-20 周三, 上午3:41
(20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05047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