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鸟兽不可与同群(一)──答昌平老人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鸟兽不可与同群(一)
──答昌平先生
芦笛
一、释题
昌平先生足下:被令不肖徒缠得三焦火出(顺便说一句,鄙人无学,只见过“不肖子”之说,还真未见过“不肖弟子”的说法。不过先生于国学无所不窥,想必当然是无一字无出处),万般无奈,只好委屈自己草此答覆。如有谬误,尚祈不吝赐教,谢谢。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题目,以先生之渊博,当然不会不知道这意思是什么。我这里只是想跟读者说一下:窃以为,我和尊师徒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毫无交流可能。当然这只是单向的:我完全明白尊师徒的思维定式,但尊师徒决计没有能力理解我讲的最起码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我无论说什么都是鸡同鸭讲,何必去做那无用功?
更何况尊师徒的本意,令不肖徒这两天已经表露得清清楚楚了,那就是为了他扬名立万,必须“一洗万古凡马空”,要无情粉碎一切“米粒之珠”,好让他那夜明珠灼灼生辉。要做到这点又有何难?我公开承认被尊师徒第N次打得满地找牙不就完了?如果我再答覆,岂不是太不知趣?
但无奈令不肖徒不知道见好就收,非要逼我答覆。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只好勉为其难,再度鸡同鸭讲一番。
为什么说尊师徒和我是两类毫无共同语言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我和二位的区别,也就和当初胡适与旧红学索隐派的区别,后者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恶的那部分的沉渣泛起,而前者从西方学来的先进的思维方法,用来整理国故。两者当然没有什么交流余地。
再说具体点吧,先生和令贤徒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语录派”,或曰“章句腐儒”,其特点是丝毫没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只知道盲目崇拜死人偶像,记住了死圣人的零言碎语,以为那是万古不磨的真理,至今仍然可以奉为精神指南,至于圣人的思想的主旨是什么,思路怎样,预埋的前提如何,优缺点何在却丝毫不知道,究其实也就是黑板报宣传员的水平。唯一可以佩服的就是他们的勇气,敢在文革结束多年后又重新在网上开“讲用会”,打“语录战”。
我早就在6年前写作的《培养奴才和蠢才的中国教育》中抨击过这种危害中国两千年的偶像崇拜了:
【两千年的士子都是不违如愚的木乃伊。据说真理已被圣人穷尽,读书人活在世上唯一可做的事,不是去想个自己的道道出来,以对得起爹娘给的脑袋,而是“代圣贤立言”,把死人的零言碎语用自己的话发挥一通。教育的实质竟然是用死人的话去阉割活人的大脑和脊梁骨,而且这种野蛮制度竟能延续两千年,端的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洋洋大观。】
最令人丧气的还是,这些同志根本就没有任何理解力。例如先生说:
【关于鲁迅,我的认识与以前有所不同,那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了。有必要指出的是,鲁迅是与孔子对著干的,芦笛把他们烩成一锅,盖上“文盲”的锅盖,真有点笑熬酱糊的味道。芦文最后说,“当时被鲁迅嘲骂的那夥人,自胡适直到梁实秋,哪怕是他与之势不两立的顾颉刚也罢,个个是学贯中西的大知识分子。中华文明不想复兴则已,要复兴,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栋梁材。”这又是他给自己的一记耳光。因为“被鲁迅嘲骂的那夥人”中,不少人象我一样对孔子和国学葆有相当的尊重。 】
这就再典型不过地暴露了先生彻底缺乏理解力。任何一个长了大脑的人都看得出来,我岂是把孔丘和鲁迅“烩成一锅”?我无非是针对上文抨击的中国的传统痼疾,亦即崇拜死人偶像,用他们的零碎言语来代替自己的独立思维,告诉大家无论是传统的圣人还是新时代的圣人,当然可以敬重,但绝不能崇拜,因为时代的进步早就使得他们落伍了。这意思说而又说,说到我自己都生厌的地步。例如最近我才再一次指出:
【就算老子和孔子是伟大的天才,他们毕竟是公元前6世纪的原始人。如果现代中国人竟然还需要从两千多年前的原始人那儿汲取智慧,获得指导,那只能证明中国人智力实在是难以思议的低下,这才在过了那么长时间还毫无进步,居然无法超过两千年的原始人。这么简单的道理,我说了又说,就是没几个人能明白,你说中国人的智力是不是真的有点问题?】
被迫和这种毫无理解能力的同志文字往还,岂不晦气?我又怎能不觉得委屈?
顺便说一句,大作虽然前天就打开拷贝下来并匆匆过目,但一直没有细看,我撕文的习惯是边撕边看,所以开头对先生非常恭敬。等到看到这儿,不对了。世上大概根本没有这什么“昌平老人”,大作多半是东海先生伪托出来的。化名某个高人吹捧自己乃是他的惯伎,当年他出道时就曾捏造过什么“捡到诗稿”的神话,愣说自己写的诗是在路上捡来的高人的作品。可惜东海先生智力太低,捏个谎都捏不圆,竟然在此处以“昌平老人”的口气代东海说话,说什么“关于鲁迅,我的认识与以前有所不同”!
此念一生,果然如此,其实东海先生已经自己招供了:
【就象多数武侠小说所写,侠士的武功总是一个比一个高,越到后面出场的越高,到了最后,往往就半人半神了。世人无知,以为老枭很了不起了,殊不知“平昌老人”更厉害百倍呢。“平昌老人”,那是文化的象征、智慧的代表、慈悲的化身。斗战胜佛一身本领,大唐群雄文韬武略,其来有自呀,哈哈哈。没有“平昌”就没有老枭,终有一日,“平昌”也将因老枭而大放光芒!众看官,长夜曼曼,请找好位子,备好烟酒,慢慢欣赏吧。或许,一部惊世传奇的幕布马上就要拉开啦。芦大鸭子,别拉稀呀,有本事尽管使出来吧。 】
世上岂有连师父名字都记错的孽徒,忽而“昌平”、忽而“平昌”,还说出什么“终有一日,“‘平昌’也将因老枭而大放光芒”的话来?何况大作的行文风格完全脱不了东海先生的俗骨,一闻即知出自黑板报宣传员之手!
东海先生,请澄清这问题。如果这确实是你搞“左右互托”,则我也无所谓,但请先说明了,否则让我按传统规矩毕恭毕敬地写文章,岂不是折了你的草料?本人宅心仁厚,信奉无罪推定的神圣原则,凡事总往好处想人,雅不愿猜测你靠捏造什么世外高人来无耻吹捧自己(请下楼看看你那些恶心帖子吧,你怎么连起码羞耻心都没有?),所以请你落实一下,拜托,谢谢!
当然,我也知道若真有这种丑事,你是绝对不会承认的,非要靠钨钢脸皮顶下去。既然如此,我也不深究,这文章照样写完,但我再不能如前文一般毕恭毕敬自称晚生,而是毫不客气了。如何?专候回音。你不回答也无关系,我也不作有罪推定,仍然假定世上确有“昌平”或“平昌”其人,但假定他的年纪和东海先生一般大,免得无来由地让人占了便宜。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