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大火无情:请胡总思令——应该及时发 S. O. S. ZT 人民网报 四川东部、重庆最高气温达43℃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大火无情:请胡总思令——应该及时发 S. O. S. ZT 人民网报 四川东部、重庆最高气温达43℃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大火无情:请胡总思令——应该及时发 S. O. S. ZT 人民网报 四川东部、重庆最高气温达43℃ (565 reads)      时间: 2006-9-02 周六, 下午10:11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四川东部、重庆最高气温达43℃

长江流域8月降水为50余年最少



2006年09月02日06:33


人民网北京9月1日讯 据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监测,8月31日,江淮南部、江南、华南北部以及湖北、贵州东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了36—39℃的高温天气,其中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沿江地区日最高气温达40—42℃。

中央气象台今天下午6点继续发布高温干旱天气警报: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预计明天白天,四川盆地大部、重庆、贵州北部和东部、湖北西南部和东部、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广东大部以及广西大部等地将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贵州东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中部和东北部、浙江西部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8—39℃,四川盆地东部偏东地区以及重庆大部地区可达40—43℃。

另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持续少雨,长江上中游地区6—8月降水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五成,重庆、四川盆地东部偏少达五至八成。尤其8月份,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仅为8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0%,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气温普遍偏高,6—8月长江流域平均气温达到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

(刘 毅 王 珩)

《人民日报》 ( 2006-09-02 第04版 )
重庆北碚森林大火突破4条隔离带持续蔓延




2006年09月02日06:47



孙凤山少将(左一)现场指导灭火






截至昨晚8时,白云山山火引发的渝北森林大火已被扑灭,但持续了58小时的北碚森林大火,先后突破4条防火隔离带,继续燃烧。

市委书记汪洋亲赴一线坐镇指挥,参与过大兴安岭、玉龙雪山森林火灾灭火指挥的武警部队副参谋长孙凤山少将,也来渝参战。

万人奋战北碚火场

昨日,森林大火已大面积蹿烧至北碚三圣镇境内。下午2时记者赶到,数公里外超过10座山头仍在大面积升起滚滚黑烟。

茅庵林场风门垭有处上千亩的大型茶场,火苗已将部分茶山吞没。垭口遮阴处,数百名轮休武警横七竖八席地而卧,战士们已奋战三天两夜。尽管茶树易燃,但因其树矮、间距宽,地无杂草,竟组成天然隔火带,火苗蹿烧受阻,转而扑向另一山头。

武警重庆总队人士介绍,目前山火主要有4个火头,威胁最大的就是风门垭火场。

昨上午,市政府调拨的1000枚灭火弹也已运至火场,参加扑火的近万名官兵和群众,已加宽防火隔离带20余公里,阻止近10公里火线的蔓延。

截至昨晚8时记者离开现场,北碚复兴镇明火已扑灭,三圣镇火灾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一批批村民抡着铁帚、钢铲奔赴火场,过火面积已上千亩。

汪洋一线急调人员物资

8月31日晚11时许,市委书记汪洋赶赴三圣镇茅庵村火灾一线,现场指导灭火,并看望慰问灭火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公安武警官兵。

汪洋详细询问了森林过火面积、目前火势走向、隔离带设置、灭火物资及人员调配等,并详细查看地形地貌,研究灭火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宽隔离带,争取把火势控制住,努力减少损失。

由于地形复杂,植被干燥,天黑风高,扑救工作十分困难。见此情景,汪洋要求市级相关部门紧急增援一批灭火物资,并与北京武警总部首长联系,请求给予紧急支援。武警总部立即决定就近从武警某部调集2000官兵连夜驰援我市,同时派遣专家组指导灭火工作。

汪洋指出,要时刻把救灾灭火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的前提下,齐心协力,尽早扑灭森林大火。

“灭火将军”紧急来渝

灭火现场,一位身佩武警少将警衔的指挥官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武警部队副参谋长孙凤山少将,曾参与过大兴安岭、云南玉龙雪山等特大森林火灾的灭火指挥,具备丰富的森林灭火经验。

昨10时15分,孙将军率武警总部7名灭火专家抵渝,直接赶赴茅庵林场火灾现场。考察地形、火势后,孙将军指挥部队按建制布阵,采取打防结合办法,集中力量开挖隔离带,尤其是在另一山头组织军民再挖一条大型隔火带。15时20分,火势稍平稳,孙将军又到一线勘察,研究扑救方案。

据悉,8月31日晚,武警总部司令员吴双战、政委隋明太委托参谋长王建平同志给市委书记汪洋打来电话,对我市频发的森林火灾表示关切,并表示武警部队将给予我市全力支持。

副区长三次昏倒火线

昨中午12时,晕倒在茅庵山火场的北碚区副区长辛国荣,被大家紧急送下山治疗。可获知火情加重后,他拔掉针头,再次冲上山灭火。

这已经是辛国荣第三次昏倒在灭火一线。8月30日上午,正在医院输液的他接到火情消息,拔下针头与区里相关领导奔赴复兴镇火场,与群众一起挥舞树枝灭火。下午3时,他突然昏倒在地,被送进医院后,当晚9时又赶到三圣镇茅庵山火场,干了个通宵。31日下午,他再次昏倒,可昨一早5时半,他又悄悄上山来了。“我们都劝他好好休息,可他不依教”,一起参与灭火的同志说。

昨下午5时,记者找到疲倦不堪的辛国荣,正奔忙的他没时间理记者,衣服上全是晶体状的盐粒子。

20米!火苗逼近天然气主管

火苗20米外,就是直径20厘米的天然气主管道。两天来在北碚三圣镇茅庵山林场,军民筑起一道钢铁长城,誓死护住天然气主管道。

该管道是北碚第一气源,横穿茅庵山林场。茅庵村村主任王成林说,8月31日下午4时,熊熊山火逼近青峰山,与天然气主管道平行对峙,最近距离只有20米。一旦山火引爆管道,不仅整个山林毁于一旦,还会波及周边几个村落和天然气站。

16时半,灭火指挥部果断下令:关闭主管道天然气。数百村民与武警战士挥舞砍刀和油锯,砍出一条10余米宽的隔离带,投下上百枚灭火弹。可火势太凶猛,“啪啪”响地烧着树木、杂草,蹿起几十米高的火苗,刹那间就冲破两道隔离带,向青峰山下的胡豆峰管道扑来。

再次开辟隔离带已来不及!现场指挥员下令:投掷矿泉水,用于灭火大军解渴的数十箱矿泉水飘洒着飞向火场,如雨倾盆。

经过通宵拼战,两条隔离带终于将火魔阻截在胡豆峰外,而荆棘早已在灭火军民身上划出道道血口,火舌燎下了串串水泡。为防复燃,茅庵村组织60多人的后续部队,扑灭余火。农具喷雾器大派用场,村民压动手柄围歼火魔。

昨上午10时,尚未完全扑灭的火苗转向,越过第三道防线,冲向了附近青峰山茶场。记者 朱亮 徐其勇 见习记者 杨雅丽 通讯员 田贻杰 李刚




气象专家称重庆百年一遇特大干旱与全球变暖有关




2006年09月01日20:06


中新社重庆九月一日电(章莹)今年七月以来,重庆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高温伏旱天气。重庆市气象局局长王银民今天表示,重庆持续高温干旱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的一次极端气候事件,持续副高系统影响是特大高温干旱主要成因。

据重庆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大部分地区特大干旱已连破多项历史记录,为百年一遇:该市十四个区县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三十个区县蒸发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十九个区县高温日数之长为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之最,二十三个区县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极值。

自七月以来,重庆四十个区县中已有三十个出现四十摄氏度以上晴热高温天气,其中綦江、巴南之高温日数多达二十三天;全市二十个区县日最高气温突破四十二摄氏度,其中万盛、北碚、江津、綦江突破四十四摄氏度,綦江更以四十四点五度创重庆历史高温极值,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

王银民分析称,去冬今春,青藏高原积雪偏少、西太平洋地区海温偏高致使今夏副高系统呈偏西、偏北、偏强特点,因受持续副高系统影响,重庆出现非常极端干旱天气,与三峡工程无关。

来自当地气象部门最新消息称,预计未来一周内,该市自东向西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最高气温将下降八至十二摄氏度,雨量普遍为小到中雨。气象专家称,此次降雨有望缓解当地晴热高温天气,但解除该市特大旱情仍有待时日。

来源:中国新闻社

重庆森林大火连烧6座山 1500余名官兵紧急灭火








2006年09月01日08:14

8月30日上午10时,渝北区白云山突发森林大火,火势迅速蔓延,上万亩茶园和国有森林危在旦夕,数百户村民受火魔威胁。危急时刻,武警重庆总队出动1500余名官兵紧急赶赴火场灭火。

大火连烧6座山

白云山国有森林地处渝北区和北碚区交界处,与“山城肺叶”缙云山一脉相连,周围连接大片原始森林。

30日晚7时48分,总队副参谋长朱宏率领400余名官兵紧急赶到现场,由于地形复杂,山体坡度高达七八十度,地势异常险要,加之两个月久旱无雨,山顶风势强劲,荆棘、杂草、树木被烧得“啪啪”直响,几十米高的火苗呼呼直蹿,6座山形成一片汪洋火海。

由于风大,火势越来越猛,扑火官兵随时都有被火魔吞噬的可能,被迫撤到安全地带开挖隔离带。

昨早8时30分,经过一夜战斗火势依然没得到有效控制。武警重庆总队总队长谢春光少将亲率300余名官兵再次增援。昨日中午11时30分和下午4时30分,武警再次分两个梯队出动近800名官兵支援一线。

以火攻火阻止火势扩展

总队长谢春光与渝北区、北碚区领导一起深入火场勘察,提出人工开挖隔离带与公路天然隔离带相结合,隔离带内实施以火攻火的战术阻止火势扩展。

中午12时40分,正当七支队五中队官兵在茅庵林场紧张开挖隔离带时,风向调转,烈火迅速向另一山头蔓延。谢春光总队长立即带领官兵用树枝扑打火头,官兵们克服高温酷热、极度疲劳等诸多困难,钻丛林、斩荆棘、越沟壕、攀峭壁,一边打隔离带,一边和火魔赛跑,尽管身上被划出道道口子,浓烟熏得睁不开眼睛,但没有一人退却,最终扼住火魔前伸的魔爪。

到昨日下午6时,4个主要着火点,包括火势最为严峻的四方山火场已被武警官兵基本控制,官兵们共开挖防火隔离带30里长,转移群众46人。

两区交界还有3个着火点

武警七支队战士李龙军随第一梯队30日下午上山,一直战斗在灭火一线。由于大火蔓延迅速,战士们根本没时间顾上吃饭休整,30多个小时只吃了一块面包。

就这样,李龙军和他的战友们步行20余公里,转战6个山头,开挖了3条20米宽、10余公里长的隔离带。

据悉,市武警总队昨日还扑灭了北碚复兴镇、南川松林村、江津林峰山、万州武陵等地的4处森林火灾。

截至今晨2时发稿时,1500余名官兵仍战斗在渝北与北碚交界处的3个火点。(通讯员 田贻杰 李刚 李道国 文/图)








重庆伏旱创下八项历史之最



发布日期:2006-9-2 12:25:00 新闻来源:重庆晚报 阅读次数:64
老天两月降下63毫米雨水,太阳却贪婪地吸走600毫米。气象专家昨日表示,我市今年的伏旱,已刷新八项气象历史记录:

7月来,各地降水量偏少五—九成,14个区县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值;

7月11日至8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62.4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主城降水量32.3毫米,为1891年以来同期最少。

7月来,全市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天数超过39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位;

37℃以上的高温超过25天,位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

全市30个区县出现了40℃以上高温天气,25个区县40℃以上的高温天数超过5天,19个区县超过10天,位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

全市20个区县日最高气温突破42℃,綦江8月15日及昨日最高气温44.5℃,为本市出现的历史最高气温记录;23个区县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最高值;

7月1日至8月31日,本市大部地区蒸发量达400-630毫米,全市30个区县蒸发量为历史同期最多;

7月初全市伏旱露头,比历史同期提前10-15天。截至8月31日,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昨发布紧急令 对重点林区实行封山



发布日期:2006-9-2 11:10:00 新闻来源:重庆日报 阅读次数:18
昨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紧急发布了“封山令”,对全市重点林区实行封山,时间从昨日起至干旱结束。

“封山令”要求,封山期间,林区内、林缘所有农家乐、旅馆、避暑度假山庄等一律停业。各级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林区乡镇要增加巡山人员,昼夜站岗守卡,严禁非林区内居民入山。


市气象局局长王银民:渝高温伏旱与三峡水库无关



发布日期:2006-9-1 18:30:00 新闻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28
人民网重庆视窗9月1日电 张袆报道:重庆市气象局局长王银民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在市民中流传的“修建三峡水库导致今年重庆特大高温干旱”的说法不正确,高温伏旱与三峡水库无关。

王银民首先举了一个例子:浙江省淳安县的新安江水库在1960年建成后,库区附近夏季较以前凉爽,整个水库流域范围内的年平均降水量略有增加。水库建成后的淳安县,夏季不像过去那样热,冬季又不如过去冷。

王银民介绍,水库的水首先会通过太阳照射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水库附近的气温;同时,被蒸发的水汽到了空中形成水汽团,一方面可以遮挡太阳的直射,以至于地面气温不会抬升得过高、过快,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云团的移动,将水库的水带到别处需要雨水的地方降落。因此,三峡水库的形成对重庆气候的影响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同时,在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国家环保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采用多种方法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的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表现最明显的在水库附近。”

此外,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地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据统计,三峡水库对气温的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三峡库区春、夏、秋三季相对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库流域内的年均降水量约增加3毫米左右。

王银民局长最后希望媒体转告市民,今年重庆发生的特大高温干旱与三峡工程没有关系。



责任编辑:魏星
关闭

下周全市将会降雨降温



发布日期:2006-9-1 18:14:00 新闻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41
人民网重庆视窗9月1日电 张袆报道:记者今天从重庆市气象局获悉,连续40℃以上的高温天气即将结束,下周起全市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过程。

今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气候反常,平均气温明显偏高,大部分地区创历史同期最高。伴随着高温天气而来的是严重的伏旱,全市各区县夏伏连旱的天数普遍80天以上,巫山最多达104天。

据重庆市气象局局长王银民介绍,造成这种持续晴热酷暑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今年重庆上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偏北,同时西太平洋地区海温偏高,高原积雪偏少,并且稳定持续影响本市,造成空气湿度偏低,形成干旱少雨。

但根据最新的气象监测分析显示,预计9月4——6日,全市自东向西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雨量普遍小雨到中雨,局部大雨,日最高气温将下降8——12度。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332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