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感叹“气场”消失——余秋雨谈台湾文化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感叹“气场”消失——余秋雨谈台湾文化   
知音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感叹“气场”消失——余秋雨谈台湾文化 (323 reads)      时间: 2006-8-22 周二, 下午9:1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8日晚,著名学者余秋雨应邀来港主讲《文化长河中的台湾》。

“我是以观察者和旅行者的眼光看台湾的,文化在乎的是眼光。”余秋雨曾多次赴台访问讲学,著作长年在台热销,就这一题目演讲,自然有很多话要说。

“李安、林怀民、白先勇、朱铭……精英文化人物在台湾无人不知,文化渗透之细使台湾散发着特别的魅力;宗教以超越教义的力量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维系着世道人心;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体现了三毛这位东方女性与大沙漠组合在一起的流浪文化的本真,其探索文化引领着一代风气;娱乐文化表达出人们心底由衷的欢喜,却又在道德底线上戛然而止……”他侃侃而谈。

“深入民间的精英文化,团队整齐的宗教文化,开拓风气的探索文化,令人惊喜的娱乐文化,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台湾文化优势。”余秋雨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延续,文化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了台湾文化的魅力。”

但是,这些曾令他“眼睛为之一亮”的台湾文化正在渐渐消失,这是他最近几次访台的强烈感受,成为他极大的不安和忧虑:

“社会视线开始转移。和文化人在一起谈的都是政治话题,文化显得不重要了,甚至成了政治的工具,很多文化人被政治拽了过去,走上了不归路。”

“文化创造需要‘气场’,需要很大的公共空间,当这个‘气场’不复存在,整个社会不再关注文化时,这个社会不可能有大的文化创造。”

他感叹,在此情境下,出不了文化大师,也见不到领军人物。“当年,《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在台湾造成的轰动,似乎很难再出现了!”

台湾如何重现过去的文化魅力,成为现场听众关心的话题。余秋雨表示,营造人文氛围和文化“气场”十分重要。

“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应该取得更大范围的发言权。当政治话语可以压抑文化话语时,文化开始进入有边界的防范,踏入了艰难境地。这是最大的悲剧。台湾需要改变政治话语响亮、文化话语黯淡的状况。”

作为一个明星学者的演讲,主题之外,异彩纷呈。

“你怎么看待你身上的非议和蒙尘?”

“我从不在非议声中停留,拍去灰尘,继续走我的路。”余秋雨轻松答道。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663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