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骡子成了抗旱英雄获2000元“抚恤金”,重庆市最高气温达44.5℃破53年纪录(组图)ZT综合报道 |
 |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
|
|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骡子成了抗旱英雄获2000元“抚恤金”: 重庆市最高气温达44.5℃破53年纪录 全市放假(组图) ZT综合报道

重庆渝北区80岁村民张定华无奈地看着颗粒无收的稻田
重庆商报
26日前后有大暴雨,旱情有望缓解
随着晴热高温天气的继续,重庆市昨日气温再创新高。綦江以44.5℃打破了重庆市保持了53年的最高气温纪录,成为重庆市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主城区也以43℃的最高气温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入夏最热 34区县超40℃
昨天重庆市发布了今夏第15期高温红色预警。下午15点,全市除城口、黔江、酉阳、秀山、石柱、忠县6个区县外,其余34个区县的温度均超过了40℃。其中,北碚、綦江、万盛、江津、开县、巴南6个区县和主城区最高气温都超过了43℃,成为我市自有气象记录以来,超过43度区县最多的一天,同时6个区县昨天都打破了其历史最高纪录。主城区43℃,创下气温极端最高值。
44.5℃ 綦江气温全国最高
昨天,重庆市气温最高的綦江以44.5℃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同时也打破了由彭水在1953年8月19日(最高气温44.1℃)一直保持至今的历史热纪录,成为我市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26日前后可能出现大暴雨
昨日,市气象局预测,高温干旱将持续到8月下旬中后期。8月22日前后,渝东地区会呈现分散阵雨,8月26日前后我市可能出现大到暴雨。市气象局有关人士称,他们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能达到70%左右。
昨日上午9时,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在监测到降雨云的身影后,立即向全市20多区县发放紧急作业通知,截至昨日傍晚,数百枚火箭弹成功上天要雨,其中多个地区降水量达到中雨,万州部分地方下起暴雨。
电力缺口120万千瓦
重庆市动员企业放高温假保民用电
因白鹤电厂30万千瓦机组又因故障停机,重庆市昨日限电量破天荒地超过百万千瓦。
“未来缺口高达120万千瓦,相当于渝中、九龙坡和大渡口3区的用电总和。”就目前的严峻情况,市三电办公室昨日已经向各区(市)县经委作了紧急通报,动员企业采取高温假或暂停生产,确保居民和重要单位的用电。

前日,重庆渝北区茨竹镇梅子坪60多年没有干枯的井如今也已见底。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昨日发出紧急通知,该市委、市政府决定,即日起到高温酷暑天气结束,全市各单位可组织职工轮流休息。
学校提前开学被紧急叫停
开学临近,部分学校打算提前开学组织学生军训。昨日,重庆市教委对此做法紧急喊停,酷暑高温期间,学校若提前开学将追究校长责任。
据悉,该市某直属重点中学准备下周提前开学组织新生军训。市教委主任彭智勇得知后,对该校的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40度的高温天气,人们在外面多走动几下就感到难受,还让学生住进学校来,甚至在户外进行军事训练,这完全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彭智勇要求各校严格按照法定的开学时间开学。
彭表示,即使开学后,假如依然保持现在的高温天气,也不得组织学生进行军训。
重庆:骡子也成了抗旱英雄 10万民工赴新疆采棉(组图) 东方网
在重庆,骡子也成了抗旱英雄。
8月15日,重庆市副市长陈光国在该市的抗旱救灾工作会上称,该市潼南县五桂镇金家坡的两头骡子在连续10多天给乡民送水,为当地灾民送了390多立方米“救命水”后,因中暑脱水而死。当地政府为死去的这两头骡子各发放了2000元“抚恤金”。
目前该镇还有18头骡子继续奋战在抗旱一线,为40多户不通公路的村民送水上门。并不只是该镇居民饮水困难。据重庆市发布的信息,截至8月13日,严重旱情已致该市746万人、684万头牲畜临时饮水困难;1905万亩农作物受旱;直接经济损失24.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7.7亿元。
临近的四川,因此次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截至8月10日更已达70.3亿元。灾情仍在持续。根据中央气象台昨日18时发布的高温警报,预计今天白天,四川盆地南部、重庆、新疆南疆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39~42℃。
重庆市气象局预计,当地的高温干旱将持续至本月下旬中后期,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在40~43℃。
这场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正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烤”验着重庆。
最严重旱情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近日在该市的一个抗旱工作会上称:“不能因特大干旱渴死人,病死人,不能因争水打死人,要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生活用水。”重庆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日发布信息称,“水库蓄水将纳入防汛抗旱统一调度,未经许可,水库一律不得开闸放水浇灌农田”,以最大限度保证人饮用水。
即使官方允许水库开闸放水,也没水可放了——目前重庆市已经有700多座水库死水或干涸,2/3的溪河断流。
由于重庆市持续近70天无较大降雨或根本没下雨,在高温干旱接伏旱的双重夹击下,该市的农业遭受惨重损失。
在重庆市綦江县三角镇永安村的一块水稻田里,由于长期干旱缺水,稻田里的土地已经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最宽的裂缝可以伸进去三个手指,而水稻因为缺水,还没长成就已经干死了,乡民们不得不面临颗粒无收的结果。养殖户今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鱼塘已经干得不见一滴水了,村民为了不让牲畜渴死,不得不每天到几里外的河边去挑水。
重庆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因旱情不断加重,上述经济损失的数字仍在不断更新中。
该指挥部7日称,国家防洪抗旱指挥部到重庆检查后,称“重庆的旱情全国最严重”。“火炉”之称变得名副其实——8月15日,重庆綦江县再次刷新当地的最高气温,达44.5℃。这是重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同日,重庆市全市40个区县中有35个最高气温超过40℃,主城区气温高达43℃。
当地气象部门称,在綦江县气温达43.5℃的时候,地表温度已经达到77℃。路上的沥青已经被晒化,脚踩上去像被胶水黏住一样。
由于2/3的溪河水干断,700多座水库干涸,目前重庆市所有水库的配套电站均已停止发电。这给当地电力供应造成了极大压力,来自重庆市电力公司的信息显示,本周该市电力供应缺口达120万千瓦,相当于该市的用电大户渝中、九龙坡和大渡口三区的用电总和。
重庆市目前采用拉闸限电的方式,通过分片区轮流限制工业企业的用电来保证民用电供应。该市一些最具有实力的企业也在该轮拉闸限电中未获“网开一面”。其中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等生产性重点用电企业不得不停产待电。
该市还组织当地媒体对不遵守这一“规矩”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以警示其他企业。重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企业)曾在被限制用电期间,跟往常一样满负荷生产被查,并被警告“不排除对其实施扣用电指标等处罚,若发现拒不整改,将实施强行拉闸限电”。
目前重庆市经委还暂无法统计因“分片区限电”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抗旱之余的反思
重庆的旱情已经引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关注,二人对该市抗旱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派出工作组亲临该市帮助指导抗旱救灾。
该市已紧急调集抗旱救灾资金1.64亿元,派出25个工作组,帮助重旱地区抗御旱灾。目前正通过每天投入达580万人的抗旱人力,挖井找水(目前已开挖2.8万眼机电井),并投入机动送水车8682辆,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该市还通过外调大量蔬菜的途径,以保证蔬菜供应,并平抑菜价。
当地还试图通过组织生产自救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如千方百计保住经果林,调整晚秋生产种植结构,以及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务工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地转移,增加创收门路,弥补旱灾损失。
一个举措是,组织10万农民工赴新疆采棉。从17日起,10万农民工将分别从重庆市菜园坝火车站和万州火车站出发,由28个专列送至新疆当采棉工,以弥补旱灾给农民带来的损失。这10万农民工将在新疆采棉两个月,每人可增加2000多元收入,相当于种10亩粮食、养10头生猪的纯收入。
人工增雨也是必然选择之一。此前,重庆市部分区县曾成功“打下一些雨来”,缓解了局部高温。
这的确是一场天灾,不过,一些人已经开始反思天灾中可能隐藏的其他因素。
当地媒体称,该市“至今没有一座大型农灌水库,中型水库人均蓄引提水能力135.5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1%”。必须加快开工开县鲤鱼塘、“泽渝”一期、两大长江提水、城市后备水源渝北观音洞、万盛青龙湖、璧山三江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农业损失补偿之忧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旱灾损失的补偿问题。尽管政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受灾人群仍然得不偿失。问题最重的是农业这一块。
“保险在农业领域内目前几乎还是空白,因为推农业险没有收益,所以目前财产保险公司都不推这一业务。”昨日,重庆市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所以农业及农民受灾后,几乎没有保险机制对其进行保障。
该人士称,重庆市2005年初曾另辟蹊径,在农民经营的烟叶产业上试点农业保险新模式,推出“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不仅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推崇。2005年5月25日,中华联合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与重庆烟叶公司正式签订了《烟叶种植保险协议》,6月1日该协议正式启动,烟叶种植保险进入承保期。
这一重庆市农业保险的主要内容是,被保险人是重庆烟叶公司,保费由公司来承担,农民一分钱不用掏,一旦发生灾害后,保险公司向烟叶公司理赔,烟叶公司再对农民进行补偿。这样做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农民与保险公司无合同关系,不会有法律争议。
理赔方式是,按照协议规定,主要有三个大的原则:确定小的自然灾害不赔,每亩损失在100元内的不赔;确定了最高赔付额度,1亩最高400元,以让农民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为目的;对赔付额度总量限制,最多在1200万元。
不过这一模式只针对烟农。此次旱灾损失中占大头的是农业损失,烟草种植业只是农业损失中的一小块。
2005年,重庆市曾经试图推出新的农业险,当时大地保险重庆分公司在该市称,该公司的农业险主要为农民的房屋、农用车、农用机械等承保,但“短期内不会涉足农作物的保险”。在此前提下,农业自然灾害防范依旧无处投保。
此外,目前因保险公司也没有“因为‘拉闸限电’原因给企业造成的意外损失”的保险产品,该市工业企业的损失也无法获得补偿。

8月10日,重庆綦江县古南镇飞鹅村5岁的小朋友陈栋站在干旱的农田中。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