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看米国太空署官方网页有关登月資料分析米國登月真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看米国太空署官方网页有关登月資料分析米國登月真偽.   
飞云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072

经验值: 434


文章标题: 看米国太空署官方网页有关登月資料分析米國登月真偽. (235 reads)      时间: 2006-8-15 周二, 上午12:48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米国太空署官方网页有关登月的介绍, 本人全都略略看完. 按他们的说法, 一共有4个工程项目.

1) 巡逻者(ranger), 9次 (1964 - 1965)
2) 勘测者(Surveyor), 7次 (1966 -1968)
3) 环月飞行(Lunar Orbiter), 5次 (1966 - 1967)
4) 阿波罗, 由有完整飞行舱开始计算 17次, 其中包括无人,有人, "登月", 和不登月等.
4a) 阿波罗前身, 推动阿波罗的土星火箭试验, 阿波罗系统未成形前的单项试飞共10次. 米国到了在某一点才叫阿波罗号, 之前的试验

不叫阿波罗.



1) 巡逻者共飞9次,

按米国说法: 巡逻者第1号和第2号, 不能飞出地球低轨, 任务失败;

在太空轨道上要改变轨道也不是容易的事, 米国说他们第一, 第二次试验是因"点火失败". 但本人认为点火能否如预期那样, 是给它一

个迅号叫它开电, 这技术上较为简易, 只是硬件制造要求问题, 所有组件在太空能在低温或超低温环境下, 能如常工作就可. 但当飞行

器在轨道中飞行时, 它的飞行姿态, 方向, 如何确定它的位置, 如何知道它的微火箭喷嘴是向着那一方, 在太空中是三维360度, 相信

这是很复杂的方向定位技术. 如果微火箭喷嘴方向稍为不对, 肯定会飞错方向. 所以在地球轨道上, 无人现场操作的情况下, 要定位使

飞行器朝月球方向飞去, 这技术不简单. 这说不定并不是真"点火失败"(ignition failed), 可能更似是"找不着北", 不能准确定位也

有可能. 无论如何, 以当时的技术, 要找飞向月球的道路, 尝试两次失败, 第三次才能朝向月球飞, 这是相当合理的.


按米国说法: 第3号巡逻者, 因速度不对, 不能进入月球轨道, 失败;

到第三次, 能飞出地球轨道, 朝月球方向飞去, 但不能成功入月球轨道, 这应也是飞行方向, 姿势, 速度问题, 一次不能成功, 是正常

的, 如一次就成功, 那才不正常.

按米国说法: 第4号巡逻者, 在月球背面撞击着陆, 但因电源失效, 没正常工作, 失败;

经改进, 这次可能找对了方向, 能飞向月球, 被月球引力扯进, 进入月球轨道, 撞击着陆. 似是进了一步, 有些媚目.

第5号巡逻者, 因电源问题, 不能正常运作, 没有进入月球轨道, 失败;

虽然上次能入月球轨道成功, 但这又失败, 可能系统不可靠.

第6号巡逻者, 按设计预期撞击着陆, 但供电系统失效, 巡逻者6号也没传回任何图像, 失败;

经第5号和第6号继续尝试, 但还是失败, 正常. 经前6次失败, 改进, 按米国说法, 第7, 8, 9号巡逻者, 按设计预期, 成功撞击着陆,

分别在撞击前15-20分锺, 拍摄了4至5千张照片, 传回地球. 最后一次, 第9次, 据米国太空署说法, 最后一张照片是在撞击前0.23秒,

离月球表面约600高处拍摄. 即是巡逻者是以每秒约2500米的速度撞击月球.

看这最後一次飞行器最后一秒的撞击月球速度, 再看其他地方介绍, 每秒约2500米的速度, 也是飞行器飞行入轨月球的速度, 如果他们

的说法是正确的话, 巡逻者经1-9次试验, 巡逻者都没有装减速器, 或"反推火喷", 即是巡逻者1-9没有做软着陆的试验.

继巡逻者后, 勘测者登场, 巡逻者最後一次起飞时间和勘测者第一次起飞时间是相差约14个月. 估计是根据巡逻者的飞行经验, 数据,

要设计一个新的飞船, 按米国的说法, 这新的飞船是要软着陆月球, 为载人登月铺路.


2) 勘测者(Surveyor), 7次.

今日看到的米国官方说法, 勘测者由1号至7号, 第1次新设计, 首次任务就一举成功, 第2次失败, 第3次成功, 第4次又失败, 第5,6,7

次成功;

按米国官方说法, 勘测者1号在1966年5月30日发射. 经63小时飞行, 在离75.3公里高处, 速度是每秒2612米, 勘测者1号点燃反推火箭,

40秒后降至11公里的高空, 减速至每秒110米, 勘测者1号抛掉反推火箭节, 由高度测量仪和doppler雷达控制微喷引擎继续随随下降,

在离月面3.4米高处时, 关掉引擎, 以每秒3米的速度软着陆. 一举成功.

按米国的说法, 之前巡逻者尝试脱离地球轨导, 入月球轨道, 降落月球, 并试了6次失败, 到第7次才成功, 然后做了3次撞击着陆前拍

摄. 最后一次以每秒约2500米的速度撞击月球着陆, 看这之前是没有做反推火箭试验. 而以一年后, 这新个的勘测者设计, 居然新的反

推火箭, 和微喷引擎(vernier engines), 之前并没有相关经验, 但这反推火箭设计组合, 一举成功软着陆. 和以前每项试验, 都是成

功从失败阿妈中吸取教训, 学习的难苦经历不一样. 这次一举成功, 似太神奇了.

在第6次, 勘测者6号, 在月球表面上首次测试在月球喷射起飞试验, 但只喷了2.5秒, 飞升了3-4米, 到此为止, 这是唯一的一次月球起

飞试验, 只此一次而已. 勘测者7号是勘测者之任务的最后一次.


3) 是环月飞行绘图, 共5次.


4) 阿波罗载人飞月工程.

按米国太空署的说法, 米国先测试土星号火箭第一级, 共测试飞了四次.

第5次才加上第二级和第三级火箭测试;
第6次是装了阿波罗舱的模型试飞;
第7次也是装了阿波罗舱的模型再测试;

之后再加件, 改进, 再测了4次;

到此第12次是完整的整套系统装合在一起飞行测试; 这一次飞天叫阿波罗4号;
继后再试飞了两次. 那叫阿波罗5号和6号;

到此为止, 这一共无人飞行测试了共做了16次;

第17次开始载人试飞, 这次叫阿波罗7号, 这次他们说他们只是测试环绕地球飞行;

土星号火箭第18次飞天, 这次是载人环月飞行, 叫阿波罗8号;
土星号火箭第19次飞天, 这是再次载人环地球飞行, 叫阿波罗9号;
土星号火箭第20次飞天, 这次是载人环月飞行, 叫阿波罗10号;

土星号火箭第21次飞天, 是载人奔月, 降落, 从月球起飞, 返回地球. 这次叫阿波罗11号, 完满成功;

按米国太空署的说法, 先前准备功夫, 试火箭, 试轨道, 试模组, 不载人飞天, 共测试16次. 然後两次载人环绕地球测试, 两次载人环

绕月球测试, 跟住就载人登月了.

阿波罗号登月模组, 没经过不载人降落月球测试, 按米国的说法, 他们另有"巡逻者/ranger"和"勘测者/surveyor"项目协调阿波罗载人

工程测试和试验. 看巡逻者和勘测者的飞行任务介绍, 米国太空署似是设计, 探索, 演练, 和改进软着陆月球技术. 按他们的说法, 软

着陆似是成功和可靠了. 虽然其他飞行器, 有"成功"的软着陆技术经验累积, 但新设计阿波罗号, 没经测试就直接使用, 也是儿戏. 从

月球起飞, 脱离月球引力的飞升测试, 米国在此之前, 从未做过, 或者他们是有做过这样的月球实地试验, 但没公开? 如果设计出一只

降月和离月飞行器, 从不经测试, 甚没做过相脱离月球引力的飞升试验, 就直接投入载人使用, 并一举成功. 儿戏之儿戏.


-----------------------------------

這是米太空署官方網頁介紹阿波羅
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lunar/apollo.html

這是米太空署官方網頁介紹勘测者
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lunar/surveyor.html

這是米太空署官方網頁介紹巡逻者
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lunar/ranger.html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063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