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从信念经济学到欺诈经济学(乙){游客版}[草案]:工具的效用 |
 |
游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1/10 文章: 2864
经验值: 2731
|
|
|
作者:游客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人类的劳动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俺用更加通俗的“消费品”和“工具”来表达这两个概念。本篇我们重点研究的是工具。锯子、虎钳、铁锹、镐头、数控机床、联合收割机、彩电流水线都属于工具。AK-47和战斧巡航导弹到底属于消费品还是工具俺还没有想清楚应该如何划分,很可能属于杀人工具。在这里我们暂时先研究人类的正常社会活动,把杀人武器排除在外,尽管它们对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缝纫机的发明提高了衣服生产的效率,假定本来100个人做的衣服后来只需要1个人来做,那么解放出来的99个人可以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而且由于成本降低,使得原来只穿树皮和麻袋的穷人也穿得起衣服。发明和生产缝纫机的人并不制造人们可以直接使用的消费品,他们的产品是工具,让衣服生产者能够以一当百,缝纫机的制造者创造了价值。
工具的效用并不在于它是直接可消费的物品,而在于帮助别人提高效率和质量。工具的生产者是高阶产品生产者,他们为别的生产者提供产品。所谓“别的生产者”其实也可能也包括自己,比如机床厂使用自己的产品生产机床。
容易被混淆为工具生产者的是部件生产者。集成电路的厂商可能为鼠标生产商提供芯片,而芯片不能被认为是工具。工具生产者和部件生产者的差别在于:后者的产品被包括在最终产品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可能出现介于部件生产者和工具生产者之间的两栖动物。在这里先把他们两极化区分开来以便简化研究。
生产缝纫机所创造的价值用经典经济学非常容易分析。设定一些条件我们甚至可以进行定量模拟。毫无疑问,缝纫机的生产者因为创造了价值得到了一定的回报。是不是所有的工具生产者都象缝纫机那样创造了价值呢?有没有人生产无用的工具创造虚拟的价值呢?
我们以铁锹为例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铁锹和缝纫机情况类似,是“有用的铁锹”。比如农民用铁锹兴修水利灌溉庄稼,铁锹的价值在于它帮农民多打了粮食。可是,在另一种情况下铁锹是“无用的铁锹”,还没有人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过。
在美国淘金热的时代,大批冒险者为了实现发财梦来到西部。其中少数人运气好发了横财,多数人仍然是和原来一样穷,最后依靠为找到矿源的幸运者打工谋生。其中有一批特殊的人不是淘金者,虽没有发横财,却利用了淘金热扎扎实实地捞了一票。他们就是贩卖和制造铁锹和镐头的商贩。
能够探到金子最终发大财的人是少数。但是,淘金者来到西部的时候都指望自己能够挖到金子,他们会用自己的积蓄去买工具作为投资。因此工具的供应短缺,制造和贩卖工具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其利润和淘金者最后是否发财没有关系。这是一种很普通的公平交易:卖锹的人只赚自己这部分的钱,淘金者使用他提供的锹,发了横财不需要和卖锹的分享,没挖到金子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
从宏观上看,多数人的挖掘并没有成果,因而只有少数的锹是真正创造了价值,大部分的锹是被浪费掉的。尽管浪费掉的锹中有些可以被看作整体成本的一部分(这是可以有争议的部分)
事后我们可以这么去看待精明商人的算计:卖锹者自己也许知道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金子可挖,真正需要的锹只有几万把就足够了。不过由于贪婪的淘金者太多,几十万把也能够卖掉。卖锹者明白生产出来的铁锹大部分是浪费掉的,他们利用了淘金者的幻觉赚取自己的利润。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他们个人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并不需要为整个社会负责,只想为自己赚到足够的财富。
在淘金热中的铁锹的效用在于:被每一个自信的淘金者认为有用。从整个淘金者人群来看,这种“有用”中相当的成分是存在于信念中的假象。那些浪费掉的铁锹所代表的价值就是"产生于信念的价值”。没有经济学家去测量被估计的整体效用中的泡沫成分。如何测量或者评估,这是个可以发掘的学术金矿,供老by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用。
这种信念造出来的虚假价值大量存在于在上一次高科技泡沫当中。在dot com淘金热潮中,除了少数成功者如yahoo,amazon,google以外,大量的dot com公司都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当初在那些淘金者雄心勃勃地为自己的发财梦奋斗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会成功,于是添置设备购买开发工具。那些后来必将会牺牲的公司大举扩张,为另外一些寄生虫们制造贩卖“无用的铁锹”提供了极好的赚钱机会。寄生虫利用他人的贪婪赚钱,为社会制造了虚假的价值。泡沫破裂时这些虚假的价值便挥发,众多的股民财富缩水。排除做假账、分析家恶意传递错误等显性造假活动,在整个泡沫的形成和破裂的过程中,受害者们没有觉得受到了欺诈。
擅长诈术的“无用铁锹”制造公司会故意把“无用的铁锹”和“有用的铁锹”混淆起来,这是一种营销技巧。专门开发销售股市预测软件的公司中,有一家运用神经网络技术的公司,自称效果特别优异。这就自然带来这样一个疑问:“既然你们技术这么优秀,能够产生这么巨大的投资回报,你们为什么不自己赚钱,而要贩卖这种软件呢?”这个公司是这么回答的:“有人擅长生产拖拉机,他们为什么不去自己生产粮食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把“无用的铁锹”说成“有用的铁锹”的阴谋。如果他们的软件真的能够保持它们声称的效果,他们只要自己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投资便可以得到巨大回报而不需要贩卖软件牟利,实际上大部分对冲基金都不出售自己的预测秘诀。这个软件公司真正要赚钱的对象是:那些指望能够用神经网络预测技术来盈利的股民。而大部分股民最后是赚不到钱的。
“无用的铁锹”的效用在于:能够被贪婪的淘金者认为有用,而从整体上来看这种认为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
本话题的效用在于:1.为有志于攻占诺贝尔高地的斗士提供方向,2.为有志于增加自己财富的诈骗艺术家提供灵感。
欢迎各位行家们质疑和批判!这是一个和反共、拥共没有关系的话题,对旺坛也许效果不明显,但是可以刺激脑细胞运动!
作者:游客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