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对吉林市的调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对吉林市的调查   
看好戏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对吉林市的调查 (367 reads)      时间: 2002-1-16 周三, 下午12: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吉林市的调查



一、概况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位于祖国的东北腹地,远迎长白山,近绕松花江,是国

务院批准的甲级开放城市。吉林市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以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

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有“化工城”的美称,同时也是东北的交通枢纽。吉林市主要工业企业

有:吉化公司、丰满电厂、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吉林制药厂、吉林造纸厂、江北机械厂等。

下面将分几个部分介绍此次调查的结果。



二、工人生活状况



1、 失业工人知多少



吉林市区现有人口160多万,其中2000年登记在案的失业人口就有14万,而且还在不断

上升。这14万中,光吉化就有约一半。到底工人失业有多严重呢?我们走访的一栋楼的情况

很能说明问题。这栋楼是吉化水泥厂于1996年建的。共有54家,住的多半是60年以前参

加工作的老工人,不够资格的中层干部住一、六层。工人们说,以前住年这楼的还蛮有

钱,从去年11月起就不行了。(以下是工人原话)



一门洞一号:

[六层]两儿子一姑娘,下来一儿子一姑娘,大儿媳没工作,姑娘姑爷都回来了,还有一

个儿子是傻的。

[五层]老宋家:四姑娘两儿子,下来四姑娘和小儿子(化工学院毕业)。

[四层]老范家:大儿子回来了。



一门洞二号:

[六层]宋顺喜:老头退休,老伴电线厂黄了,大儿子、两姑娘姑爷都回来,靠老头退休

金过活。



一门洞三号:

[六层]范书原(书记):退休。两儿子、大儿媳,女儿、姑爷全回来靠书记每月1000多

块的退休金过活,二儿媳在研究院工作,暂时没回来。

[五层]张明谢:退休。一个儿子没下岗,大姑娘、姑爷、二姑娘(离婚)下岗在家。

[四层]王德正:去世。老伴没工作,大姑娘、姑爷下岗。

[三层]年轻夫妇:妻子下岗,一孩子。

[二层]梁某:退休。儿子在粮店工作,黄了。15天没开支了。儿媳下岗,孩子上学。

[一层]王德亭:上班。老伴电线厂黄了,卖大豆。儿子复员没工作。



双阳面:

[一层]杨映堂:去世。老伴没工作,儿子儿媳下岗,孩子上学。

[二层]张本佳:老头退休,老伴没劳保,儿子下岗,儿媳是农村的,孙子上学。

[三层]老头在托老所,老太太病危,儿子下岗,儿媳是农村的。

[四层]老头老太太去年去世。两儿子下岗,媳妇不详,两小孩。

[五层]李文成上班,老伴去世,儿子上班,儿媳是农村的。

[六层]孙冒德:两口子退休,有劳保,儿子在102厂上班,儿媳是一小教师。以前是最差

的一家,现在是整栋楼唯一有保障的一家。纯属老工人。



西侧:

[六层]李国军:父母没工作,农村的。两口子集体转民营,买断,上班,一孩子。

[五层]孙太祥:两口子退休。大儿子、儿媳上班,两姑娘下岗,姑爷不详。

[四层]赵殿贵:两口子退休,大儿子、媳妇下岗,三个姑娘下岗,姑爷不详。

[三层]邱卫栋:大儿子、二儿子、大姑娘下岗,大姑爷没下。

[二层]周济山:两口子退休。女的厂子黄了,没开支。男的有开支。大儿子、二儿子、

两儿媳下岗,大女儿、二女儿、小女儿下岗,姑爷未知。



2、工人生活水平



一位吉化水泥厂下岗工人的家:两室一厅,不足30平米。为照顾后门口的小摊,开了一

道后门,干脆把前门过道堵死。厨房:不足两平米,一个煤气灶。饭厅:不足六平米,一台

澳柯玛冰柜,一口水缸,一个电饭煲,一个折叠式饭桌,窗台上两个铁皮热水瓶,一根吊绳

。主卧室:不足十平米。一个多开门立柜,一张书桌(上有一台21寸长虹彩电——

96年购置,价值2100元;一部电话机),墙上一架电子钟。两张木板床,一床缀有补丁的褥

子,一床军用被,一床薄被,一个枕头。一个茶几,上面一个罐头杯,一个米酒杯,一个人

力车的新车牌(21073)。两张老木椅。两条塑料凳,几件零星的衣服。卧室窗台:一盒烟

丝,一个烟灰缸,一条平装蝙蝠牌香烟(三盒),一盒红花油,一根绳子,一副老花镜,一

瓶小护士,一瓶皮肤药。另一卧室:几个衣箱,两个缺盖,衣服凌乱的堆在里头。一张大钢

丝床。这样的房子当年买花了3万多。



男主人买断得了3万多元,还了买房欠的债就所剩无几了。现在就靠以前的积蓄和剩下的

一点买断钱生活。只能过一天是一天。



女主人:在市三建筑公司工作,66年参加工作,几百块钱工资。被私人承包了,一千多

职工。工资不见长,净拖欠。一些工人至死都没领到退休金。有些刚领到退休工资就去世了

。男主人此时在用窗台上的烟丝卷烟(当地旱烟叶3.5元/斤,自制的卷烟一盒才几毛钱)。



女主人还说:“企业用退休工人的工资给在职工人,这种做法叫做“脚脖挂钩”。年前

27家单位代表找市政府讲理,退休工人工资终于给了。而之前有的已退了十几年,在职工人

工资计算,但放假的已没了。按时间给。从92年开始已不行了,上六个月班,给一、二、三

个月的工资不等。”两个儿子:24岁、27岁。一个在当兵、一个技校毕业就被买断。现在做

点小生意,亏得多赚得少。



吉化水泥厂的另一位工人说:现在孩子学习不好发愁,怕找不到工作;学习好更发愁,

上学没钱。大伙普遍担心三、五年后,老的去世了,退休金没了,买断的钱花光了,小孩长

大要上学,而学费贵得惊人。到时候会引起更大的骚乱。现在城里的工人都想去农村。

吉林造纸厂的一位工人说,他们职工的冬季取暖,没有任何保障。据悉,原来按照一般

厂子的规定,夫妻双方都在本厂的,冬季从每人的工资中扣掉当月取暖费的20%;夫妻有一

人在本厂的,本厂工人扣20%,再由另一方所在的厂子扣掉20%。但是,随着多数企业经营

的不景气,厂子公然私自从本厂工人工资中扣掉取暖费60%,并谎称这是市里的文件。而对

于那部分不易讨回来的账,却要职工自己去向厂子要。即使这样,职工的室温还是难以达到

要求:市委有关文件规定,冬季职工的室温不得低于16℃,而该厂职工的室温在去年(2000

年的冬天)却常常在10℃,11℃。对于文件,市里自然是不肯承认的。而对于该厂的取暖情

况,领导的答复却是“厂子有自主权,市里管不了。”



医疗改革以后,用公费医疗卡,头痛感冒给你报,大病自己掏。化工公司污染大,(职

工)疾病多。没钱看病,只好自己锻炼,所以天天早上龙潭山上锻炼的都人山人海。生小病

就挺着,生大病才上医院。实在没钱只好等死了,经常有跳河的、上吊的。上医院,公费的

不给好药。“有几场病,看不起,感冒吃点小药,没有一百块钱不敢去看病,有了,又想维

持半个月得生活,实在起不来,打个小破针,挺过来。”



3、见闻



① “老养小”



当我们问下岗工人何以维持生计时,一名中年下岗工人无奈的说:“靠老头子千把块的

退休金养着。”我们发现,吉化集团虽整体效益滑坡,下岗人数逐年增多,但仍基本保证退

休老工人的养老金。因此,在不少职工家庭中出现了“老养小”的怪现象,即老工人用自己

一千元左右的退休金养着下岗的儿子,儿媳,孙子。还有不少下岗工人等着坐吃山空,手里

虽有万余元的“买断”(有偿解除劳动合同)钱,却不敢轻易动它,以备不时之需。平时靠

精打细算来维持最低生活标准。一说到缴纳取暖费,社会养老保险金等,工人们无不忧心忡

忡。



② 贫民窟-黎明屯



黎明屯是位于吉林市城乡接合部的一个工人聚居区。在这里住的多是极端贫困的工人,

所以被称为贫民窟。附近则把这叫“贫民窟”、“黎民窟”,“黎明路上贫民窟”。

电线厂下岗工人林忠家:老婆孩子跑了。房间15平米左右。墙体严重倾斜,两处下部向里陷

,上部向外凸,一处明显裂缝。“下雨根本想都不敢想了,听说最近要有大风,我们都愁死

了,还不知道哪天就砸在里头呢?”即使是这样的房子,房管局还要以100元/m2的价格卖给

他们。水管爆裂,水从地下渗出来,就在屋里淌,冷的没法住,没法烧火。我们亲眼看到5

月份屋里还有冰。冬天水管一漏,自来水公司就闭水管,所有人都没水吃。维修单位从不修

水管,只是撬管子。水排不出去,房子终年泡在水里。



③ 麻将与彩票



营业性麻将馆直到今年年初在吉林还一直是公开的。有些下岗工人整天泡在麻将馆,以

赌博为谋生手段,酿成不少家庭悲剧。调查中我们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个下岗工人把买断钱

二万七千元左右,打麻将赌博全输光了,结果他妻子感到生活没有了希望,在晚上先用被子闷

死年仅11岁的孩子,后试图割脉自杀,结果未遂,正面临着法律的起诉。“为麻将,跳楼多少个

。”一名老工人说。我们还发现吉林彩票业特别繁荣,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欢迎购买彩票…

…中大奖”的声音,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4、再就业状况



① 自谋职业



“我们工人是真正的无产者,一旦工作没了,就什么都没了。”一名下岗工人这样说道

。因此,有的下岗工人开始自谋出路。一部分以“买断”的钱作资本,进行小生意的尝试。

由于资金、经验不足,他们只能进行小商品的买卖,如棉纺品,塑料制品,小五金,水果等

。无论是在早市或是在居民区,我们都能看到下岗工人守着摊位的情景。但实际上,由于下

岗工人增多,社会整体收入减少,导致消费不足,需求不旺,直接影响了市场交易,这就造

成了恶性循环,加上吉林市并没有给予下岗工人在办证、税收等方面的任何优惠,情况并不

容乐观。据采访所知,一个卖冷饮的小摊,每年的摊位费要一千多元,其他费用更是不计其

数。每月还要交报费,而那些报纸却很少见到面。一名卖水果的下岗工人谈到:“我们这儿

要收五次费:国税,地税,卫生,城管,工商,而且都不是公务员来收费,是雇用的‘坐地

炮’(地痞流氓)来收的。轻则骂,重则打。咱们工人什么时候这么受过气啊。”由于竞争

激烈,摆摊的之间市场发生摩擦。据一位工人说,他门前的一户猪肉摊生意红火没几天,前

天半夜不知被谁一把火烧了,光缆、电话线都烧断了,全楼电话都短了,至今没人管。(我

们亲眼看到被烧的铺子)



在自谋出路的过程中,亦有许多下岗工人进入了服务性行业,如理发业,洗浴业等,成

为千万三产队伍中的一员。在调查中我们只听说有一位下岗工人南下打工者。当地工人不愿

去南方的原因是对家里不放心,在南方没熟人不好找工作。



② 路边散工



部分原先在厂里做技术工种的工人下岗后,干起了临时小工。吉林市铁东区有一个著名

的劳务市场,每天都有许多下岗工人挂着“专业水暖”、“力工”的牌子站在道路两边,等

待雇主上门。早晨六、七点达到高峰。据目测,在长达百米的道路两侧约有五十名下岗劳务

工人。问及收入时,一名中年下岗妇女说:“我都站了三天白班啦。”中午12:00,下岗工

人们纷纷拿出饭盒,准备午餐,绝大多数是馒头、窝窝头(4毛钱一斤),就着咸菜。吃完

午餐后,继续等下去。由于城关部门认为下岗职工在马路边求职会影响了市容,勒令其从比

较繁华,容易找活做的地方,搬到比较偏僻的“劳动力市场”,并美其名曰“集中管理”。

但找活的下岗工人却普遍反映,这样不利于他们找工作,而且,他们还得来消息,即使这样

的下岗职工,要在马路边找工作,不久也要收税,平均每月要交20-

25元。如果不交就要“按整顿市容、规范劳动力市场有关条例处理”,实际上就是强迫散工

交费。



③ 再上岗



吉化改制后有些厂、有些车间给个人承包。小部分有技术、经验的下岗工人经招聘重新

上岗。有的工人为了上岗甚至还要交一万多元的抵押金,都是买断的钱。这次上岗与前一次

“就业”性质截然不同。据工人介绍,这种再上岗没有任何福利、保险保障。工人的收入也

有很大下降。同样的工作,以前一个月可以拿到一千多块,现在只能拿到700多。而且工人

请一天假就扣一天工资,不像以前请假还按折扣给工资。五一不休息,且不算加班。没有养

老保险,冬天取暖费自付(以前都是厂里付)。工人同厂领导的关系就是老板同雇工的关系

。厂领导常常拿一句“你能不能干?不能干,明天回家吃去吧”来要挟工人。工人只能小心

翼翼干活,绝不敢惹领导,生怕明天就下岗。工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迫

切的问题。



③ 再就业服务中心



在吉林市铁东江北火车站有一个“吉林市爱心劳动力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尚未正式营

业。该中心目前是吉林市唯一一家民营的职业介绍公司,又是市劳动局的一家分支机构,可

以说是“半公半私”。老板就是吉化的下岗工人。这里的所有设施都是他个人投资的,共花

了20余万,政府一点也没支持。而且还是靠与劳动局的关系才能开业。现在日开支2000元,

钱已经快花光了,急需政府的支持。市里也有政府开的再就业服务中心,每年都要赔几十万

。以前也有很多所谓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但它们都靠骗钱牟利,根本不能解决下岗工人

再就业问题。现在工人都被骗怕了,所以公司很困难。现在宣传花销太大,在《吉林晚报》

登芝麻点大的一条广告就要2000元。当问到现最需要政府哪方面的支持时,他说,一是争取

政府同意成立再就业服务处,组织35岁以上一般企业不要的下岗工人从事像擦玻璃、植树、

扫雪的劳动。(使我们想起了罗斯福新政);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三是要求工商税务减免税

。(之所以一直不正式营业,就是因为交不起税)



三、国企发展历程与工人的地位



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企业,吉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和我们共和国的发展里程联系起来。下

面就以吉化的发展里程为例来说明。



吉化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

基地,始建于1954年,1957年建成投产。在原“吉林三大化”(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

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造、扩建,六十年代中期形成了以煤化工为主的生产系统,登上了

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台阶。八十年代初,以年原油加工量250万吨炼油厂和年产11.5万吨乙烯

及其配套装置的建成投产为标志,形成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并举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化工联合

企业,跃上了第二个发展台阶。1990年以吉化公司为核心层,以兼并企业和集体企业为紧密

层组建吉林化工集团,成为全国最早的55户大型企业集团之一。1993年以来,不断实行与国

际惯例和市场经济接轨的政策,通过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1994年12月,经国家体改委批

准,将原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10户企业经过重组,成立了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余

单位组建为吉化集团公司。吉化集团公司是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控股71.3

%。1998年7月1日,吉化正式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9年,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统一部署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境外上市的总体要求,吉化经

过再次重组,正式分立为吉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和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

司,并于2000年3月1日完全彻底分开运行。1996年职工13.9万人,其中科技人员2.9万人;199

8年职工8.6万人,科技人员2.6万人。目前吉化股份公司有工人2.3万人。



我们将吉化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从生产状况、工人工作积极性、工人

地位、干群关系等方面来介绍,并尽量用工人的原话来说明。这三个阶段是:改革以前、80

年代至90年代初效益较好时期、90年代中期以后效益下降时期。



① 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以前,工人有政治地位,有生活、医疗保证,有工作积极性,



“那个时候,工资照发,工作不累,医疗公费。”



“刚建国时,我有4个孩子,但是我从来不用到学校去看怎么样。我每天5点起床,照顾

孩子上学。自己宁可不吃早饭,也不迟到。下班时看着表,一分钟也不肯早退。当时就那么

自觉,从来不请假。”



“现在都没有干劲了”。



“每月挣三四十块钱,干得可有劲呢。吃的用的都不缺。现在连最低的生活保证都没有了。”





② 80年代至90年代初效益较好时期



这个时期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是工人的经济状况在不断提高,而且增长的速度较快。二

是工人的政治地位在悄悄的下降。三是收入水平在慢慢的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段

时期的基本特征就是:工厂还在国家的手中,但是管理人员慢慢掌握了它;工人还能够得到

利益,因此对自己政治地位的变化没有提高警惕。



1986年全国学吉化,当时的吉化势头还是非常好的,而且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兼并

了当时吉林效益差的13个企业,给他们注入了活力。这种共产主义的行为被现在的公司领导

骂成不懂管理,无视经济发展规律,成了他们搞不好企业的一个接口。完全是“靓女先嫁”

的翻版。后来,就出现了一个顺口溜:全国学吉化,干部总搬家;工人全放假,先放儿子后

放爸。这反映了吉化在自己创造的辉煌中走向了邪路。



“以前(指80年代)大街上7点钟以前全是自行车。上班的人流啊。现在,……没有几

个上班了。”



“80年代之前工会有绝对作用,工会是爹妈啊。现在工会没有权力,连体育活动都没有

。职代会的决议都是强行通过。”



从总体上说,这段时期就是工人政治地位下降、经济情况有所上升的时期。



③ 90年代中期以后效益下降时期



这个时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进到来的,其总体特征是工人政治地位的下降所必

然带来的经济地位的下降:大批工人下岗、待岗、失业,还有吉化典型的买断——

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官僚资产阶级更加猖獗,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腐败,疯狂的进行

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这对矛盾中,工人的斗争性不断加强,觉悟在斗争中成长。



工人们在回忆自己的生活历程的时候总会说:现在工人没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丧失了作为

工厂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主人变成了奴隶。所谓的“代表和反映职工利益”的职工

代表大会纯属虚设,“职工代表一点权力也没有,职代会一点作用也不起”,名存实亡。



买断,将工人完全的推向了社会,与工厂脱离了关系,美其名曰: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自

愿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就是在这卖身钱中,还层层克扣,威胁欺骗,无所不用其极。一

些老工人,辛辛苦苦为工厂工作了一辈子,到头来两三万或者三四万块钱就完全将他们推出

了工厂的大门。这儿曾经是他们的家啊!他们曾经是这里的主人啊。有顺口溜说:辛辛苦苦

为了党,到了老来没人养,儿子、姑娘还下岗。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啊。



权力统治一切,工人失去了对工厂的管理权,也没有了监督权,就必然出现决策失误、

滋生腐败。腐败现象在整个吉化及其严重,这是系统的腐败,是官僚资产阶级实行资本积累

的手段。有位工人说:这几年发展迅速,是什么发展迅速,无非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迅速罢了

。资本主义几百年的资本原始积累,吉化用了几年就完成了。工人感叹:“三年清知府,十

万雪花银,现在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有一个工厂,以前有5000人,现在买断还剩下不到500人,还要继续买断。剩下的将都

是厂领导。工厂要重新开工,就必然要重新雇用这些熟练工人。



工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起来斗争了。明城矿事件和4·16事件就是工人斗争的生动例子。





四、腐败问题



1、 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



吉化从1993年开始投资兴建30万吨/年乙烯及其配套装置共计十一套,1996年9月乙烯

等七套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后四套于1997年10月全部建成投产。投资金额有好几种说

法,吉化公司说是195.5亿元,承建单位说是198亿元,而据工人说是227亿元或240亿元,但

可以肯定至少是190多亿元。而据工人们反映,齐鲁石化建了一套同样的乙烯设备只花了150

亿元。因此工人们都认为这里头一定有腐败。而且这套装置原本不是给吉化的,而是给扬子

石化,也不知道吉化通过什么手段才争来了。当时认为,不上乙烯,公司没后劲;上乙烯,

预测五年亏损。这套装置现在还在施工,生产也不正常。



集团公司在1997年2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三年期公司企业债券(96吉化债)10亿元,年利率1

1%,说是为集团30万吨乙烯建设筹集资金。而与此同时,公司却开始兴建一栋32层的“商

业大楼”,开始说要花7000万,现在已经花了2亿元还没完工。此外,公司还兴建了四星级

的雾凇宾馆,在吉林市是最豪华的。我们看到,宾馆外面有各种各样的漂亮的雕塑,宾馆还

从西双版纳买来了孔雀。这一切与我们在工人住宅区以及贫民窟的见闻简直是天壤之别。宾

馆旁,还有12栋小别墅,外观与宾馆是一样的,而一个在那里面住的老太太告诉我们,那时

“住家的地方”,不是宾馆。据工人们反映,那里住的都是吉化的领导,“买房”只花了三

万多。别墅区是不能随便进去的,门口有门卫,还挂着“派出所”的牌子。这12栋别墅,加

上宾馆,一共13栋建筑,是我们在吉林看到的最漂亮的建筑。而且它们面临松花江,背靠龙

潭山,可谓依山傍水,可以说风水极佳。而从宾馆外各种神鬼雕塑也可见建造者是颇花了一

番心思的。工人们则称这13栋建筑为“黄泉路上十三陵”(门口的路通向火葬场),可见他

们对这些腐败行为的鄙视和痛恨。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曾对此事专门加以报道,但是当天

公司把闭路电视关了。



2、吉林造纸厂



据该职工介绍,五十年代,该造纸厂为国家创下了巨大效益,八十年代,这家造纸厂曾

被誉为“亚洲第一造纸厂”。但是,由于厂里的机器设备都是四十年代日本鬼子遗留下来的

陈旧东西,早就无法满足当时生产的需要,急需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当时有不少关

心企业生产的工人,也多次向领导提出要改进设备。但是厂长却从个人利益出发,不关心厂

子和职工的长远利益,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拿到10万元的年终奖金,置企业与职工的死活于

不顾,猛拼产量,很大程度上贻误了时机,浪费了人力,物力和生产资料。而他们干好了,

则纷纷升迁。后来,由于国内纸张的生产成本过高,大量进口纸不断涌入,冲击着国内市场

,威胁着该造纸厂的存亡,厂子几乎被挤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八十年代,该造纸厂开始进行设备更新,投资人民币一亿五

千万,引进了外国造纸机。新机器刚刚投入生产不久,2001年该厂又开始了二期改造,通过

贷款,向社会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筹款一亿多进行设备更新。“原本三亿多元可以购买到当

代世界最先进的纸机,而两次分别投资改造,虽然钱没少花,但实际上,由于腐败造成了资

金的大量流失,致使企业迄今仍未恢复正常的生产。”



据反映,特别是在厂领导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腐败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厂子里,凡科

级以上干部都由厂子给配备了手机,BP机,他们层层扒皮,大搞铺张浪费,出门则要车,

厂里的公车更是两天干公事,其余时间全是跑私事去了。那些领导干部“恨不能把车开到屋

里”。这些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造成了企业效益越来越差。



这些年,厂子里又流行起了“出国热”,刮起了“出国风”,厂领导假借“出国考查”

之名,打着“购买设备”的旗号,轮流到加拿大。更不可思议的是,每一次都要有一名市领

导随从!他们看设备时,却如同走马观花。以至于加拿大方面公开通报:“以后你们再来人

考查,要提前报职称,领导来了,概不接待!”



整个厂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难怪工人会发自肺腑地说,“国家的改革政策是绝对正确

的,只是具体执行上的问题。都是那些被那些领导干部们搞坏的!他们太贪了!过去还有人

关心工厂,关心生产,因为那时候领导干部和工人一样,没有特权,人人心里都很平衡,但

是现在呢?人心都让他们搞散了,领导干部大搞专权、特权,只顾往自己腰包里搂钱!嗨!

完了!不行了!”



3、其他



据吉化第二水泥厂(大集体)前任厂长范书原(已退休)告诉我们现在这个厂长杜文斌

是如何捞钱的。冬天是杜以个人名义用220元/吨的价格“买”了一万吨冬储水泥,到了夏天

以360元/吨的价格转手倒卖,一下就赚了140万。杜的父亲就是某厂书记,他从宣传科长被

提到上级主管单位宣传处副处长,然后下到厂里当厂长。杜文斌20多万买了栋楼,出国(美

国、法国、意大利)考察又花了10多万,而水泥二厂一共才600多人。现在二厂设备都卖了

,因为每年检修费就需一百多万,修不起。工人买断的钱都没给。



吉林市联合化工厂原是国家二级企业,原来效益不错,职工最高工资有6000多,现在黄

了。主要原因是厂里花8000多万从外国进口了一套电染料设备,结果发现是残次品,阀门都

是次品,这样一下就净损失一亿三千万。



五、工人运动



1、明城矿事件



明城矿是吉化下属的一个石灰岩矿,品质非常好,从日本鬼子在的时候就开始开采了。

然而这几年该矿面临倒闭,几万靠该矿生活的职工及家属失去生活来源。由于该矿处于深山

老林里,周围没有其他可以就业的可能,工人们强烈要求政府解决问题。然而去年8月,政

府出动了400名警察(100名吉化的,200名市里的,100名防暴队的)到明城矿,据说要抓30

个带头闹事的回去。没想到这一下激怒了工人们,一万多工人将400警察团团围住,使他们

动弹不得,全都呆在车里出不去,而且日夜轮流看守。就这样,三伏天里400警察在车里没

吃没喝呆了三天,很多人都虚脱了。后来据说是夜里看守的老人们看警察可怜,就放他们走

,但是全副武装都丢下了,可说是落荒而逃。事后,吉林市政法委书记专门指示,这是“群

众运动”,不追究工人责任。但是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要追究了,而且这次事件算

前科。



2、“四·一六”事件



2001年4月16日,近两万名工人聚集在吉化公司门口,与守候在此的二三百名武装警察

发生了对峙。另有几百吉化工人在一位四个儿子全都下岗的大妈带领下,一起卧轨,致使从

吉林到北京的火车停开了57分钟。人群阻塞了交通,警察以此为由逮捕了十几个聚会者,包

括一名在现场拍照者。事后不久,那几个人都被放了。第二天,仍有几千人到公司门口集会

,由于警察有了防备,没有造成堵车和阻塞交通,集会的人很快被遣散了。第三天,只有几

百人到了公司门口集会;第四天就没人了。就这样,一次工人运动宣告失败。



起因是什么呢?据几位工人运动组织者称,是因为工人在买断问题上受骗,吃了亏,想讨回

一个公道,要一个说法。几位工人领袖认为,买断是一个大骗局:中石油于去年发出了115

号文件,规定男满30年工龄可以办退养,女同志满25年工龄即可办退养;就算是买断的,也

要保障买断职工的补偿金,应在2980—1950(最低)之间。这份文件以113挂号信寄出,但

吉化慌称丢失,而执行中石油1999年发布的37号文件,一次性解除劳动合同。领导者说:今

天不买,就按国家规定,给12个月钱,以后就不管了;不买就下岗;领导带头买断,工人也

没辙,只有跟着买断;等到后来,领导却把所填的表格撤回来了;老百姓退不了。买断工龄

的计算很复杂,有所谓的“实年、虚年、半虚年”, 每年的补偿金,中石油所属公司都是

3400元以上,可是吉化的买断钱只有1450元/年,最多的1950元/年,而工人要交的供热费就

多达1600元/年,合计一下还差150元/年。所以工人们就有怨言了,几位工人领袖曾五次进

京上访,但毫无结果。中石油北京信访办的人被吉化领导请到酒楼吃饭,然后对上访的工人

代表说话就转弯抹角了,推脱责任。就好象吉化是它儿子,帮着儿子说话。更令人难以置信

的是,工人代表还遭到20多个黑社会青年围攻,显然是有人指使的。



为了纠正吉化公司在执行某些文件时的错误,工人领袖们想以集会的方式给公司施加压力,

提高被买断工人的待遇,于是有了“龙潭山草坪会议”,各公司几个人商量着要举行一个工

人集会,但事情还没有办,消息已经走漏了。事前,那几个工人领袖被软禁起来,电话也受

到监控,厂领导不断得来作说客,并加以威胁。结果四月十六日那天,工人领袖一个也没有

到场。于是有人散布谣言说工人领袖被收买了,已经拿了多少好处出去旅游了。不过,集会

的头一天会有一万多人参加是他们事先没有预想到的。其中有部分人是传单通知,有的是互

传消息,自发去的。也有在岗工人参加,毕竟唇亡齿寒,兔死狐悲。而吉化公司电视台事先

竟通知工人四月十六日不要去集会,实际上适得其反,很多人因此才得到消息。吉林省委书

记王云坤4月16日四次打电话督促有关部门稳定局势。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6498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