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丽的谎言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丽的谎言zt   
中共史






加入时间: 2004/10/10
文章: 714

经验值: 1036


文章标题: 美丽的谎言zt (160 reads)      时间: 2006-5-30 周二, 上午8:10

作者:中共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丽的谎言

在大陆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两千人自发组织起来为为一个绝症盲童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圆她到北京看国旗的愿望,让人感动,也体现了爱的真谛。这件事也反映出中国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之间充满了真爱,关怀,充满了阳光般的亲情。

2005年3月23日中午,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个胡同内,一名身患绝症的8岁盲童在众人搀扶下走下汽车。小女孩高兴地喊着:“我从北京回来了,我到天安门看升旗了。”望着小女孩那幸福的神情,周围的人无不感到辛酸,因为他们知道,小女孩去的“北京”,实际上是长春。为了圆上小女孩的梦想,上千人组织起来,用爱心精心地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导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幸福时光》。两千人用爱心编织美丽“谎言”

心愿:“我要到天安门上看升旗”

2005年10月23日,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活蹦乱跳的小欣月在编排舞蹈时突然摔倒在操场上……医院的诊断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判了“死刑”: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绝症!小欣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脑部已经积水,头部变大,接着是双目失明。医生告诉孩子的父亲朱德春,孩子要做什么尽量满足她吧,因为她的生命随时可能结束。

小欣月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操场上升旗。她经常向父亲提起有一天要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上飘起的五星红旗……

为了给孩子圆上这个梦,本来就已负债累累的朱德春把家里能卖的差不多都卖了,只剩下一台电视机。朱德春告诉记者:“闺女不让我卖电视,她说自己虽然看不见了,但是想听听声音……”

谋划:“要让所有环节天衣无缝”

地方媒体《城市晚报》报道了小欣月的境况和她的心愿,立刻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位公司经理表示愿意出资让小欣月去北京。然而,医生却告诉朱德春,小欣月目前的情况不是很好,如果去北京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医生的话让朱德春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一夜没有合眼的他,想出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主意:“带孩子在长春坐车转一圈,到时候找一个能升国旗、奏国歌的地方,就告诉她那里就是北京天安门……”

朱德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立刻得到了一致的响应。《城市晚报》为此开通了专门的热线。小欣月的心愿牵动了众人的心,无数的市民把电话打进了热线。

“我是东北师大的学生,我愿意当观众。”

“我是北京口音,我愿意当‘北京’公交车上的售票员……”

3月20日,就在无数热心的人在为小欣月的“天安门”升旗梦构思和忙碌的时候,小欣月的病情又加重了。时间紧迫,大家决定立刻行动起来。

时间定在了3月22日,升旗地点临时选定在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通过报社的热线,上千名志愿者聚集到了一起。为了让所有环节都天衣无缝,大家对乘车路线、交通工具、时间、到“北京”后还去哪些景点都进行了精心谋划。

现场:“爸,我真到了天安门!”

2006年3月22日上午9时多,一行汽车驶到了小欣月家的胡同外。朱德春抱着小欣月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客车。小欣月高兴得不时地唱着在电视里学来的“北京的小妞,嘿呦嘿”。

一路上,司机不时地拿起对讲机和其他车队队员通话。队员们按照事先的安排回答说:“到沈阳了”“到北戴河了”。小欣月也不停地问:“这是沈阳啊,那是不是快到北京了?”大家赶紧应和:“是啊,就快到了!”

终于到达“北京”了,朱德春把小欣月抱到了119路公交车上,这辆车变成了开往天安门广场的“北京公交4路车”。车上坐满了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为了不让小欣月起疑心,大学生们早已进行了精心的演练。

每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疏漏把小欣月从美好的梦境拉回到现实。

13时,汽车驶进了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的操场上,2000多人在这里翘首企盼。小欣月在众人的搀扶下走下了公交车。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升旗了,小欣月马上精神起来。

13时30分,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仪仗队的正步声响起来了,随后,庄严的国歌在全场高昂地奏响。小欣月大声地对爸爸说:“爸,我真到北京了,天安门!”

看到小欣月幸福的笑脸,许多人眼里涌出了泪水。

记住:一个共同的名字———爱

五星红旗缓缓地升起,小欣月试图举起右手,表达一名少先队员应有的敬意。她顽强地用尽全力伸出右手,一次次举起,又一次次无奈地放下,最后她只能将手举到额头处。朱德春在一旁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帮女儿把右手举到了头顶。

升旗仪式结束后,一名护卫队队员来了小欣月的面前,小欣月用手摸一下国旗护卫队叔叔的领章和帽徽,说了一句:“叔叔辛苦了!”

22日晚上,小欣月住进了由共青团长春市委安排的市委党校招待所。23日清晨,众人护送着小欣月踏上了“返回”长春的旅程,22日上午的情景又被大家小心翼翼地重复着。23日中午,欣月“回”到了长春。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欣月的父亲朱德春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满含热泪,反复地念叨:那么多的人啊,我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是啊,在这场活动中,可能没有人会记得谁的名字,但是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爱!

作者:中共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中共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7587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