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德国足球史话二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德国足球史话二
雷震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04
经验值: 0
标题:
德国足球史话二
(880 reads)
时间:
2006-5-07 周日, 上午3:11
作者:
雷震子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足球是圆的”
赫尔博格平素灌输“凡事谨慎”的处世态度,韬光养晦,精于谋划,其执教哲学可以浓缩为这几句广为后世传诵的名言:“足球是90分钟的比赛。”“足球是圆的。”“下一个对手最强。”逻辑简洁,哲理深邃。若非铭记赫尔博格的教导,德国绝无可能保持这样骄人的纪录:从重返国际赛场到2001年于慕尼黑1比5被英格兰全歼,世界杯外围赛只输过1场(85年主场不敌葡萄牙)。可他喋喋不休,惹来同行嘲笑,后来执教德甲的奥地利人默克尔写了本书,故意取名《那个圆东西是个球!》
进军瑞士前夕和决赛周上,赫尔博格的深谋远虑成了上述理论的最佳演示。获聘执教国家队前,赫尔博格花了4年时间联系国家队的旧部,走访新人,国家队打进世界杯八字还没一撇,赫尔博格已暗中部署夺冠。夺冠之后,他又开始操心全国职业联赛,德国足球历经廿载耕耘,终在70年代称雄世界,赫氏居功至伟,堪称德国足球之父。
你看的54年世界杯官方纪录片若是英文版,英国人干巴巴的解说可能让你打不起精神,看德语版,决赛时的尖叫让你怀疑这个诞生过康德、尼采、费希特和舒本华的国度是不是疯了。66年决赛尾声,英格兰已经赢定,赫斯特带球冲向对方大门,观众按捺不住涌进场内,BBC主播沃斯滕霍姆心平气和地说道:“他们以为比赛结束了……”,赫斯特打进第4球,沃氏接着补充“现在是真的结束了!”但在1954年7月4日下午的伯尔尼,德国人齐默尔曼整场大喊大叫,嘶哑的嗓音通过电波,传遍了国内千家万户,半个世纪后,经历过那场90分钟折磨的球迷仍记得齐默尔曼的经典片断,知道紧接着某句话后面会发生什么:“拉恩带球!拉恩射门!拉恩进了!!”
齐默尔曼主播决赛纯属偶然,当时西德派出有4名播音员报道决赛周,抓阄轮流旁述,他正好轮到西德和匈牙利的小组赛,谁也没想到西德会打进决赛。齐默尔曼那天下午成了传奇人物,当时电视还是奢侈品,人们只能听广播,他尖利的声音激起了强烈的震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年前收音机问世,著名播音员布劳恩将球场划为22个小区刊登在杂志上,比赛时,观众对照杂志上的方格,边听边想象布劳恩描述的场面:“左前卫带球从A5穿过A4,直到B1……”齐默尔曼不吃这一套。
西德不到10分钟就丢了两个,第10分钟莫洛克扳回一球,齐默尔曼兴奋地大喊:“不再是2比0了!”8分钟后拉恩扳平,他的播音像在海里垂死挣扎的人,听众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听他“奇迹!”“谢天谢地!”地乱叫,西德门将图雷克扑出希代古提的单刀,齐默尔曼惊叹:“托尼啊,你真是足球场上的上帝啊!”拉恩第84分钟反超时,齐默尔曼疯了,有8妙钟他激动得岔了气,接着像南美人那样嘶叫:“进了,进了,德国进了!说我傻吧,说我疯吧,德国3比2领先了!”终场哨响,齐默尔曼又高喊“完了!完了!比赛结束了!!”将胜利的消息传回德国。
赫尔博格曾如此定义足球:“三分之一是技术,三分之一是团结,剩下的是运气。”那个下午,西德无疑三样都有:拉恩带球如入无人之境,水平一般的图雷克发挥出毕生最佳水平,这是技术;莫洛克落后时的吼叫鼓舞了全队,这是团结;至于运气,匈牙利人三次击中门柱,两次势在必进的机会被后卫在门线上救出,普什卡什还有一个好球被吹成越位。德国著名记者黑瑟-利希腾博格日后补充:赫尔博格把自己漏了。决赛周前两周,他特意让全队观看匈牙利在温布利大胜英格兰的纪录片,连看两遍。第一遍,队员们吓呆了,第二遍,他们回过神来,找到了匈牙利人的防守漏洞。匈牙利人却对西德毫无兴趣。
德国人还把工作做到了老天那里——期待大雨。阿迪达斯带着新发明的可拆换鞋钉到了世界杯,匈牙利人在泥泞的场地上站不稳,西德队员换上更长的鞋钉满场飞奔。这也归功于赫尔博格的周到,他每逢国家队比赛,都要赛前仔细考察场地。
西德队载誉归来,举国欢庆,国脚们在各地巡回接受民众的祝贺,所到之处学校和商店关门,厂矿停工。慕尼黑的《南德日报》形容:“没有哪位国王受到过这样热烈的欢迎!”一个因战败而蒙羞,因侵略而负疚的民族,刹那间获得了新生。德国人一下子有了“我们又是一条好汉”的良好感觉,在漫天飞舞的旗海中找到了归属,伯尔尼奇迹几乎成了非正式国庆日。西德队回国的第一站是辛根,当地六千多居民早早地守候在车站,但在狂欢之前,每个人都排队买了月台票。德国足球之后30年里赢得了更多的荣誉,但无论是席勒还是贝肯鲍尔还是马特乌斯,都没有像54年的国脚们那样受到举国爱戴,那是11位纯粹的足球英雄,没有名利诱惑,没有丑闻困扰。
阿迪达斯扬名世界杯
德国人在瑞士捧杯不仅是足球的凯旋,也是阿迪达斯进军世界的起点。这家运动用品公司一跃而成足球产业的巨人,这个奇迹竟是源自一次分家。1948年3月底,纽伦堡以北16英里的一个小镇上,有户叫做达斯勒的人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老达斯勒是鞋厂的工匠,育有二子:鲁道夫和阿道夫。弟弟阿道夫喜欢做手艺,创意多多,鲁道夫则偏爱经商,花天酒地。
阿道夫本想做个面包师傅,但一战之后找不到工作,只好自力更生,利用各种材料做鞋子。喜爱运动的阿道夫开始生产运动鞋。1926年,阿道夫发明了径赛用的钉鞋(就是把钉子安在鞋底),两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短跑选手开始穿着阿道夫的新发明竞技,1936年柏林奥运,杰西-欧文斯穿着他的跑鞋夺得4枚金牌。战争爆发,阿道夫的鞋厂开始承接大量的军事订单,这让酷爱运动鞋的阿道夫极为苦恼。奇怪的是,两兄弟只有鲁道夫被征召入伍,打完仗回家,发现阿道夫长得又白又胖,有钱有势,和美军打得火热,鲁道夫觉得吃了亏,从此兄弟失和,此后半个世纪,谁也没有解释究竟为何争吵,如何分家。
鲁道夫搬了出去,在小镇的另一侧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一条无辜的小河将两兄弟从此划为路人,他们再没有说过话,小河两侧的酒吧、饭店和客栈纷纷落入两股敌对势力的手中,阿道夫手下的人走进鲁道夫开的酒吧,很可能会带着一对熊猫眼离开。也有例外,鲁道夫厂里的一个看更,儿子后来踢球出了名,但踢了20多年死活不穿鲁道夫做的球靴,这人名叫马特乌斯。
尽管兄弟俩水火不容,但都同意不拿家族名字给公司取名。鲁道夫的品牌最早叫“鲁达”,有位广告行家告诉他这牌子听起来像“彪马”,比娘娘腔的“鲁达”强多了。阿道夫过去为纳粹生产过军靴,还很不幸和那位波希米亚下士同名,遂将牌子改成“Adi”,为了不让家族的名字消失,他将姓氏前面3个字母放进去,成了“addas”,10个月之后,鞋厂正式更名为“adidas”,但从不用大写的A。
俱乐部的起源
西德擅长打大赛,心理素质过硬是一条,身体素质超群是另一条。身体不行可以锻炼,处惊不变可不是天生的。锦标赛总有一场见高低的时候,很多技术了得的球队,往往到了这种场合要么身体挺不住,要么心理熬不住。德国人往往是小组赛慢热,一进淘汰赛精神头就来了。
这多亏了德国足球的传统,还有冯-沙恩霍斯特将军立下的规矩,德国足球才比对手更经得起摔打。
先说身体。留意德甲俱乐部的字号,你会发现很多挂着一串数字。德甲球队喜欢名称里加进成立的年份:沙尔克04,慕尼黑1860,乌尔姆1846等等。这种冠名习俗让英国人很不爽:沙尔克也许是1904年成立的,倒也罢了,史书上明明写着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是诺茨郡(1862年),诺丁汉森林成立于1865年,慕尼黑和乌尔姆何德何能竟敢僭越?德国人真不害臊!说自己发明了铅字印刷,汽车和共产主义还不够,还想说足球也是他们发明的!
这正好说明英德两国足球俱乐部起源的本质区别。英国的俱乐部性质单一,玩足球就玩足球,玩板球就玩板球,德国人的俱乐部从开始就是多功能的健身俱乐部,时至今日,这一祖制也没多少改变,成立时的主要项目是体操。现在的慕尼黑1860,还有篮球、网球、拳击甚至摔跤;乌尔姆走得更远,属下有21个项目,包括舞蹈;就是那些宝号里面写明是足球俱乐部的,也不只是踢个球那么简单,拜仁慕尼黑有支水平不俗的国际象棋队,埃芬博格的妹妹在圣保利打手球。
德国人的体魄强健,是当年普鲁士参谋总长冯-沙恩霍斯特将军的功劳。1806年,拿破仑一世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战役全歼普军,给日尔曼人造成巨大心理创伤,普鲁士赔了易北河以西所有的领地,痛定思痛,着手改组军队,任务交给冯-沙恩霍斯特,他向平民开放军职,全国征兵,建议在中学就开设体育课,体操和健身从此如火如荼在普鲁士展开。
教授体育的概念来自一位思想开放的哲学教师古茨穆特,他在1793年出了本书《青年体操》,哀叹“(日尔曼)人的体质颓废”,强烈呼吁塑造“完美男人”,希望藉此让条顿民族“灵肉合一”。18年后,雅恩将古特穆茨的想法付诸实施,他还增设了游泳和远足,在全国各地积极组织各类体操活动,号召全民参与。他的狂热引起了当局警觉,以为他要煽动无政府主义,将他关进大牢,险些要了他的命。
不过,雅恩对竞技不感冒,他讨厌“腐朽的”英国人事事比个高低的德性,认为台球、高尔夫、板球甚至打猎都是下作的游戏,他们竟然还赌钱!健身和体操可是追求“个人完美”的正当活动,能让全民团结一致,有着丰富的社区价值。雅恩殚精竭虑,把英国味的Gymunastik换成了很德国的Turnen(但词根还是很英国的Tournament)。他甚至超越塑造“完美男人”的理想,要塑造“完美的德国男人”——野蛮体魄,准备打仗。绕有兴味的健身顿时成了单调的军操。日后,德国人还将许多约定俗成的术语由英文换成德文,说德语的奥地利和瑞士都沿用“Corner”为角球,进球是“Goal”,德国人偏要说“Eckball”和“Tor”。
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民间协会和俱乐部的滋生,德国人身上的两大矛盾天性——喜欢社交和互相猜疑——在这个天地里和谐共存。社团的兴起让德国人找到了归宿感,几百年的封建割据让条顿人但知有“吾皇”,不知有“吾国”。俱乐部又极大地满足了德国人一丝不苟和井井有条的癖好——比如选举社长,组织活动和缴纳会费等等,中产阶级将自由结社视为和贵族在法律上平等的基石,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社团在当地法院注册后便可享受政府拥有的健身设施和场地,这多少解释了为什么至今绝大部分德甲俱乐部没有自己的球场,他们又是如何从体操馆分离出来或者彻底改行诞生的。
年轻人很快就厌倦了单调的体操,他们需要更刺激的游戏。足球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社团和俱乐部的生活。1878年,首家德国足球俱乐部——汉诺威足球俱乐部诞生了,玩的其实是英国人的橄榄球。真正的足球俱乐部在22年后才成立,该俱乐部的传奇战绩直到1986年才被拜仁刷新,名字很恰当:纽伦堡第一足球俱乐部。
足球进入德国和英国人分不开,当时英德关系紧密,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大公联姻,让英语学校遍及德国各大城市,诞生于英国公学的足球运动很快吸引了德国的富家子弟,其中一位,费迪南-许普,对足球着迷得不得了,焚膏继晷,最后成了德国第一任足协主席。普鲁士人钟情秩序和纪律,对年轻人玩得满身大汗,浑身泥泞的不检点非常不齿,但越让老古董生气,年轻人就越起劲。于是乎,足球俱乐部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从柏林蔓延到港口城市汉堡、不来梅,再往南到斯图加特和卡尔斯鲁厄。
足球俱乐部的起步非常艰辛。不仅受到社会的鄙视,社团的迫害和阻挠,甚至一只羊都可能导致足球运动夭折。首先是没有场地,不来梅经常在放牛的牧场比赛;杜伊斯堡的球场是一块墓地,一遇到出殡,他们就要中止比赛让灵柩和送葬的过去;在斯图加特,踢球把羊群吓坏了,被人告进官去;还有不少球队流离失所,每次比赛都要扛着球门到处走,为此,德国人又发挥他们守规矩的天性,规定全队轮流扛。天大的困难也挡不住德国人踢球的热情,1900年1月28日,86家俱乐部相聚莱比锡,成立了德国足协,几个月之后,足协公布了比赛规则,强调:“比赛当中不得躺下休息。”
请问芳名?
但德国人的取名很没有创意,不管球队诞生在哪个城市,哪个街道,名称往往带着忠君爱国的“日尔曼尼亚”一词,连篇累牍,让人不胜其烦。他们还老改名字,英格兰的俱乐部一旦成立,宝号便流芳百世,矢志不渝,但德国俱乐部常因内部分歧拆伙,另起炉灶;战争让某些俱乐部“瘦”得只剩皮包骨,不和别人合伙没法生存,拆了又合,合了再拆,酿成今天的宝号冗长不堪,像个化学元素符号,加上重组的俱乐部前身很多是田径俱乐部或者体操馆,弄得连成立的年份也莫衷一是。许多俱乐部开始踢球已经是20世纪了,偏偏要把当初跑步和跳马的时辰算进去。
说起取名,条顿人的精细让人叹为观止。先看两个例子:
FCBayernMunchen1900e.V.
BVBorussiaDortmund09e. V.
这是比较普遍的例子,由5部分组成,少数俱乐部的招牌或长或短,暂不去计较。“e.V.”是“注册俱乐部”的缩写。任何在德国参加有组织联赛的俱乐部必须向有关方面注册,声明是“公有、非赢利的竞技社团”。既已备案,再煞费苦心去标榜显得多余,有的俱乐部后来干脆拿掉这块遮羞布,但拜仁坚持原则,作为德国最赚钱的俱乐部,为什么死抱着这个几近慈善的牌坊不放,的确是个谜。
往前的数字是成立的年份,尽管绝大部分俱乐部谎报年龄,但拜仁和多特蒙德的确是分别成立于1900和1909年,勒沃库森现在自称“Bayer04”(尤其是电视广告上),其实在1904年成立时也是在地毯上打滚,带上一个久远的年份不仅能够满足莫名其妙的虚荣心,还有商业上的考虑。那些不带数字的是因为来得太晚,家世浅薄,不好意思,比如沃尔夫斯堡(1945)和汉莎罗斯托克(1965)。
再往前,事情稍微好办些。一看就知道那是球队所在的城市,但也有非常搞怪的,非按照街道或社区取名。比如圣保利(汉堡的一条街),沙尔克04(盖尔森基辛的一部分)和瓦滕莎伊德(波鸿)。这也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你在伦敦找块地方叫“西汉姆”的给我瞧瞧?
继续往前,德国人浪漫的一面来了。许多俱乐部的创始人是学生,爱好幻想和复古,能踢球是因为所在学校思想开明,取名爱从拉丁文或者希腊文中寻找灵感,越是带有古罗马痕迹的名字就越吃香,“日尔曼尼亚”和“条顿”等字眼大行其道,比勒菲尔德的Arminia是纪念公元9世纪的一位壮士Arminius,他带兵抵抗入侵,全歼了3个罗马军团,被古罗马史家称为“日尔曼解放者”。“Borussia”便是普鲁士(Prussia的拉丁文版本)。也有表现自己不忘本的,拜仁在慕尼黑前面加上“巴伐利亚(Bavaria的德文拼写便是Bayern)”以彰其志。想象力不那么丰富的也找到了自得其乐的办法:按颜色红白,黑白或者蓝白,省事!
最前面,“Vfl”或者“TSV”的缩写像是中央情报局的密码,让人摸不着头脑。要破译并不难,毕竟一个俱乐部闹翻了天也只能玩那么多游戏。德国人常借用英文的“Club”(其实该按德文的习惯以“K”打头),或者用德文的Verein或Union。一看见开头的字母是C、K、V或U,你肯定知道自己在和一家俱乐部打交道。
什么俱乐部?字母S代表Sport或Spiel(比赛),T介绍过了,不再赘述。至于“L”和“B”,要么是体操要么是球类运动。最丑陋的名字要算是SpVgg了,全称是Spielvereinigung(字面的意思是“玩耍协会”!)
作者:
雷震子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但在狂欢之前,每个人都排队买了月台票。"--欣赏德国人的纪律性
--
conanbryant
- (0 Byte) 2006-5-08 周一, 上午3:09
(26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266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