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敬畏天命 |
 |
kai-kai
加入时间: 2004/03/25 文章: 2225
经验值: 10951
|
|
|
作者:kai-kai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什么是天命?明知一个选择是不恰当的,但是你没有其它选择,非选它不可,不然结果还要差,这就是天命。
中国从二年多前开始,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入稳健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这样转向?这问题我就不废话啰嗦了。这两年多来的经济形势也证明了当初的政策调整是相当及时的。否则后果很难预料。
但事实上,现在实行的政策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这几年连着以15%的幅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现在又要超常规发展高速铁路,城际快速列车。
各部的尚书大人,翰林院的院士们是否知道,这三大政策可都是与稳健的财政政策背道而驰的。而且是牵动全局的,相当激烈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我倒真有点为陈良宇先生抱不平了。
推行这样的三大政策是否要与自己过不去?
明知是扩张性政策,也要推进城市化,这就是天命所在。别无选择。因为三农问题的解在其中。不加快推进城市化,城乡差别越来越严重,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英,法工业化进程中是靠向殖民地转移农村人口来解决的。日本战后是向巴西大量转移人口来解决的。中国这么多农村人口可以向哪个国家转移农村人口?没有地方。只有加快推进城市化一条路可走。
只要经济形势还许可,就还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天命不可违。
稍微有些经济学的知识,就知道人民币升值是收缩性的,提高工资是扩张性的。那明知大幅度调整最低工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什么还要推进?因为这也是天命所在。
中国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入超,本来是应该执行货币升值的政策,以平衡贸易。但为什么我很反对人民币升值,而支持提高最低工资呢?因为,提高工资与人民币升值在平衡贸易上所起得作用是一样的。区别是一个是收缩性的政策,一个是扩张性的政策。
之所以在稳健的财政政策下推进扩张性的政策去平衡贸易,是因为收入差距太大,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大。这还只是表面的。更深层次上,是因为如果推行收缩性的政策,首先可能是在农村地区出现通缩。这问题就麻烦了。这点我与蒙代尔先生观点相当一致。
现在的以提高最低工资的办法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政策很可能并不能持久。经济形势的发展可能不会提供充分时间,让我们从容不迫的调整工资结构,以缩小收入差距。大规模的推广各种扩张性经济政策,更是进一步使这样的机会失去。
这个超常规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大跃进规划,是否也是天命所在,没有选择呢?
这个超常规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大跃进规划,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相当激烈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争论这么长时间,马上在今年就要全面开工了,竟然我只看到一篇出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从宏观经济的方面发表了一些观点。
呜乎,中国的经济学家何在?
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将经济学者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很多重大的决策都向经济学者咨询。在京沪高铁,大规模发展城际高速列车这样的大规模投资问题上,在铁路2万亿大投资这样的经济问题上,居然没有经济学家出来公开发表意见,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居然没有经济学家出来评论由此而产生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可能是2万亿的投资额还太小吧,不值得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来谈论。
呜乎,中国是否真有在研究经济的学家?
这京沪高铁的“非上不可”,“势在必行”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请中国政府公开咨询报告。
现在大规模的铁路提速以后,究竟运力是否还会大量短缺?大规模兴建高速城际铁路以后,会否引起铁路全行业的亏损?会否引起大范围的高速公路运行亏损?是否有过全面的评估?万一发生这样的情况,会引发怎么样的经济后果?这做过评估吗?
难道这短短几年来,石油从20美元一桶,涨到70美元一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都不知道?难道这短短几年来,黄金从250美元一盎司,涨到600美元一盎司,中国的经济学家们都不屑一顾?
我今天在这里,再一次把牛皮先吹下了:如果这京沪高铁“非上不可”,“势在必行”的话,如果全国大规模超常规的发展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话,那5年以后等着中国的就是一个滞泚性通涨的经济局面。
这可是个很棘手的经济问题。不过也可以请教撒切尔夫人。大概化10年时间可以解决这滞胀问题。这样5年大跃进,再加10年治理滞胀,刚好15年战略机遇期。很有趣嘛,这样的一个战略机遇期。
高速铁路什么时候都可以建,战略机遇失去就不再来临。孰轻孰重?
当然,我说的大话也只是一种预期。还没有变成事实,也可能不会变成事实。比如,京沪高铁半途就下马了,也是有可能的。也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这样的事情。充其量不过是种可能性罢了。
谨慎的投资者对这种无法把握结果的,影响全局的可能性不会冒然行动。不过呢,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会赌的,有豪赌的机会怎么可以放过?不然怎么会有10多年前的五矿的豪赌,到后来的中储棉的豪赌,中航油,国储局的电解铜等等的豪赌呢?
不碰得头破血流,他们会收手吗?不会的。
其实,天命早就昭示了,京沪高铁是不可以上马的。铁道部门最想引进的是日本新干线。偏偏是,京沪高铁要上磁悬浮就只有选德国技术,要上轮轨,就只有选法国技术。因为日本的新干线技术不是高低速混跑的,而长江上又不可能建一座专门跑高速列车的大桥。这就是天命。
铁道部一直要尽早上马京沪高铁,偏偏不是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现在什么原材料都大涨。就是摆出一副不让上马的形势。这就是天命。你铁道部奈若何耶。
敬畏天命吧!
其实,在很长的阶段内,高速铁路都不适合中国。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较好的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都没条件建。更诓论其它地区。
珠三角,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方面由于实行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政府投资有一定的程序,便迟迟不能定案。因为这项目是要亏本的,将来要成为纳税人的负担的。
长三角,上海至杭州已经规划磁悬浮,不用再谈。杭甬间也没条件建高速铁路。因为杭州湾大桥建成之后,杭甬线肯定会被分流。再者,洋山港摆着的阵势就是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我现在就可以预测,将来洋山港肯定会与宁波接通的。如洋山港与宁波接通的话,杭甬线还将被分流。上海至南京,部分去安徽方向的列车改由浙江走,而不再从南京绕道,线路就不会再紧张。而且,上海至南京也就大约300公里,300公里时速的列车与160公里时速的列车,对旅客没多大的差别。倒是票价更敏感。
票价与速度的关系,对旅客来说,也有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如果一个旅客每小时能挣100元,那他多花50元,节省一个小时,还是合算的。如果一个旅客每小时的工资是2元,那除非他是疯子,才会多花50元,去节省一个小时。
渤海湾,整个情况就与上海与南京间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平均收入更低。所以,建什么,京石高速铁路,京津唐高速铁路,都是疯子行为。
我这磁悬浮,高速铁路的,已经讲了几年了。把宏观经济都搬出来了。看家本领也已经使出来了。如果还挡不住铁道部的胡作非为,那也是天命了。
如果京沪高速铁路确实是“势在必行”,“非上不可”的话,我倒要谢谢你们啦。还真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财运来了推都推不开。
天命啊!
kai
2006,4,24
作者:kai-kai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