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关于“学而时习之”的翻译——告东海一枭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关于“学而时习之”的翻译——告东海一枭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zt关于“学而时习之”的翻译——告东海一枭 (423 reads)      时间: 2006-4-23 周日, 下午5:13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学而时习之”的翻译——告东海一枭

关于“学而时习之”的翻译——告东海一枭
东海一枭:
网络混混Brian的《不吐不快——帮东海一枭继续棒喝张国堂!》是根本错误的,你却同他一般见识,真是可惜。
徐志刚先生是当代中国真正的大儒,他虽然在《论语通译》的前言中有一点对儒学不当的批评,这也是为了出版而不得不迎合中共的观点。但他从小研究《论语》,他的翻译应该不错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徐志刚先生的翻译是: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我的翻译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复习,不也喜悦吗?”我的翻译与徐志刚先生的翻译有什么区别?我所说的“复习”当然包涵反复温习,反复练习的意思。我向来强调,学者要对照孔孟的言论与历史事实和人物反复思考,反复思索。
我们来看看朱熹的《四书集注》。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儒学当然强调学以致用,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需要机会。在没有机会实习的时候,难道就不复习吗?因此,这里的“习”不带有实习的意思。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后要不断实行和练习”是根本错误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第一句话,是要教导学生要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要以学习为乐。儒家主张:“幼而学,壮而行。”人在青少年时期要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为重,而不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儒学虽然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但也是安邦治国的政治学说。其中的许多内容,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运用的机会。对这些没有机会实习的内容,能不学习吗?我幼时的老师告诉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亲临不知难。”人只有先学好书本知识以备用,对儒学边学边用是不行的。要掌握书本知识,就要时常复习。
儒学也是修心养性的学问,人时常反复温习儒学可以修养自己的心性。因此,君子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要明白,实习需要机会和条件,而复习不需要机会和条件。因此能时常复习,而不能时常实习。因为没有机会和条件让你时常实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告诉人们学习本身也是很快乐的事情,他要人们来享受学习的快乐。他也告诫人们不要仅仅为了升官发财的实用目的而学习儒学。
我劝你读读《读论语孟子法》。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这段话,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最好解释。
Brian只能是一个网络混混,因为他没有一颗虚心好学的心,凭自己的一知半解找别人的错。他不过是不可雕的朽木。你到推崇他,沦落到他的地步,实在可惜。
我警告你不要骄傲狂妄,要敬畏上帝耶和华,否则“你就等着贫穷和失败,死后还要下地狱!”我这样说,是凭着爱心劝告你。是想你成才,成器。《圣经》说:“耶稣又对他们说:‘我要去了,你们要找我,并且你们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犹太人说:‘他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难道他要自尽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8:21~24)耶稣也严厉警告不信祂的人。
我同你辩论,开始我只把文章发在自由中国论坛的“ 枭鸣神州”和你的[震旦网],没有发在别处,你却把反对我的文章到处发。你把反对我的文章到处发,我也只好跟着你到处发。也教育象你一样骄傲的人。
愿上帝赐给你一颗谦卑的心!
张国堂
2006年4月22日

Brian:不吐不快-帮东海一枭继续棒喝张国堂!

作者:Brian
张国堂老兄自称是耶稣基督再世,在网上初碰到此类人物也是好奇欣赏一番。但在很多地方见到此兄不断四处招摇,疯打乱骂,当作网上小丑博众人一笑也就罢了。但如今此兄还真不自量力,被棒喝后依然不耻而勇继续和吾心气同一的兄长纠缠,而东海一枭兄的牛刀太过费事,今天我先用杀鸡之棒痛打此等虚狂之徒,也算给东海老兄的见面之礼。
张国堂的耶稣爱我网站,吾也曾上去浏览一下,特别是对此兄引以为自豪的《基督徒读〈论语〉》也是试曾拜读,但刚看此老兄对论语开篇的解读我就几乎要吐出胃液赶快弃之如鄙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依然是让此兄翻译成了:学习后不断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真是让孔子九泉之下义愤填膺,只要通读并理解论语就会清楚,习是练习,实行。我们也常说“习武”中的习也是类似之义,绝对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复习之意。全句应为“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后要不断实行和练习”。张耶稣可惜是对古文是半知半解,胡乱用现代汉语解释古文,真是误古误今,而且诸多名家大儒都已经注解过此句话,但张国堂必定是不屑一顾,闭门造车才搞出个这东东。虽然,自己意淫一下就可以了,非要拿出来到处想意淫别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奉劝妄人国堂赶快读读南怀谨老先生的《论语别裁》给自己消消毒,也算是对孔夫子的尊敬,等看完后看有无狗胆再写什么”×××读论语“。
再者,此兄声称自己是耶稣再世,这也没什么了不起。耶稣在世的时候,也是声称替上帝传播福音,而不断遭受别人对他的嘲讽和打击,但他可是真的圣人胸怀,悲悯心态,完全宽容迫害他的人,甚至包括把他钉上十字架上的刽子手!国堂既然认定自己是耶稣再世,也得象个耶稣的样子啊!耶稣可不是别人说他不对的时候,非要扯住他人刮噪不停,喋喋不休非要让别人向他认错才行。甚至还对和他争论的人发出诅咒:”你就等着贫穷和失败,死后还要下地狱!“就凭你这个德性,耶稣会选择你这个肉身再世,也真是玷污了他老人家的眼睛!退一万步讲,你就是真的耶稣再世,如此胡搅蛮缠、小肚鸡肠的耶稣也是人人皆得而打之(我也学学耶稣的宽容,这里就不用”诛“这个字了)。
再次证明一个真理,人必须有谦虚的心态,学习圣贤著作的同时也需虚心向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学习,而不是妄言创造,妄言独独自己获得了真理。想起一个禅宗故事,某人自认为已经悟道,却被老禅师推到水里,用棒不断敲打问他:你悟道了吗?但愿能有一当今禅师把这位国堂兄推到臭鱼塘中用狼牙棒狠狠敲打这位耶稣的狗头,棒喝一声:你TM真的悟道了吗?

2006-4-8 14:16
首发震旦网域名zhendanwang.com


朱依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略论孔子教育思想


朱依群


摘要:通过对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分析探讨,提出对此句话的全新理解,认为其体现了孔子进步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亦具有借鉴意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论语》开篇首章首句,“学”的含义是学习与教学,是孔子毕生奉行的事业,其自身好学不厌,同时又诲人不倦,《论语》开篇论“学”,抓住了孔子学说的关键与纲要。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都是十分确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包含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我们认为,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其科学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值得现代教育借鉴。今稍作阐释,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学”的内涵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所谓“学”的内涵。孔子论学的内容并不止于书本知识,孔子又以文、行、忠、信教学,自己又“每事问”,学无常师,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学习和教学的方法途径也相当多样,对“学”概念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1.孔子认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相当广泛

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第一步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学习驾车、算术、写字、射箭以及初步的礼仪等;从文献典籍看,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作为教材进行教学,《论语》中有多处孔子指导学生学习典籍的记载;孔子不仅重视技能与典籍知识的传授,还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方面的教育。孔子提出“仁”这一思想核心体系,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并提出其伦理道德的观点,如:“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八佾)“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仁政”学说,指导学生如何从政──—学干禄,在《论语》第二章“为政”首篇中即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之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

2.孔子学习和教学的途径、方法也非常多样

首先,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学无常师,人人为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是善亦学,不善亦可学。事事可为师:“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事不分贵贱,学也多多亦善,子曰:“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并且,持之以恒,终身学习,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以博学名闻邦里;曾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其次,孔子教学不拘时地,方法多样。他与学生同住同行,学无所隐,教亦无所隐(述而)既聚徒授课,“杏坛讲学”,又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既建私学造学舍筑“弟子内”,又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习礼大树下”,并关心社会时事政治,“至于其邦也,必闻其政”(学而),及时对社会政治形势作出分析、评判,作为教学内容。与学生同住同行,注重言传身教,陈蔡遇厄,“从者病,莫能兴”,孔子以身教,“讲诵弦歌不衰”,教学生以“君子固穷,小人穷始滥矣。”(卫灵公)

3.孔子对“学”和“好学”的理解也非常独到

他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好学”是孔子自己引以为荣的过人之处。《论语》曾对“学”“好学”有数章专门阐述,这对我们准确理解“学而”之学有所帮助。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其余在雍也、述而、为政、泰伯中也多次提到“学”、“好学”问题。上述数例只是较为集中的对学、好学下定义而已,归纳起来,孔子所谓的“学”,既有学习知识之学,如“学文”、“学易”,较多的是学习做事为人修身之学,如子夏所定义的学;《论语》中对“好学”的定义,更侧重于道德与修养,其内涵比较清晰。认为好学,首在为人:对父母孝、兄弟悌,对君忠诚,对友信义。次为修身:见贤思齐,不迁怒,不贰过,不尚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崇尚追求人性的完善、道德修养的提高。三为处事:敏于事讷于言,即多做事少发言,追随正道。从孔子教学内容来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对此,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有很好的解释:“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弓行之;中心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故曰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教弟子先行后学文不同。”杨伯峻译为:文,历代文献;行,社会生活的实践;忠,对待别人的忠心;信,与人交际的信实。从这里来看,孔子认为好学,并没有较多的涉及《诗》、《书》、《礼》、《乐》及《春秋》、《易》等书本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现在的“好学”含义有较大差别。其教学内容,也以品行操守的学习占较大部分。

综上所述,再联系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制度转型,孔子毕其一生致力于建立完整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政治理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而”之学,虽然包括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其内涵非常宽泛,从范围来说,有修身、处世、从政等几方面,从内容来说,既包括技能、典籍,更包括孔子在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方面提出的诸如仁义、忠信、孝悌等,也包括学习的方法与要求,诸如躬行原则、举一反三等。

二、“学而时习之”中“习”的含义

1.温习

《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章,为这个注释提供了千年不移的论证。温习旧知识,获得新收获,着眼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这一解释被广泛接受并运用,在这一点上,还可有以下补充:温习的解释,是仅就“温故”之温而言,孔子赞赏由温故而知新,则“习”便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温习”,而是复习、思考、研究、有所新发现新收获的过程,孔子曾赞扬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就是这个道理。从为师角度而言,即从孔子教学过程而言,孔子每对学生教学一次,是否也是“习”了一次?把学过的东西教一遍,在教的过程中既温习了旧知识,而从中有所启发得到新收获。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恐怕既是经验之谈,又是发自肺腑的内心感受,有一例: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典型事例说明,孔子十分重视学而教,教中学。这一过程可以转释为知新(学)而温故(教),温故(教)而知新(学到新东西或受到新启发得到新收获)。孔子始终强调学而能行,著名的事例如:《论语?颜渊》: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屡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实习、演习,或练习、演练

这一观点见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内容,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解作实习为好。杨先生举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认为这一“习”字,是演习之意。杨伯峻先生从孔子所授多须练习的角度,解释“习”为实习、演习,是非常恰当的。但是所举《史记?孔子世家》一例,“习”很难遂定义为实习、演习。习,也有“学”义,《吕氏春秋?听言》:“门始习于甘蝇。”中的“习”就是学的意思。“习礼大树下”既可以理解为演习,也可解作学习。可以作为补充例证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政)此“习”当以实习、练习、演习之义解。

3.实习、实践

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如: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以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的品德行为作为好学的依据。又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也是从行为品德上来确立是否“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有行义,温习、练习、演习、演练也是行,或者是实习、实践。技能可以实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则非实践、躬行而何?孔子始终强调学而能行,著名的事例如:《论语?颜渊》: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从上述二例来看,学生有所问,教师有所教,最后学生有所实践,这是典型的孔门教学范例。孔子进行社会政治理想教育,希望学生学而能行,能按照礼制去实践,能按照社会公德去处世行事,即“学而时习之”,从这方面理解,确为“实践、实习”的意思,把这一层意思与孔子对学的内涵的阐述联系起来分析,表明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含义,实在是孔子自勉并教育学生:不断地学习仁义忠恕孝悌等伦理准则并时时实践使之成为自己的美德,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而终身实践、终身奋斗,不也欣慰、快乐?归纳上述理解,笔者认为: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分析,把“习”理解为“实习”,是从知识的可操作性上解释,两者都从技能典籍着眼。把“习”理解为“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后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体现了孔子进步的教育理论。学生既有自愿相随长年不离的,更有来来去去呈动态的;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拘时地,嬉笑哭怒、饮食服饰、行卧坐趋,均可教学;至其邦而论其政,观其民而探其俗。这是注重实践、理论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动态教学的典范,也是个性化的素质教育的典范。现代教育尤其是中国教育虽然在教育的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都要大大超越孔子时代,但从动态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角度看却是相差甚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情绪、氛围的调控教学。二千多年前的孔子,虽然不知道有教育心理学这回事,但他却深深懂得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对学习的重要,他曾说:“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孔子此语,似乎在温言启发学生体会:学习,并按时地温习、实习,是多么愉快啊!愉快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现在一些学校采取填鸭题海战术,压得学生苦不堪言,拔苗助长,使相当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育才恰是伤才、害才,使许多本可以成才的学生因厌学而成不了才。孔子的乐学教学方法,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技能知识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先学做人,再学文章,把政治理想与成人目标,在伦理道德面前合二为一,使得具体化,易于学而习、知后行,容易操作实践,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也是今天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注重实效的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103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