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真实的卓娅及其他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真实的卓娅及其他
芦笛
仍然在看《俄国的战争》,继续摘点有意思的段落出来,还是夹译夹议。
不幸的是,我的电脑又出了毛病,文章写好后如果想用Word调出,则电脑立刻死机,也不知道是那该死的软件出了什么毛病。因此只好从南极星的界面上直接贴出。由此造成的排版问题,还请同志们包涵。等到复活节我一定要去买个新式武器来,替换这早就该更新的“吻密”。
一、苏联在东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犯下的兽行
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传统存在,哪怕是苏联那种按照狂想家的蓝图人工设计出来的怪物,也不可能全面摆脱原有的传统。如同中共全面继承了帝王们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传统一样,斯大林也全面继承了沙皇疯狂扩张的传统。不管旗号怎么变幻,俄国的传统决定了她永远是个贪婪的帝国主义国家,正如中国的传统决定了她永远是东亚病夫一般,无论是共产邪教那种苦行僧的强心针,还是资本主义的富裕,都不可能使她健康起来。
1939年8月,苏德签订密约,瓜分了东欧。根据密约,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东波兰被划给了苏联,而此线以西则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
此后,德意日缔约成了轴心国,希特勒邀请苏联加盟,想以此引诱苏联去打印度,寻英国人的晦气。莫洛托夫受命前往柏林,和希特勒与里宾特洛甫谈判,他拒绝了希特勒的鼓动,说苏联感兴趣的不是印度,而是保加利亚、土耳其、瑞典、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此后他更具体地开出了苏联加入轴心国的条件:德国从芬兰撤出;苏联获得在伊朗和波斯湾的行动自由;苏联在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获得军事基地。没有哪个历史文件比这更能说明那个“无产阶级天堂”的帝国主义实质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成了苏联盟国。英国外相艾登访问莫斯科时,德军还在莫斯科郊区,离克里姆林宫只有50多英哩,斯大林便向艾登明确提出,战后东欧应该是苏联帝国的势力范围。这完全是帝国主义强权外交那一套。斯大林在整个战争中,从未从这帝国主义立场后退过,最后他的野心终于成了现实。
可怕的还是痞子取代贵族做了新沙皇后便毫无道德约束。在德国入侵波兰并消灭了波军主力后,苏联随即撕毁了与波兰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入侵东波兰,和纳粹瓜分了那个主权国家,把东波兰变成乌克兰的一部分。此后又悍然撕毁了和芬兰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该国。苏联为此遭到世界各国谴责,被驱逐出了国联。苏芬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在莫斯科已经准备好了傀儡政府,只待那红军征服了那弹丸小国后便用刺刀端出去,让芬兰变成苏联的又一个加盟共和国。可惜红军被人家打得头破血流,只好放弃征服梦,同意停火。
1940年6月间,苏联撕毁和波罗的海三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0万大军占领了这三个国家。将其变成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沦陷的东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第一次尝到布尔什特匪徒的滋味。在东波兰,NKVD(即格伯乌,克格勃前身,全称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不但秘密枪决了全部波兰军官,还把那儿变成了恐怖世界。作者写道:
“在占领的头几个星期,苏联当局放任丛林法则盛行。数以千计的地主、富农、地方官员、警察、商人以及政客被抓了起来,或被枪毙,或被囚禁。NKVD迅速建立了一个告密网,从告密者们那儿获得了民族主义者和反共分子的名单。私人财产被国家没收,‘革命的敌人’的财产被邻居或腐败的官员偷走。从莫斯科来的指示划定的‘反苏分子’包括集邮者和懂世界语的人(Esperanto speakers),因为这些人有海外关系。NKVD用臭名昭著的恶棍管理在全区设置的许多监狱。这些恶棍常规地使用酷刑来逼迫落到他们手中的每个人咬出更多的人来。没有刑具时,他们就自己创造:用栅栏上折下来的木条殴打犯人,以监室的门挤碎犯人的双手,用薄书放在犯人头上,用铁锤猛击其头部,这样就只能造成脑震荡而非骨折。当犯人的身心被彻底摧垮,被拖到NKVD的‘袋鼠法庭’(芦注:没有法律依据的非法审讯机构)上时,他们还要蒙受更多的羞辱。一个犯人的阴茎被用纸包起来点燃了。”
在波罗的海三国: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陷入东波兰曾经经历过的无法无天的恐怖统治中。成千成千的人被公开谋杀。更多的成千成千的人被放逐到遥远的西伯利亚的营地去,估计一共有127,000人被放逐。1941年6月,德军攻占了拉脱维亚后,发现了一份被NKVD枪杀的拉脱维亚人的名单,那谋杀的借口不堪一笑:‘她在唱拉脱维亚民歌时被当场擒获’,‘他的祖先是资产阶级’,‘他躲在树林中被当场擒获’,如此等等。”
可笑的是,斯大林吞并了这些国家后,便把苏联的国境线往西移动了数百公里。这样一来,沿旧边境线修筑的“斯大林防线”便成了纵深防线。苏军将领迟钝到没从希特勒在西欧的成功中获得任何知识,仍然坚持以攻为守的传统战略,亦即战争一爆发就打出国境去。根据这一背时战略,斯大林决定抛弃原来的防线,把新防线迁到新边境线上去,就在德军鼻子底下修建防御工事,因而刺激了德国人(原来隔开两国的缓冲国已经消失了,两大巨人如今大眼对小眼──对相),促使希特勒下决心去解决布尔什特问题,而苏联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去修新防线,原来的旧防线又长满野草不可用了。由此导致了苏军战争初期的一溃千里,可见作恶是有报应D!
就在逃出新边疆时,布尔什特匪徒们还不忘犯罪:
“最恶劣的屠杀(atrocities)遍及红军撤出的地域。在被占领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乌克兰,NKVD沉湎在恐慌刺激出来的狂野杀人热潮中(indulged in a panic-stricken orgy of killing。NND,真难译,所谓orgy乃是古罗马人狂宴,常有乱交行为)。因为吃不准该拿犯人怎么办,在德国人开始进攻的头几天他们便开始胡乱杀人。再也没有任何制度可以约束他们。NKVD的卫兵杀死了每个落在他们手中的人,就连普通罪犯或候审的人都不放过。待苏联人撤走后,牢门打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无法形容的恐怖场面。到处是被切除了肢体的尸体,成百成百的犯人被活活打死。在乌克兰的一个案例中,NKVD用炸药炸死了塞得满满的两个狱室的妇女。在另一个监狱,地上到处是犯人身上割下来的舌头、耳朵和眼睛。这种恐怖行为几乎无法解释。在战争初期发生的这一切,和发生在katyn(芦注:东波兰某地,NKVD在那儿谋杀了全部波兰军官并精心掩盖了作案痕迹)和其他地方发生的深思熟虑的屠杀很不一样。NKVD的卫兵们看来是处在为恐惧、绝望和愤怒诱导出来的暴力复仇的歇斯底里中。种族主义的因素也不能排除,因为当前进的德军将苏军战俘和波兰人关在同一火车厢中运往俘虏营地时,到站时他们有时会发现波兰人在半路上给谋杀了。”
二、斯大林的钢铁意志(=“一不怕别人死,二不怕别人苦”)
“(1941年)8月,臭名昭著的第270号命令颁发了,该命令将所有投降和被俘者谴责为‘祖国的叛徒’,被俘军官的妻子将被逮捕囚禁。斯大林自己的儿子雅科夫就在第一批受害者中。他被俘后不久,妻子就被抓了起来,在劳改营里关了两年。德国人提出以雅科夫交换被俘的德军高级官员的建议被斯大林拒绝了。1943年,雅科夫因故意走入战俘营周围的禁区被卫兵射杀。”
“在北方,德军日益逼近列宁格勒。当斯大林听到德军用人质(吁请列宁格勒指挥官投降的俄国代表们)作肉盾时,他命令该城的保卫者们不得心慈手软,应将同胞公民统统射杀。‘战争是无情的’,他写道,‘谁显示出软弱和动摇,谁就会立即给自己招来失败。’”
三、希特勒的教条主义败给了斯大林的机会主义
斯大林的血腥统治让全国人民恨进了骨子里去,苏联其实是一个随时会爆发的活火山。当德军攻入东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等地时,当地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欢迎“解放大军”,姑娘们争相把献花献给入城的德军,老人按斯拉夫风俗郑重地给贵宾献上面包和盐。在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国家独立组织纷纷涌现。许多人主动和德国占领军合作,指望能把自己的国家从苏联人的暴政下解放出来。
“估计一共有一百万苏联士兵加入德军一方,和自己的国家作战。”
“(和苏军作战)的有两个乌克兰师,一个来自土耳其斯坦(turkestan)的师,一个在Calicia成立的党卫军师,以及15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人,更重要的是还有哥萨克人。这些军事部落的传奇战士有着为沙皇服务的悠久的血腥历史,许多人在内战中抗击过布尔什特,从来也没有与那个否认他们的民族存在并野蛮压制他们的传统哥萨克生活方式的社会制度和解。他们从未隐瞒自己要建立一个民族家园‘Kazakia’的愿望,但德国指挥员们却将他们作为战友来欢迎。
红军里的哥萨克成团成团地越过战线投奔德军,自愿效劳。他们形成快速行动的骑兵分队去寻找歼灭苏联游击队。1942年,德军解放南部哥萨克居住区域时,整村整村的村民唱着地方圣歌(local anthem),捧着献花和食物欢迎他们。男人们把多年前埋在地下的马刀、匕首和步枪挖了出来,穿上全套民族服装,子弹带交叉在胸前,自告奋勇为德军服役。早就认为已死的一个古老的领袖、指挥官库拉科夫(Kulakov)从藏身之处现身出来,率领着一个壮观的部落队伍,一直游行到哥萨克的首都Poltava。正在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的德军招募了他们,派他们去寻找并歼灭红军的散兵游勇,他们以凶猛无情的效率完成这项战斗任务。1943年,就连希特勒都克制了对亚洲人的偏见,同意成立第一个哥萨克师。哥萨克师的数目迅速倍增。到1944年,已有超过25万哥萨克在德军一方服役。”
该书还介绍了著名的红军叛将符拉索夫(Vlasov)将军。该同志和朱可夫经历很相似,乃是斯大林的爱将之一,曾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立下殊勋。1942年,他率领第二突击军解救列宁格勒,全军被德军包围歼灭,他本人被俘。此后即上书希特勒,建议成立“反斯大林俄国解放军”。以后便担任了“俄国人民解放委员会”的负责人。
对此公反水,作者的解释是:
“有多种理由解释符拉索夫的突然转变:他的哥哥(或弟弟)在内战中被以卷入反布尔什特阴谋为由枪决;他送给年老的父母一头奶牛,双亲却因此被当成富农而受到惩罚;据一份报导,他曾因乌克兰人民用献花、面包和盐欢迎德军而倍感震撼,因而觉醒,意识到斯大林政权是何等不得人心。最可能的解释还是他自己作出的:他再也无法认同那个靠谎言和欺骗运作的政权,它屠杀自己的同胞,把成千成千的未经训练的士兵投入战斗。”
符拉索夫对俄国人民的呼吁也值得译出:
“朋友们,弟兄们!布尔什特是俄国人民的敌人!它把无数灾难带给了我们的国家。血已经流得够多了!我们已经经受了够多的饥饿、强制劳动以及布尔什特刑讯室内的煎熬!起来参加争取自由的斗争!愿与德国的光荣和平最终获得胜利!”
可惜这不过是单相思。希特勒被自己的种族教义毒化,真的相信了那些“主子种族”的鬼话。他并不想解放苏联人民。相反,他非常害怕苏联境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因为这和他的伟大东方帝国蓝图格格不入。在他的设计中,斯拉夫人这种“亚人类”的唯一功能就是为德国移民主子作奴隶,过剩的“亚洲人”(按:希特勒认为斯拉夫人是亚洲人,其实许多西方人都持这种观点。以文化和种族背景来看,俄国人确实是介于欧亚两洲的过渡民族。其文明不是从欧洲原生的,而是从欧洲进口来的薄薄的“奶油”之下覆盖的亚洲原始文化)将被驱赶到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猪圈”里去。
就这样,希特勒错过了历史给他的轻易取胜的机会。他本来只需向那摇摇欲坠的腐朽建筑猛踢上一脚,剩下来的事自然有俄国人民去代劳。他只需用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欢迎他们的苏联人民,允诺废除布尔什特暴政,恢复私有制,废除集体农庄,则布尔什特政权立刻垮台。
可他为史无前例的成功冲昏头脑,迷醉在那个种族帝国的春梦中,反过来无情镇压苏联西部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虽然德军将领出于实用目的,把自愿效力的前苏军将士当成炮灰利用,但希特勒实行的却是无情掠夺资源和出产的铁腕统治。他非但没有应人民请求,解散人民痛恨的集体农庄,却派纳粹官员去接管之。于是,他便取代了斯大林的角色,把集体农庄变成了无情榨取人民血汗的利器,将掠夺来的谷物悉数运回德国,导致乌克兰发生饥荒。斯大林这么做,毕竟还是苏联人民自己的领袖,轮得到他一个外国人来扮演斯大林的角色么?
这种种倒行逆施激怒了苏联人民,使得他们反过来认同另一暴君斯大林。再加上苏军收复了部分国土后,看到了德国占领就意味着屠杀和焦土。其实那些破坏有一部分是NKVD当初在撤退时执行斯大林的“焦土政策”命令造成的。但红军怎么分得清楚?从此,“为了斯大林,冲啊!”便成了苏军的自发战斗口号。
反过来,斯大林那机会主义者就要比希特勒那僵死的教条主义者高明得多。在生死攸关之际,他表现出了惊人的意识形态弹性。他在战争爆发后作的第一个演说里就一改故辙,绝口不提布尔什特那套意识形态,而是诉诸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此后他所有的演说都是唱爱国主义高调,从来不弹布尔什特党那套陈词滥调。不仅如此,他还灵活到批准俄国教堂重新活动,以上帝的名义为“伟大的爱国战争(通译“卫国战争”,误)”祝福,甚至压下了他本人骨子里的反犹情绪,把有声望的苏联犹太人头面人物从监牢里放出来,成立了个由布党在幕后操控的组织,以此去勾引美国犹太人援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斯大林的政治才能远远超过希特勒,两人虽然同是军事外行,但斯大林不愧是个第一流的政治战略家。
四、令人难以置信的极权政府的生存能力
1941年10月4日,苏德战争爆发后三个多月,希特勒向德国人民庄严宣告,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役中”,苏军已被打败,“而且永远无法站起来了”,他接着给出了详细的证据:两百万苏军被俘,18,000辆坦克被击毁,14,500架飞机被击落。
希特勒并没有夸大其词。作者在书中披露:“在(1941年)6月至12月间,红军有2,663,000人阵亡,3,350,000人被俘。苏军每打死一个德国兵,就得贴上20个士兵的性命。”
这就是说,在战争头半年,苏军就有6百多万将士被打死或被俘,按理说整个军队都不存在了,还打什么仗?德军将领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确实是有根据的,那3百多万战俘排成的长龙,凡是见到的人都不会忘怀。没有哪个国家经受得了这种可怕的损失。因此,全世界当时都认定苏联从此一蹶不振了。
然而斯大林那魔术师就是有本事从帽子里掏出兔子来,让世界目瞪口呆。德军统帅部一点都不知道,德军逼近莫斯科城下时,苏军统帅部还保留了12个军作战略预备队,准备用于莫斯科保卫战。当苏联派驻日本的王牌间谍佐尔格汇报了日军无意侵苏,而是要南下去寻英美晦气之后,斯大林又从远东撤回了西伯利亚的生力军,使得苏军战略预备队达到了58个师之多!
极权政体使用恐怖手段无情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的潜力,简直就是无限的。而且,大独裁者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不计伤亡,能毫不犹豫地把从未受过训练的新兵投入战场,这就是它的可怕的生命力。
五、真实的卓娅
卓娅是牺牲在莫斯科附近的。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第一次能发动有限反攻并收复了少量失地的战役。当苏军收复了莫斯科附近的村庄时,他们发现了卓娅的英勇事迹。书上是这么介绍的:
“不管红军来到哪里,他们都发现了屠杀(atrocity)的可怕证据,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18岁的卓娅·柯斯莫捷米扬斯卡。她是当地游击队队员,受命破坏一切对德国人有用的东西,因放火烧毁德军马厩而被擒。根据后来的谣传,是当地村民向德军出卖了她。她被在脖子上挂上牌子,游街穿过村庄(芦按:原来毛的红卫兵是从这儿学来的),被毒打刑讯,割除肢体(mutilated,中文中没有对应词,只好如此翻译,其实不是肢体,读者看下去便知),然后被吊死了。当红军到达时,她那左乳被割去的冻僵了的尸体还在吊着。她的苦难经历首先被记录在一首诗中,以后又在剧本《卓娅》中得到描绘。在那个剧本中,卓娅临刑前夜,眼前出现了斯大林的形像(vision,此处乃是宗教术语,一般用于看到神灵或神迹),他向她保证,莫斯科一定会得救。
但在卓娅传奇背后的真实却没有这么鼓舞人心。她的父亲和祖父都在大清洗中被枪决了。仿佛是为了为他们赎罪,十多岁的卓娅变成了一个偏执(obsessive)的青年共产主义者。她母亲也同样具有洗清她父亲名字的愿望,为此鼓励她参加共产党的青年游击队,游击队员们被送到莫斯科前方地区去完成自杀性使命,直接进入前进的德军的虎口中。”
原来卓娅死得这么惨。我记得当年看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上有她临刑的照片,剪了个男孩的发型,衣襟上没有血,面容也很平静,根本就不像左乳被割去、痛得死去活来的人,难道那照片是伪造的?真实的故事太惨了,虽然能暴露德寇的凶残,但披露这些细节似乎不利于英雄的正面形像,或许就是为此,苏联宣传部门才隐瞒了那可怕的细节。
不过,书中似乎还是有点蛛丝马迹的。记得那书上说,施刑的某德军士兵受不了那场面,掩着脸踉踉跄跄地从屋子里跑出来,或许那就是割去她的乳房之时吧。
现在仔细回想那书,卓娅果然没有爹,似乎她爹是病死了还是什么的,反正书上含混过去了。如今得知真相,当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家人最后活下来的就只有卓娅的母亲,老太太的公公和丈夫死在斯大林手里,两个孩子死在希特勒手下。俄国人民究竟是作了什么孽,该当被这“阴阳磨”从左右两面夹在中间,细细研磨?卓娅的母亲鼓励女儿献身自杀使命,用这种方式去洗清丈夫的名字,是否也太可怕了些?如果卓娅的祖父和父亲不是被NKVD镇压的人民公敌,卓娅还会那么狂热么?如果苏联“伟大的爱国战争”就此少了个英雄,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