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原创]魂断日本桥续篇:魂系世田谷(五十六)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创]魂断日本桥续篇:魂系世田谷(五十六)   
东京博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01
文章: 2957

经验值: 1232


文章标题: [原创]魂断日本桥续篇:魂系世田谷(五十六) (765 reads)      时间: 2006-3-20 周一, 下午3:10

作者:东京博士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和日本,两个距离如此近的国家,日本每年的海外旅行者早就超过百万人次,像奥多桑和奥加桑这样的日本人却还都是第一次去中国。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就算没有我这个中国人闯入的因素,都有着无数与中国不能分离的东西。

从聪美那里我早就听说奥多桑在纽约赴任时期,奥加桑就曾经带她和爱米莉暑假去过2次夏威夷,对日本人来说,去夏威夷就像去冲绳度假一样方便,以至于曾有日本人戏称道,当年偷袭珍珠港的日本人都是八格,或许现代人的智慧远远胜于前2代的人,夏威夷不仅有日系的最高长官,现在的夏威夷几乎到处可以像在日本那样使用日语的旅游胜地,日本人之多让你有时候搞不清夏威夷究竟是美国的一个州,还是日本的一个县。

小丽和健的座位是靠窗的那一头,离我们最远,奥多桑和奥加桑坐在这一头窗口,燕燕和聪美都在忙着玩游戏,奥多桑看着座椅背后的GPS飞行图说:“从东京飞往上海的行程一大半都在日本领空飞行,跟去一趟九州差不多嘛。”

“当然,这么近的国家,日本人却几乎都不太了解,奥多桑平时不也是只关注太平洋的嘛。”我带点揶揄地说。日航中国航班几乎都是日本人乘务员,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享受的依然是一流的日本服务,尽管窗外一掠而过的白云已经是漂浮在中国的领空,就像我们乘坐的这架B747。我真希望我们的飞机继续降落高度时,能依然保持现在这样的一片蓝天白云,或者干脆就是细雨蒙蒙,那样反而可以掩盖一些尘土飞扬和灰蒙蒙的天空。

飞机准时降落在上海机场时,好在我已经持日本护照,能带着奥多桑他们走同一个通道,解除一些他们对踏上这个“遥远”的国家的不安。燕燕他们三人直到我们通过后很久才出来,回头看那些海关人员的不同脸谱,不由得感慨万千,却又不便在奥多桑他们面前表达一丝。毕竟,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不可否认中国的海关已经比1980年代末期进步了不少,但是用我出入过的那些日本和欧美国家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祖国却更具有一丝神秘的色彩和苦涩的回忆,这也是因为今天我手持了日本护照才获得了中国海关对“人”的尊重,尽管中国很多人还在辱骂这个国家的人比猪还不如,却忘记自己是世界上消费猪肉量最大的人种,这实在是一种嘲讽,对人类,也对猪。

大姐和姐夫都来机场接我们,与奥多桑一家重逢的瞬间,让所有人都感到经历了很长很长的岁月,因为爱米莉的不存在,谁都回避谈论,谁都难以掩盖重逢的喜悦中确确实实地带着的这一霎那的惋惜和悲伤。

健和小丽家也各自有亲属来机场迎接,大概事先也知道我们7人一同回国的人物关系,虽然互相语言不通,但是对奥多桑和奥加桑都报以友好的微笑,机场的到达出口人山人海,稍微停留就造成严重的秩序混乱,加上我们一行都各自有不少的行李,于是匆匆与健他们道别,约定另外再联系,我们就随大姐姐夫出了机场。

大姐本来嘴就停不住,学了半年多日语,更是跃跃欲试地跟奥多桑他们说话,虽然都是简单的对话,倒也算流利,至少比早年到过日本的姐夫能说会道了,奥多桑和奥加桑都非常惊讶大姐一下子会说这么多的日语,虽然他们早就听聪美说过大姐为了帮助聪美在上海开展业务联系,一直在拼命学日语。

“知道你们行李比较多,今天我们特意租了一辆11座的面包车,这样,先带奥多桑去宾馆Check-in,把行李卸下休息一下,聪美带来的衣料和设计稿留在车上,我们先去裁缝那里办事,然后我们再回到宾馆接奥多桑到我家去,怎么样?”大姐在车上首先告诉我们安排,奥加桑说她也想见见上海的裁缝,我赶紧谢绝,说私人裁缝那里地方很小的,姐夫也说他们去了也只能在车上等待,大姐只带我和聪美上楼。

面包车在高架公路上行驶,倒也很顺利,不过一下高架,司机可能为了走近道,通过了几处自行车和行人混杂的地方,这是中国最惊心动魄的特色场面,不要说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外国人,就是平时习惯在日本开车风格的我都有点紧张,国内司空见惯的喇叭声铃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壮观的交响曲。我们的司机也丝毫不甘示弱地连续按着喇叭,奥加桑说:“中国真是热气腾腾,人人都精神焕发,力量充沛地表现自己的存在感。”奥加桑虽然使用的都是褒义词,在我听来实在是羞愧难忍,还不如直接批评无序的交通状况来的爽快。

奥多桑注意到的却是在我们头顶上飞越而过的高架公路:“上海的道路和车辆真不少,到底是大城市,不过桥脚还不到东京的一半粗,看着有点令人担心呢。”

我解释说:“奥多桑,要是像东京的高架那么粗的桥脚和跨度,建筑成本翻倍还不止,你看造房子也是,中国主要还是砖瓦结构,这种堆砌建筑法在地震多的日本当然无法成立,一块错位,上面的就会麻将牌一样跟着倾斜倒塌。”

聪美也说:“是啊,欧洲的建筑也是砖瓦为主的,这也是各地人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地理气象条件长期积累的最合理的经验啊。砖瓦结构的房子有一种独特的韵律和美感,日本流行木结构,有的还故意把外墙装饰成砖瓦呢,日本人不仅仅是重视自然气息,还因为是多震国的因素,为了减震和倒塌时减少伤害,采用轻量化结构。”

我补充说:“中国还不是个富裕国,完全按照先进国家的标准,恐怕没有这么多的资金,而且有了一部分资金也只能有选择地重点使用,也算是中国的国情吧。好在老天爷没有让中国是个多震国,也就节省了不少材料,不过真的要是像奥多桑担心的发生地震,我敢说这些高架肯定都没了,不仅细脚伶仃,跨度几乎是日本的一倍,强度自然差,日本是三天一小震的,所谓久病成良医,日本人的地震防范意识可能是世界最强的,自然有很多过剩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在日本或许也不能算过剩,好在日本有经济实力,否则知道危险没钱加固,也只能自我安慰啊。”

到达花园饭店,我们4人办完了Check-in手续后,奥多桑赞叹道这是个不错的宾馆,我补充说,这是个日系宾馆,在这里可以说日语,会得到很好的服务的。“奥多桑,那个裁缝离开这里不远的,我们去一下,把聪美的事情办完后就过来,你们旅途劳累了,先在这里休息休息吧,不要离开宾馆哦。要不,燕燕也留在这里,万一奥多桑他们有什么事也可以照应一下,你去裁缝家等着也没意思。”说完我把我和聪美的房间钥匙给了燕燕。

奥多桑说:“我们不累啊,那我们呆会就在下面让燕燕带我们喝咖啡去,这里的咖啡看来不错的,没想到上海跟东京没啥两样,我怎么一点都没有到了外国的感觉?”

聪美责怪道:“奥多桑的中国观太陈旧,大概认为中国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丝绸之路,要不就是长衫瓜皮帽,或者人们穿清一色的人民装。等有空我带你去淮海路,”

大姐和姐夫都笑而不语,然后大姐把自己的手机给了燕燕,奥多桑饶有兴趣地看着,大概对中国的手机造型也颇感兴趣,大姐对燕燕说:“带他们在宾馆外面逛逛也可,不要走远,有事打你爸爸的手机。”说完,大姐姐夫带着我和聪美离开了花园饭店。

这是我们跟随大姐第二次来裁缝家,这次我们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裁缝批量赶制一些秋季时装和冬装,还试探性地询问了如果我们在上海设立分店,考虑完全将裁缝编入体制,按照固定收入支付他工资是否有可能,如果这一步双方能达成合意,那么聪美认为我们可以开始考虑让大姐在上海揭竿而起,然后同时考虑不仅让裁缝有必要的工作场地,还可以有一定的进货出货和加工场地。

时祥还没有回答,他老婆“欧阳霏霏”听说我们可以支付固定工资,早已经忙不迭地一口答应,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具体的条件,比如工作时间必须完全遵守我们的就业规则,不能搞兼职等等,这些概念在日本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中国社会由于长期缺乏这种正规的职业道德,还处于资本主义零细个体户的萌芽状态,对成熟的现代化管理和经营的理解还处于接近空白阶段,不过这次仅仅是试探性的交谈,按照目前的状况,虽然大姐很卖力,但无论是大姐还是时祥,我们都已经估计到了将渐渐无法应付聪美时装店的迅速发展和要求。

离开永嘉路时,聪美对大姐说:“大姐现在任务越来越重了,这次设计稿的衣料只有一半我们带来了,而且有的必须做10套,衣料却只有1,2套,有的只有样料,大姐必须在中国找到类似的衣料,再这样个人名义去办事越来越受限制了,所以我们考虑,大姐必须尽快在上海正式注册开店,在这之前,先到银座来看看怎么样?”

大姐兴奋地说:“真要干啊?我跑跑腿可以,对时装没经验的啊,你那种最好是雇佣专业的人,我可以学,但是不能保证一定行,一旦开出来,没有专业人才也不行啊。”

聪美说:“这个我也知道,我也不是什么时装艺术类专业的啊,我是说大姐应该学学管理和商店的经营,我在银座的店现在实质上也不是我在坐镇,我跟你一样,也是跑跑腿,到处联系联系的啊。所以我想让大姐能来日本一段时间,在银座的店里跟凉子店长学学,大姐学日语这么快,学这些肯定也能行。”

司机插话了:“现在开服装店啊,竞争厉害哦,不过中国人多,开的好还是能赚钱的,就看你开在哪里了,地段很讲究的,不过好的地段价格也很吓人的。”我没说话,要说地价,银座的才吓人,问题不在地价的绝对价格,而在于成本与利润的匹配关系。

我对大姐说:“刚开始,上海的销售还是以中低档为主,让裁缝的工作稳定化,管理科学化,为东京提供货源也必须稳定化,这是第一目标,聪美的计划也不仅仅是上海,将来巴黎也有这个打算。”

我们的车已经不一会儿就回到了花园饭店附近,聪美说:“我们有空再谈这些吧,现在不谈工作了,高桑,接下去我们去哪里?”

大姐说:“今天就别乱跑了,先到我们家去,晚饭在家里吃,奥多桑他们第一次来,还是吃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料理吧,饭店你们有的是机会吃的,你们不是还要去杭州的嘛。”

姐夫用手机联系燕燕后,我们已经下车,燕燕他们在花园饭店大厅咖啡馆内,看见我们来了,三人都从沙发上站起来,奥多桑说:“怎么样,顺利吗?”聪美点点头,奥多桑说:“这里日本人还真多,刚才好几个邻座的中国人都会说日语,燕燕说他们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留学几年就能出入这种地方,在日本是很难想象的啊。”

我笑着说:“中国人喜欢表现,上海人叫做扎台型,所以给人一种假象,好像只要去过外国留学的,回来的人就是出入高级宾馆这种场所的,其实真正留学的人,并非一定要在这种场合表现自己,要不是奥多桑来中国,我也不会住在这里的。”

聪美歪着头问我:“可是我喜欢这里哦,我来中国的话,你就不让我住这里了?”

“yes!,上次不是住在大姐家了嘛。这次来中国是特殊任务哦,所以例外。”我肯定地回答。

“大姐家也不差啊,够高级的了,奥多桑,不信你去看看,我敢说,要是中国人的平均水准都像大姐家那样,日本人肯定不如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日本人现在还有租很小的房子住的呢。”聪美说的倒是事实,可惜大姐的新家绝对不是中国人的平均水平,也不是上海人的平均水平,不过大姐也是上海人,正好也有机会展示上海人的“扎台型”,上海人历来有在家里吃咸菜在外面吃了一口就扔掉一块奶油蛋糕的“掼派头”恶习。

“快走吧,司机还等着呢,到家后我们就放他走。”姐夫在催促,我们一行重新上车,顺着原路重新朝虹桥方向开去,一路上,大姐都在用日语跟奥多桑奥加桑交谈,奥加桑说上海像大阪,到处是水泥地水泥建筑,应该增加绿化,我说我们现在来上海已经好多了,再早几年的话正是建筑高潮,整个城市绿化更少,到处灰天灰地,现在高峰已过,绿化植物正在陆续增加,不断地被回植起来。

像证实我的话一样,我们的车开始接近大姐家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些小区建设的很不错,其中不乏高级住宅区,不过姐夫谈到价格,当然也是令人咋舌的,尤其是再贵再高档的建筑,土地国有制的问题是很难令人理解的,当然私有财产在中国究竟如何受法律保护也不仅仅是制定一个规定或通过一个文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对国民长期的信用问题,我们过去的时间从来没有证明可以让百姓安心过,因此姐夫用先进国家有的东西我们中国现在也开始有了的介绍就显得非常的无力,当然没有人去评价,奥多桑和奥加桑只是默默地听着,大概他们在把眼前的现实中国与概念中的东西寻找吻合点,但我知道上海并不代表今日中国的平均水平。

聪美已经非常熟悉大姐家,车停在楼下时,她已经熟门熟路,下车前还从自己包里给了司机一包香烟,完全是中国人习惯,大概那是一包司机从未见过的精致漂亮的香烟。

不过这让我看着不太舒服,也不明白为何世界上这么多国家的烟民唯有中国人视烟如命,而且对香烟执著的人生观交际观远远超出了那缕缕袅袅,从中又有几个国人会去思考为何只有我们中国会被鸦片敲开进入现代的大门?而经历了彻底摧毁物欲的那场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人又如此迅速地跪倒在了物欲和拜金的石榴裙下,同时却还以为自己是最优秀最崇高的民族,这种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究竟将持续到何时?或许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且去面对时,才是自己开始发展进步的起点。

未完待续

——东京博士 2006年3月20日(版权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拷贝转载)


作者:东京博士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京博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537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