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请勿无中生有,以洋充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请勿无中生有,以洋充土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请勿无中生有,以洋充土 (1084 reads)      时间: 2006-3-15 周三, 下午9:17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请勿无中生有,以洋充土

──简答网友质疑和批评


芦笛


最近确实很忙,睡眠严重不足,本来不能再上贴,但刚才有事进内坛,不幸又到外坛看了看,见到鞍子批评,下面一片鼓噪,嚷嚷什么“打着七寸了”,让我忍俊不禁。有分教: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呆鸟。夜来聒噪声,疗愚何时了?

鞍子指责我:

【老芦把“不具备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偷换概念成“不具备强烈民族情感”,其中之谬误就好比把一个因从未接触而不懂现代合同概念,因此错误在诱骗契约上签字导致家产被恶人霸占、家庭被强行拆散的老实家庭,胡说成根本不珍惜自己家产甚至家庭本身的糊涂虫二百五一样----事实上偷换概念也恰恰是“芦笛政论”的典型手法,大家读他的文章时可千万要小心为上。^-^ 】

是么?我何处这么做了?请你把原文举出来行不行?你才是偷换概念,假设个靶子乱批一通。

我说的是原话可是:

【民族主义的基石就是私有制,它其实是民族层面的强烈权益意识。要有民族主义观念,首先得有民族层面的“你我之分”的强烈意识。因此,民族主义的产生的前提是“本族”与“异族”的强烈分野意识,为捍卫本族的精神物质财产和异族打得头破血流,这就是它的实质。这就是否定私有制的马克思主义彻底否定了民族主义的理论原因。】

这是你说的那回事么?你使用“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模糊表达,根本不能称为学术表达方式。到底是哪方面的意识?

现代民族主义,我认为有那么两个特点:

1、把“自我观念”放大于全族,把本族看成是自我的放大,为此把“利己”心扩大到本族的层面上去。

2、基于这种强烈的本族权益意识,建立民族国家,捍卫本族的精神物质财产,包括文化、语言、生活方式、领土、资源以及一切其他财产,甚至为此发动战争掠夺异族的这些财产,且有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到异族头上去的倾向。极端形式便是种族主义。

说中国古人没有这种民族主义意识,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人傻到看不出异族来,而是说古人从来没有把一己放大到全族的思维方式,更没有明确的权益观念。我早在无数旧作中指出了:孔孟之道只强调责任和义务,不强调个体权利,公民没有强烈的个体权益观,由此导致中国民主难产。连个体权益观都没有,谈何把这种权益观放大到全族去?

古代当然有种族歧视,元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那并非中国文化主流。哪怕是元朝,那民族划分也主要是根据地域来的,例如中国人被划成“汉人”和“南人”两大类,依据是蒙古人征服的顺序而不是什么种族原因。“汉人”亦即北中国的人,包括原来汉化了的民族以及契丹、女真、西夏人等等,而南人是最后征服的江南人。这根本就不是严格的按种族进行的歧视,而是一种政治上的反感导致的地区迫害。

古人也不是傻到认不出本族和异族来,史书上就有许多胡人的名称,诸如匈奴和五胡乱华的那五胡。关键在于:中国人并不像欧洲人那样对民族如此敏感,特别认同自己的民族,而是把这主要当成了个文化问题,只要接受了汉人生活方式亦即所谓教化,胡汉之分很容易就消失了。这就是中国人所谓“同化”,如果民族之间排斥力很大,就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民族融合过程,这该是白吃都能理解的吧?

否认古代中国人的民族宽容精神,就无法解释“汉族”何以会融合了几十个民族,变成一个共同的文化体。“汉族”其实只是个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它甚至把民族观念最强烈的犹太人都融化了:我在《民族主义论》系列里讲过:犹太人、吉普赛人全世界都有,唯独中国没有,过去西方人曾以此指责中国人排外,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而是因为这些民族没有受到歧视迫害。没有外力压迫,他们的民族认同心天长日久自然就消失了,而跟周围的人逐渐融合导致全民族消失。如果像西方那样,遭受外界环境同心协力地歧视压迫,则只会加强他们对本族的认同。

最能说明中国人对异族的容忍力的例子,还是中亚移民能在保留自己的宗教的前提下彻底汉化。内地所谓“回族”乃是中亚来的,许多人保留了中亚白人的面部特征,女的特别漂亮(NND,让我想起青春时代来了,这女回回就是漂亮,中国也如此,啧啧),但这些人除了严守他们的宗教信仰外,根本就和汉人毫无差别。这最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人的民族容忍性。中国文化甚至能把穆斯林都给化了,可见其宽容性。共党后来把内地回教徒划为“回族”完全是胡来,哪怕按斯大林的经典定义都不合适。

诸位怎么不敢正视我的挑战,从儒家经典里拎出民族主义的教导来让大家看看?做不到这点,起码得给大家看看古文中的“民族英雄”的等价词是什么吧?老实告诉大家,古文中连“民族”这个词汇都没有,只有“民”和“族”两个词,前者是指“百姓”,后者是指“家族”,亦即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人群。“民族”这个词乃是西学东渐之后才人工造出来的(可能是日本人造的吧),光这个事实就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根本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否则怎么连表达它的词汇都没有?

至于鞍子引用“留发不留头”的例子,正好证明了我的论点。满清本已平定江南,除了南明小朝廷东逃西窜外,谁都没反抗,后来汉人积极分子上了一份奏折,劝多尔衮说,如果不让汉族剃头,则等于没有征服中国,于是多尔衮才下令。这才激起了局部地区(并非广泛范围,我记得只是嘉定和江阴等个别地方,请诸位不要受辛亥革命后革命乱党的欺骗宣传的当)的反抗。但这恰好说明古代中国人根本不在乎异族统治,在乎的是生活方式。因为剃发令违反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儒家教导,大众这才无法接受。如果不是为此,本来都已降顺了。

当然,大明百姓不抵抗满族征服,也倒不完全是因为缺乏强烈的民族权益意识,主要原因我看还是怯懦。大家觉得这很可耻,其实是从美学角度来看问题。以实惠观之,怯懦未必不是保种的一种有效方式。还是那句话,江山易姓,百姓到底损失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后来的君主统治是否比原来的更差,除了共产党那种史无前例地要抢夺全民财产的土匪,又何必去反对?

但共产党那种土匪现象空前绝后,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乃是偶然的特例,不足为训。所以,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不管谁来统治的态度是非常明智的。例如中国如果不抗战,让日本人征服了,难道生活在鬼子统治下还要比生活在中共统治下糟糕不成?

鞍子错乱的另一处,乃是根本不明白那国界按经纬线划的涵义──那正说明那些地区历史上从未形成边界明确的民族国家阿!大部分非洲地区无非是些部落,连国家都没有,毫无历史根据,你让殖民者们怎么去划界?

中国当然早就形成了国家,但其实也有这问题,只是没那么严重而已。历史边界都是模糊的。除了南宋和金国以淮河为界之外,所有皇朝都有这问题。对此问题,《天葬》已经讲得很透彻了,请同志们去攻读那杰作吧。这现象反映的还是上面说的那个根本问题:中国古人没有民族的强烈权益意识,对“家产”有多少不是那么在意。所以只有在两国交战(诸如上述宋和金)的特例下,才会去明确划界。

Yank先生:

请不要称我为“芦师”,我不配作任何人的老师,只配作加人永恒的主子,嘻嘻。

我认为,程朱理学乃是引爆中华文明自杀的炸弹。明朝乃是中华文明骤然下跌的低谷,这原因很多,程朱理学成了主旋律当然是主要因素,其他跟朱元璋采取了全面的倒行逆施也分不开。

朱元璋和毛泽东非常相似,两人都是中华文明的杀手。朱上台前不打蒙古人,专门打内战自肥,最后在扫平了所有竞争对手后才派徐达和蒙古人作战。他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措施,彻底摧毁了宋代相当发达的工商业,限制人民迁徙、贸易等等,后来还封海,禁止海外贸易,把资本主义萌芽彻底掐了。他还厉行文化专制,不但大搞文字狱,甚至把孟子从文庙中搬出来,把《孟子》列为禁书。只是后来有人跟他说,孟子的主旨还是维护君王统治的,他才又同意把孟子搬回孔庙去,并批准出《孟子》的“洁本”(把“民为贵”、“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等“大逆不道”的话删去)。

不难看出,毛泽东和他非常相似,两人都靠异族入侵上台,上台后都导致了社会的全面倒退。当然毛的“丰功伟绩”令他望尘莫及。朱最后还打了蒙古人,而毛根本就没打过日本人。朱毕竟没有剥夺全民财产,更没有全面禁止毁灭一切传统文化,像毛那样从庙宇菩萨一直毁灭到私人珍藏的文物。但尽管程度判若天渊,两者都表现了中国传统中最可怕的那一面,亦即暴发痞子毁灭文化的强烈冲动。就是这种强烈冲动使得古代宫殿从没能传下来──每更换朝代一次,前朝宫殿都要化为瓦砾,这是项羽开创的伟大传统。倒是满清还没有烧毁明朝宫殿,那是李自成烧的,烧得只剩下个武英殿,那就是满清朝廷入京后办公的唯一场所。

因此,明朝乃是中华文明的低谷,在此之后文明有缓慢回升,其原因有两条,一是理学招致明亡的灾难让此后读书人引为惨痛教训,改去治“朴学”了,二是清朝皇帝乃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开明皇帝群体,历200多年竟然没有一个昏君。这才能在中国面临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强势文明挑战时、在西洋火器打击下居然苦撑不倒,甚至推出个“同光中兴”来,这和向落后的野蛮人称臣称侄的宋朝皇帝形成了鲜明对照。我相信,如果不是有着尚武传统的野蛮人做了咱们的皇帝,则后来帝国主义打进来咱们早就亡国了。

一剑先生:

看了您的标题,哑然失笑。好教先生得知,我没有“和许多好友闹翻”,那些人是慕我绝顶才情,谬托知己,自己送上来自讨没趣的。好在先生还到不了识货的那个层次,所以,先生可以放心,这种事绝对不会在你我之间发生,因为我从一开头就看不上足下,觉得您连疗愚的余地都没有。而您对我似乎也无好感,不像当初那些人要千方百计巴结我:))

最后郑重声明,我要去办正事,忙不过来,再度恢复假期。如再有批评,恕我无法及时答复,等有空再说吧,抱歉!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2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