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中国网络VS美国网络,孰更自由? |
 |
清拂杨柳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些美国媒体经常指责中国对互联网进行封锁和控制,将中国管理、规范互联网的做法进行“妖魔化处理”,认为中国在封杀、控制互联网。中国拥有1亿多网民,网民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互联网潜在的用户规模和市场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所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的规范化管理,目前政府非常重视互联网的影响,一直致力于引导互联网向着规范、自由的方向发展。但一些国家却想通过互联网破坏中国稳定的局面,肆意污蔑和打击中国对互联网的管理,鼓吹中国互联网是不自由的。其实美国的网络自由也面临更多的问题。
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从美国东部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到美国西部的《洛山矶时报》等主流媒体几乎是一言堂。目前在美国,只有从一些非主流、进步或边缘媒体,如THENATION ,THE PROGRESSIVE, IN THESE TIMES, ZAMAGAZINE, TOM PAINE,COM等,才能读到另类声音。
美国在海湾和巴尔干地区曾大量使用所谓贫化铀弹药,这种弹药是聚放射—生物—化学三位一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事一旦被深究,会引起针对美国政府的严重政治、法律、经济、道德问题。因此,美国主流媒体和美国政府心照不宣,极力避免有关的新闻和事实。据统计,从1991年1月1日到1999年6月30日,美国境外媒体至少有195条关於贫铀弹的英文报道,仅路透社便发了38条新闻,法新社有22条。而同时期的美国主要媒体的表现却出乎意料惊人一致:沉默。最令人震惊的是美国3家知名度最高的精英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在贫铀弹新闻上保持缄默。《华尔街日报》关于贫铀弹的新闻是零;《纽约时报》除了一条美联社消息和三篇读者来信,没有一篇自己采写的关于贫铀弹的新闻;《华盛顿邮报》的态度更耐人寻味:在1991年最早炫耀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使用贫铀武器以后,《华盛顿邮报》在其后9年内只有两篇关於贫铀弹的消息。这足以证明美国主流媒体进行新闻封锁的事实。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潜规则?
伊朗、北韩、叙利亚、突尼斯和其它国家都在封锁新闻网站和网上张贴的不同政见文章。2005年2月,伊朗监禁了23岁的博客默杰塔比.萨明杰德,罪名是在网上“侮辱”国家最高领袖。
而在中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民数目的增加,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热情的提高,在互联网上表达民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局面,“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在重点商业网站和政府网站首页,受网民关注的每条新闻几乎都开设了跟贴。任何网民,通过简单的注册或者根本不经过注册都可以直接在新闻后面跟贴,发表各种各样的观点。一条新闻下面可能有几十万条网民跟贴,表达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点击“强国论坛”、“新华论坛”,围绕各种议题、各色事件,网民的热烈讨论尽收眼底。广大网民对社会生活各种议题的观点,尤其是争议较多的话题,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将网上民意视为决策的依据之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说:“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网民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他们对国是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新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元素。
对比西方的“google”,中国的搜索器“百度”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贴吧”。网民可以就任何关键字设立专门的论坛,任何对此事件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这里成为网民自由交流的真空空间。而来自美国的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就没有提供相应服务。网民没有任何权利建立自己感兴趣的论坛。
所以,对比中国与美国的互联网,谁更自由?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