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广东农民大作学习札记(修改稿)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广东农民大作学习札记(修改稿)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广东农民大作学习札记(修改稿) (1078 reads)      时间: 2006-2-13 周一, 上午3:31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

──广东农民大作学习札记


芦笛



三、列宁建党学说的致命缺陷决定了共党政权终将崩解


1、权力的制衡与权力的平衡


该文作者言人所未能言之另一处,乃是区分了“权力的制衡”和“权力的平衡”,由此导出共产主义学说的实践必然导致独裁的结论。换言之,共党制度如不作根本改革,彻底突破列宁主义的框框,那就不但不可能实行全民民主,也不可能实行党内民主。

所谓“权力的制衡”,凡文明人都该知道,那就是民主制度那一套,将立法、行政、司法分开,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此外还加上独立的媒体作为分立的“第四权”,对政权实行持续监督。再加上任期有限,民主选举,便杜绝了终身独裁者产生的可能。

但为一般人(特别是中国无知的“民主爱好者”们)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行政首脑拥有独断专行的巨大权力,完全是个“独裁者”。

例如美国总统就是世界上行政权力最大的人,阁员都是他指定的,并不由选举产生,不是国会议员。他要炒谁的鱿鱼,谁就得立马卷铺盖。阁员在开会时只起到咨询作用,没有表决资格,什么都由总统说了算,没什么民主表决一说。简言之,总统制实行的不是集体领导而是个人领导。

这是美国人发明的总统制,英国人发明的内阁制则更有点“集体领导”模样:阁员本身常常就是议员,首相虽是最终拍板人,但非独裁者,而是所谓“第一部长”。不过,虽然阁员的地位比总统制的部长们要高,但“第一部长”的地位还是与其他部长划然而别,在权力天平上并不与后者等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尤其如此,她先后炒了多名部长的鱿鱼。

这种“独裁”式施政,保证了行政的高效率。要高效率地管理一个国家,行政首脑绝不能事权不一,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例如战争时就更是如此。西方政体的设计,保证了行政首脑具有独断专行的巨大行政权力,确保了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使用三权分立去制约之,并以民主选举和有限任期的设计,防止行政长官变成终身独裁者,实行的其实是“受到密切监督的有限期、有明确权限的独裁”。这就是权力的制衡,它保证了民主和专断的“辩证统一”。

“权力的平衡”似乎是“广文”作者自创的术语,说的其实是“政权的代表性”。西方国家为了确保施政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便规定全民都有选举权,一人一票,每个公民的投票的份量均等,没有“权重系数”,由此体现政权的民意。

这代表性反映于不同层面:在美国,它既表现于总统选举和议员选举之中,又表现在议会日常立法表决之中。人民选举总统或议员是一人一票,议会表决法案也是一人一票,此所谓“权力的平衡”,也就是每个公民或议员在政治上“等重”。因为美国实行联邦制,这“权力的平衡”不光表现在人头的平衡,还表现在地域的平衡上:加利福尼亚那种大州,尽管在人口和税收上贡献甚大,但在联邦议院(参议院)中却和阿肯色之类小州的政治重量相等。

这种在不同层面实行“权力的制衡”和“权力的平衡”的设计非常科学,权力的平衡保证了政府和国会由大多数选民选举产生,也保证了国会通过的法案代表多数人民利益,但行政机构只受“制衡”,不讲立法机构实行的“平衡” ,得以独断专行,确保了施政的高效率。


2、“民主集中制”的笑话


共党国家据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民主的国家,实行的是列宁首创的“民主集中制”,据说真正实现了民主和独裁的“对立统一”。该理论主张的是“无产阶级独裁”。在理论上,共党政权实行的是“阶级独裁”而非个人独裁。据说无产阶级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后者构成了绝大多数人民,因此,无产阶级独裁虽然是独裁,却是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民主政权。

这P话首先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他之所以闹出这笑话来,乃是以为资本主义越发展,两极分化也就越严重,无产阶级人数也就越多,到最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成了无产阶级,则社会主义革命时机也就成熟了。此时建立的无产阶级独裁,当然也就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历史证明他完全猜错了,在资本主义国家,壮大的不是无产阶级而是中产阶级,农民非但没有破产流入城市去打工,反倒个个成了百万富翁,消亡的恰是经典的无产阶级。所以,这理论本身就是建在错误猜想上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马克思的猜想成立,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也是笑话一桩。

所谓民主,不可能是直接民主──国家根本就不可能直接由全民参加管理,只能是所谓“间接民主”或曰“代议制民主”,亦即人民选出代表来,由他们代表自己的利益去争权夺利,而这就是西方的实践。

马恩没有执政经验,所以只是就巴黎公社实践发了一通毫无可操作性的梦呓。将“无产阶级独裁”的理论化为实践的任务是列宁完成的。他发明的“民主集中制”乃是一连串“集中”:全民利益由无产阶级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由共产党代表,共产党的利益由中央委员会代表。

这一连串“集中”的结果,便是制造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反动最荒谬的极权制度。它完全否认了“权力的制衡”的必要性,公开主张丝毫不受制约的“阶级独裁”,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全部集于党中央,并牢牢控制了传媒,但在理论上,中央还是保留了西方国家立法机构强调的“权力的平衡”,以显示政权确实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意愿。

在执政前和执政初期,布尔什特党(bullshit)还颇相信这“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梦呓,所以在中央内还根据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定政策。这就是所谓“党内民主”。该设计最不合理之处,乃是中央委员会集司法、立法、行政三权于一身,却实行只宜在立法机构实行的“权力平衡”,由此形成的内在矛盾,便造出了一系列弊病和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一个问题作者已经观察到了,乃是权责不一:总书记或党主席承担的责任要远远重于普通委员,但投票时却是一人一票,这立即就导致极大的不公平。你让总书记或党主席心理怎么平衡法?

第二个问题作者没有看到:在党中央实行权力的平衡,剥夺了行政首脑独断专行的权力,使得中央丧失了行政机构必须具备的高度统一意志以及施政的高效率,必然要妨碍党领袖作为行政首脑及时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这在布党决定发动十月革命和与德国签定和约时表现得最明显。

我已经在旧作中介绍过,十月革命乃是列宁个人产物,当时布党绝大部分中央委员都认为武装起义是自取灭亡,主张与孟什维克合作,先把资本主义建设起来再说。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甚至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对武装起义。全靠列宁力排众议,十月革命才得以发生。

十月革命成功了,德军又打了进来,大败红军,布党政权危在旦夕。此时又是列宁力排众议,签订了俄国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卖国条约布列斯特和约,把几乎全部乌克兰都割让给德国,这才保住了布党政权。

全靠列宁是公认的党父,享有在实践中形成的巨大声望,才说服了大多数中央委员,解决了这两个危机。即使如此,说服反对派,达成多数共识也是旷日持久的事。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必须迅速决策时,这种七嘴八舌的“民主讨论”势必延误军机,造成重大恶果。

这一点在签定布列斯特和约时反映得最明显。列宁一开头就主张接受德军的要求,迅速签定和约。但大多数中央委员无法接受那屈辱,和谈于是迟迟无结果。在和谈破裂后,主持谈判的托洛茨基居然公开宣布“不战不和”的白痴主张,亦即不与德军讲和,也不继续作战,导致德军发动大规模攻势,占领了大量领土,红军损伤惨重,彼得堡和莫斯科危如累卵。此时中央委员们终于看到不能再打下去了,和约才得以缔结。如果没有这“权力的平衡”的约束,全由列宁一人说了算,早早求和,那又何至于后来被迫接受那更苛刻万倍的卖国条约?

考虑到苏俄处在文明世界包围中的紧急局势,迅速果断决策就更是生死攸关。可中央委员会不但是行政总司令部,还兼有议会性质,于是它就不可避免地行动迟缓,这结果是非驴非马:既没有西方议会的民意代表性,又丧失了行政机构的高效率。

第三个问题更致命,可惜作者同样没有看到,那就是,列宁在发明“民主集中制”时,竟然忘记了设计解雇中央委员的机制。这理论缺陷便造出了“不可解散的内阁”,导致永远潜在的政治危机。

我在谈总统制和内阁制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总统制的内阁乃是总统私人指定的,阁员随时可以解雇,不存在内阁危机。可能发生的政治危机是国会与总统的冲突,亦即所谓“府院之争”。而内阁制则有所谓“内阁危机”,通常发生于国会没有多数党,必须由几个党组成联合政府之时。如果联合内阁无法达成共识,就只有解散国会,重新选举,指望选出个多数党来解决这问题。但如果内阁由强大的多数党组成,则总理或首相可以解雇阁员。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设计却把总统制和内阁制可能出现的政治危机统统收容到党中央里去了。中央委员会三权独揽,委员们既是议员,又是阁员,于是它便兼有发生“府院之争”和内阁危机的潜在危险。

妙就妙在共党的理论中根本就没有如何解决这些危机的设计。相反,在理论上,中央委员如同西方议员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解雇的。党领袖无法像西方总统或强势首相那样,随心所欲地解雇中央委员,以保证自己施政不受不必要的掣肘,却不得不和无法合作的同僚共事,直到召开下一次党代会才有摆脱仇人的希望。如果双方在党内势均力敌,无法通过正常组织手续罢免一方,则这势必造成长期对立,使得党的“神经中枢”(斯大林语)彻底瘫痪。

鉴于中央委员会规模太大,不便于操作,布党后来成立了政治局,以此作为最高决策圈。但上述问题同样存在:要解雇政治局委员,必须通过中央全会,如果双方在中委一级势均力敌,那就根本无法解雇一方。

共党荒谬绝伦的阶级学说更使这问题恶化到无从解决:它根本不承认世上有超阶级的权力斗争。党中央委员个个都是无产阶级代表,根本利益完全一致。既然都是阶级弟兄,当然彼此之间只有阶级友爱,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所以,党内冲突只能用阶级觉悟差别来解释,必须严格按对同志的标准去对待针锋相对的政敌,不能随便解雇人家,更不能把人家当敌人往死里整。

列宁确实是这么做的。虽然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曾泄露党的机密,公开在报纸上反对武装起义,但两人后来承认了错误,列宁也并未整肃他们,照样委以重任。

由此可见,如果严格按照教义行事,党内便永无解决权力斗争以及由此导致的政治危机的可能。突破这愚蠢理论限制的唯一利器,就只能是血腥的斯大林主义。


3、“阶级独裁”必然导致领袖个人独裁


明白了上述道理,则立刻就能明白为何共党国家要变成一人独裁,可惜“广文”作者没有看清楚这发生机制。

列宁在世时,一方面因为他个人的崇高威望,另一方面因为布党甫执政便陷于内战,几乎灭顶,全党为了挣扎求生,团结起来一直对外,顾不上内斗,所以,党内纵有政见分歧,也没有太多的权力斗争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列宁仍然可以利用他的个人威信去说服全党,以此解决意见分歧。这“民主集中制”的门面还能维持下去,他那愚蠢设计的潜在缺陷还没有及时暴露出来。

但列宁逝世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继任的三驾马车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没有他那么高的威信,不可能像列宁那样去说服全党。另一方面,党魁们此时已经尝到巨大的权力甜头,自然要和资产阶级政客们一样,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权力斗争去。

可惜上面已经说了,共党教义不承认超阶级的权力斗争,否认无产阶级先锋队内同样可以有这种“资产阶级弊病”,列宁在上世纪初设计布党时根本就没考虑这一条,直到百年后的今天,这个难题还依然故我,难倒了全世界共产党员。

斯大林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祭出马列的阶级斗争学说来,把党内意见分歧和权力斗争统统说成是阶级斗争,就此获得整倒政敌的光明正大借口。

这伟大学说的实践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其中既有解决政策分歧的考虑,更是出于权力斗争需要。

例如他联合布哈林反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时,把后两人主张的农业集体化说成是错误主张,但他把两人打倒后,自己来处理国事,立刻就发现必须赶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苏俄才能在未来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决战中生存下来。而要实行工业化,就必须用暴力手段实现农业集体化。这样国家才可能随心所欲抢劫农民,以此获得工业建设的原始资本。于是他又反过来主张集体化,引起布哈林反对,又被他打倒了。这再充分不过地说明,政策考虑和毫无原则的权力斗争是怎样难分难解地纠葛在党内斗争之中。

最初,斯大林是靠其掌握的人事权来解决党内冲突的。中央委员都是他的亲信,可以靠表决轻易击败政敌。托洛茨基被他放逐出国,季、加、布被他赶出了中央,降职留用,但他觉得这并不彻底。上面已经说过,根据马列理论,大家都是无产阶级的代表,你顶多只能说我马列没你学的好,就算罢了我的官,总不能把我说成是阶级敌人并加以消灭吧?这问题一天不解决,则政敌人还在,心不死,总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而斯大林就一天睡不好觉。

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斯大林就不能不使用他控制的秘密警察,制造冤案,把所有和他政见不一致的人乃至潜在的竞争对手,统统打成帝国主义间谍抓起来枪毙。

此乃列宁主义的逻辑发展。列宁主义的特点就是不许党外人士反对,谁要反对谁就是阶级敌人,要加以无情消灭。在这点上它和旧式专制制度完全不同:旧式专制政体只关心垄断权力,并不消灭政见不同者。列宁主义则不但强调将一切权力掌握在党手中,更强调无情消灭一切党外反对派,哪怕那反对只是言论,并非行动也如此。斯大林把这套用到党内来,完全是顺理成章:既然可以在党外因政见划分敌我,在党内当然也可以而且应该这么做。而且,客观地说,不搞这一套,也实在无法为党内权力斗争找到个符合列宁主义的解释。

至此,共党的理论和实践就完成了从“阶级独裁”到领袖独裁的转化。斯大林把列宁的“民主集中制”进行到了底:全民利益由无产阶级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由共产党代表,共产党的利益由中央委员会代表,中央的利益由政治局代表,政治局的利益由斯大林一人代表。无论是中央还是政治局,统统都变成了他个人的橡皮图章。

根据同一发生机制,毛当然也要走上斯大林的路。他和斯大林的区别,只在于后者使用秘密警察,既保证了杀人的高效率,又确保了人民素质不被败坏,达到了“成绩最大最大,损失最小最小”的理想境界,而毛却发动暴民去打倒政敌,使人民毫无必要地卷入宫廷政治斗争。在引发全面内战,使得国家蒙受巨大灾难的同时,更造成了全民素质的惊人堕落。

这一套被民运垃圾完美无缺地保留下来。伪民运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政见分歧甚至策略歧异都当成敌我斗争,把持异议者当成特务镇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连如今的共党都放弃了这一套,此所以我为何说伪民运乃是远比现代中共更反动的毛共余孽。

斯大林的发明,虽然从理论上解释了列宁主义不承认的党内权力斗争现实,解决了列宁建党理论的内在悖论,赋予了党领袖用肉体消灭的方式去“解雇”阁员的权力,从而消除了列宁建党理论制造出来的政治危机,保证了行政首脑的独断专行与高效率,但它使得党内权力斗争特别残酷无情,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空前血腥的一页。

在西方世界,权势欲被当成人类正当欲望得到承认,权力斗争是公开进行的。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如同体育竞技的失败者一样退场,并没有什么丢脸可言,而且还永远有卷土重来的希望。落选的总统候选人不必说,被解雇或辞职的内阁制的阁员照样是议员,而被解雇的总统阁员就算想继续从政,也总可指望被以后的总统雇佣,或是去竞选议员。就算他们真在政界丧失了前途,至少可以去当律师或做教授,没有什么身败名裂一说。

但共产党人却闭眼不承认党内权力斗争存在的现实,从而剥夺了和平公开地解决党内权力斗争的可能。斯毛的血腥解决方式,使得权力斗争的失败者不但要永久丧失权力,而且死得惨不可言。这就使得党内斗争成了生死之争,使得东方政治特别险恶,格外波谲云诡。遗憾的是,许多人都看到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嗜杀成性,却忘了这现象本是违反人性的马列主义阶级学说必然孕育出来的怪胎。


4、领袖独裁必将因造成重大灾难而消解


这结论已为苏联和中国的实践雄辩证明。

领袖独裁确实可以造成表面上的高效率,但国家的全部权力集于一人之手,毫无制约,一旦决策错误,立刻就是人类历史上见所未见的巨大灾难。

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要比毛泽东高出不知多少倍。他在外交上主要犯的错误就是错判纳粹不会入侵,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多少重大错误。在内政上,他主要是犯了严重的反人道罪行:以肃反杀害成千上万的人民;使用人造饥荒逼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将大批公民打成“阶级敌人”,再重复古埃及法老的故伎,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去进行低成本的工业建设,等等(直到他晚年,才有某部长发现:使用奴隶劳动进行建设乃是false economy: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偿劳动,但经济效益比起有偿自由劳动差多了)。但不管怎么说,在付出了空前惨重的人命代价之后,他毕竟还是在累累白骨上建成了一个超级军事大国。

毛泽东的独裁则一无是处,无论是外交内政都是白痴治国,这我已经在旧作中作了无可辩驳的论述。总而言之,毛乃是专用自己掌握的巨大权力伤害国脉民命的行家里手。毛害死的人比斯大林害死的多多了,国家却仍然极度贫穷落后。如果说斯大林是“血腥的冷静”,则毛是“血腥的愚昧”,前者对国家民族的自伤力远非后者可比。

人民和国家蒙受的巨大灾难,当然不足以导致共党内部改革。根本原因还是,把权力集中于党领袖一人之手,无情消灭所有潜在的挑战者,势必给党本身造成巨大灾难,使得全党蒙受周期性的无情清洗,无数老革命纷纷倒在领袖屠刀之下,人人自危。这种血腥政治绝无可能传宗接代。于是当大独裁者死后,共党必然要“向列宁主义回归”,强调起所谓“党内民主”来。这就是苏共和中共都走过的路。

但放弃用斯毛方式去解决权力斗争和政策分歧,就必然又陷入列宁制造出来的那个难题,于是实施这所谓“党内民主”,无非是用“政治局独裁”取代领袖独裁。尽管决策圈从中央缩小到了政治局的小圈子,还是无法彻底逃出那悖论,这就必然造成行政低效率和永远潜在的政治危机。这应该是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进入死样怪气的停滞时代的原因之一,也应该是中共政权在邓小平死后在改革上毫无建树的基本原因之一。

如今我党虽然实行了退休制,但仍然无法解决那“如何解雇无法合作的阁员”的难题。如果政治局或中央分成势均力敌的无法合作的两大派,双方又都不到退休年龄,由此出现的政治危机就必然导致中枢瘫痪。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列宁直到老邓,都害怕“三权分立”影响行政效率,为此剥夺了人民的所有权利,将所有权力集中于党中央,由此造出来的独裁机构却连民主国家的行政效率都无法保证,更无法避免西方国家可能有的政治危机。

最大的内在弊病,还是我多次说的那条,就是共党学说没有为党魁的特殊地位提供任何理论依据。在理论上,党魁和普通党员“等重”。既不可能如美国总统那样,通过选举获得合法权威,又不能永远像斯毛那样,靠在党内使用暴力去人为建立权威,由此必然导致“权威逐代递减律”。中央领袖权威逐代递减的最后结果,便是国家分崩离析。未来中国就算成功避免了军人政变,也只会逐渐解体,这似乎就是现代极权制度的大趋势。

令人吃惊的是,如此一目了然的事,我党“理论家”们却到现在也没有足够智力看到,更没本事去想出个类似孔孟之道的理论来,保证每一代党魁都如古代天子一样,有与生俱来、不容置疑、更不容挑战的权威。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胡中央居然没看到,继续奉马列毛主义为国教,乃是高效自掘坟墓。

我已经在前文说了,该教乃是人类发明的最有效的颠覆政权的邪教,其特点是把穷人对富人嫉妒、不满等正常情绪,升华为圣洁的宗教仇恨;把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化为正义的复仇行为。这种邪教只能用于颠覆政权,绝不能用于维持统治。如今国内贫富极度分化,已经接近了危险域值。当此危及存亡之秋,还坚持使用这套邪教去为子民洗脑,试图藉此建立“和谐社会”,则绝对是只有超级白痴才会干的蠢事,连缘木求鱼都不足以喻其蠢。

江山代有白痴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全文完】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213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