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面临的四大危机(能源,金融,社保,信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面临的四大危机(能源,金融,社保,信仰)   
草民曾国藩






加入时间: 2006/01/16
文章: 199

经验值: 352


文章标题: 中国面临的四大危机(能源,金融,社保,信仰) (519 reads)      时间: 2006-1-16 周一, 下午3:34

作者:草民曾国藩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前言:
本题目涉及四个当前的热点领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自己有兴趣的角度去论,而不是简单的博
积极的论述才更有收获,更有意义
谢谢 草民曾国藩

国内现在一面是高速发展,但同时各方面的危机也显而易见
可以威胁到中国今后发展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危机
1,能源危机
2,金融危机
3,社保危机
对此,民间,政府,媒体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汽油,燃煤,天然气,矿石,木材,水等一些列有限资源在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增长,需求的增长的迫使下,会逐渐走向一个瓶颈现象,面临的是一个严峻的能源危机,能源的短缺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很可能导致中国面临一场金融危机,崩盘也不是没有可能
金融经济的混乱必然导致政治决策的转变,从而改变整个中国,甚至世界格局的发挥变化,大的不多说了
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社保危机,就是社会保障体制的危机,基本的一点就是养老金危机
养老金制度在中国真空了将近40年
现在至少面临着6万亿人民币的养老金缺口,这个帐单最后无论怎么只有政府买得起。俾斯麦说,等养老金的人绝对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所以说,拥有完善的社保制度的国家,才是一个稳定的国家

民族信仰可以说是支持一个民族的灵魂
当一个民祖丧失了信仰的时候,它的未来将是不光明的
建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为设计并运行的一种社会模式,系统,体制

华夏文明自初始以来,从三皇五帝
诗书礼易春秋,孔孟之道
把汉族塑造成了一个礼仪之邦
虽有战乱,但这个伟大的民族却把她一个个敌人融成了自己的一分子
甚至彻底同化了这个民族,风云一时的契丹,党项就是最好的例子
满人入中原,过了几百年,是满人征服了汉人,还是汉人融化了满人
就连后期的八旗子弟,也没多少会写满文的了
有一种说法,是汉族人的投降主义征服了一个个强敌
就好像,我打不过你,我就投降你,你住到我家里来,一大家子人住久了,你慢慢就变成了我家里的一分子,我用礼法教化你,让你慢慢的听我的,最后这个家还是我的

现在所真正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预防,处理,解决这三大危机
若谁有本事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你就是当副总理的材料了,这个话题也是一个绝对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探讨一些实际的问题(总比算死人帐,空喊口号,口水仗有意义多了)金融危机:草民不是学经济的,对此知之甚少,没资格发表对金融危机的评论

能源危机:21世纪是能源主宰的世界(相比之下,20世界算是核武器主宰的世界)控制了能源,就控制了本世纪的发展趋势
坦白的说,美国打伊拉克,实乃明智之举
能源问题,一层次理解,牵扯到材料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等很多专业层次的问题,不懂就是不懂,我个人也没什么太主观的看法,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社保危机:这个明白,可以多说几句
建国以来,没有养老金制度的积累,以及正确的政策保障,落后的生产力反而造就了一片繁荣的假象,当一代人老去的时候,技术的落后,设备的老化,人才的流失,资本的耗尽,竞争的加剧,危机的爆发,过去的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就好象将长期的矛盾集中在了一点,一下次爆发,使政府的反映被动之急,社会矛盾尤为突出,造成了不平衡的现在的格局
中国的社保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和农村两部分来看
1,城镇的社保比较复杂,牵扯到企业,职工,政府的三方博弈
目前中国实行的社保制度主要有社会低保,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商业保险,几方并存,各有利弊,在开支方面,又牵扯到子女教育,生活开支,医疗住房等几方面的问题
2,农村的社保就简单多了,紧紧是政府与农民间的二者交流,同时,农村有没有对住房的需求,在医疗方面,也没有太多不现实的奢望(创造的财富,和消耗的财富,在这二者之间争取最大利益才是有效可行的斗争。例如,在非洲,得白血病的儿童有人在意吗?以他们的生产力,吃饭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农村需要的仅仅是生活支出和子女教育两个主要项目,取消农业税和彻底实行义务教育(包括农村基层教师的工资保障制度)都算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但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
打破了这种礼法的格局
开始了洋教和传统之争
像挂羊头的洪秀全和维护儒家正统的曾国藩就是典型的例子
经过百年的战乱,君宪共和之争,三民主义救中国论,最后还是老毛领导马列主义一统江山,初期的繁荣昌盛,但没有持久性
改革开放以后,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现在民族灵魂的真空
拜金主义,地域歧视,崇洋媚外,归根到底就是国人不知道自己应该信什么?过去的孔孟之道,礼仪伦理在文革这么一场十年浩劫中被彻彻底底的洗礼了。现在,虽又有提倡恢复孔孟的说法,但始终是风声大,雨点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需要一种新的理念来主宰这个13亿人的民族
否则,面临的是民族的衰亡,分裂

过去,反日曾被考虑作为一种新的建构模式
坦白的说,只是一句气话而已
根据政策的三要素
可行性,安全性,可持久性
反日,可行,是完全可以得到国人的认可的
安全,肯定不安全,就像在制造一个火药桶,随时爆炸,安危难料
可持久性,不持久,反完了日(真的把日本灭了),该反谁、,反美?反欧?还是反自己,窝里反?
西方的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日本的武士道等都可以视作是一种民族信仰
信仰,就像是民族的凝聚力,这个民族就是有希望的,有明天的,不会被轻易征服的。这就是中国最欠缺的

但值得提出的是,当一个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可行性,安全性,可持久性,还有就是在科学理性的前提下
1,可行性,能有得到公众的认可,自上而下的实行下去
2,安全性,来自民间对政策的认可,并且相应的遵守该政策
3,可持久性,初期的成功并不等于政策彻底的成功(例如当年的大炼钢铁),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希望大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以上三个特点,趋于理性和良性的思维才拥有更深一步的价值

以下位网友讨论发言:
Firestone:
这是牛津大学名教授麦柯拉什的理论,认为生命不只是生存,还
要具有[可活性]。在经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上个世纪民权运动以后,科学被固定地赋予求[真]的任务,宗教被固定地赋予求[善]的任务,艺术被固定地赋予求[美]和解放人性的任务。麦克拉什则指出,宗教不光向善,更主要的是人类的一种可操作可[生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又和经济生产关系联结在一起。比如说,基督新教不过是对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精神肯定,也就是建构了一种适合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
偶去过许多国家旅游,发现不同的宗教或文明下的民众生活方式确实差别很大,就西方专业人士而言,美国人英国人最勤奋,工作时间也最长;加拿大澳新北欧德国瑞士次之。这些主要是基督新教国家。天主教国家象意大利西班牙明显懒散一些。在亚洲的专业人士,日本人最勤奋。这是一个神道教国家。新加坡人韩国人香港人比较勤奋,主要是儒家文化地区。台湾没去过,不好评论。大陆的专业认识相对于泰国印尼要勤奋,但明显不如西方国家和日本新加坡等。
很多大陆人,包括偶当年的同学,都说在大陆工人农民勤奋,因为要生存,专业人士象医生律师会计教师教授等都相对较懒惰。偶认为这是客观评价。这与大陆的生活方式有关,也就是宗教或主体信仰的缺乏有关。偶和同事们现在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可是回到北京,有个哥们说刚从普华永道事务所辞职,因为工作时间长,每天九个小时。偶确实无话可说。这种工作精神根本无法同英美竞争。
一种符合现代生产方式的宗教确实会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使你的财富更多身体更健康。就偶的感受,基督新教是最适合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信仰,因为它是最可[生活]的生活方式。佛教伊斯兰教本质上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生活]的生活方式。
答:
真善忍是对人类理想的生活模式的一种追求和缔造,但问题是过于趋向理想化,在现实中很难达到其模式化的要求
宗教想在面临着一切从本质上的转变,过去能够扮演神的代言人,在法律,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等多个领域都有非凡的影响力,现在说是日趋式微不为过,对年轻人更是丧失了最后的影响力(为了生存,似乎在积极开拓东方市场)达芬奇密码里说的,从元年到2000年间,这2000年的历程算是水瓶纪,在这期间人类一直期待曙光,当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2000年到4000年,是双鱼纪,正是人类从本源上觉悟的一个过程。虽是小说,但对宗教以及人类的意识形态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信仰,就好像是一个目标,能驱使人们为它而努力奋斗,可以看作是一种支撑你日夜操劳的信念。(考试前,都会有通宵一说,但一考完了,立马松劲)中国人需要的是一种长期可行又安全的信仰,向大跃进那样仅仅是一代人的热乎劲是无法达到长期的效果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都曾风云一时,但短期太强的功利色彩很容易使它们盛极而衰,但从作用到角色的及时转变也血尿那个研究他们的影响力。提问:中国的儒家思想会不会有相同的出路?或者道教,佛教等传统的信仰模式会不会有一个本质的飞跃从而迎来新的生机以致继续有效的积极的发挥它们的影响力?


残念:
解决石炭得能源效率问题 环境问题是中国独特色彩
大部分的能源问题 环境问题就靠这一招就能大步解决
但是需要大量资金 技术力
能源消耗方面 能让大家多用公共交通 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提高公共汽车的环境性 让大家少用轿车 减少汽油消费 各个方面中国能引进外国的最新技术 能源效率不用像先进国那样一步一步走 中国能跳几步 直接进入节能社会
答:
科技解决能源问题的确是很有效的手段
中国的科研硬件环境不差,但软件环境还很欠缺,人文因素再扯上政治色彩
效果实在是事倍功半
能源的消耗不利于长期发展,但有利于短期之内开拓市场
完善公交系统,但在好面子的中国人面前实际效果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
减少汽车的使用,不利于增长消费,扩大内需
个人觉得,唯一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在奢侈税或汽油税上做文章
买技术,难,一流的技术是买不来的
问:
提问残念网友,当能源的需求远远供少于求的时候,靠进口已经无法暂时弥补,那时会怎么样?仅仅靠法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税收又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可,政府能作什么?

DeadAnswer:
你这话题太广了吧。。。
随便取一个危机的一方面都可长篇大论的
答:
话题广有益于长期连续讨论
花三个月的时间,能把这三个危机讨论出点眉目来
就算不错的成绩了

evision:
鼓励开发新能源,发展地铁,限制传统机车进口
答:
通过科技手段获取新能源,却为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战略
但没有确定性,可以说远水解不了近火
在科技新能源出现前,问题爆发了,给怎么解决?

NT:
房地产,政府机构,能源↓↓↓工资↑航天,军工,文化↑↑
答:
减少建设支出,节约行政成本,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科技,国防,精神文明的确都是当务之及,但有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长期的规划?


刚刚整理,结构还有待调整,见谅
这个话题是当前国内最为热点话题,个人希望能够长期讨论
谢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草民曾国藩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草民曾国藩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64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