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文集》后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文集》后记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芦笛文集》后记 (1363 reads)      时间: 2006-1-04 周三, 下午1:45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笛文集》后记


2000年台海危机期间,我担心祖国陷入大难,忧心如焚,浊气一涌,上网大声疾呼,推出了《丑陋的大陆人》杂文系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此后六年里,我几乎无一日不活在网上,常常在凌晨3、4时还披衣下床,发狂般地敲击键盘,将话语的激流倾泄到电脑屏幕上去。若以每日平均写作4千字的保守计算,这6年间,我竟然已经写下了超过8百万字。

我一生还从未如此执着、如此持之以恒地从事过类似狂热活动。这其间,我献出的不仅是2千多天的生命,更是永难寻回的健康与精力。如同风中之烛一般,生命就迅速地消融在写作的狂热之中。我迅速地衰老了。在写作之中小憩时,我常常点上一只烟,搔著日渐稀疏的头发,低吟著老杜“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诗句,不胜惆怅地凝视着眼前的一行行文字,仿佛看到了子规啼出来的一滴滴猩红的心血,而那心血不仅将在网上转眼即逝,还要招来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无穷无尽的侮辱、诽谤与谩骂。在中国历史上,我大概可以算是被人侮辱最多的作家吧。

然而直到如今,我仍然只能算个业余写手,不但名字从未进入中国作家协会,也不是海外什么“独立作家笔会”的成员,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也不敢暴露自己的真身。写下了这么多文字,这还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因为资金有限,销路可虑,我只能把篇幅控制在20万字以下,于是其他那几百万字,似乎就注定只能在网络空间中无声无息地消散。据说子规啼出来的血染红了杜鹃,而我的绝大多数心血,却如朝露般迅速挥发得无影无踪。

这是不是人类可以想像的最壮观的浪费生命的方式?否!恰恰相反,我认为我是世上最幸运、报酬最丰厚的作家。

去年年底,我的电脑坏了,我们单位的电脑技术员告诉我,硬盘上所有的存稿都再也无法取出来了。一位国内网友joewoo得知此事后着急万分,在我写作的论坛里留下了题为《一个芦迷的心里话》的帖子:

“我是一个来自国内的网友,因病已经卧床快一年了。因为喜欢芦
笛先生的文章,所以hjclub.com是我每天必上的网站。这一年来我看
过了能在网上找到的关于芦笛先生的所有的文字。您的大多数文章
我都不止看过一遍。不夸张的说,芦笛先生是我有生以来对我思想
影响最大的人,他文字中的点点滴滴会经常在我的心头浮现,那些
观点和思路对我来说是前所未见的,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启蒙。特别
要提的是您散文中那些对亲情的叙述和描写,我反复阅读过,感人
至深,最能引起我的共鸣。不夸张的说,您的文字几乎成为了我的
一种精神支柱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情结。不过我文字表达能力实
在是有限,有许多话要对芦笛先生先生讲,却不知从何说起,现在
打键盘的手还在颤抖……此处省去感言若干……

言归正传。以前我在hjclub.com只是潜水,没有发言的冲动,阅读
芦笛先生的文字是我的每日必修课。今天刚上来就看到芦笛先生的
硬盘出问题了,这真是一个晴天大霹雳,对芦笛先生来说我想更加
是个大灾难。这个圣诞礼物也太坏了。我记得以前看到芦笛先生对
电脑的兴趣缺缺,好多常识电脑都不了解。我就禁不住为他暗暗但
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安全──您的电脑中有那么多传
世文章,你又是那么高产,丢失了的损失真的难以估量。第二点,
估计您不知道保护你的电脑,这就为有些心怀叵测的宵小之徒提供
了可剩之机。现在网上那么多的病毒和间谍软件,好像您还在用脆
弱的WINDOWS ME。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前几天看到你不知道怎么
隐藏自己的IP地址,我就有点为您担心了。

为了你电脑数据的安全,同时为我们广大芦迷着想,我斗胆向您提
几条建议,请芦笛先生斟酌…… ”

接下来他就给我提了许多非常有用的建议,并由衷希望能早日看到我的文集特别是自传的出版。

我当时在上班,看了这帖子,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当即就用办公室的电脑给他写了个英文回帖,这里翻译成中文:

“joewoo先生:

我刚刚读了你在楼下的帖子,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你的话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最感动我的话语之一。两三年前,一位名
叫‘豆腐’的网友写了个帖子,说:‘老芦对我的反革命思想的形
成影响至深,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您的高论。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人
生影响最大的竟然是一个网上蒙面人。一直以为不会成为任何人的
fan,现在看来有点危险了。如果生活中相遇,I am sure we will
be friends. ’现在你又告诉了我类似的话。我敢说,这些话远远
超出了一个作家最狂野的梦想。没有多少作家可以享受这种殊荣。
因此,尽管我连一本书都没出过,现在又丧失了全部手稿,我仍然
认为自己是最有成就的中国作家之一。”

的确,在当今之世,写作已经成了一种市场经济,而“创收”的丰硕程度自然也就成了衡量一个作家成功度的简易指标,但远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敢梦想能在读者心中留下如此丰碑,遑论打开读者的视野,影响他们的视角与思维方式。而这种一般作家根本不敢指望的巨大幸运,如今却落在我这在成年以后就再没做过作家梦的蒙面写手身上!我还能说什么呢?那一行行心血并没有虚掷,它们的确留下了痕迹。而过去那辛勤劳作的6年,恰是我一生度过得最有意义的时光。如果我这辈子只活那6年,似乎也就够了。

这还不是我享受的殊荣与幸运的全部。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网络创造出来的奇迹。它是由网友呼延宇先生首倡并慷慨捐资,由其他网友踊跃跟进成立的“芦笛基金会”提供的资金出版的。不仅如此,从选稿、写序、封面设计直到拟定书名,全都由网友们在论坛里集体参与确定或解决。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结晶。人类历史上还从无这种读者与作者共同筹划、共同付出、共同完成个人文集的先例。本书的问世,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全新良性互动关系,写下当之无愧是史无前例的佳话,它也将永远作为有形的心声,永久诉说这我这普通蒙面草民对遍布在五洲四洋的知音们的无限感激。


2006年1月4日凌晨1时于屠龙技痒斋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7356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