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往事当真如烟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往事当真如烟
芦笛
马悲鸣造谣诽谤我,逼得我不能不披露自己隐私,讲了些本来是任何人无权过问的私事。不料现在的人拿手的便是阴暗心理分析,我这么一来,倒让无聊分子以为我在网上胡乱吹牛,居然要来捉我的把柄,当真是笑死人。
不过,闹了这么一下,才让我倍感过去20年间国内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致如今的小青年根本就无法想像80年代是什么样子。所以,我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马悲鸣默不作声,因为他知道当时的情况,只有对那个时代一无所知的小青年才会觉得难以思议。
我是77年上大学的,乃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那年头,考上大学可不是一般的荣耀,大概是万里挑一吧。一旦跳过龙门,当真是万众瞩目,那排场跟过去考上进士大概也差不多。77、78两届大学生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用功、最发愤、最刻苦的大学生吧,那和他们的经历分不开──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幸运儿,必须百倍珍惜上天意外送来的机遇。
那两年的入学考试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特点是放宽年龄限制直到35岁。这是因为过去文革10年彻底摧毁了教育,新毕业的中学生什么文化都没有,高中毕业生居然有连分数运算都不会的,连1/2+1/3=2/5的笑话都有本事闹出来。当时中央对此也心知肚明,于是便放宽了年龄上限,目的是把文革前毕业的质量较高的老知青也收进去。
正因为此,不少人包括我在内,进大学时已经成家了,配偶不是工人,就是农民。进了大学特别威风,当真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地位变了,自然也就会出现婚变。中国人历来爱管别人闲事,那阵子风气又特别保守,根本不是现在这烂样子,婚外情很少听说,如有发生,男女都要身败名裂。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闹婚变,当然就更不同凡响,于是立刻就引起舆论大哗。我记得那时报刊上曾经抓了一个杭州大学生作反面典型,称之为“当代陈世美”,最后似乎是开除了事,当真没劲。
所以,老马拿刘宾雁的报告文学作文章,对今天生活在西方世界、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确实有煽惑力。但那个时代就是那个样子,所以《人妖之间》出来后,谁都不觉得那种作法有什么不正常──当时的人根本就没有“舆论不能干扰司法”的现代文明观念。
说起这事,倒让我想起刘老写过的另一篇报告文学,那是为某个被开除的硕士生平反的。那人似乎是北医还是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生,入学后也是闹婚变,又跟导师关系不好,于是就被人家抓住这把柄开除了。他咽不下那口气,最后找到刘宾雁那儿,求刘老为他伸冤,刘老便写出那篇报告文学来,颇轰动了一阵子,但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
上大学后几个月,我便在报上看到,国家准备派留学生出国,于是心动,不过也就是心动而已,并没敢指望那事。当时出国是从未听过的事,文革前只有留苏生,都是政治上特别过硬的。本人从来是落后分子,这种好处从来无缘,所以不敢做那种梦。
大概在同一时期,也就是78年夏天的事吧。教育部下了文件,准备建立学衔制度。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解放”前中国大学和西方一样,实行学衔制。但泥腿子一进城就把这废除了。当时那文件只建立了学士和硕士制:大学修业期4-5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研究生修业期为三年,毕业后授予硕士。博士学衔则根本没有设立,是许久后才设立的。
第一次研究生招考也和咱们考大学差不多,老少同堂。从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老知青直到所谓“社会青年”( 也就是无业青年)、三教九流济济一堂。没学历也没关系,人家照样让你考,据说那是“打破常规,早出人材,快出人材”。杨小凯先生似乎就是那阵子考上的。
我有两位中学同学没考上大学,便去报考那玩意,都是考文史专业的。一人去考清史,另外一人去考经济学,两人都没考上。我听那考清史的同学说,专业课试题就是一篇论文,题目是《乾隆论》。这考题倒透着新鲜:在短短两小时之内,你让人家怎么写出有水平的论文来?这题目未免也大得太蝎虎了些。
我毕业前便去报考研究生,一举命中,击败了20多名竞争者,非常得意。须知当时的硕士生更比大学生稀罕多了,考上了当真跟金榜题名没什么区别。记得我暑假还乡,父母还为此特地在饭店里宴请了众乡亲。亲友们前来道贺,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那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似乎平生最大的风光就是那次,当真是光宗耀祖。后来拿了博士反倒没什么了──那阵在国外,连我老婆孩子都不觉得稀罕,何况是别人?
那阵子的硕士生可不比现在这么容易。第一年上课,要学很多的课,负担非常之重,第二、第三年是做论文。我因为大学里就自学了那些课程,所以好几门课都提前考试免修。第一年就开始进实验室作论文。做得非常之辛苦,大概是我一生最艰苦的时期吧。一大清早就起来,一直干到深更半夜,回到宿舍后,大夥儿还没回来。躺在床上还不马上睡,要收听VOA、BBC练习听力,幸亏那时年轻,身体很好,精力充沛,这才没有垮下来。
那辛苦其实是因为把很多精力花在所谓“将军搬炮弹”上。当时国内非常之穷,连订杂志的硬通货都没有,仪器设备更是很陈旧。中科院研究所设备算是最好的,比大学的要好,我当时早起晚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骑车跑到很远的外单位去,借用人家的设备,来回骑车几十里,到了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团团散烟,真是受够了罪。
第二年下半年,我的论文就做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准备拿到国际杂志上去发表。当时国家很穷,有外汇的学校非常之少,根本没可能为此花钱。于是我导师就教我去图书馆看杂志的封里,看哪家杂志不要钱。我依计而行,在不要钱的杂志中挑了一家质量最好的,把论文投了出去。那论文由我自己先用中文写出,再翻译成英文,让导师给我修改(他也是留美出身)。当时还没有直接用英文写作的习惯,不过英文打字倒是练得贼熟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出国。硕士生的消息毕竟要比本科生灵通得多。我上了研究生没多久,就发现我原来的印象完全错了。过去我以为出国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是靠公派,要么是靠国外亲友帮助。两条路我全走不通:公派名额国家控制得很紧,一般是国家重点专业才有名额,我那专业根本就没戏,即使有,以我的背景也未见得能通过审查,何况去了后还要回来,本人没兴趣。而我家在国外毫无亲友,无法靠谁资助。因此,我上大学期间就没想过这事,觉得自己毫无希望。
但在上硕士生不久后我就发现,所谓“自费出国”,其实完全可以靠对方的奖学金出去。我连程序都查明了:先到北图去查“彼得森目录”,那上面有北美各大学招生广告,然后再写信报名填表,通过人家规定的考试,便能得到奖学金。
于是我便猛突英语,到了骑车遇到红灯停下来那么一会儿功夫都掏出单词本来背诵的地步。日日夜夜听耳机,还怕睡着了(初学者听英语最催眠,非常容易入睡),不断抽烟刺激自己,听到后来连耳力都出了毛病,没事就听见耳朵里有只苍蝇在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后来我的论文发表了,引起了我后来的导师的兴趣,他来信跟我索要单行本,并问了我一些问题,我便趁机跟他拉上关系。来往了几封信后,我便告诉他,我想出国深造,去作他的研究生。他很爽快地就同意了。
今天的人根本就无法想像那阵和国外通信有多艰难。那时根本没有电邮,FAX也没传进中国去,全得靠书信来往,写信全靠打字。我们教研室有两台老掉牙的英文打字机,有志出国者争着用,打错了字母就用涂改液改,完了再拿到邮局去称重,按重量算邮资。国外的邮费特别高,一般都在一元以上,光是为给国外写信,就弄得我几乎倾家荡产。到后来领导强迫我改签证申请表,必须迅速通知美国大学,航空邮件太慢,我不得不使用当时刚刚兴起的特快专递,号称24小时内送到。那玩意寄一次就是几十元人民币,一个月的工资立刻就不见了。我一共用了两三次,花费了百多元巨资。这些事,如今的小青年根本就无法想像。
下一个问题是从哪儿去弄美元。当时外汇控制得很紧,根本就没有黑市。即使有,我也没钱去换:硕士生助学金每月也就45元人民币,我一个人花也就差不多了,根本没有积蓄。托福、鸡阿姨都需要考试费,大学也需要报名费,我根本就没辙。想来想去,我想用硕士生入学考试去顶GRE,为此特地跑去查我的考试成绩,一查之下大吃一惊:我专业基础课的考分竟然被阅卷老师少算了10分,当真是草菅人命!幸亏我和竞争对手们的差距比较大,这才在少算了10分后还能被录取。
于是我就写信给教授,告诉他我没法找到美元,无法报名,也无法报考托福,只能用硕士生入学考试成绩代替GRE,问他是否可以。此外,报名费是否可以请学校豁免,托福考试能不能让我到美国再考。他二话不说,掏腰包为我出了大学报名费以及托福和鸡阿姨的考试费用,来信告诉我不必再为此担忧,只管去考试行了,并祝我好运气。
考托福那天的情景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虽然身经百战,考了不知多少次试,那夜我一夜没睡好,心里头老是犯嘀咕:我这是用人家的钱去考试,这辈子还没干过这种事。万一考砸了,我还有脸做人么?胡乱睡了三四个小时,便被我同屋同学唤起。两人匆匆洗过脸,便冒着严寒去坐车转车,到了北外,那就是考场。
等到考试开始,我才如释重负:此前我准备,用的都是录音机。那磁带都是辗转借来的,不知道被人家用了多少次,效果极差,这才会让我听得耳朵出了问题。但在北外那指定的考场,人家用的是国外进口的高保真设备,听上去就跟真人在耳边说话似的,一点噪音都没有。于是心中大定,发挥颇为正常,高分通过了考试。
其实那玩意太假,我虽然高分通过听力那部分,实际听力根本就不行,等到后来出国,跟教授谈话倒还没太大问题,最怕的是日常生活中遇到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当初通过那听力考试,一大半靠的是考试技巧。我早在考前就琢磨出那道道来了,那就是一定要先迅速地先看一遍选择答案,听录音前就大致猜出那是哪个方面的谈话,有了点线索再去听,注意抓关键词。所以,有如说是真的全部听懂了录音,不如说大半是蒙出来的。
考鸡阿姨就没那么紧张了,因为没有听力部分,无论是一般的还是专业的,对咱们这种考试老手来说实在没什么稀罕的。正因为没什么心理负担,考试的细节一点都记不住了,只记得是在外贸学院考的。那学校现在大概也改名叫“大学”了吧。国内就这点没劲,原来所有的学院都“升级”成了大学。
录取通知到时,我已经毕业,留校任教了。以后的事便是和领导软缠硬磨,请他们高抬贵手,放我出去。以后的日子当真是不堪回首,也不足以为外人道,那完全是在冰火岛上过日子,忽而身在九重天,忽而跌入十八狱,完全取决于当官的态度。好不容易我说得系领导同意了,报上去校领导又留难,等到校领导同意了,系里又有人捣鬼了,说系上再走人,就没人教书搞科研了……等到最后拿到护照办了签证,我的皮也真给搓下几层来了。
如今回首往事,我觉得我导师真是不错。我出来后,只归还了他为我垫付的机票钱,报名费考试费什么的他都不要。最混帐的是我曾经给他打过个collect call,也就是我打电话他出钱。鬼子中干这种事的人很少,但我不打不行,打又没钱,只好事急从权,顾不上那么多了。出来后我要还他钱,他怎么也不要。至今让我觉得内疚。
讲这些私事,是觉得那其实是昨天生动的历史。如今的小青年可能根本没法想像。过去20年内,中国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回想起来如同梦境。从这个角度看,起码在物质生活上,中国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记得老芦说过资本家出身, 找到一篇回忆城市生活的. 这篇的"回乡"是咋回事? -- 葵花宝典 - (493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7:09 (239 reads)
- 老芦的人生之路没走好 -- 奥兰多 - (257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2:20 (376 reads)
- 你说反了吧! -- 道不同不相谋 - (127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3:33 (273 reads)
- 你对人才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别不服气。 -- 奥兰多 - (109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6:25 (255 reads)
- 你错了 -- xlwx - (50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6:43 (248 reads)
- 的确如此! -- n99 - (6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6:53 (188 reads)
- 芦笛,你要真是不知道什么是丢人的话,那你就把77年的高考数学题随便说几道! -- 李志强 - (159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12:28 (407 reads)
- 纠正你几个逻辑错误 -- dch - (64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2:13 (282 reads)
- 老芦出国一路艰苦,老马就爱堵棺材气眼,你就不要生气了。 -- 咱老百姓(真) - (47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12:17 (200 reads)
- 老芦的导师真好啊! -- xlwx - (0 Byte) 2005-12-27 周二, 上午12:03 (137 reads)
- 荣,汝惊,辱,汝亦惊,堪与芙蓉争风。暴露乎?哗众乎?呜呼,吾甚为市井之徒而怜悯。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11:56 (174 reads)
- 读来真亲切,老芦这一路走来不容易呀。 -- 由己 - (0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11:45 (159 reads)
- 昨天还跟老芦的贴说很多90年来美留学的同志对79-90年的留学生如何出国留学的事 -- 诚灵 - (53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11:33 (208 reads)
- 我怎么记的老卢说过出身资本家? 这篇说家在农村? 是不是记错了? -- 葵花宝典 - (83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9:50 (211 reads)
- 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是否公派,决于是与不是两句之间耳。是也没有死罪。 -- 马悲鸣 - (0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9:19 (172 reads)
- 感动,有史料价值。 -- 白德为 - (0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8:17 (147 reads)
- 芦笛功不可抹 -- 青菜 - (471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7:32 (368 reads)
- 听着也象劳动人民出身,咋一上网就成了网霸了呢 -- 一扯再扯 - (0 Byte) 2005-12-26 周一, 下午7:24 (159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