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倔芦奸孔何时休? |
 |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
|
|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倔芦奸孔何时休?
在《试论孔孟之道对人性认识的偏离以及流弊(一)》开头,芦笛说“克己复礼”就是孔子思想的总纲。此言不能说太错,却不精确。孔子思想的总纲应该是“内圣外王”。克已是内圣功夫,复礼属外王绩效,所以说不太错;内圣外王的蕴涵了克己复礼但比之广泛深刻得多,所以说不确。他把一条大道改成乡间小路了。
可以说,孔子之后的儒家乃至其苗裔流变,是从这“内圣”与“外王”中生发出来的。孟子重内圣,荀子重外王,他们之间的歧异,是对“内圣”与“外王”的侧重点不同造成。荀子重外王,转到法家,偏激取消内圣只要外王,好处是重视制度,流弊是忽略道德,极易(一定)走火入魔,刻削残暴;孟子重内圣,传到理学(程朱自称得孟子心传),片面追求内圣取消外王。好处是讲究道德修养,流弊是忽略制度建设并泛道德化,极易虚假伪饰,缺乏宽容。
程朱理学不仅是侧重内圣,而是纯走内圣路子,表面上也讲“内圣外王”,其著名的“八条目”中,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却强调内圣是外王的基础,以内圣扩而为外王,用内圣包括外王, “ 把整个社会的不同层次看成是个人的层层放大”,实质上是取消了外王。所以,芦笛下面所有对孔子的批评靶子就歪了。
如果芦笛把“孔子学说的基本特点”改成为理学的基本特点,枪口就离靶子近了。芦笛的错误在于把程朱理学等同于孔子学说,就象把芦笛杀人之罪安在芦笛远祖头上一样荒唐。差之亳厘夫之千里啊。
我劝老芦勿用宋儒的小眉眼乱“格”孔孟,应先好好研究《春秋》,翻翻董仲舒及及它汉儒著作,再读读康有为(《如孔子改制考》)以及当代蒋庆的(《如政治儒学》),深思熟虑再来发言,以免信口扯淡瞎解吾儒。他的回答可笑之至:“<春秋>早就看过了,而且不止一次。所谓春秋笔法,就是为了“克己复礼”,强调的就是个上下尊卑,连这都不懂,当真可笑。请问亚圣对春秋的写作动机的解释算不算数?<孔子改制考>竟然是理解儒学的枢钥?你怎么什么笑话都能闹出来阿?”
居然不知《春秋》乃“外王”之经典,以为春秋笔法就是强调上下尊卑,我敢铁嘴断定:老芦要么没读过《春秋》,要么根本没读进去!<孔子改制考>也是“外王”的重要著作,至少是理解儒学的重要枢钥之一吧。
芦笛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来证明孔子的亳无宽容度,治学态度不够严肃。对于此言,杨伯峻先生翻译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李泽厚先生的翻译针锋相对:“攻击不同于你的异端学说,那反而是有危险的。”清代焦循的注解是:“盖异端者,各为一端,彼此互异,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钱穆先生翻译是:“专向反对的一方用力,那就有害了。”我认为钱穆先生翻译比较精确,比较与孔子的总体思想一致,符合中庸之道。
老芦采用“范家之解”: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这也无大误,只说明孔子认为专治“异端”是有害的,用芦笛的话说,“研究异端邪说,害处真是大来兮!”,所以告诫人们不要选错了“攻”的方向。他并未说要消灭“异端”。
平心而论老芦并非亳无本钱,只是以一块钱注册了一百万的公司,虚了一点,如老憨所说,“芦笛对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功底欠实,底气不足。”所以,《试论孔孟之道对人性认识的偏离以及流弊(一)》在根本上和关键处就错了,其它“小学”方面的问题,就不值得理睬了。
近日不少师友劝我不要浪费时间与芦笛这个网络小混混纠缠,我倒觉得,诸佛说法,不拘一格,痛批老芦也可以是一种指迷启昧的机巧方便嘛。别说他下流辱骂,便是恭敬于我,见他如此无知地扯儒学的淡,我也不宜金口三缄呀!芦笛狂言“不能不再写剖析儒家的文字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我倒想求他行行好,不要再制造垃圾并浪费我的宝贵时间啦。唉。
2005-12-22夜酒后速成,东海一枭
震旦网域名zhendanwang.com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