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我所知的宾雁先生--转贴朱洪老师文后的话 |
 |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因着战友王申酉殉难的纽带,我认识宾雁先生也有十五年了.
互访,宴聚,他还在我家住过.有一段时间,通话还挺频繁--
家留录音后,随即电话还"追"到报社来.
作为一个长者,他给过我很多为人处世的告诫.
甚至象刘青与我合住这样的细碎杂事,他也有过些许"关照".
当然,说得非常委婉,我只有由衷感激.
后来,我有了回母国的机会.走前,他谆谆关照:不能只着眼长江三角洲那地方.
回来,他第一时间听"汇报",急切之情溢于言表.时而顿足感慨:
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社会黑帮化......
我曾私下猜度"老师象个浪漫主义文学家",但听他批评一些人过激的"走火入魔",
我又觉得他的理想主义情怀,还是参透着现实主义精神的.
为那次"大联合"分裂,宾雁先生说了重话.
我的一句"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想是传到他耳际了.
他没有责怪,只是宽厚一笑.但我终于没象对另一位"所长级"那样,
把所思和盘托出.
他有新闻记者秉性,又有东北人的豪气;
我不知自己是"艺术更年"还是"二杆子".
我想到了干柴烈火,于是最后大家客气起来.
海外华人圈子本来就小,却是可数的朋友间有磨擦的不少.
我深知他是个性情中人,他容易轻信最后同他说某物事的人的意见.
我坚定相信,我从来不是"最后一个".所以,后来我悟到:
不仅女人,而且中国男人的名字也叫"等待".
现在说到敏感的话题,被麦卡锡定性为"替中共招安"的插曲......
其实这类事,在我看来,就与邓小平让"老兵还乡"而蒋经国开了绿灯一样,
不过是各有算盘,全看你自己的信念.好多球是我二传了,尽管都没入门.
.........................
记得前次探亲回来汇报,我说到关键处,不由期期艾艾.
电话那边无声.是等着我说下去.
"他们......他们是把Y先生作第一优先回去考虑的......"我难为情地说.
"噢,门外有客,我们下次再谈..."宾雁先生忽然说,挂了.
我很怅惘.后来我等着他打回来,乃至失眠.但没有回电.
我不知自己还该说些甚么?几次摸电话筒又放下了.
唉,好象我和东北人有些缘份,那缘份每次又都有点若即若离.
...........................
此刻,我想起了于佑任先生的诗.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
宾雁先生该是魂归故乡了罢,为着他如此挚爱的人民!
窗外,夜还是那么沉.偶而传来屋檐残雪滴答一声.
本时代的又一个见证人凋零了.
"大庆典",你在哪里?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别转着圈子骂刘某好不好?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5-12-06 周二, 下午7:40 (114 reads)
- 很感人 -- 芦笛 - (320 Byte) 2005-12-06 周二, 下午6:42 (175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