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含蓄:日本文化的魅力?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看了东京博士的小说,感触很多,若思说他小人家本来是要码篇评论的,可惜让我这急心驴抢了先云云,让我很不过意。我说,我等乃是局外人雾里看花,和尔等专家不同,说的必然是门外话,为何要如此伟大谦虚呢?
当年在国内非常喜欢日本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含蓄隽永。例如<泥之河>、<远山的呼唤>等片,什么情节都没有,非常平淡,但那内在的韵味令你反复揣摩回味,似乎可以称为“橄榄文学”----恬淡,但余韵不绝,越琢磨越觉得难以忘怀。
当然也有让我备受心灵震撼的场景,至今犹记<泥之河>上那孩子偷看到他母亲卖淫的镜头。这种事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冲击之巨,是人都能想像出来,但剧作者也就十分平淡地处理了那episode,并没有作过多渲染。与之相比,国内作品不用说,荷里活的作品,哪怕是drama也罢,也失之大红大绿,那情感节奏的起伏跌宕(所谓戏剧冲突)太激烈了些,反倒不如倭人的隽永。
看了东京博士的小说,才发现那其实是日本民族性格使然。他们有所谓“忍文化”,把百姓训练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同志,尽量避免激烈情绪发泄,自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便是天然的不温不火。简言之,和其他民族不同,日本人的情感风暴乃是内在的,怪不得能写出那种优美含蓄的诗歌来。
昨见若思说,日剧讲究氛围,不讲究情节,我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氛围”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还是情感的含蓄隽永的表达吧。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
不管是不是,日本文学最让我心醉的就是这含蓄隽永,它是一种充满田园歌诗意的文化,类似国画小品,没有西洋油画那种宏大气魄,很精致,很优雅,但气势之类的就免提了。这是否和该国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有点关系阿?看来文化也有两大类,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日本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就是典型的两极。
奇怪的是受这忍文化熏陶出来的民族也会如狂飙一般全民丧失理智,7怪牙。
爱你喂,我过去还真没设身处地地想像过皇协军们的心路历程。这TMD是不是活得也太累了些?遮莫中国复仇,还得靠尔等草民去私生活中兑现?所以,日本政府拒绝谢罪道歉,高安就不对爱美丽说对不起?
这倒让我想起文革间揭发京剧名小生厉慧良的大字报。据说老厉每到七一、“国庆”什么的,就要把剧团里的某个党团员弄上床去,入港之际便要问对方:“我是谁?你是谁?”对方说:“你是厉团长。”答曰:“不对!我是国民党员,你是共产党员,我这个国民党员就是要搞你这共产党员!”
真要“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战战兢兢地在日本过小日子,那还不如像konami、林思云那样直接了当死心塌地地“确认”自己是比正宗日本人还皇民化的日本人算了。那么做也无可厚非,乃是人家的神圣人权,只是该有点文明人的起码文明礼貌,专到日本右派网上去尽忠,不要到中文网上来恶心人就成。
作者:芦笛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