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立此存照]徐不良狠批猛打世界日报及"汉奸胡安宁"(从內奸又升一级)!!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立此存照]徐不良狠批猛打世界日报及"汉奸胡安宁"(从內奸又升一级)!!
曾参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立此存照]徐不良狠批猛打世界日报及"汉奸胡安宁"(从內奸又升一级)!!
(350 reads)
时间:
2005-11-07 周一, 下午2:34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徐水良 驳世界日报胡说八道的亲共汉奸理论 2005-11-6 20:38 [Click:28]
驳世界日报胡说八道的亲共汉奸理论
徐水良
2005-11-6日
亲共的世界日报接连四次连载发表为汉奸汪精卫辩护的署名文章《汪
精卫係中奸乎?》。这是继承共产党与日本及汪精卫相互勾结,秘密
谈判,真卖国,假抗日的传统,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派出潘汉年与汪伪
汉奸政府勾结的传统,制造的亲共汉奸舆论,在当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汉奸传统,宣传汉奸理论的代表作品之一。
由苏联策划、组织和扶植起来的共产党是地地道道的汉奸卖国党。世
界日报要亲共媚共,大约也就不得不接受共产党的汉奸卖国形象和相
关汉奸理论。
这篇文章是胡说八道的标本之一。作者的无知和毫无道理,令人惊
奇!
但凡汉奸国贼,(或者如文章所说中奸、华奸,)除了极个别彻底丧
失人性的人,或者本来就不是中国人,而是自认侵略民族的一员的人
以外,心里总是矛盾的。汪精卫及其汉奸政府是这样,傅义及其伪满
政府也是这样。并且他们在心理上确实也需要自我安慰,减轻自己的
良心负担,减轻罪恶感,用救国救民来安慰自己。历史材料实际上比
作者披露的内容更多更多,例如这些汉奸确实帮助过共产党国民党,
但这能说明他们不是汉奸吗?否!这恰恰是古今中外国奸们的共同特
点。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几乎全部的国奸们,都有这个特点。作者连
这个特点,这种常识也不知道,就来胡说八道,其浅薄,令人齿冷!
作者的脸皮也够厚的,这样的连常识也不懂的东西,也敢于厚脸皮拿
出来公开宣传!
如果因为汉奸、国奸内心里有矛盾,有时也帮助自己的同胞,就说不
是汉奸、国奸、国贼,那古今中外就基本上没有国奸了,在中国就是
没有汉奸、中奸、华奸、国贼了。
即使文章大力攻击的台独,心理也是矛盾的,不可能没有矛盾。你是
这个民族的一员,却拼命要反对这个民族,你内心里能没有矛盾吗?
你有本事把自己的出身变成外族吗?
我觉得文章作者倒是离亲共汉奸、国贼不远了。
多年来,拼命鼓吹卖国当汉奸,公开吹捧汪精卫之流,在公开的亲共
阵营,例如上面世界日报文章,以及在反对派阵营的内奸,例如胡安
宁之流中,蔚然成风,他们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列阶级国家,阶级专
政,无产者无祖国之类的谬论。对他们,我们已经进行了坚决的反
击,我们将继续坚决反击,并且将坚决地、毫不犹豫地努力清除他们
的汉奸理论。
2005-11-6日
附:世界日报文章:
汪精衛係中奸乎?(四之一)
●首先,本文在入正題之前,筆者解釋一下為何用「中奸」(或稱
「華奸」亦可)而不用「漢奸」一詞?蓋中國自南宋以後大體上已不
是單一民族(漢族),而是多民族聚集而成。從元代發展到現今已融
化為中華民族,其中除了漢、滿、蒙、回、藏五大族以外,更有苗、
瑤、黎……等五十一個較小族裔,故對那些叛國份子不能稱「漢奸」
而應稱「中奸」,否則何以應對搞「疆獨」、「藏獨」之分離份子?
在現代中國眾多歷史人物當中,絕大部分皆可蓋棺論定,惟獨汪精衛
未可定位。往昔從長輩們(與汪氏絕無淵源者)口中已有所聞汪氏並
非真中奸,而是為了拯救抗戰時淪陷區之黎民、於侵略中國之日寇的
殘暴蹂躪之下、而去跳火坑,不惜自毀自己以往革命之光榮歷史而去
組織偽政權。當時筆者尚年少,半信半疑。
稍長,多涉中國現代史,但可惜找不到確實證據證明他不是中奸,因
為所看到之史籍,不論中國大陸、台灣或香港出版的,均一致記載他
為中奸。
可是筆者有一疑問未能解,以汪氏當時在重慶國民政府之地位(論
政,他是行政首長,而且還是最高民意機關──國民參政會的議長;
論黨,他是國民黨的副領袖;論軍,他是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崇高
而重要,而且還可以帶著一批人,那有這樣輕易離開重慶,而昆明,
而河內,而上海,最後回到南京組織另一個政權(就是目下史書上所
載的偽政府)?
還有,據聞在汪氏未抵南京以前,淪陷區的老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
中,但汪氏組織政權之後,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這就使筆者更想探
究個中的原因。
近閱金雄白所著「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書,提供了一些線索以供
參考,分析汪氏的動機。按金氏為汪政權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會的候補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中之法制專門委員會之副主任委
員,又參加了汪政權之台柱之一周佛海的最機密政治組織,為汪政權
的直接參與者,故金氏此書誠可謂為第一手資料。
雖然其中某部分因金氏之記憶有誤而撰述失實,但總體而言其對汪政
權之產生及覆亡之經過,都有詳細的介紹,致使筆者對汪氏有重新評
估的構想。
抗戰勝利後,金氏被籍沒了所有財產,以「中奸」罪判處了十年徒
刑。及後,政府確認他於抗戰期間有「協助抗戰,有利人民」的事實
和證據,改判兩年半徒刑,以代替一枚勝利勳章。所以他的記述應是
可信的。
據金氏記述,令筆者相信汪氏並非甘心當「中奸」的,有如下的資料
可以佐證:
其一,汪氏在日寇槍刺控制下的淪陷區,豎起了與重慶中央政府同一
旗幟(青天白日滿地紅)及國歌,奉行同一主義(三民主義),採用
同一政制及名稱(五權憲法)。假若他甘願當「兒皇帝」,又何需與
日寇力爭仍沿用孫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及政府組織架構,甚至連政府
主席仍以林森之名行之,按林氏當時為重慶國府主席。
這中間有兩重意義,第一重是汪政權的建立,號稱「還都南京」(南
京當時在淪陷區內),而非另起爐灶,所以政府組織一如其舊,不加
更動;第二重是希望汪政權建立後,與日本能夠實現全面和平,重慶
與南京則可合併,國家元首不致有變。
其二,金氏在書中記述他本人目擊汪氏以「行政院長」的身分與日寇
簽訂所謂「中、日、滿共同宣言」的「協定書」時之神情,他身穿禮
服,以悽惋之面色,呆呆地站在禮堂的階石上,等待日寇的代表前
來,遠望繚繞在紫金山上面的白雲,忍不住兩行清淚,從目眶中沿著
雙頰一滴一滴地向下直流。
突然間,他以雙手抓住自己的頭髮,用力的拉拔,俯下頭,口中不斷
發出「恨!恨!」之聲,淚水已漬滿了面部,其悲傷程度僅次於搥胸
頓足!
直至那日寇代表緩緩地走來之時,立在其旁任翻譯之周隆庠低聲向其
示意,並一面從衣袋裡取出小梳為汪氏整理著一頭亂髮,一面用手帕
為其抹乾了面部的淚痕。
汪氏像瞿然從夢中醒來,重新露出一絲苦笑,迎接那代表同入禮堂簽
署「協定書」。假若汪氏甘為鷹犬,又何來這種痛苦之表情!
其三,財政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個極重要的部門。汪政權籌組「中央
儲備銀行」時,由周佛海以「財長」的身分兼任總裁,發行「中儲
券」以取代在淪陷區流通的法幣及日本軍票,日寇最初提出為五十兌
一,即五十元法幣兌換「中儲券」一元,而周氏提議平兌,後改為二
兌一。其間雙方經過了激烈的爭持,日方始於無可奈何中同意周氏的
提議。
若果汪氏甘為傀儡,周氏又何需費時費勁去爭取「中儲券」的幣值,
以穩定淪陷區的金融!(楊國明)
2005-11-03
汪精衛係中奸乎?(四之二)
其四,民國三十三年抗戰後期,由於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取得了制空權
及制海權,完全截斷了日本在南洋取得物資運輸的航路,甚至連紗布
亦相當缺乏,日寇便提出在淪陷區全面收購紗布的要求,汪政權感到
非常痛苦,亦相當棘手。因為要反抗則無力量,而依從又絕不甘心。
於是由周佛海及其密友唐壽民(前交通銀行總經理)出面與之交涉,
提出了兩點建議:
(一)日本既與汪政權互為盟國,應該處於公平的地位。日本在中國
境內設有大規模的紗廠,手上有多於華人紗廠幾倍的紗布。為了表示
「中」日之間的公平,亦使中國人看到日商擁護日政府的政策,所以
收購應由日商開始,次及華商。如日商之紗布已經夠用,則華商的貨
應留給中國平民的所需。
(二)戰時需要的是物資,日本既與美、英兩國宣戰,則黃金已等於
廢物,而收購紗布,如以「中儲券」支付,勢使淪陷區出現通貨膨
脹,會令汪政權的財經趨於崩潰。是故日本向華商收購紗布,必須以
黃金支付,而日本亦必須於收購前將黃金由日本運來。
現在我們來評析當時周、唐兩人的提議,可謂汪政權對日寇是不賣帳
的。如果汪氏甘心為中奸又何必這樣扯日本的後腿。這兩點提議雖然
雙方經過數月劍拔弩張的交涉,終因日寇投鼠忌器而就範。原因是日
寇既與重慶的中央政府為敵,若果因此事又與其一手支持的汪政權鬧
翻,豈不成為國際上的大笑話,又何以對其人民交代?
其五,汪政權雖與日本結盟,與重慶中央政府對立,但其主要成員周
佛海與陳公博等,都與重慶方面直接或間接間有默契、有聯繫,甚至
奉行重慶所賦予之使命。所以終汪政權存在的期間,其軍隊未曾與中
央軍發生過一場戰事。
周佛海常向金氏慨嘆說:「我們主張和平是為了救國,但抗戰更是毫
無異議是為了救國。」他對日本人的橫蠻無理最瞭解,常表示憤懣之
情,而且在他的日記裡記下「令人髮指」的字句。因他是負責大部分
對日交涉的責任,所以對箇中情況最為清楚。
他又說:「看來我們是錯誤了(指建立偽政權),不會有多大作為。
只能盡我們最大的心力,給與日本人以掣肘,只能拖一分算一分。」
(楊國明)
2005-11-04
堪稱世界史上最大規模──中國抗戰悲壯大內遷(四之三)
[按:世界日报网站本次连载标题和署名原文如此。两文互有差错。
——网路文摘编者]
抗戰勝利後,周佛海在首都高等法院受審時抗辯道:「我的參加汪政
權,前半段是通謀敵國,圖謀有利於本國;而後半段通謀本國,圖謀
反抗敵國。」觀之其行為,一點不假。祇可惜戴笠死得早,未能及時
洗刷他的無辜。後因最高當局有特赦令,將之由「死刑」改判為「無
期徒刑」。若果他們是「賣國賊」,政府會這樣做嗎?
其六,民國卅二年,中條山戰役中,國軍被日軍俘獲的達到兩、三萬
人,日寇交給汪政權處理。當時直接辦理此事的是「開封綏靖主任」
胡毓坤,他提出將中條山被俘的國軍成立俘虜營,而當時「中央全
會」的「軍事小組」召集人是葉蓬,他的審查意見是:「擬請照提案
內容予以通過。」
但身為「中央全會主席」的汪氏一取到這提案在手,突然重重的拍著
桌子,厲聲說:「為了國家拚死作戰的軍人,日本人當他們是俘虜是
當然的。他們抗戰難道不是為了國家?我們也當他們是俘虜,這是何
居心?胡毓坤荒謬!葉蓬荒謬!否決!否決!否決!」說完就把提案
重重一擲,眼淚流滿了雙頰。試想,若汪氏是中奸,他會如此激動說
這種話嗎?
其七,陳公博與周佛海可謂為汪精衛之左輔右弼。抗戰勝利後,時在
民國卅五年四月,陳氏在蘇州高等法院受審期間,不延請律師,不推
諉責任。被判死刑後,不聲請上訴,但求一死,且求速死。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向高院提出自辯書,聲稱不望對其輕判,只
要求其審訊予以公開,在死前使世人明其心跡。
其謂:「……(上略)至比汪先生為張邦昌、劉豫。我(陳自稱)雖
不贊成汪先生組織政府,但如此比喻,殊為不倫!從前汪先生受人痛
罵,數年以來我都沒有替他辯護,因他說過為國家、為人民死且不
怕,何畏乎罵?而且戰爭時期,最要緊是宣傳,非罵汪先生不足以固
軍心。我認為抗戰是應該的,而和平是不得已。汪先生既求仁得仁,
我又何必替他辯護?但現在是勝利時期,汪先生也逝世了,我們已不
需要宣傳,我們應該抑制感情,平心靜氣去想想,當日汪先生來京
(南京)之時,淪陷地方至十數省,對於人民,只有搶救,更無國可
賣。在京數年,為保存國家人民元氣,無日不焦頭爛額,忍辱挨罵,
對於國人,只有熬苦,更有何榮可求?我對汪先生的行動是反對的,
而對他的心情是同情的。到了今日,我們應想念汪先生創立民國的功
勛,想念他的歷史和人格,更應想想他在事變之前、事變之中如何替
國家打算,如何替蔣先生負責?……(下略)」
又謂:「……(上略)如果中國今日還不能統一,恐怕更沒有良機,
除蔣先生以外,恐怕更沒有人能統一中國。在日本投降以前,我的工
作是舖好一條統一之路,等蔣先生容易統一,最低限度使東南不致有
意外發生。在日本投降以後,我的心情是不願損害蔣先生的尊嚴,蔣
先生要我離就離,要我回就回,要判罪就判罪,本身以為服法的範
則,使蔣先生更容易統一。……(下略)」
陳氏受審時,汪精衛已逝,是故陳氏無必要為他特別說好話。假若汪
氏真為中奸,陳氏會隱瞞嗎?可想而知,不但汪氏無此心,就是當時
汪政權的若干高層人員亦無此心故可推論矣!(俞允堯)
2005-11-05
汪精衛係中奸乎?(四之四)
其八,民國卅二年底,汪政權與日寇訂了一個「同盟條約」以取代從
前「基本條約」時代的一切密約附件,不但取消了「東北駐兵」與
「經濟合作」,而且更將內蒙歸還中國。所剩下的只有東北問題。
但汪政權參戰後,卻出現兩個情況與日本作鬥爭:(一)日軍在中國廣
大的戰場上,被拖住了三、四百萬人,而太平洋戰爭以後,日方尤感
兵力不敷分配,屢次逼迫汪政權抽調壯丁為日本作戰。而汪氏總以確
保地方治安為辭,予以拒絕,這幾乎是當時淪陷區盡人皆知的事實。
汪政權名義上是參戰,但實際上始終未派過一兵一卒參加戰爭。
(二)日方的目的是以戰養戰,以中國豐富的資源,日本原欲竭澤而
漁,而汪政權則以阻撓遲延為手段,不論米糧、紗布或廢銅廢鐵皆如
此,務使日寇不能達到目的。若果汪氏甘為中奸、傀儡,會如此作法
嗎?
其九,汪氏雖與日本「同生共死」,但牽涉到有關國家主權及民生疾
苦之處必與日方作不斷之抗爭。有一次,日軍參謀長板垣謁見汪氏,
希望汪政權之部隊與日軍並肩對重慶作戰,不料汪氏只回了一句話:
「如此則我們的軍隊必反轉槍口來打日本軍了。」板垣默然而退。
另一次,日人要汪氏同意某一件事,而汪氏又只回一句話:「即使我
同意了,百姓不同意還是沒有用的。」中奸會如此對待「皇軍」主子
嗎?這豈能與石敬塘、李登輝之流同日而語。
其十,這是筆者的觀點,如果從表面來看就斷定汪氏為中奸,試問當
年國民政府派宋子文帶著王世杰到蘇俄與史達林簽的是什麼條約,攪
得外蒙古被分了出去;而中共建政初期,毛澤東帶了一批高幹到莫斯
科見史太林訂的又是什麼條約,弄到一批又一批的物資往蘇俄送去,
自己的老百姓反而勒緊肚皮。看來,我們不能盡怪這些人,誰叫自己
不爭氣呢!國力不強遭人侮,團結不力受人欺。
要是能團結,何需你防我,我防你呢!又何需往外大撒老百姓的血汗
錢買武器及攪些人家得益自己人受苦的外交呢!要是能團結,又何需
擔心台灣好像外蒙古一樣呢!
從以上幾點論述以觀,筆者相信汪氏並非想當「中奸」,正如金雄白
所述,汪氏之個性較易衝動,而且對當時中國國力之薄弱過於悲觀,
認為不能與日寇一戰才主和。在他離開重慶前,曾留下一信給蔣介
石,大意是分析當時之國際環境,指出抗戰前途的形勢,要求蔣氏能
諒解他的苦衷。
原文有謂「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其意是指彼此為了國家,
原則上是一致的,唯所定之策略則有所不同。況且,當時在政府中主
和者汪氏並非第一人;亦有傳蔣汪兩人是在唱雙簧,真正的情形如
何?相信只有蔣汪兩人最清楚,只可惜兩人都將這段史實帶入黃泉
了。
筆者並非史學家,只是一個歷史愛好者而已,只能憑最接近蔣、汪二
氏之人物所記載的事蹟,作參考而加以判斷。真相如何,現唯有留待
史學家們憑著他(她)們的專業知識,加上道德和智慧,尋找確實的證
據,而對汪氏作一公正的評價。
筆者最服膺胡適的一句話:「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
說八分話。」筆者無意為汪氏翻案,只在探討歷史真相而已。(楊國
明)
2005-11-06
------------------------------------------------------
欢迎转载,请转载者根据情况考虑注明出处。
文责自负,本刊所发文章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
欢迎参加《网路文摘》,徐水良主编
订阅:
[email protected]
投稿: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订阅方法:
向
[email protected]
发一
空信,接到自动英文回信后,用回复功能发回确认。
=====================================================
本刊已刊发文章网址:
http://groups.yahoo.com/group/netdigest/messages
====================================================
--------------------------------------------------------------------------------
一个问题 -季逵- [438 bytes] -2005-11-6 21:47 [Click:8]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原文比徐先生的更有说服力. -netman- [0 bytes] -2005-11-6 21:29 [Click: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807922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